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鸿侠
巧用数学主题图
谷鸿侠
主题图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中的一个特点,并受到教师的广泛认同。打开新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教师普遍感到,新教材无论从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在新教材中,像这样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图画,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的情境图无处不在,它们的图画和色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可资借鉴的课程资源。但是主题图中蕴含着更多的丰富内涵,常常会使许多教师拿捏不住。基于以上认识,就课堂教学中有效用好“主题图”,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新教材以主题图的方式设计了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富有儿童情趣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这些情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通话、游园、郊游、运动会等,这些主题情境,在学生面前展开一幅绚烂多彩的生活画卷,充分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为学生学习数学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教学应该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但最终的目的是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如果教师不能深刻地理解和正确把握,则会给教学组织和实施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主题图教学要突出数学的特点,充分挖掘主题图中有利于三维目标实现的内容,而不能让主题图上成“看图说话”,从而失去主题图的应有的价值。
主题图中蕴涵了丰富的素材和信息,为教师创造性地利用资源提供了可能。而要将可能性变成现实,需要教师具有开发课程意识,即自主地对主题图进行开发,将教学从知识的传授提高到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方法宜逐步深入。”因此,通过充分挖掘主题图的内涵,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操作体验,敏锐地发现其中蕴涵的数学问题,感悟数学知识,提炼数学思想方法。
主题图教学不单纯是给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给学生创设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更重要的是要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结合图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一特点。如第一册教材中第一单元内容“数一数”所呈现的主题图是一幅“可爱的校园”画面,一方面给初入学的学生展现校园生活,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指导学生观察图中的人和物,使学生初步感知图中的人和物都可以用数来表达,并体会到数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数是人类的好朋友;另一方面,结合画面内容,使学生知道,自己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小学生要遵守纪律,按时到校,要尊敬老师,爱护同学,还要好好学习,热爱科学,锻炼身体。这就是主题图教学所反映的精神实质。上好这一课,不仅能激发起学生对老师的喜爱,更能激发起他们想学好数学的愿望,为今后培养良好的品质做好准备。
主题图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编写的一大亮点,其意图在于体现数学课程标准中“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的基本理念。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联系自己身边具体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学知识的含义,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问题意识。
总之,新教材呈现的内容,形式比较新颖,与老教材相比,它的最大特点之一是设计了大量活泼生动的情境图。这些图画的风格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富有儿童情趣,便于学生观察,也便于教师利用图中景物与学生交流,学生能从中受到教育。所以,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新教材中“主题图”这一特色,理解其意义和它的价值所在,让“主题图”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作者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岭东小学)
10.3969/j.issn.1671-489X.2011.1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