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国文
走出误区 构建具有灵魂的校园文化
■崔国文
不少学校抓住发展契机,把学校建得很漂亮,但仅仅体现了一种表面的华美或者昂贵的造价,与文化并无多少关系,甚至与学校主体精神貌合神离,有物质无文化或者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不协调。核心价值的缺失导致诸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陷入重重误区。
校园文化建设是教育传承和发展的需要。教育是一种氛围,校园文化建设是形成教育氛围的载体,是校园精神的凝聚和文化底蕴的积蓄与传承的需要。哈佛大学建立于1636年,其校训“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沿用至今;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也代代相传。不少学校的新校长上任都喜欢更改校训,重新制定“三风”,结果各种时髦的口号“你方唱罢我登场”。很多学校的各类制度、活动、工作目标、工作计划,也明显地缺少连续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只是一味地追求标新立异,不是脚踏实地的挖掘创新。长此以往,学校文化必然失去由长期积淀而形成的特色,最终只能走向浅薄和浮躁,大概只能留下“文”,却丝毫起不到“化”的作用。
精神和文化是教育的根,精神和文化造就了人类的教育,一所学校的文化氛围决定了它所培养的学生的素质。很多中小学校长热衷于模仿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其实,学校文化建设必须从本校实际出发,善于从身边实际和学生自身出发,在历史、现实、未来的结合点上做文章,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校的长足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否则,如果仅停留于简单的复制,没有自己的根,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校园文化的内涵不能靠“贴标语”“竖牌子”。一些学校一味地追求让每一面墙壁“说话”,在学校的橱窗里、走廊上、墙壁上、立柱上张贴各种各样的名言警句、口号标语、古文辞句,以为这样就有了文化,其实只能算是有了“校园文字”,而不能称之为校园文化。不能肤浅地以为有了“校园文字”,就会开始校园文化之旅。校园文化建设不是对外宣传的形象工程,也不是装扮自己的面子工程。只注重环境建设的档次与活动开展的场面而不重视隐形文化,是片面的、不完整的校园文化。如果不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不从学校的发展需要出发,把校园文化建设当成一种自我标榜的面子工程,那就完全陷入误区。
校园文化建设是校园精神的凝聚和文化底蕴的积蓄与传承的需要。
校园文化建设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机统一。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制度文化是维持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三者有机统一,不能失之偏颇。如果一个学校的文化建设仅仅局限于学校环境的形象设计,缺乏文化底蕴的支撑,即便是再精美的设计,也会给人留下肤浅的感觉。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经过长期发展、积淀而形成的共同价值取向,也是一所学校自然环境与人文风貌进步程度的集中体现,它涵盖办学思想、群体意识、规章制度、行为规范、教育教学成绩等管理和育人的各个层面。校园文化必须是经过学校的教职工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中成年累月地积淀起来的,反过来又影响该群体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的有形和无形的、物质和精神的、心理和组织制度上的传统、习惯、心理取向和价值取向。师生员工是学校生活的主人,是校园文化的享有者和建设者。要调动他们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让他们担负起自己动手、动脑,主动建设校园文化的责任。要让学生在参与建设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教育。有的学校校园贴了许多画,却没有本校学生自己的作品。校园文化一旦离开教育主体——学生,其价值充其量为了应付检查,当当摆设而已。“校园文字”充其量只是个序幕,真正的“文化大戏”还是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只有把“上下楼梯靠右行”“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等等这样的小事做好了,养成习惯了,才算是建设校园文化的开始。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历史传统、环境、氛围、校风、道德规范、规章制度、人际关系及行为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合力,它具有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特点,其建设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明确的目标。因此,对校园文化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校园环境的建设上,不能局限于物质建设,而应全面地理解。走出误区,摆正位置,才能构建起具有自己灵魂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机统一。
(作者单位:湖北省郧县安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