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探索

2011-02-20 16:00吴玉峰
职教通讯 2011年12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高职大学生

吴玉峰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江苏常州213000)

新时期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探索

吴玉峰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江苏常州213000)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高职院校要从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根本问题着眼、从解决学生成材过程中的思想矛盾和精神困惑着力、从学生迈向成功过程中最关心和最现实的问题着手,切实做好新时期高职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

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

一、新时期高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现实判断与实施思路

(一)明确“适时引导”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建设不断向前推进的当今,认识到个人命运与国家的发展是紧密相联的。但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高职学生理想信念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和向上的,他们对祖国的前途十分关心,在各种思想文化潮流相互激荡的环境中,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以及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处于一种信仰缺失的状态。

作为肩负“解惑”重任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首先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寻找切实有效的工作抓手、如何搭建适应时代需要的工作平台以及如何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工作途径。经过大量的访谈,笔者发现当代大学生群体并非没有理想,而是缺乏切实有效的“引导”,大部分大学生是渴望寻获“理想信念”和期望成长成材的。因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当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内容。

(二)注重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深度、历史厚度和时代鲜活度

党和国家向教育界提出的总体人才培养目标是塑造能“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各个环节中都应始终保持与国家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一致性,从而有依靠地开展工作。在具体的工作中,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学生为本,摸清学生的思想状况,把握高职学生思想发展变化的特点,注重运用鲜活的时代素材、厚实的历史资源,创造新颖的工作平台,把深刻的理论知识直观地纳入教育实践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塑造具有丰富的道德情感、深厚的理论修养和踏实的服务精神之教育主体。

二、新时期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平台实践与途径探索

(一)激发学生内在核心价值观的塑造

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振兴、国家独立和人民幸福奋斗的历史是理想信念教育取之不尽的一个金矿,其中蕴含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实事求是精神、与时俱进的大胆创新精神、勤俭的艰苦奋斗精神、不怕牺牲的勇敢战斗精神、无私无畏的自我批判精神以及坦荡真诚的团结协作精神,都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最好教材。而不少年轻的高职学生却对此知之不多,识之不深,在一些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价值取向扭曲的状态。

针对学生对传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惯性理解与距离,可以通过实践催发理论体认的方式,建立起一套以传承为主线、以鲜明的主题为号召的理想信念教育模式。例如,可以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专业实习及社会调查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国情与民情,把具有功勋价值的党史精神与每位学生的个人成长意识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促使学生对自己的人生征途进行战略规划,将个人发展与国家进步统一起来,明确自我价值的实现途径。

(二)强化学生的社会使命感与热忱奉献

1.要重视新生群体的精神指引,把好大学第一关。可以通过开展理想和人生观始业教育等活动,依托校内外学识渊博和修养良好的名师群体,依靠素养培训、学术指导以及文化推广等手段对学生进行近距离的指导,引领新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把好大学第一关。

2.以杰出人物为榜样,强化理想人格的塑造。一方面,挖掘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事迹,设计形式新颖的学习载体,引导学生对榜样的模范性进行学术性思考与提炼,如指导学生实地调研、切身领会杰出领袖的人格力量等;另一方面,将人物榜样学习形式与集体荣誉的体验方式结合起来,用先贤为国家和为民族的奉献精神感召学生首先从自己的集体出发,进行奉献行为的初步实践。

3.不断强化落在实处的集体主义教育,充分激发教育主体的集体荣誉意识和社会使命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从集体的荣誉中汲取载体力量,通过实地调研等方式,强化对学生的校史校情教育,加强在校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和文化传承精神,并将“今天我以集体为荣、明天集体以我为荣”的理念实实在在地锻造进学生的信仰体系中去。

(三)挖掘社会资源,搭建现实检验的平台

针对当前高职生存在的注重个人利益与个人发展,相对忽视社会和国家利益与发展的问题,应该把理想信念教育的立足点建立在为学生成长成材服务及为其谋利益的宗旨上。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反映了个人最直接的利益,是学生迈向成功过程中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辅导员应当引导学生把谋求个人发展和创造社会利益结合起来,既解决学生最关心和最现实的问题,又引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逐步明晰正确理想的方向,这也是有效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重点。

理想信念教育既是一个理论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在具体的实践中,既要密切关注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抓住社会时事热点和学生关注点,构筑理想信念教育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点;又要转变就业教育观念,科学构建创业教育模式,真正把创业教育作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助推器;还要积极拓展社会实践渠道,在实践中检验理想信念教育的成效。

三、新时期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前瞻性思考

(一)构建开放式教育体系,化被动教育为主动汲取

理想信念的形成与发展是在“实践—教育—认识—实践”反复循环的过程中实现的,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理想信念教育开展过程中,学生并非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在接受引导中,完成认知过程,并在付诸行动后让理想精神得以传承的主体。在具体工作中,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构建起“认知—行动—传承—提升”这样一个比较完整而又相对开放的教育体系,达到形式与内涵的有机统一,帮助学生由被动接受教育逐渐转化为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并依靠身临其境的实践体验,完成对问题的认识,从而形成真实、可信的理想与信念。

(二)榜样示范与自我教育有机结合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身边的榜样对他们的教育更加直接,更有震撼力。如可以通过党员在工作中指导、生活中辅导以及学习上引导的思路,既能切实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引起他们对人生态度、人生理想和生活信念的深刻思考,又能提升学生党员的责任感,激励学生党员更加奋发向上。当然,任何教育活动都不能缺少学生主体的自身参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达到预期目的,学生的自身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高职院校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从身边的实际出发,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逐步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让理想信念教育落实在具体行动中。

(三)拓宽教育平台,依托社会实践,促成“受益者”向“建设者”的转变

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当代大学生,其大多数对于改革开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认识模糊。而且,局限于象牙塔中的学习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隔离了学生与社会现实的接触,导致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仅仅作为一个“受益于改革”的群体而存在,其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所应体现的社会价值因而缺失。所以,在对高职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对学生实践环节的训练,鼓励他们活跃到农村、活跃到西部、活跃到落后地区建设的第一线上,切实体会改革发展实践过程的艰辛,使其从“受益于改革”的一代人,成长为具有“反哺于社会”观念的新时期大学生。

吴玉峰,男,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

G710

A 文献标识码:1674-7747(2011)12-0079-02

[责任编辑 李漪]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高职大学生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