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润烧伤膏与磺胺嘧啶银霜在烧伤创面修复中的疗效比较

2011-09-13 11:29:04杨伯明
中国医药导报 2011年26期
关键词:嘧啶磺胺瘢痕

杨伯明

重庆市合川区中医院外二科,重庆 401520

如何促进烧伤创面修复是近年来医学研究的热点。传统烧伤治疗方法习惯用磺胺嘧啶银霜(SD-Ag 霜)防止创面感染、促进创面愈合,但该药对组织具有一定的炎性刺激与损伤,不利于组织修复。笔者研究发现,湿润烧伤膏(MEBO)暴露再生疗法在促进创面修复、预防创面感染方面存在优势。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0月~2010年12月我院将不同原因导致的Ⅱ、Ⅲ度烧伤(烧伤创面根据三度四分法标准),于伤后0.5~12.0 h入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MEBO 治疗组 (观察组)30例及SD-Ag 霜治疗组(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烧伤深度、烧伤的体表总面积(TBSA)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烧伤患者一般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烧伤患者一般情况比较(±s)

组别烧伤程度(±s,%)性别(例)男女年龄(±s,岁)烧伤总面积(%)<10 10~30 >30浅Ⅱ度 深Ⅱ度 Ⅲ度观察组对照组19 17 11 13 37.6 ±10.9 38.3 ±11.5 45 15 17 11 8 21.2 ±7.4 20.6 ±6.8 25.6 ±9.4 24.7 ±8.9 9.6 ±5.4 9.8 ±4.7

1.2 处理方法

患者入院后先用0.5%碘伏溶液清洗创面,清除已坏死的表皮,有水疱者行低位穿刺引流,尽量保留皱起的腐皮,并原位铺平。观察组:对深度创面松解坏死皮肤,将MEBO 均匀涂于创面,厚度视创面深浅调整,1~2 mm,每4 小时更换1 次药膏;行湿润暴露疗法,创面以始终有药物覆盖保持生理湿润为原则,分泌物较多时及时清除后重新涂药,直到创面愈合。对照组:对环形焦痂切开减压,将1%的SD-Ag 霜均匀涂于创面,行半暴露或包扎疗法,有感染渗液的创面及时清除渗液或痂壳,重新外用SD-Ag 霜,直至创面愈合。两组患者中6 周左右不能愈合的Ⅲ度创面行植皮术治疗。烧伤面积较大的患者进行全身性治疗,积极进行液体复苏,防止休克。

1.3 观察指标

①创面细菌培养:细菌培养及鉴定于治疗前及用药后3、6、9 d 取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检测菌群变化。②创面愈合时间及愈合率:对每个治疗创面于治疗前及用药后第3、6、9、12 天照相,采用Image ProPlus 4.5 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创面残余面积,计算愈合时间及3、6、9、12 d 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率=(治疗前创面面积-治疗后创面面积)/治疗前创面面积×100%。③治疗前后检验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1.5 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比较

观察组愈合时间为(16.20 ±5.47)d,较对照组[(20.50 ±5.24)d]明显缩短(P<0.01)。 用药后第 3、6、9、12 天两组创面愈合率比较,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比较(±s)

表2 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比较(±s)

创面愈合率(%)第3 天 第6 天 第9 天 第12 天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组别例数 愈合时间(d)30 30 16.20 ±5.47 20.50 ±5.24 3.109 0.003 11.80 ±5.12 8.87 ±5.09 2.225 0.030 30.89 ±8.59 25.77 ±6.61 2.578 0.012 56.57 ±11.45 49.23 ±10.18 2.622 0.011 72.33 ±11.38 64.77 ±9.54 2.791 0.005

2.2 两组患者创面感染发生率、瘢痕发生率及手术率比较

两组患者创面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瘢痕发生率分别为30.0%和56.7%,手术例数分别为5例和1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创面感染发生率、瘢痕发生率及手术率比较[n(%)]

2.3 用药反应及安全性

观察组患者用药后创面痒疼明显减轻,创面分泌物及肿胀程度得到明显控制;局部及全身皮肤未见不良反应;血、尿及肝肾功能检验结果异常。

3 讨论

烧伤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皮肤的屏障作用消失,烧伤创面的渗出液、坏死组织是细菌生长繁殖良好的培养基,如果创面处置不当,极易发生感染。正确处理创面预防感染是治疗烧伤的关键环节。自20 世纪70年代磺胺嘧啶银问世以来,其在烧伤创面处理中作为主要用药发挥了重要作用。银的杀菌机制不同于化学合成的抗菌药,能透过细菌细胞膜阻断呼吸酶而起到广谱杀菌作用[1]。但是,伴随应用时间的延长细菌对其耐药性逐渐产生;在临床应用中也暴露出来一定的毒副作用和变态反应。有研究发现,随创面用药面积的增加,银离子的吸收和排泄也增加,且在体内有蓄积作用[2]。磺胺嘧啶银在烧伤创面使用时,银离子不仅与细菌内DNA 结合,也能与上皮细胞的DNA 结合,从而抑制了上皮细胞的再生,不利于创面的愈合,还促使成纤维细胞异常增生,易形成瘢痕[3-4]。

MEBO 是中药复方制剂软膏,含β-谷甾醇、黄芩苷、小檗碱等抗菌成分,具有控制细菌感染和保持创面湿润环境的作用[5-6]。MEBO 亲脂性强,易于与创面组织结合,具有保护和隔离创面的作用。实验研究发现,细菌在MEBO 形成的微环境中代谢减慢,生长繁殖受到抑制,细菌毒力、侵袭力降低,并防止其他致病菌入侵[7]。MEBO 可将细菌、毒素和代谢产物由内层向外层引流,从而起到保持创面清洁及控制感染的作用。感染发展为脓毒血症甚至脏器功能障碍,重要的病理机制是微循环障碍[8]。MEBO 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改善局部微循环[6],改善组织缺血、缺氧状态,清除创面自由基,增强白细胞及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9]。MEBO 中的营养物质可启动潜能再生细胞,促其形成干细胞并在原位分裂再生,最终促进组织修复再生。MEBO 覆盖创面后,包裹创面裸露的神经末梢,缓解立毛肌痉挛,隔离外界空气中有害物质对创面的有害刺激和损伤,有效地缓解创面疼痛[9]。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第3、6、9、12 天创面愈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瘢痕发生率及需手术植皮患者数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抗感染作用方面,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在治疗烧伤创面修复中,美宝湿润烧伤膏暴露再生疗法优于磺胺嘧啶银霜抗炎疗法,不仅能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升高创面愈合率,还能同时降低瘢痕发生率,减少手术植皮患者比例。

[1]Wright JB,Lam K,Burrell RE,et al.Wound management in an era of increasing bacterial antibiotic resistance:a role for topical silver treatment[J].Am J Infect Control,1998,26(6):572-577.

[2]黎鳌.黎鳌烧伤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2-129.

[3]陈炯,韩春茂,林小玮,等.纳米银敷料在修复Ⅱ度烧伤创面的应用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50-52.

[4]王强,贾成钢.美宝湿润烧伤膏与磺胺嘧啶银霜治疗热镁渣烧伤的比较[J].中华烧伤疮疡杂志,2009,21(3):182-184.

[5]屈云英.MEBO 抗感染机理的实验研究[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1996,8(1):20-23.

[6]张亮,刘海江.MEBO 治疗手指中末节严重绞伤一例报告[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09,21(1):72-73.

[7]徐荣祥.烧伤皮肤再生医疗技术临床手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18-41.

[8]Kahn ML.Counteracting clotting in sepsis[J].Nat Med,2008,14(9):918-919.

[9]陈斐,胡琳,梁红丽,等.MEBO 在气候潮湿地区治疗烧伤的临床体会[J].中国烧伤疮疡杂志,2010,22(1):37-39.

猜你喜欢
嘧啶磺胺瘢痕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紫红獐牙菜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磺胺嘧啶银混悬液在二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武警医学(2018年10期)2018-11-06 07:04:34
N-甲基嘧啶酮类化合物的绿色合成研究
养猪不能滥用磺胺药
湖南农业(2016年12期)2016-03-10 12:48:45
两种磺胺嘧啶锌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质
含噻唑环的磺胺母核合成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