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 B质量和活性检测临床应用的比较

2011-02-21 05:29:32李月影
中外医疗 2011年13期
关键词:同工酶肌酸激酶灵敏度

李月影

(河北迁安首钢矿山医院 河北迁安 064404)

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 B质量和活性检测临床应用的比较

李月影

(河北迁安首钢矿山医院 河北迁安 064404)

目的 比较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质量和活性在缺血性心脏疾病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和免疫抑制法同步检测血清中CK-MB的质量和活性。结果 在48例缺血性心脏疾病患者中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 I)12例,其CK-MB质量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为91.7%和65%,重度升高者9例;CK-MB活性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为83.3%和62.5%,重度升高4例;肺部感染引发心肌缺血者18例,其CK-MB质量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为61.1%和58.8%;CK-MB活性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为33.3%和50%,质量和活性的升高程度多数为轻度升高;一般心肌缺血患者18例,二者无论从阳性率、升高倍数及在血液中出现的时间及维持时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CK-MB质量检测优于CK-MB活性检测,特别是对AM I患者和有较明显感染的心肌缺血患者的诊断。

肌酸激酶同工酶 酶的质量测定 酶的活性测定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院住院和门诊就诊的48例缺血性心脏疾病患者,年龄(72.1±13.2)岁。将其分为3组:(1)急性心肌梗死(AM l)组12例,年龄(66.0±14.6)岁,男性8例,女性4例,均以临床确诊为AM I入选,除外骨骼肌损伤和脑部疾病患者。(2)肺部感染引发心肌缺血组18例,年龄(70.2±6.03)岁,男性14例,女性4例。①患有冠心病,以肺部感染入院;②住院期间出现较明显的心肌缺血症状和体征;③除外骨骼肌损伤和脑部疾病患者。(3)一般心肌缺血组18例,年龄(74.1±10.3)岁,男性12例,女性6例,按如下标准入选:①出现较明显心肌缺血症状和体征;②除外骨骼肌损伤和脑部疾病患者。

1.2 实验器材与检测方法

仪器:美国雅培公司AXSYM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日本TBA-1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试剂和检测:CK-MB质量检测用雅培公司单克隆抗体试剂,批号57285QLOO,采用微粒子免疫发光法,操作按试剂说明书进行,结果>10.4ng/m L为升高;CK-MB活性检测用罗氏试剂,批号R703BJA,采用免疫抑制法,操作按试剂说明书进行,结果>25U/L为高。

1.3 实验方法

AM I患者和一般心肌缺血患者入院时取静脉血2m L,所有标本在4h内完成质量和活性的同步检测。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组缺血性心脏疾病CK-MB质量和活性测定。

3组缺血性心脏疾病CK-MB质量和活性的升高情况。

从文中可以看出AM I12例,其CK-MB质量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为91.7%和65%,重度升高者9例;CK-MB活性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为83.3%和62.5%,重度升高4例;肺部感染引发心肌缺血者18例,其CK-MB质量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为61.1%和58.8%;CK-MB活性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为33.3%和50%,质量和活性的升高程度多数为轻度升高;一般心肌缺血患者18例,二者无论从阳性率、升高倍数及在血液中出现的时间及维持时间均无明显差异。

3 讨论

对AM I患者而言,CK-MB质量和活性的灵敏度分别为91.7%和65%,说明CK-MB质量的检测灵敏度高于活性的灵敏度。由于AM I时,一方面存在非典型CK,另一方面酶从梗死区释放入血,而组织酶进入血循环后会发生变性,使部分酶活性丧失,因此造成CK-MB质量和活力升高程度不一致。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使临床医生在AM I患者的治疗和病情观察中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

比较一般心肌缺血患者组的CK-MB质量和活性的表现,我们发现二者无论从阳性率,升高倍数及在血液中出现的时间及维持时间均无明显差异。这可能是疾病在这个阶段里影响CK-MB活性的诸多因素不明显的缘故。

4 结语

鉴于CK-MB质量检测能避开CK-MB活性检测众多影响因素的影响,我们认为:对于缺血性心脏疾病,用CK-MB质量检测较用酶活性测定更为合适。

[1]Joris RD,Annick MDM,M are LDB.Comparison and analysis the quality concentration and the activation concentration of CK-MB in the AM I[J].Am Coll Cardiol,2000,35:1342~1350.

[2]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2004:263~299.

[3] 李萍,彭志英,刘关键.心肌标志物作用的系统分析[J].华西医学,2001,16:136~137.

[4]彭毅,熊中政.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质量和活性检测在缺血性心脏疾病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6,1(11): 47~49.

R54

A

1674-0742(2011)05(a)-0073-01

2011-02-26

猜你喜欢
同工酶肌酸激酶灵敏度
菌源同工酶分析揭示菌源DPP4同工酶是潜在的抗2型糖尿病靶点
遗传(2023年8期)2023-08-25 06:59:00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冰雪运动(2021年1期)2021-07-28 07:12:46
缺糖基转铁蛋白与线粒体同工酶在酒精性肝病中的临床应用
氨磺必利致精神分裂症患者肌酸激酶增高1例体会
导磁环对LVDT线性度和灵敏度的影响
地下水非稳定流的灵敏度分析
穿甲爆破弹引信对薄弱目标的灵敏度分析
窒息新生儿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肌钙蛋白I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4小时内血清肌酸激酶稳定性变化的研究
茶叶多酚氧化酶及其同工酶的研究进展
茶叶通讯(2014年2期)2014-02-27 07:5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