□庄西真
人口 如何才是红利
□庄西真
我有个发小,他妈妈是我们村上的妇女主任,分管村子里的计划生育工作,为了完成上级给的计划生育指标任务,强制育龄妇女有计划地生育,这难免会得罪村里的一些人。有一年大年初一的早晨,他们家的大门被人贴了封条,这在农村风俗中是很不吉利的,为此,我们在一起聊天的时候,他委屈地跟我说:我妈妈也不是为自己,如果不计划生育,中国人口无限制地增加下去,后果可怎么得了。我深以为然,觉得降低人口增长速度是必须的。对于中国来说,过去二、三十年的强制性人口政策的确大幅度降低了中国人口的增长速度。中国1990-2010年人口增长率是17.1%,相比印度的40.2%,巴西的30.3%,尼日利亚的62.4%,印尼的30.1%,美国的22.5%,中国的减缓是很明显的。数据显示,计划生育政策使中国目前人口规模比预期缩减了4亿。如果没有中国的人口控制,5年以前我们就会迎来“世界70亿人口日”(联合国将2011年10月31日定为世界70亿人口日)。但是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对这种政策,他们认为,强制性生育政策让中国人口红利快速消失,纷纷要求中国快速解除强制性的计划生育政策,以确保“大国不空巢”、“人口有红利”。尤其是近年来产业工人的薪资大幅度上升、劳动力成本迅速上涨的情况下,此种论调更加有市场。
当然,如果从个人生育决策自由化的角度,毫无疑问应当解除强制性计划生育政策。但是,假如我们将目光放远到两三代人或者更大的时间跨度上,马尔萨斯的理论仍将是我们观察和思考人口问题的无可替代的指引。上世纪70年代以前,马尔萨斯们对于人口的持续猛增不断发出警示,认为粮食生产不能赶上人口增长,一定会存在着某种“陷阱”。但是,1970年代出现的绿色革命带来的2%粮食增速基本上与同期世界人口的平均增长速度的1.8%左右相匹配,使这种言论被边缘化了。我认为,这并不说明马尔萨斯主义者的悲观结论已经完全不能成立。众所周知,无论是绿色革命还是现在的基因农业,它最核心的力量还是来自化石能源。比如能源形态的化肥、能源推进的农药、以能源为动力的灌溉系统。现代农业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能源和农业的“强联系”——能源提供农业的动力,农业也似乎能提供生物燃料给能源业。如果以化石为代表的能源业再不断衰竭的话,那么在这种框架下的农业的养活能力应该是下降的。约翰·贝丁顿就估算,全世界的粮食储备将随着人口的增长而不断下降,2030年将是一个极度悲惨的年份。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还是应该欢呼人口增长的缓慢,而且尽可能地让人口增长越来越慢。
还有,就是以经济增长、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等等功利指标来诠释上述放开对人口增长的限制的言论也很荒谬。我认为,人口红利是有条件的,换言之,并非“是人口,就有红利”。首先,只有满足质量上的人口才有红利,也即人口红利不只是一个数量上的概念,也是质量上的概念。比如很多人解释人口红利的时候,大意是劳动力多了,就会有更多的劳动;劳动人口多,就会有更多的储蓄转化为资本。这是一种“必要条件的逻辑”,不能轻易转化为“充分条件的逻辑”。在我看来,恰恰是因为我国人口的数量多、质量低造成了过去三十年中国粗放经济增长方式,以致于由于路径依赖的缘故,使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进程迟迟无法启动,一再延误发展的机会。
其次,人口红利还需要一定的制度条件。就算是有了高素质(受教育水平)、且数量充足的人口也不意味着就有红利,还需要有好的制度让这种红利成为现实,如果没有好的制度保障,再多高素质的人口勤奋地劳动也没有任何用处,我们不是常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吗?别忘了中华民族历来也是一个贫困的民族,历史上劳动致贫并不鲜见,如此现象是制度使然。比如,某种制度迫使某一群体的人非常勤奋地劳动,为了防止他们发泄不满,然后又雇佣一大批人员去勤奋地监督他们,维持社会稳定,大家都非常勤奋,但整体的人均产出是非常低下的。概言之,如果制度不能持续改善,那么谈人口红利就是枉然。实际上,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可以抛弃制度而放之四海皆准的人口红利,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地方恰恰是制度较为糟糕且锁定这种糟糕的地方,这根本激发不了人口红利现象。比如非洲和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增长最显著的地方,朝鲜人口是受教育水平普遍很高的群体,但是用几十年经济—社会增长的长时段观察这些国家,其生产效率、人力资本、制度建设等等都是乏善可陈的。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的话,这意味着大量人口诞生于根本无法产生人口红利的“制度之地”,无疑加剧了当地人口增长的悲剧性。
为今之计,在继续约束人口增长速度、大力发展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教育事业,切实提高现有人口和新增人口素质的同时,创设实现人口红利的制度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责任编辑 肖称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