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萍 徐国庆
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发展趋势研究
□于 萍 徐国庆
当前,职业教育内涵发展迫切需要对其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职业教育的特点是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研究的合适切入口。基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其教学方法呈现出了几大发展趋势:(1)以学生为中心;(2)以活动为中心;(3)整合性;(4)以团队为基础。而这些趋势也对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了实践要求。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发展趋势;实践要求
我国的职业教育历程跌宕起伏,新世纪的大力推进使其在内涵发展的新生中昂首阔步。其中,课程与教学是内涵发展的两翼。当下,工作过程本位的课程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行进中,但是,教学领域的革新之旅却仍步履蹒跚。为了保证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稳健有力,教学研究,尤其是教学方法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在明晰职业教育特点的基础上,指明其教学方法的几大趋势,希望能为职业教育教学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抛砖引玉。
研究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切入口是什么?这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实际上,在普通教育及学术教育领域,教学方法的研究课题已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这对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探索有一个很好的借鉴启示作用。但是,在实际的研究中常会出现借鉴过度,即生搬硬套的问题。为了规避这一问题,本文决定从职业教育的特点出发,在职业教育相对于普通教育、学术教育的特殊土壤中培育出其独特的教学方法体系,勾画出富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方法的前景蓝图。
职业教育存在的基础是工作体系相对于学术体系的独立存在[1]。职业教育与工作世界的紧密联系及其技术应用性赋予了职业教育不同于学术教育的独有基因。职业教育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所学知识的性质具有特殊性。在职业教育中,程序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都很重要,前者尤为重要。这是由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所决定的,职业教育要培养的是能实际“做事”的人,而不是善于进行理论思维或设计与规划的人才[2]。
其次,知识和经验在头脑中的表征方式具有特殊性。职业性学习的三种表征方式是:(1)片段式的、情境性的——表征是基于个人的、情境的或是情感的体验,属于个人知识;(2)概念性的或语义性的——指概念和原则以及他们的定义解释,相当于命题性知识;(3)行动性的——指在以上两种表征方式的作用下可以做些什么,即程序性知识。基于此,我们可以说,职业性学习就是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个体的亲身体验,把一定的概念原理用行动表现出来。在职业教育中,这三种表征是相互联系、共同服务于技能的获得的,学习可以从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开始。一些学生喜欢把理论应用于实践,而另一些学生则更善于从实践经验中学习理论和概念。接受职业教育的人更倾向于行动表征,他们的智力并不低于学术体系里的学生,只是普通教育没能提供给他们把行动表征体同概念表征联系起来的方法。所以,他们在职业教育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职业教育选择和组织学习内容的原理和方法与学术领域中的不同。学习内容的选择除了要考虑学习者和知识体系外,更要满足工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当然,普通教育或学术教育也要考虑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但两者的满足程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职业教育更讲究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不断深化校企合作。
目前,工作世界对职业教育课程的影响存在着三种表现形式:第一种,以德国为代表,坚持职业性原则——提倡对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的整体性分析。第二种,以英国为代表,课程内容的组织是以能力本位培训框架内独立分散的工作场所胜任力为根据的。最后,基于对严格行为主义或认知主义的不断批评,出现了不同于前两者的第三条道路。它的学习观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这种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对选择和组织学习内容的启示是:(1)过程性——个体不断建构自己的意义性知识,获得渐进式发展;(2)社会性和情境性——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环境;(3)整体性——依赖于构成能力的整体观念,利用职业中关键任务整合知识。这种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要求教学的灵活性、创新性和卓越性,同时教师要有高水平的专业化。
与普通教育或学术教育以教室、课堂为主要学习场所不同,职业教育牵涉到学校和工作场所或实训基地的同时性学习,这种双元性的安排类似于学徒制,但更强调结构化的工作经验项目。在工作场所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提供了通过真实工作进行学习的机会,又称为“真正的学习”。
这种二元性提出了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一是不同学习场所间学习迁移的问题。二是教学过程如何提供最好的互补性活动,以使职教学习者能够反思和整合从不同场所和经验中学到的知识。这强调了发展“学会学习”和有效利用非正式学习事件能力的重要性。职教教师也因此多了一个“联结专家”的重要角色,要帮助学习者有效地联结他们所经历的多种学习形式。
与普通教育学习者相比,职教学习者有不同的特点。
首先,从社会学看,职业教育的学习者是一定社会的弱势群体,如妇女、儿童、中高考失利等社会处境不利的人群[3]。这就强烈要求一些支援性服务,如针对有特殊需求学习者的读写、计算和咨询服务等。所以,职教教学要做好充分的服务准备以应对学习者的不同需求。
其次,从心理学看,职业教育学习者的学习偏好不同于学术课程的学习者。正如我们所见,他们更倾向于活动性、经验性和合作性的学习方式,视觉图像学习优于口头言语学习,同时,又更依赖于教师的用心指导。这些特点对职业教育教学提出了挑战:如何应对教室和工作场所的不同学习风格,如何处理教师与学习者学习风格不匹配的问题等。
至此,已初步论证了职业教育相对于普通教育或学术教育的特殊之处,这就为进一步探索职业教育的教学法奠定了逻辑基础。
为了使教学方法更好地突显职业教育的特点,近年来,职业教育领域一直在努力运用心理学、系统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并形成了教学方法的以下发展趋势:
身处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工作环境不断变化、终身学习以及学习型社会的脚步一步步逼近,这些必然影响着人们学习方式的改变,要求学习的自主化、个性化。如今,好的教学不再仅仅是知识从教师到学生的有效传递,而更多地被理解为促进学生优质化学习的教学。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职业教育教学也正从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更加追求自我导向学习——学生有权决定学什么、怎么学、在哪里学。教与学的责任逐渐被教师和学生所分担。因此自我导向和学会学习的技巧需要被教授,教师需要给学生们提供能促进这些技能发展的教与学的体验。简言之,职业教育教学的焦点正从教师转向学生,学习者正在从被动接受者变成整个学习过程的积极参与者[4]。
职业教育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突出表现在学生角色的转变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中心,并且与学习促动者、学习情境和必要的学习资源相关联。必须意识到,作为整个过程的中心,学生的知识、态度和自我导向学习的技能是整个学习过程得以发挥功能的关键。而教师作为关键的学习促动者,要循序渐进地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技巧,帮助学生了解哪些资源是必要的、哪些资源是可获得的、哪些是缺失的,还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学习的情境、认清情境中的支持因素和学习障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重新考虑并放弃珍视已久的传统的实践经验,比如作为“舞台的权威”以及其他一些以教师为中心的方法。
教育大师陶行知这样看待教学:“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所以,要想把学生教好就必须诉诸于“做”,坚持以活动为中心。在职业教育中,这种趋势表现得尤为明显。原因有:首先,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就是实际“做事”的人才。“做事”的能力只有在“做事”的过程中、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才能得以培养。其次,如前文所述,职业教育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以动觉型和互动型居多,他们的知识表征方式以行动表征为主。所以,他们会更倾向于以活动为中心的学习方式。
教学的活动中心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要解放学生的身体,使其成为教育经验的有机参与者。这就需要克服身心二元论,促进身体活动与理解意义的精神活动的整合。同时,要教育学生有意义地、雅致地运用身体,调动各种感觉器官,与心智一起在尝试与承受结果的联结中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验。其次,活动类型多样化并保持彼此间的持续互动。学生的学习活动有很多类型,例如,问题—解决式、课题—研讨式、游戏—参与式、社区—服务式、科学—实验式、事件—调查式、技能—操作式、劳动—体验式、任务—合作式等[5]。但是教学的活动中心化并不是追求活动类型的多样性,重要的是多样的活动要彼此联结互动,共同服务于学生知识的获得、职业能力的发展,提高活动的有效性。
职业教育致力于职业能力的培养。罗日叶在《整合教学法》中将能力界定为“对于个体而言,能力是为了解决某一情境族,以内化的方式调动一套整合了的支援的可能性。”由此可见,职业能力的培养要通过整合的方法来实现。尤其是当职业教育的学习兼顾学校和工作场所时,这种整合的趋势表现得更加明显。
那么,职业教育该如何实现教学的整合化呢?首先,教师要有“联结”、“整合”的本领,帮助学生做好不同学习场所知识的合理迁移和整合,彼此补充。同时,教师队伍要善于利用团体组织来整合教学智慧与教学资源。其次,为了整合学业的获得,要积极开发支持工具(一套呈现给学生的物质因素)、“背景化”教与学的过程、构建具有整合功能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情境激活已有知识网络、同化新的学习经验、结构化学业的获得[6]。最后,可以借助项目统合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获得项目成果的过程中提高能力。项目教学在职业教育领域越来越受到青睐,它在促进知识学习、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和产品制作的整合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职业世界里,由于工作组织形式的变化,团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也越来越重视学生合作力的发展,而且,实践证明,团队教学的有效性值得期许。
教与学方法团队化趋势的具体表现有:首先,这意味着教师团体需对学习经验持一个更加整体全面的视角,需要知道使这些学习经验互相补充、彼此增价的方式。这些团体需要吸收一些不是教师但一起工作的人和可能提供丰富经验的学习者加入。这些“他者”可能包括学校的后勤人员和工作场所的导师。这是一个趋向于多学科和跨组织的方式。其次,在学生中间,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尤其体现在项目教学中。项目教学以学生在项目小组中的自我组织和自主学习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项目小组是区别于常规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特殊的教学集体,小组内部每个成员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任务必须明确,小组成员要自我负责、共同协商、共同组织,不仅以团队的形式出现,而且以团队的文化来保障每个项目成员都能够在项目活动中进行有效的学习,注重人际交往、团队合作和其他工作生活中的关键能力[7]。
教育体系中的任何因素从来都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发展离不开课程、教师、教学资源等各方面的配合与支撑,也就是说,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对其他教育因子提出了相应的实践要求。
课程是教学的主要实施载体。只有建立在课程改革基础之上的教学改革才会是有力和有效的。因此,为了完成教学方法的突破,必须勇于突破基于学科逻辑的三段式课程体系,加快建设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具体表现为:课程体系的开发要以校企合作为基础;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以工作任务为参照点;课程内容的组织要以项目为单位;课程类型的设置要坚持选修与必修、活动课程与核心课程等多元并举的准则等等。
教师在课改和教改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趋向性发展迫切要求更新教师的能力结构、扩充教师的能力领域、丰富教师的能力词条。例如,要更加重视发展教师的社会联系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促进学生学习的能力、项目组织与管理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等等。总之,要顺应教学方法的变革趋势,开发多因素、多层次、多领域的教师能力模型。
要提高教学方法改革的有效性,优化教学资源是基础。教学资源指教学所需要的所有材料、手段、器具、设备、场地等的总和。为了给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丰厚的物质条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教学资源的建设:一是建设书本教材及配套练习。在教材结构方面,采用螺旋式和范例式相结合的教材结构类型,以项目或探究性活动为主线、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相整合的编排序列;在教材内容方面,内容的选择坚持前沿性、实践性、多元性、丰富性、趣味性等原则。二是建设多层次的实训基地。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起头并进,共同创设一种能够有效地促进教与学双向互动的社会交往情景和职业情景,使学生能在浓厚的职业氛围中锻炼和提升从事并胜任某一职业岗位的能力。三是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职业学校要加强建设针对性强的网络教学资源如专业图片素材、虚拟仿真课件、实况操作视频、情景视频以及相关专业的高新技术知识和各种最新动态、相关职业背景前沿等。
总之,对职业教育教学法的研究要深深扎根于职业教育特点之上。本文尝试着基于职业教育的特点初步探讨了教学法的一些发展趋势,并简述了教学法改革的实践要求,旨在为职业教育教学法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1]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7.
[2]徐国庆.工作体系视野中的职业教育本质[J].职业技术教育,2007,28(1).
[3]卢洁莹.生存论视角的职业教育价值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8.
[4]Hugh Guthrie,Roger Harris,Michele Simons,and Tom Karmel.Teaching for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TVET)[J].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and Teaching.
[5]余陈营.浅谈中职教育课堂教学和教学法[J].福建建材,2009(5).
[6][比]易克萨维耶·罗日叶.为了整合学业的获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7][德]鲁道夫·普法伊费尔.项目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11.
于萍(1987-),女,山东烟台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徐国庆(1971-),男,江西高安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职业教育教师教育、职业教育基本理论。
G712
A
1001-7518(2011)33-0016-04
责任编辑 殷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