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继平
(西安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系, 陕西 西安 710054)
中国理想的风水住宅模式不仅体现在住宅基地的选址上,同时体现在空间方位的布局之中.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美学与哲学观融入在居住文化的元素里,极大地丰富了居住文化,使居住文化不仅仅停留在实用主义遮风避雨的盒子里面,风水观生动的表现了人们对精神及理想模式的向往.理想的风水模式,是对美好人居环境的追求,风水模式在形成演变过程中,人们不断赋予它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一简单而又无处不在的模式几乎贯穿了中国城市规划和建筑历史的始终.从城市到村落,从宫殿到民居,完全呈现着理想的风水模式布局特点,从而构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而室内空间是风水格局思想延伸的主要方面.
目前,国内外不少人在研究风水,于是形成了风水热潮,这种热潮主要盛行在建筑选址与居住文化上,人们为了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和生存环境,精心布局自己的居舍,求得一种安静恬适的居住氛围,以满足心理及精神上的需求,这使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风水学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的改善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风水,古代称之为地理和堪舆.一般来说,风水是指一种术数和技巧,即指导人们如何确定阴宅和阳宅的位置、朝向、布局、营造等一系列主张和方法,以此获得好运的一门理论.历史上最先给风水下定义的是晋代的郭璞,他在《葬书》云: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1].
风水的研究范围涉及住宅、宫室、陵墓、寺庙、村镇、城市的规划建设等,同时也涉及到今天人们除居住以外的其他活动空间,如商业办公、酒店、餐厅、娱乐空间等.一般情况下,关于风水意识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1)对地址的选择,即选择能在人们生理和心理上产生良好信息的地形条件;
(2)居住空间的布置与处理,包括自然环境的利用和改造以及房屋的朝向、位置、高低、大小、出入通道、供水排水等方面的定位与调整;
(3)在上述基础上装饰或点缀某种吉祥物品,在装扮美化空间的同时起到趋吉避凶的心理需求.
人类本能的生理需求既反映在内在心理对空间物质的审美上,也反映在风水环境的选择与空间的布局上,同时充分的体现在阴阳刚柔相生的艺术手法处理上.
阴阳交合乃风水讲究“来积止聚,冲阳和阴”,负阴抱阳是风水模式的主要特点之一.阴阳学说是古代中国人的宇宙观和方法论,阴阳化生万物,是生命之源泉.《周易·系辞》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2].
阴阳变化,凹凸有序,体现的是最原始的韵律之美,我们经常赞叹光影之下的凹凸变幻之美,欣赏着阴阳变化高低起伏的空间界面的节奏之美,我们刻意设计和布局关于形体的阴阳、凹凸对比之美,无不体现了阴阳交合、负阴抱阳的自然规律.
乾为阳、为天、为男,坤为阴、为地、为女.中国民间风俗中,龙与虎分别代表男性和女性,生殖意义十分典型,从而派生出关于正型与负型相结合的最基本的阴阳底图关系,恰恰是这种阴阳关系的明暗对比之美构成世间万物生动原始的写真美丽画卷.
阴阳五行说,是我国先民在接受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实践中,通过观察与思考而建立的一种在我国影响很大的哲学思想观念,它将宇宙世间万物分为阴阳两大类,认为一切事物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全在于阴阳两气的运动与转换.阴阳划分的规律是明亮的、凸的、上面的、热的、暖色的、动的、快的、雄性的、阳刚的以及单数的属阳,相反则属阴.室内空间布局上对于家具的布局、材料的质感、造型的凹凸变化、色彩搭配以及其它配饰的运用,体现在阴阳相生空间秩序平衡的关系上,比如材料运用的质感对比,造型凹凸变化等.设计过于硬朗、明快,从设计效果来讲很舒展,既大方又现代,但却给人以冰冷、过于刚利的心理感受,从环境心理效应来讲,会使人觉得冷漠、不温馨、缺乏安全感.但如果材料过于柔软,则缺乏活力和骨感,体现不出空间的结构变化.
理想的居室空间,应该是根据房间的凹凸变化及阴阳关系进行总体把握、合理布局.处理好墙壁凹凸变化层次,避讳墙角冲门、冲着人经常活动的区域.对不利的墙体拐角,可以使它延伸或者消隐来弱化它的存在.同时,在摆放家具时,不同的造型款式、不同的质地和色彩会给空间以及人的心理产生异样的感受.在整合布局、主次关系上对于界面的处理、光线的处理、色彩搭配也同样体现质地、材料的阴阳关系,使得整个环境空间阴阳平衡、刚柔相生,使空间实体生动而富有活力.
中国传统美学的理想风水模式为山环水抱,层层护卫,无论是形制(自然山水与建筑结构),还是居住者的心理,都构成了十分完整的安全空间.
《黄帝宅经》中说:“夫宅者乃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中国民居四合院的对称协调,阴阳互补,追求家庭幸福,人际和谐,体现的正是稳定安全的和谐秩序.四合院的东南西北四方与“四象”相配,又与四季相依,形成封闭合围格局,多进的庭院加强了封闭的层次,里坊又用围墙把许多庭院封闭起来(图1)[3].
城市或村落的外围最能反映这一特点,按照风水格局,后有主山(靠山),左右以青龙山、白虎山成肩臂环抱之势,前方有案山阻挡,水口为进出的通道,形成第一道封闭圈;主山后的少祖山、祖山,青龙、白虎山外的护山,案山之前的朝山又形成第二道封闭圈.从民居到城市到自然山川,风水模式是在封闭的建筑环境之外又一层天然的封闭环境(图2).
图1 层层护卫的四合院(陕北姜氏庄园)(资料来源:自绘) 图2 最佳城址选择(资料来源:亢亮、亢羽《风水与建筑》,百花文艺出版社)
通常在没有任何实体围蔽时,人的心理处于一种自我紧张的状态,而风水模式的层层护卫形制会释放心理场的紧张,给居住者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心理空间,其封闭格局模式对居住者影响最多、最大的其实就是心理上的感应.
通过对传统居室的空间布局研究可以看出,从布局形态进行分析,通常形成以正堂为中心的对称风水模式布局方式,家具的摆设以正堂主立面为中心,摆一张长的条案,条案前边搁置一张八仙桌,两边各放一张太师椅.正堂的两边再放一对官帽椅和茶几形成半封闭合围格局,这种摆设同时体现了与“四象”相配的格局.而在条案背后的主立面墙上悬挂吉祥的能够辟邪的挂饰,既能够美化环境又是空间的标识物,给居住者以亲切感和归属感,这种传统室内空间布局形式拿“四象”方位来分析的话,条案的后背墙就是理想风水模式的靠山,两边的屏风或太师椅就好比青龙、白虎的护山,而进门的门槛可理解为案山、朝山.这种格局同样具有很强的向心力,能够藏风聚气,其表现的深层的意义是它的空间场所的凝聚效应,更加强化安全心理空间的功能(图3).
图3 苏州网师园万卷堂 图4 苏州网师园看讼读画轩(资料来源:张倚曼、郑曙阳《室内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在物质和心理方面,人们往往需要工作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未来的生活有保障等.对事业的操劳,努力的工作之余,通常想要获得一个安全稳定和睦的家庭环境,构成总体的心理安全空间.
同样,在现代室内空间里室内的组合划分与家具空间的摆放也值得研究与探讨,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通常应多考虑平面划分的方位平衡、阴阳平衡,充分体现中国风水学天地人合一的原则、阴阳平衡原则、五行相生相克三大原则.物件位置的摆放、房间的朝向通风以及对自然光的利用、家具布置方位都要根据空间环境的特征来进行协调划分,按风水学原则进行室内格局的组构,使得整个空间布局能给人视觉上的稳定感及使用上的舒适感,同时也满足使用者在心里上的亲切感和归属感,符合安全心理模式的功能要求.
中国风水学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之说.中国风水学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寄托在天地人合的理想,因此中国风水学家自诩为“山水之士”.中国风水学对山水的选择,糜不“以人之意逆山水之意,以人之情逆山水之情”.清李渔“才情者,人心之山水,山水者,天地之才情.”宋郭熙《山水训》有“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文人墨客以山水诗、山水画来抒发其钟情山水,而中国风水家则重于实践,以其理论关照山水美并加以人工裁成而经营城市、宫宅、陵墓等建筑,达到自然美与人工美的有机结合,赋予中国传统建筑深沉隽永的气质[4].
《葬书》说:“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历代风水典籍都十分重视“形”与“势”的关系,归纳起来,“形”概指近观的、小的、个体性的、局部性的、细节性的空间构成及其视觉感受效果;“势”则指远观的、大的、群体性的、整体性的、轮廓性的空间构成及其视觉感受效果.古代的都城、皇陵气势磅礴,壮丽重威,就是以“势”取胜.在选址与布局时,无论是宫殿建筑,还是民居四合院皆用中轴线对称格局出现,这种格局端庄大方,体现了一种有秩序的、等级划分明确的工整、庄严之美.
从风水学理论来看,“山”和“水”是重要的两大基本元素,“山”从广义上来说高一寸即为山,如房屋、高层建筑物、山丘、室内的墙体、家具都可以理解为山,还可以理解为一切静态的事物,从这个意义来讲,凡是突起来的,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为“山”.“水”从广义上来说低一寸即为水,在外部环境来说河流、天桥、道路、停车厂、湖泊等即可视为水,在室内空间布局里,室内的门、通道、饮水器、鱼缸可理解为水.水在玄空学的含义是流动的、动态的、凹下去的,所以结合形势法则,在室内空间里,对于“山”与“水”的运用非常重要.对空间的视线的控制,对入口的暗示,用家具或物件来阻挡一些不利的因素,每一个空间的家具、使用物件或装饰品都可把它们看作为“形”,而墙体、大的空间形式可看作为“势”,也就是说,决定空间主要框架的是它的“势”,空间格局的梳理与摆放则是它的“形”.“形”与“势”不同,密不可分.形乘势来,形以势得,通过“形”的细部处理,“势”的背景衬托,可取得远近皆宜的空间艺术效果.对“形”与“势”的真正理解,对“山”和“水”正确运用,把空间环境调整为“背山、面水、向阳”的最佳的、健康的自然方位,从而达到风水最佳、空间方位组合划分最佳的室内空间环境[5].
李约瑟在《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一书中称中国风水是“准科学”,是“中国古代景观建筑学”,在论及中国建筑与自然和谐时,蕴涵着对中国建筑文化的溢美之辞:“我初从中国回到欧洲,最强烈印象之一是与天气失去密切接触的感觉.木格子窗户糊以纸张,单薄的摸灰墙壁,每一层间外的开阔走廊,雨水落在庭院和小天井内的淅沥之声,使人温暖的皮袍和炭火……,这令人觉得自然的心境,雨呀、雪呀、日光呀等等,在欧洲的房屋中,人完全被孤立在这种境界之外”.相反,中国的建筑规划则“不能失落它们的风景性质,中国建筑总是与自然调和,而不反大自然”.日本学者认为“风水的实质,实际上就是如何有效地利用自然,与自然相平衡、相协调,保护自然,使建筑物与自然相融合”.
室内环境传承传统风水理念是和大自然分不开的,人与自然、人与环境更需要和谐统一.理想风水模式必须考虑到人、居住环境及自然环境的有机协调,才能够真正体现“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风水意识,这对于今天的室内空间环境的风水布局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义(图4).
风水理论的宗旨是勘察自然,顺应自然,有节制的利用和改造自然,选择和创造出适合于人的身心健康及其行为需求的最佳居住环境,使之达到阴阳之合、天人之合、身心之合的至善境界.
风水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通过对事物恰当的安排,从建筑的选址到室内空间方位格局的安排,能够对环境空间内的“气”产生一定的影响,即有助于利用自然的力量达到阴阳平衡,获得吉祥之气,从而促进健康,增强活力.在室内空间里通过家具的布局、空间的分割、方位的调整、色彩运用、图案的选择及隐喻和象征手段,来实现其对于身心之和的环境追求,从而达到理想的风水居住环境模式.从本质上看,风水学概念又贯穿了大量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以及人生哲理、传统美学、伦理观念等诸多方面的丰富内容.应该说风水学是一种传统文化观,一种广泛流传的民俗,一种趋吉避凶的术数,一种有关环境与人的学问.从现代科学理论来看,风水虽有其迷信的成分,但又是集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环境景观学、自然生态建筑学以及地球磁场方位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学.
参考文献
[1] 余 易.风水与住宅[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5.
[2] 亢 亮,亢 羽.风水与建筑[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3] 李小波.中国古代风水模式的文化地理视野[J].人文地理,2001,16(6):38-40.
[4] 吴宏岐.汉长安城兴起与衰落原因的风水学解释[J].唐都学刊,1997,(3):67-69.
[5] 焦士兴,冷传明,张吉献.风水模式对生态住宅选址的启示[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3,(6):54-56.
[6] 高建新.山水审美的“天人合一”境界[J].内蒙古大学学报,1997,(6):72-75.
[7] 张绮曼,郑曙旸.室内设计资料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