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潇晓,邹海瑞
(西华师范大学 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四川 南充 637009)
晏阳初农村成人教育思想研究探微
李潇晓,邹海瑞
(西华师范大学 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四川 南充 637009)
晏阳初终生致力于农村教育,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农村成人教育思想。学术界主要从满足农村成人的职业需要、政治需要、社会需要和生活需要四个层面对其农村成人教育思想进行研究,但相关研究无论是在史料的挖掘,理论的实践与应用,抑或农村成人高等教育方面仍需进一步探讨。
晏阳初;农村成人教育;农村成人教育思想
晏阳初(1890-1990年)在对中国农村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创建了一整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平民教育理论,并将其一生奉献于中国和世界的平民教育事业。随着我国农村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中国农村成人教育,而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农村成人教育思想,因而成为重要的教育研究对象。
从满足农村成人教育需要的角度来讲,农村成人教育是指能够满足农村成人的基本需要、职业需要、社会需要、政治需要和生活需要的教育,它涉及职业、经济、科技等多种因素。[1]目前,关于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用于农村成人教育实践的研究集中在农村成人的职业教育、社会教育、政治教育和生活教育四方面,虽然这些研究切入点不同,但研究内容却有很多相似之处。
(一)满足农村成人的职业需要
生存问题是每个社会成员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晏阳初针对当时国内农民的“贫”,提出了“生计”教育,教农民以生存技能,从而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可见他对农村成人职业需要的重视程度。满足农村成人职业需要是众多研究中的主要层面。
1.筹集教育经费要合理。晏阳初提出“经济化”教学原则,结合农民收入和农村经济力量筹集教育经费。针对农村收入水平普遍较低的现实情况,依据晏阳初的“经济化”教学原则,学费标准应在农民的可承受范围之内,尽量缩减到最少;相应地在筹资方面需要政府大力扶持,并由社会进行多元化筹资。同时,资金使用方面建立经费监管机制,在专款专用的基础上,按规定提取相关项目的农民教育经费;地方政府对农村成人教育的投入办法,也要由“人头费”转向“项目费”,以提高投资收益。[2]
2.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要加强。针对当时教师稀缺的状况,晏阳初不仅广纳贤才,聘用了一大批对国家乡村教育抱有极大热情的高级知识分子从事平民教育的组织和教学工作,而且创建了导生传习制,即由中心村落设传习总站,各传习处再设传习站,由导师在传习总站训练导生,导生转教给其他学生,由学生来教学生。[3]当前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可以运用多方面措施激发当地教师为农村成人职业教育奋斗终身的热情,加大城镇学校中青年教师对农村学校的支教力度。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我们也可以借鉴晏阳初的“导生传习制”,先教一部分农民,再由这些农民教其他农民。
3.教育要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晏阳初等在法国给华工教课之时就依据华工需要编写《千字课》、《六百字课》等课本和《华工周报》,以适用不同程度华工的需要,并且与平民“共同计划,共同工作”,从农民所知开始,用农民已有知识来改造农民。[4]当前在开设农村成人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和编写农村成人职业教材方面,要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一方面,以现代大农业观为指导,使农民所学能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所用;另一方面,要加强非农业类职业教育,以提高农民转岗、转业技能,更好地转移农村劳动力,使农民适应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居民职业分化;而编写教材时下放教材的编撰权,鼓励各地区自行编写出适合本地区学生学习的教材。[5]
4.教学要依据实际因材施教。晏阳初等注重因材施教,根据教育对象和教学科目的不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针对成人年龄大、思维纷杂和记忆力不强的特点,采用讲授、戏剧、展览、电影与音乐陶冶的教学方法对其进行社会式教育。[3]当前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要考虑到农村的现实情况和农民的接受能力,[6]教学与农民的实际生产活动相结合,组织、鼓励学生在田间地头和生产车间中学习,积极参与本地方的农业改革试验和农业生产活动。[7]可根据农民需要灵活安排教学时间和地点,使农民随时能学习,教师可以对集体授课,也能对个人授课;也可大力运用直观教学法,应用幻灯片、电影等形式使农民易于理解掌握内容,并尝试搞职业心理倾向和智力测验,因材施教,科学教学。[8]
(二)满足农村成人的政治需要
我国的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农民政治素养的高低对我国的民主化进程意义重大。对农村成人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和政治法制教育,使其正确评断和参与国家事务,并增强权利意识,能够运用法律法规等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这对不断促进国家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满足农村成人的政治需要也是研究者们关注的一个重要层面。
1.平等对待农民。晏阳初说,开发平民“脑矿”,要从根本上破除“上智下愚”的传统封建观念,农民亦有其闪光点,我们必须虚心向农民学习,否则,我们在农村就站不住脚,更不能有所作为。如果我们高高在上,视农民为异类,就不可能抓住他们的心,就得不到他们的信任,就不能推行我们的主张。[9]在对待农民的态度方面,我们应摒弃农村人和城市人地位身份不同的观念,千万不能把农民看成是“下等人”,而应看到无论农民还是其他职业的人群,都是社会公民,都有相同的地位,拥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
2.培养农民的合作精神、热爱祖国和继承民族优良传统的意识。针对农民的“私”,晏阳初提出了公民教育,用来培养人的团结精神以“攻私”。他以河北定县为实验区,试验县政建设,领导农村自治、农民自卫,并在县政研究院成立前后,领导经营合作社、平校同学会等等。[3]目前,虽然国家政府能够运用相关政策法规为农民参政、议政提供支持,但总体来说,农民尤其是农民工在政治参与方面仍处于弱势地位。广大的农民尤其是农民工,当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往往难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究其原因除了体制和法规的缺失外,也与农民自身法律意识较薄弱,缺乏参政能力和协作精神有关。因此,提高农民的公民意识,可采用多种形式,结合他们的切实需要,通过教育培训加强其政治修养;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其开展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教育;通过法制教育对其普及法律知识,从而提高农民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增强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其自身权利的能力。[10]
(三)满足农村成人的社会需要
所谓社会需要是指使农村民众能够很好地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处理公共或私人的经济事务和社会机构的事务。[1]晏阳初为了使农村不分长幼男女,各个群体都能接受生活方方面面的教育,提出了三大教育方式。这样使得教育能切实为农民生活所用,以解决当时家庭和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家庭管理、家庭经济问题等。在农村成人社会需要层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形成农村成人终身教育体制,在产、销、营一体化过程中更好地适应城乡一体化进程,适应我国加入WTO与世界接轨后新时代的经济社会生活。
1.提供信息化服务。农民单纯拥有职业技术、技能不足以应对当前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挑战和由此需要的公共事务管理,他们还需要学会如何在生产经营中保障掌握个人技术、进行产品营销和项目的经营管理等等。因此,应在农村成人教育中建立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的农民终身接受学习的体制;开展信息服务,快捷有效地为广大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生产和销售信息,建立市场信息、技术信息、大气土壤气象自然信息、农业生产经营信息等信息网络体系,通过小报刊、广播电视、录像等多种农民易于接受的方式,建立规范的信息发布方式制度,为农业科技人员、农业职业学校和农民间的互助与互动建立可持续的信息联系方式并使之制度化。[11]
2.加强咨询服务。在为农村成人提供人才教育和培训的同时,可以以乡镇为单位,兴办官方或民间的咨询机构,或在成人教育机构中设立咨询部,为其提供经济事务、公共事务等的咨询服务。有计划的选派咨询人员到高校或上级部门参加培训,到相关企事业单位见习、实习,参与技术和管理等工作,提高其专业咨询技能。尝试政府与高校联合,组织动员高校师生利用假期到乡村开办讲座,提供咨询服务,向农村成人宣传有关农业类和非农业类生产、组织,财力、工资、福利、市场经营等方面的知识。
(四)满足农村成人的生活需要
通过对农村成人生活上的教育,能够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使他们拥有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提高他们的精神愉悦度。晏阳初认为,人的生活需要不仅包括物质的需要,还包括精神的需要,二者是一个有机整体,所以对成人教育的改造必须是一种整体的改造。他提出文艺教育,对农民进行文字和艺术教育,而他的“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自成统一的整体,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对农民的生活从整体上也进行了改造,自然提升了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他们自身的愉悦度。联系当前实际,政府等公共服务机构应实施相应政策,采取相应措施满足农村成人生活需要。
1.政府相关部门要重视。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提高乡村个人的综合素质,确保个人自身、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和谐发展,进而更好地实现城乡一体化,提高我国全民整体的生活质量已为政府所关注。这就需要落实提升农民文化素养的具体措施和实施环境,包括制定相应工作计划,用以上提到的各种方式和农民乐于接受的内容定期开展各项有助于提高其文化素养的活动。健全开办各种活动的基础设施,如设立文化素养培育的活动场地,建立用于文化娱乐的专用综合活动中心、文化广场等。
2.公共服务的文化功能要加强。为了能够使群众更好地参与到各项文化娱乐活动中,可以发动群众自发组织成立各种门槛比较低的社团并加强村中文艺骨干队伍建设,以各文化社团为纽带,通过群众文化骨干的带头作用,发动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对农村成人进行基本休闲知识的培养,使他们依据个人的爱好、兴趣和特长,科学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休闲时间,选择适合自己的休闲方式。[12]并可利用放戏剧、电影,办讲座、展览、图书馆等方式,有步骤、有针对性地来培养农民的文明观念,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水平。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对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研究的著述越来越多。其中,有相当部分是对其农村成人教育思想进行的研究,这些研究对当前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用于理论研究的史料有待进一步挖掘
由于种种原因,关于晏阳初平民教育理论的第一手资料,在国内很难挖掘。在国内现有的资料中,学者们大都从晏阳初的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方面来论述其对当代农村成人教育的启示,而当时晏阳初等人在农村调查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如金陵大学的美国人卜凯经过大规模的农村调查写成的《中国农村经济》和《中国的土地利用》以及三四十年代的百余种期刊,如河北定县的《农友》、平教会主办的《农民》等,都是很难得的史料。这些资料的整理对于深度挖掘晏阳初关于农村成人教育的理论思想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二)对当前农村成人教育实况有待进一步了解
将晏阳初的农村成人教育思想充分应用于实践,还需要对当前农村成人教育实况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虽然很多研究中提到进行农村成人教育要理论联系实际,想农民之所想,部分研究也提出了一些在农村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但若想为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多中肯的建议,还需要更深入明晰地了解农村教育的具体情况。如果有更多的学者能够像温铁军那样“用脚来研究农村问题”,深入农村办教育学院搞教育,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想必更加繁荣。
(三)对农村成人高等教育有待进一步研究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推广率还很低,农业科研与生产还存在相脱节的现象。这不仅使有限的科研成果难以推广应用,科教兴农战略举步维艰,而且对我国的整个现代化进程也会产生严重阻碍。其实,在晏阳初开办乡村建设学院以及国际乡村改造学院的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农村成人高等教育思想,但在众多理论研究中鲜有对这方面的研究。因此,为了促进农村科技的综合应用与创新,促进农村的城镇化、现代化,培养一批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农村人才队伍,将晏阳初的成人高等教育思想运用于实践,想必也是晏阳初农村成人教育思想研究中值得的重视方面。
[1]王北生,姬忠林.成人教育概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
[2]王玉苗,孙志河.农村居民职业教育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育,2006(24).
[3]吴相湘.晏阳初传:为全球乡村改造奋斗六十年[M].长沙:岳麓书社,2001.
[4]晏阳初,赛珍珠,宋恩荣.告语人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王小丁.试论晏阳初农村成人教育思想的创新[J].成人教育,2007(5).
[7]杨建华.晏阳初的农民教学原则及其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启示[J].职教通讯,2003(2).
[8]孙万良.发展农村职成教育创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4).
[9]王继平.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试论晏阳初开发“脑矿”思想的现实意义[J].成人教育,2004(5).
[10]赵洪波,黄晓利,吴岚.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对当前农民工教育问题的启示[R].四川省农民工通过教育培训实现市民化转化的对策研究课题组,2007.
[11]曾晓芳,等.晏阳初的农民教学原则对“新农民”培训工作的启示[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12]裘健平,杨海明.“村转居”新市民社区成人闲暇教育策略探析[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0(2).
Abstract:James Yen was dedicated to rural education all his life,and accumulated abundant of education thoughts of rural adults.The academia has been mainly researching his rural adult education thought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namely,the rural adult’s vocational needs,political needs,social needs,and living needs.However,the related research still need to be further studied not only in historical digging and the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 ofthe theory,but alsoin adult higher education ofrural areas.
Key words:James Yen;rural adult education;rural adult education thought
The Exploration of Rural Adult Education Research on James Yen
Li Xiao-xiao,Zou Hai-rui
(Sichuan Center For Education Development Research,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 637009,China)
李潇晓,女,2010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研究;邹海瑞,男,2010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女性教育、学前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G720
A
1674-7747(2011)05-0062-04
[责任编辑 金莲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