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海艳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
魏海艳
教育创新是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实施创新教育,核心的问题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发展学生创新能力,自然是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重要的研究课题。
学生的创新活动只有在一定的心理条件下才能展开。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安全”“心理自由”是创新活动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只有在这种条件下,创新才能成为现实。创造型的学生个性一般是乐观、热情、自信、独立性强,且好奇、好胜、好标新立异,而这种个性特征只有在“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即自由民主的教学氛围中才有可能转化为创新的行为。所以,任课教师一定要千方百计地尊重、爱护、激励和鼓舞学生,努力创造有利于学生创新的教学氛围。
2.1 创设质疑情境,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1)批判性质疑。进行批判性质疑就是不依赖已有的方法和答案,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而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其思维更具挑战性。它敢于摆脱习惯、权威等定势,打破传统、经验的束缚和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学生的理解与思维的发展。2)探究性质疑。遇事好问、勇于探索固然重要,但不能以此为目的,仅停留在获取初步探索的结果上,要培养学生对已明白的事物继续探究的习惯,永不满足,这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品质。
2.2 创设交流情境,变“个人竞争”为“集体合作”
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讨论、争论、辩论,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改变“喂养式教学”格局。因此,在教学中要创设多种形式、多种目标的交流情境,以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1)一问多解时交流学习。一问多解是培养学生横向发散思维的一种方式,是训练学生拓宽思路的有效手段,也是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途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最易出现一问多解的精彩局面。2)突破难点时合作互动。在教学中,尤其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若能组织学生集体合作,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在合作中,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讨论、学习,思维由集中而发散,又由发散而集中,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这样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启发、点拨,形成立体的交互的思维网络,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
2.3 创设想象情境,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
我国的教育比较注重学生求同思维的培养,而忽视其求异品质的塑造。有研究认为:在人的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拓展。1)再造想象拓宽思维。阅读中,学生借助语言材料在头脑中建立图像,并对图像进行选择加工,不断扩展思维的范围,把记忆系统中的信息进行重新组合、加工。因此,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根据教材的语言材料,设置疑点,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再造想象,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思维。2)遥远想象变通思维。使两个本不相干的概念相互接受的能力,一些心理学家称之为“遥远想象”能力,它是创造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让学生在两个看似无关的事物之间进行想象,如同给了学生一块驰骋的空间。
学生应该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让他们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独立思维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去获得知识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创新的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师生间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关系,能使课堂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境性,更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必须更加注意教法新颖有创意,以便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有研究表明,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要让学生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境,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造。
英语科的教学特色是充分发挥其语言功能,讲究对话的艺术,这就要求全体主动参与,克服羞于开口的毛病,积极开展语言交际活动。教师要使用表扬和鼓励的话语,激励学生,让学生能够大胆地表现自现自己。
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础和动力之源。尊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关键在于保护和满足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对他们新颖、独到、特别的见解给予肯定和表扬,带着这份愉快与兴奋的成功情绪,学生的那份执着创新意识就会潜滋暗长;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异想天开”、“奇思妙想”的实质就是对学生创新意识的保护和培育,反之,就是对学生创新灵魂的扼杀。教师需要转变观念,尊重、欣赏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条件。
单一、古板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只能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新世纪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快节奏的、灵活多样的、丰富多彩的,而不是“黑白”无声的。教师上课节奏要快,以训练学生的反应、思维与速度。现代教学技术教学生会形象、直观,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功能的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外因)惟妙惟肖地激发学生创造的激情(内因),也是一门重要的教学艺术。
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精心设计每一教学环节,调动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探索,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给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在不断的学习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的要求。三尺讲台就是创造的天地,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造条件,引导和鼓励学生去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做跨世纪的优秀人才。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迁安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10.3969 /j.issn.1671-489X.2011.04.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