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病毒性脑炎异常MRI与EEG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011-02-21 04:12:38吕祖芳张立明韩春芳周清霞于海英
中国医药导报 2011年26期
关键词:波幅后遗症复查

吕祖芳,张立明,韩春芳,周清霞,于海英

山东省潍坊医学院附属潍坊市人民医院小儿内科,山东潍坊 261041

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VE)是儿科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重者可遗留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严重影响小儿身心健康。早期诊断、正确治疗、估计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VE缺乏特异性病毒学诊断指标,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近年文献报道影像学检查特别是颅脑磁共振成像(MRI)、脑电图(EEG)对小儿 VE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但对MRI异常患儿的MRI与EEG及其动态变化、临床随访研究的文献报道少见。笔者收集72例MRI异常VE患儿临床资料,对其MRI与EEG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其中46例患儿进行动态观察、随访,探讨其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2例中,男47例,女25例;年龄 6个月~12岁,其中6个月~3岁 21例,4~6岁 33例,7~12岁 18例;病程 3 h~2周;病前有呼吸道感染24例,肠道感染10例;主要临床表现发热56例,呕吐48例,头痛31例,抽搐42例,精神症状15例,昏迷19例,视物障碍5例,面瘫6例,肢体瘫痪12例,神经系统异常定位体征31例,病理征阳性50例,脑膜刺激征阳性23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减少24例,正常25例,偏高27例,伴贫血20例。电解质紊乱15例,肝功异常12例,心肌酶谱异常35例,肾功异常6例;脑脊液异常48例,表现脑脊液压力增高30例,蛋白定量增高20例(0.5~0.9 g/L),细胞数异常 36 例(0.015×109~0.096×109/L),以单核细胞为主,细菌培养均阴性。

1.2 治疗及转归

主要给予更昔洛韦或阿昔洛韦、地塞米松或甲泼尼龙、甘露醇、丙种球蛋白、神经节苷脂、脑蛋白水解物、胞二磷胆碱及降温、镇静、吸氧、维持体液及电解质平衡、高压氧、康复治疗。住院天数2~30 d,临床治愈33例,好转29例,自动出院4例,放弃治疗5例,死亡1例。出院后随访46例,有神经系统后遗症19例。

1.3 方法

颅脑MRI采用德国西门子Magnetom Avanto 1.5T高场强磁共振扫描仪,采用自旋回波(SE)序列T1WI、T2WI做头部轴、矢状位扫描,12例行脑血管显影(MRA)检查。脑电图采用GADWELL EASYⅡ牌EEG机,按国际标准10-20系统法安装头皮电极,采用单双极导联描记。治疗后进行MRI、EEG复查,临床随访。

2 结果

2.1 颅脑MRI结果

72例中累及额叶32例,颞叶23例,顶叶10例,枕叶11例,岛叶5例,基底节10例,脑干9例,丘脑8例,脑室6例,小脑4例,半卵圆中心5例,脑膜6例,丘脑出血1例,脑室周围及后角白质病变11例,脱髓鞘改变8例。12例行脑血管显影(MRA)检查,脑血管病变8例。52例表现多部位损伤。MRI表现单发或多发,对称或不对称,弥漫、局限点状或斑点状信号,主要为长T1、长T2信号,FLAIR(液体衰减翻转恢复序列)高信号。

2.2 EEG结果

异常68例,轻度异常12例,中度异常22例,重度异常34例。异常主要表现高波幅θ、δ波活动,部分表现波幅降低、棘波、尖波、背景节律异常。其中弥漫性异常44例,局灶性异常15例,痫性波12例,阵发性异常8例,弥漫性异常基础上出现局灶性异常10例,波幅降低11例,波幅、波形不对称13例。

2.3 随访结果

治疗观察2周~1年。54例2周后进行1~5次EEG复查,恢复正常34例,其中2周恢复正常6例,1个月12例,3个月9例,半年4例,1年3例。其他患儿3个月~1年EEG好转,主要表现癫痫波、不对称、阵发性异常等。46例2周~1年进行1~4次颅脑MRI复查,表现病灶范围变小,数目减少,病灶消失,后遗症改变。其中恢复正常21例,2周恢复正常2例,1个月4例,2个月5例,3个月6例,半年 3例,1年1例。有后遗症改变15例,其中表现为脑软化4例,脑萎缩9例,脑室扩大2例。脑血管异常复查2例未恢复正常,其他病例好转后未再进行复查。临床有神经系统后遗症19例,其中继发性癫痫9例,智力异常5例,运动障碍6例,吞咽障碍2例,语言异常8例,视物、听力障碍各2例,多功能异常16例。本组患儿与同期住院颅脑MRI正常患儿相比,EEG异常阳性率高,病情重,病情恢复时间长,3个月后MRI仍异常,易发生后遗症。

3 讨论

3.1 发病机制及病理特点

VE常见病毒为肠道病毒、疱疹病毒等。病毒直接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及机体对病毒感染产生自身免疫反应,可出现脑组织局限性或弥漫性水肿、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胶质细胞增生、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1],重症可致脑软化、脑室扩大、脑沟增深增宽、脑萎缩等。

3.2 MRI特点及临床意义

MRI可明确病变位置、大小、数目和性质。VE时炎症使脑组织水分增加,MRI可敏感地显示信号异常:脑水肿时在T2像上呈高信号;FLAIR(液体衰减翻转恢复序列)能清楚地显示T2WI、T1WI不能显示的更小病变;近年研究DWI(扩散加权成像)可以超早期发现脑水肿,特别是细胞内水肿,较T2WI信号敏感性更高,能发现早期T2WI未能显示的病灶[2]。VE急性期脑内T2WI高信号,T1可为低信号或等信号,随病程变化呈长T1、长T2信号,DWI、FLAIR能更早更好地显示更小病变。本组病例累及大脑各部位,主要累及大脑各叶、基底节、丘脑、脑干等,病变范围广、累及脑干等部位显示脑组织损害重,病情重,预后差。异常改变特点符合蒋海清等[3]描述小儿VE颅脑MRI表现,但与白洁等[4]报道小儿VE主要累及丘脑、脑干不同。本组8例累及大脑血管,分别表现大脑前、中、后动脉狭窄、变细、走行僵直等,文献报道较少,有待复查、随访。颅脑MRI对诊断、病情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MRI异常病灶可持续数周至数月,本组资料随病情恢复,病变范围变小,数目减少,病灶消失。3~6个月后仍异常可继发脑萎缩、脑软化、脑室扩大等,影响预后,易遗留后遗症,说明病毒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的长期性、严重性,有必要做长期随访。MRI改变与出现的后遗症在神经解剖学上相对应,有助于预测后遗症发生及早期进行康复干预治疗。

3.3 EEG特点及意义

EEG反映脑细胞功能,是预测脑损伤的指标。VE时脑水肿、脑实质损害是EEG异常的病理基础,EEG均有异常改变[5]。病情不同则EEG表现不同,当EEG表现为高波幅、大慢波,慢波持续存在,对刺激无反应,波幅明显降低时均提示病情重,伴抽搐、昏迷的患儿EEG异常程度高。病期不同则EEG不同,急性期EEG呈弥漫性异常,部分呈局灶异常、癫痫样波、不对称波形、阵发性异常,随病情好转,EEG背景节律恢复,异常波形消失。EEG可协助判断脑损伤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对提示病情及预后有很重要的意义。EEG恢复很快常提示预后良好,而EEG持续不恢复提示预后不良。本组资料显示多数病例2~3周开始好转,2周~3个月恢复,部分继发癫痫波、背景节律异常。EEG异常比临床症状恢复得慢,比影像学恢复快。EEG在诊断、观察病情变化、临床随访中具有重要价值,利于观察脑功能恢复情况,对伴有反复抽搐患儿、痫性波患儿进行早期抗癫痫干预治疗,对EEG持续异常患儿结合临床进行足够疗程及正确康复治疗。

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脑细胞受损可致死、致残,但小儿大脑有很大的可塑性,神经元细胞损伤后,大脑功能通过代偿恢复。VE时患儿经过早期、正确治疗,临床症状消失、EEG恢复正常、影像学病灶消失,无后遗症是治疗目标。但对于重症VE,神经细胞发生变性、坏死,致脑软化、脑萎缩等,只要早期发现、早期合理治疗、制定康复计划,可最大程度减少后遗症发生。

总之,MRI可判断大脑解剖形态上的变化,EEG可了解大脑功能状态,二者从不同角度判断脑损害情况,观察脑功能变化、恢复过程,二者结合分析,动态观察,对VE具有重要诊断价值,是主要诊断方法,亦有助于正确判断病情及预后;且EEG和颅脑MRI无副作用、易操作,家长易接受。

[1]高元桂,蔡幼铨,蔡祖龙.磁共振成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79.

[2]周青,徐如祥,张世忠.脑水肿与颅内压的监测和临床观察[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9,8(9):970.

[3]蒋海清,仲俊远.小儿病毒性脑炎的MRI诊断[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7,35(11):73-74.

[4]白洁,程敬亮,张会霞,等.儿童与成人病毒性脑炎表现的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6):23-24.

[5]吴希如,林庆.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基础与临床磁共振成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391.

猜你喜欢
波幅后遗症复查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肝博士(2022年3期)2022-06-30 02:48:24
开封市健康人群面神经分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分布范围研究
春天的“后遗症”
意林(2021年11期)2021-09-10 07:22:44
肺结节≠肺癌,发现肺结节如何复查?
中老年保健(2021年9期)2021-08-24 03:50:14
勘 误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时代邮刊(2020年8期)2020-06-22 08:13:48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好日子(2018年9期)2018-10-12 09:57:20
开不同位置方形洞口波纹钢板剪力墙抗侧性能
价值工程(2018年25期)2018-09-26 10:14:36
脑便后遗症应如何调治
老友(2017年7期)2017-08-22 02:36:39
考虑传输函数特性的行波幅值比较式纵联保护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