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冬
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效率
安冬
教学目标是对期望学生达到的学习结果的概括性表述,就是美国学者布卢姆在他的教学论中说的,学习者通过某课程的学习之后在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所产生的行为变化或变化的结果。它是目标教学的灵魂,主宰着整个教学活动。一方面,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是导向,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指示方向、引导轨迹、规定结果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进行。在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教学的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教学目标又是教学的终点,是标准。衡量教学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就是学生达标否。
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是非常必要的。课前准备包括物质准备和知识准备。
1)认真研究教材。教师要对每一节课所要讲授的内容了如指掌,对教材的编排体系、教材的重难点、教学目标等要准确把握。
2)认真研究学生。教师要对学生的认知基础熟知,做好课堂预设。例如,教师应能够知道哪些知识是学生已经掌握的,对于学生在学习中的难点,需要多加指导。
3)认真设计教学实施计划,也就是认真备课,设计教学方案。
4)认真准备教学所用材料,包括课件、教具用具等。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所讲述的只是学生想要领悟而领悟不到的,曾经研究而研究不出来的部分。”这也就是说,教师应讲到“点子”上,要重在引导,更多的时间应该还给学生,教学设计要巧妙,让学生有机会体验,有东西探究,从中萌发创新意识。设计每一堂课的时候,都要做到教学形式生动活泼,妙趣横生。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体验课堂内容,观察学生的探究动向,善于捕捉学生的思想火花,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大胆放手让学生体验的同时,强化互动教学,注意引导学生多读多练,多讨论。1)课中做到“三不讲”:做到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能自己探索会的不讲,学生能互相研讨会的不讲。2)力争做到堂堂清。有针对性地留家庭作业,不让学生做无效劳动。例如,当学完一个单元以后,让学生自己根据本单元重点设计出一套测试题,并做出答案。学生做这样的作业非常有兴趣。
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在多媒体广泛普及的今天,教师的板书似乎越来越被淡化,然而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英语课堂中的板书,在学生心目中永远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那似乎就是教师的第二张脸。如在讲解under/below、above与in/out、on时,笔者给学生在黑板上画了一幅图,并标注这些生词,通过它们的位置关系,学生就轻而易举地掌握了它们的区别。
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对提高教学质量会起到积极的作用。要提高课堂效率,必须依靠情感教育的力量。在教学中多给学生父母般的温暖。让其感觉到教师的关爱、信任和尊重,学生就会从内心对教师产生好感、信赖和敬重,他们的自豪感、自信心和学习热情就会油然而生。
笔者讲授的是七年级的课程,学生的小学学习基础并不牢固,个别人连简单的英文字母怎样书写都不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总是极力表扬和鼓励学生,并通过提供大量的示范、表演和提示来帮助学生使用新词新语。鼓励学生创造各自的问答和对话,并对学生的冒险表示祝贺。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证明:当师生关系融洽,双方处于一种和谐状态时,就能产生愉悦的心情,使课堂上师生双向交流,热情洋溢,给知识融入感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效果。
教材只是一个样本,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的,必须拓宽学习空间。如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当小记者,采访同学、老师,建立个人档案;利用校园行动,开展“英语角”的活动,开展英语会话比赛;设置情境,练习用英语购物,练习用英语打电话;办手抄报,开演讲会、作文比赛等,让校园成为英语学习的丰富课堂。同时利用好课上时间做值日报告,练习学生的口语。还要努力开发地区资源,访问当地的名人,调查当地的风俗习惯由来,了解当地历史等,既开阔学生视野,也让学生对自己的家乡有更深的感情。
10.3969 /j.issn.1671-489X.2011.10.129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杨官林镇曹庄子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