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畿哲学的政治向度*

2011-02-21 16:21:00
中州学刊 2011年3期
关键词:王道良知一体

朱 承

王畿哲学的政治向度*

朱 承

从政治哲学角度看,王畿提出了“先天正心”之说,把“治心”作为“治世”的逻辑起点和根本依据,同时他认为良知的效用可以扩大到政治生活领域;王畿和王阳明一样,强调“万物一体”作为最好人间秩序的意义及其可能性,倡导个体应该破除“意见”之私并承担社会责任;王畿崇尚王道政治,并认为王道政治之根源在于人心之诚;另外,王畿主张“政学合一”,认为“学”必须有政治的追求和关怀,而“政”应该是“学”的深入和落实。

王畿;先天正心;万物一体;王道;政学合一

王畿(1498—1583),字汝中,别号龙溪,为王阳明座下得力弟子,对王学的传播和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王畿一生绝大精力都在传播阳明心学,在阳明逝后延续和传播对良知学的执着信仰。在传播王阳明心学中,王畿的学问体系也得到渐次展开,所以黄宗羲说:“象山之后不能无慈湖,文成之后不能无龙溪。慈湖决象山之澜,而先生疏河导源,于文成之学,固多所发明也。”①王畿对良知学的发明及其人生体验,虽主要还是指向心性向度,然而其对王阳明哲学提出之相关政治问题的阐发,对我们理解作为整体的明代王学政治向度有着重要意义,而这也正如耿定向(楚侗)的评价:“海内如公(王畿)与念庵,虽身处山林,顶天立地,关系世教不小。”②因而,对王畿哲学的政治向度予以阐发,是我们展开对明代王学的政治诠释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先天正心与良知政治

明代王学中人的核心念头总离不开“心体”和“良知”。在王畿的思想中,“心体”与“良知”自然贯彻终始,在此基础上,王畿进一步提出“先天正心”之学。“先天正心”意味着将保有良善本体的工夫先验化,使得现实生活中的良善具有先验的根据。

王畿认为:“正心,先天之学也;诚意,后天之学也。”③又说:“良知者,本心之明,不由学虑而得,先天之学也。”④心体或者良知乃先验之本体,是人之为人的基本根据。试想,如能明确并保有先验本体或者人之本根的善良,克制后天各种意念的生发,则各种不当并能导致社会纷争的“奢欲”自然可以消弭,所以王畿说:

吾人一切世情嗜欲,皆从意生。心本至善,动于意,始有不善。若能在先天心体上立根,则意所动自无不善,一切世情嗜欲自无从容,致知功夫自然易简省力,所谓后天而奉天时也。⑤

既然心之本体本是良善,那么个体的道德自觉对于社会治理就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王畿认为:“取诸在我,不假外求,性外无学,性外无治,平天下者征诸此而已。”⑥在这里,王畿把政治问题和心性问题联结起来,将治平天下转化为心性修养工夫。这就是所谓的“化治世为治心”,认为现实政治中的治理问题可以通过道德本体的显现、落实而得以解决,这是明代王学基本的政治理念。关于王畿的治心与治世的辩证思路,彭国翔曾明确提出:“对龙溪来说,心体立根与一念之微工夫的展开,必定由自我通向自我之外的整个生活世界。”⑦我们认为,王畿的“先天正心”,是把“治心”作为“治世”的逻辑起点,为治世提供大根大本意义上的依据。

继承王阳明的衣钵,王畿认为,良知为世间万事之根源,“良知者,是非之心,善恶之则”⑧。良知既可以作为个体道德修养的依据,也能充当解释政治、历史甚至信仰的依据。他说:

先师提出良知两字,本诸一念之微。征诸爱敬而达诸天下,乃千古经纶之灵枢。诸君果信得良知及时,只从一念上理会照察,安本末之分,循始终之则,从心悟入,从身发明,更不从前种种向外寻求,笃其近而远自举,守其易而难自乘。王伯之略、古今之宜、天地鬼神之奥,皆举之矣。⑨

良知在这里,不仅是一种道德意志和道德情感了,甚至充当了宗教信仰的功能,“良知是圣门斩关立命话头”⑩。人只要笃信良知和笃行良知,发掘和落实个体的道德意志和情感,将无往而不适,“皆举之矣”。而“王伯之略”的政治问题,自然也包含于其中。他曾举孟子与齐宣王之例来说明良知以及致良知对于王者的重要性:

齐宣王自谓好勇、好货、好色,良知未尝不自知,肯将自己所受之病,一一向大贤面前陈说,不作一毫包藏态度,所以孟子惓惓属意于王,以为足用为善,庶几改之,予日望之。譬之病人不自讳忌,明医疗有可用药处。只缘宣王不自悔改,所以竟为世上庸君。若肯遵依孟子之教,改过迁善,即可以俯视诸雄、为王者师,不难也。⑪

王畿认为,齐宣王能向孟子坦承自己的弱点,应该还是意识到“良知”的,也因此孟子认其为可教之人。然而齐宣王不肯悔改自己的错误,不能改过迁善,实际上又将“良知”泯灭了,用王学话语就是没有“致良知”,没有把良知落实到生活实践和政治实践中,所以才最终成为无所作为的“庸君”。在王畿心目中,“良知”具有极其崇高的价值:“阳明先师良知两字,乃是范围三教之宗,是即所谓历劫不坏先天之元神。”⑫在儒家的立场来看,“先天元神”似已是“六合之外”了,由此可见,王畿对王阳明学说的发挥,充斥着一种浓厚的宗教情怀,达到了宗教信仰的境地。⑬

良知如此高远神明,如能知良知、致良知,那么社会风俗得以教化自然是其题中之义,王畿认为:“然哉,耻之于人,大矣!有所不为不欲者,良知也;无为无欲者,致知也。是能充其羞恶之心,而义不可胜用……知此,则人心可正,风俗可变,而治化可成。”⑭良知能够控制人的行动和欲念,能够使得人因有羞恶之心而而能“有所止”,而如果人都能知道在欲望面前有所节制,那么社会风俗会端正,而良善的政治社会则具有了可能性。

王畿的这一想法,是明代王学的一贯教人之法,王阳明曾说:“仆诚赖天之灵,偶见于良知之学,以为必由此而后天下治。”⑮王畿这里所作的发挥,不过是王阳明“良知政治”说的又一次宣讲,而这也是明代王学的集体共识,即,良知的效用可以扩大到政治生活领域,对儒家关心的良好政治有根基性意义。

二、万物一体与“担负世界”

王畿承续了王阳明的理想政治观念,反复称道“万物一体”作为最好的人间秩序的意义及其可能性:“吾人之学,原是与物同体,成己所以成物。”⑯王畿此意,强调“万物一体”的大同理想,强调儒学成己成物的意义追求,乃是儒家学术的根脉。儒家之学术,工夫在自家,念头在他人以及家国天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⑰,成就自己而后成全他人。

如果我们把政治理解为“众人之事”或者是“公共事务”的话,那么以何种姿态理解人与他者的关系就将成为政治的前提。王畿认为:“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若夫隔形骸而分尔汝者,小人矣。”⑱将人依照后天的生活境遇划分为阶级、种族、民族等,是“小人”之道。所以,在王畿的心目中,好的政治应该基于以“万物一体”来理解人我之间的关系:“唐虞之朝,同寅师师,相让相亲,视为一体,手足耳目,共为腹心之用,以成正大光明之业,不必出于己也。”⑲而糟糕的政治之根源正是因为“后世一体之学不明,人各有心,交构忿忌,上下争驰于利以相圮轧,欲成一体之治,不可得矣”⑳。

故而,在王畿看来,为成就“一体之治”,作为见道明理、有担当的社会个体,应该有如下见识:

窃念吾之一身,不论出处潜见,当以天下为己任……先师万物一体之论,此其胚胎也。吾人欲为天地立心,必其能以天地之心为心;欲为生民立命,必其能以生民之命为命。今吾所谓心与命者,果安在乎?识得此体,方是上下与天地同流,宇宙内事皆己分内事,方是一体之实学,所谓大丈夫事,小根器者不足以当之。㉑

此段读来令人跃然。王畿强调,社会成员不拘泥于小我的蝇营狗苟,而应该以“天下为己任”,以“天地之心”为己之心,以“生民之命”为己之命,把成就天下作为人生抱负。有如此心胸抱负,则无论出与处,或者说无论处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其念头都在康济天下:“出则发为经纶,思以兼善天下;处则蕴为康济,思善其乡,以先细民,未尝无所事事。”㉒在这里,王畿之念比孟子所言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㉓更进一步,“穷处乡里”也应当为一乡之民的良善生活贡献智慧。若人具有这样的“担负世界之志”㉔,那么小我也就成为了大我,人也能够立身天地之间。

王畿认为,个体要想真正做到“康济天下”之事功,实现“万物一体”的社会秩序,其要紧处在于破除自己的“意见”,以公心来处世,视人如己,视天下为一体。他说:

一乡之善士以一乡为家,一国之善士以一国为家,天下之善士以天下为家。其心愈公,则其善愈大。其所为善,乃心与人同,视之如一体,是所为公也。与天下为公,公已至大,但恐于见在天下起念,见识见上生大公。㉕

也就是说,士君子无论处在何种政治境遇中,无论能够操持多大的政治空间,都应该都以“一体”的念头来对待,以最大之公心来认识和分析其所接触的人和事,乃至“天下为公”大境界。王畿也承认,人之“公心”在现实中是很难得的,现实中人,往往流于“意见”之私:

故吾人今日之病,莫大于意见。著于意,则不能静以贞动;著于见,则不能虚以适变。不虚不静,则不能空。意见者,道之贼也。㉖

“意见”有私,有私就有隔,“意见”会妨碍我们以“一体之仁”来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因此要破除“意见”。而在王畿看来,要树立“道,天下之公道;学,天下之公学”㉗之观念,“万物一体”的意识的培养才有可能,才能落实“学也者,以万物为体者也”㉘的理想和担当。

以“公心”处世,便可有一份扎实的社会担当。因此,王畿自认须将有益之学“普散在世界上”,以承担其社会责任。他说:

近来悟得这个意思,些子光明,须普散在世界上,方是明明德于天下,方是大盘局。始信得一体生生与万物原是贯彻流通,无有间隔。故数时来,终日喜与朋友聚会,相观相取,出头担当,更无躲闪畏忌,人情亦乐与相亲。㉙

《大学》讲“大学之道”,其要义之一就在于“明明德于天下”。也即说,自家所证成的“光明盛德”应推而广之,为天下人所共知晓,方是“大学之道”。王畿这里将“万物一体”于“大学之道”贯通起来,识得“万物一体”,那么“明明德于天下”是顺乎必然,而“明明德于天下”的过程中,则进一步确证了“万物一体”的本然性。因此,王畿本人的讲学事业就具有了崇高的意义,有了“万物一体”、“明明德于天下”的大关怀于其中,而在这之中,王畿作为儒家学者的“担负世界”之志也就得到了落实。

三、诚伪之辩与王道政治

王畿把政治上的王霸之道同人心的诚伪联系在一起考虑,这也是明代王学处理政治问题上的一个基本特质,即倾向于将各种外在事务都与主体的内在意志和情感关联起来,通过以内释外,所谓“彻上彻下”,从而实现“合外内之道”。

在王畿那里,历史上的“王霸之辩”完全可以用心学理论来解释。在他看来,所谓王道就是诚心,而霸道则是伪心,他说:

不急不缓,密符天度,是为王道,反之则为霸术。王霸之辩,存乎心之诚伪而已。诚则无事,伪则多事;诚则心逸而日休,伪则心劳而日拙。时非上古,今之为政者处于多事之冲,文檄之往来,薄书之盈积,势有所不免。苟能以诚心出之,不为毁誉利害所动,随其才之所能、力之所及,权其缓急,渐次料理,志日崇而业日广,体常舒而事益办。㉚

为政之人,若能诚心而不为身外之毁誉利害所动摇,从容淡定,张弛有序,则能成就王道之治。若以伪心,则麻烦不断,劳心劳力,为政者只得以各种手段应对政事,以刑罚来控制秩序,其中不免会捉襟见肘。“政日扰,刑日烦,而治日远。”㉛我们可以想见,为政之人若陷于毁誉利害的斤斤计较中,陷于用一个谎言来圆另一个谎言的时候,不得不用多种刑罚威吓来控制百姓时,那么,其政事将难以为继。

因此,在王畿看来,所谓“王道”就是因循心体之本来面貌,而心体之本然正是王学中一再强调的“良知”。所以王畿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率其良知之自然而一无所作,是谓王道。”㉜也就是说“王道”在于听凭良知的自然而然,“好好色”、“恶恶臭”都是人的自然本能,不是后天的虚伪造作,“无作则无起,而意自诚,正心修身,达之家国天下,一以贯之无遗也。大学之全功也”㉝。正是认识到“良知之自然”、“诚心”对于王道的前提性作用,故而王畿宣称:

王霸诚伪之机,辨于此矣。圣贤之学惟自信得此及,是是非非,不从外来,故自信而是,断然必行,虽遁世不见是而无闷,自信而非,断然必不行,虽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不为。如此方是毋自欺,方谓之王道,何等简易直截!㉞

王畿把王霸之政治选择归于内在的心性诚伪,于是,王道政治的实现全在于自信良知、在于致良知而毋自欺。王畿曾对维扬知府唐顺之(荆川)说:“若是真致良知,只宜虚心应物,使人人各得尽其情,能刚能柔,触机而应,迎刃而解,更无些子搀入。”㉟也就是说,为政之人如真治良知,其治下之人就能各得其所。可见,思想史上复杂纠结的王霸之辩,到王畿这里显得“简易直截”,而“良知的傲慢”以及明代王学人士的良知乐观主义也显现无遗。

另外,在王畿看来,政治问题有其根本之处、机巧之处,根本在于良知学的兴盛,而机巧在于人心的和畅。他说:“窃意治有大本,有大机。大本莫切于明圣学,大机莫切于和人心。”㊱“和人心”意味着悦服人心,即不以暴力或者权术压服人心,这是符合“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㊲之传统儒家精神的。不仅如此,王畿还劝人效法先儒之道,恪守儒家王道政治伦理,他说:“子既为儒,还须祖述虞周,效法孔颜,共究良知宗旨,以笃父子,以严君臣,以亲万民,普济天下,绍隆千圣之正传。”㊳从家至国至天下,无一不是儒家的关怀所在,也无一不是良知的妙用。

王畿恪守王道政治伦理,但他对于王道政治的认识主要还是在先秦儒家之原始设想的范围里:

予惟古者四民异业而同道,士以诵书博习,农以立穑务本,工以利益器用,商以贸迁有无。人人各安其分,即业以成学,不迁业以废学,而道在其中……业者,随吾日用之常以尽其当为之事,所谓素位而行,不愿乎外者也。㊴

上述论断,大致不出先儒所述四民各安其分、各有所养的乌托邦设计。当然,正是儒家学者这种不厌其烦的宣教,儒家的政治理想才能被传递下来。不过,在王畿的陈述里,理想的王道政治中,“学”被放在了特殊的位置,人生事业都要围绕“学”而展开。

四、讲学事业与政学合一

“学”与“政”之纠缠是传统士大夫人生轨迹中的绝大问题。在传统士大夫的人生选择中,往往会有“出”、“处”之困惑。“士君子立身天地间,惟出与处而已。”㊵“出”指出仕为官建功立业,“处”则意味着在乡为民耕读传家。无论是主动的和被动的“出仕”,士大夫们总是希望以所学来为社会治理作出贡献,而一旦归隐山林或者仕途失意,“学”也就成了他们最好的寄托。因此,不管是朱熹的“得君行道”还是王学的“得民行道”㊶,如何解决“学”与“政”之间的张力,往往会成为儒家知识分子人生中的一个问题。我们知道,王畿一生极短的时间入仕,在个人人生的道路上,王畿并没有过多地纠缠于“政”与“学”的权衡考量,他说“吾人今人讲学,先要一切世情淡得下,此是吾人立定脚跟第一义”㊷,表示要将个人的功名利禄放下,才可真正的讲学事业。王畿这种轻松洒脱,与王畿在理论上认识到“政学合一”有很大的关系。

对于个体人生道路来说,王畿认为学术之事要重于事功,“盖学术既明,一切事功特其余事。而即事功为学术,何啻千里”㊸?正是相信学术重于事功,所以王畿一生讲学不辍,绝少直接干预政事,时人周汝登说:“龙溪尝谓天下无不可与之人,所至接引无倦色,自两都、吴、楚、闽、粤,皆有讲舍,江、浙尤为盛,会常数百人。龙溪年八十,犹不废出游。”㊹而黄宗羲记述王畿的讲学生涯道:“居林下四十年,无时不讲学,自两都及吴楚闽越江浙,皆有讲舍,莫不以先生为宗盟。”㊺可见,王畿的人生轨迹是符合其对“学”之理解的,而且,从效果上看,王畿确实通过讲学收获了一片认同,以至于常有“数百人”听其讲会,后学李贽也曾认其为“圣代儒宗,人天法眼;白玉无瑕,黄金百炼”㊻。

王畿讲“学”,一方面认为学术之明的重要性要甚于事功,另一方面又强调“学”的目的和归宿还是在社会事务上。他说:“儒者之学,务为经世,学不足以经世,非儒也。”㊼自孔子立教垂范以来,儒学一直指向世事,对现实问题的关切构成了儒家学说的基本问题意识,王畿此论乃儒门立场的反复强调之说,但也表明了王畿论“学”之目的还是在于经邦济世。

王畿的所谓“学”不离阳明的“良知”之学,因此在论及“学”与“政”的关系时,王畿大讲良知的重要意义,并进而得出“政学合一”的基本认识㊽,他认为:

良知不学不虑,百姓日用同于圣人之成能,是非之则也。良知致,则好恶公而刑罚当,学也而政在其中矣。《大学》之道,自诚意以至于平天下,好恶尽之矣。“如好好色,如恶恶臭”,意之诚也。好恶无所作,心之正也。无作则无僻矣,身之修也。好恶公于家,则为家齐,公于国与天下,则为国治而天下平,政也而学在其中矣。㊾

在他看来,人能够致良知,就能够清楚明白地进行赏善罚恶;国治天下平,也就意味着良知之学得以大明。前者意味着精于“学”会带来良好的政治效果,后者意味良好政治的实现伴随着正心之学、良知之学的展开。当然,致良知、正心是良好政治的起点,而良好政治实现的过程同时也是“心学”展开的过程。

政与学除了在逻辑上能实现合一之外,对于政治人物来讲,在政治行动时也要将“学”贯于始终,“君子之行其政也,其必由学乎……三代之时,其学明,故政一而化溥,举之有宗,达之有机”㊿。也由于有如此观念,王畿才会在与抗倭名将戚继光(南塘)的通信中劝其“论学”:“兵革百万之中,不忘论学,从一念上讨生死,可谓知所用力矣。”[51]兵者乃国家要害,王畿以论学来劝统兵之将从“念头上”寻求生死之道,可见其用意在于期望以“学”贯通军政要事。

王畿的“政学合一”论,于“学”而言,强调“学”必须有政治的追求和关怀;于“政”而言,强调“政”应该是“学”的深入和落实。我们认为,“政学合一”之思想,寄托了儒家知识分子以学入世的情怀,道尽了儒家学者心怀天下、学以致用的胸臆,同时表达了儒者对拥有政治资源的为政者的良好期望。

注释

①㊺黄宗羲:《明儒学案·浙中王门学案二》,中华书局,1985年,第240、238页。②王畿:《东游会语》,《王畿集》卷四,凤凰出版社,2007年,第88页。以下仅注书名。③⑤王畿:《三山丽泽录》,《王畿集》卷一,第10页。④王畿:《致知议略》,《王畿集》卷六,第130页。⑥⑨王畿:《闻讲书院会语》,《王畿集》卷一,第6页。⑦彭国翔:《良知学的展开——王龙溪与中晚明的阳明学》,三联书店,2005年,第168—169页。⑧⑱王畿:《〈大学〉首章解义》,《王畿集》卷八,第177、175 页。⑩㉙王畿:《书见罗卷兼赠思默》,《王畿集》卷十六,第472、474 页。⑪王畿:《桐川会约》,《王畿集》卷二,第 51—52 页。⑫王畿:《与潘笠江》,《王畿集》卷九,第215 页。⑬对此,杨国荣在《王学通论》中曾指出,王畿“把先天之知加以凝固化、绝对化,并无条件地(抽象地)夸大其作用……内在地蕴含着非理性主义的契机。”杨国荣:《王学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90页。⑭王畿:《复扬堂会语》,《王畿集》卷一,第8页。⑮王阳明:《传习录》中,《王阳明全集》卷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80页。⑯王畿:《与殷秋溟》,《王畿集》卷十二,第307 页。⑰《论语·宪问》。⑲⑳㊱王畿:《与陶念斋》,《王畿集》卷九,第 224、224、223 页。㉑王畿:《书同心册卷》,《王畿集》卷五,第 123 页。㉒㊵王畿:《蓬莱会籍申约》,《王畿集》卷五,第103 页。㉓《孟子·尽心上》。㉔王畿:《留都会纪》,《王畿集》卷四,第90页。㉕王畿:《怀玉书院会语》,《王畿集》卷二,第40页。㉖王畿:《宛陵观复楼唔语》,《王畿集》卷三,第 56 页。㉗王畿:《答刘凝斋》,《王畿集》卷十一,第 273 页。㉘王畿:《起俗肤言后序》,《王畿集》卷十一,第358 页。㉚王畿:《答中淮吴子问》,《王畿集》卷三,第 71 页。㉛㊿王畿:《起俗俗言后序》,《王畿集》卷十三,第358 页。㉜㉝王畿:《慈湖精舍会语》,《王畿集》卷五,第113页。㉞王畿:《答退斋林子问》,《王畿集》卷四,第 83页。㉟王畿:《维扬唔语》,《王畿集》卷一,第 7 页。㊲《论语·为政》。㊳王畿:《答五台陆子问》,《王畿集》卷六,第 149 页。㊴王畿:《书太平九龙籍》,《王畿集》卷七,第172—173页。㊶余英时:《宋明理学与政治文化》,吉林出版集团,2008年。㊷王畿:《冲元会记》,《王畿集》卷一,第4页。㊸王畿:《答邹东廓》,《王畿集》卷九,第201 页。㊹周汝登:《王畿传》,《王畿集》附录,第 836 页。㊻李贽:《王龙溪先生告文》,《焚书》卷三,中华书局,2009年,第121页。㊼王畿:《王瑶湖文集序》,《王畿集》卷十三,第350页。㊽吴震认为,王畿此论在于说明致良知是“政学合一“的理论前提,“只要良知致,则学与政自然合一。”吴震:《阳明后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33页。本文认同此观点,进而认为致良知是“政学合一”的根本所在,而良知“学”对于“政”又具有逻辑起点的意义。㊾王畿:《政学合一说》,《王畿集》卷八,第 195—196页。[51]王畿:《与戚南塘》,《王畿集》卷十一,第303页。

B248

A

1003—0751(2011)03—0161—05

2010—12—08

本文系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政治哲学视域中的明代王学研究》(09YS60)的阶段性成果,并得到上海大学“211工程”第三期建设项目《转型期中国民间的文化生态》资助。

朱承,男,上海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上海 200444)。

责任编辑:涵 含

猜你喜欢
王道良知一体
Chapter 11 A clear conscience第11章 良知未泯
Realistic Words, Chilling after Reading
青年生活(2020年27期)2020-07-30 13:26:54
良知
醒狮国学(2019年6期)2019-09-16 04:38:07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新教育(2018年8期)2018-08-29 00:53:10
傲邦虽有效 幸福是王道
农旅一体 激情米萝
当代贵州(2017年49期)2017-12-19 05:29:41
传祺GS4200T手自一体豪华版
世界汽车(2016年8期)2016-09-28 12:06:04
“良知”的义务
连环画报(2015年12期)2016-01-14 11:24:20
良知说话
诗选刊(2015年6期)2015-10-26 09:47:11
侦鉴一体的弊端与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