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婧
江苏省南京市凤凰花园城小学 江苏南京 210036
“汉文华”输入法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运用
章 婧
江苏省南京市凤凰花园城小学 江苏南京 210036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识字量和识字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苏教版国标本第二册的教学目标来看,要求学生能准确认读487个生字,其中288个生字要求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掌握本册课本安排的76个常用偏旁。这样算来,学生平均每课学习生字15个,其中9个生字要会正确书写。这样的识字量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
课堂上,虽然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气氛活跃,学生能读准字音,能想出许多好的方法来记忆字形,一节课下来,看似教学效果很好,但是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再来检测,我们会发现学生依然存在遗忘率较高,同音字、形近字混淆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对学过的汉字没有进行很好地复习巩固。
教学中,教师想了很多点子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讲故事、做游戏、编字谜等,这些花样归根到底都离不开同样的环节:先教拼音,再逐个分析字形,最后布置抄写生字等练习。课课如此、字字如此,机械重复的教学容易让学生失去识字的兴趣,产生厌烦的情绪。
教学中发现,虽然教师反复强调书写规范,带领学生学习每个生字的笔顺,对那些笔顺容易出错的字,一遍又一遍地书空、描红,但是部分学生学习起来是小和尚念经,写笔顺时按教师的要求一笔也不错。而自己写字时,就跟着感觉走,只要字形不错,怎么方便就怎么写,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书写上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这也影响了书写的美观。
识字的目的是为阅读和写作提供工具。一个人语文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大量的阅读。虽然一年级的识字量较大,但仍然满足不了课外阅读的需要。阅读的书籍受到很大限制,除了注音读物,其他的读物都不能轻松阅读。加上一年级学生不会查字典,即使有个别孩子提前学会了查字典,但速度慢,也会因此觉得查字典很繁琐,不愿意主动使用字典来辅助课外阅读。这些都不利于一年级学生学习语文。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一部分。在教学中,我校意识到将汉字输入与识字教学进行整合,一年级上学期就开始学习计算机。虽然语文教师兼教低年级的计算机课,但实践发现这样的教学并没有真正实现汉字输入与识字教学的整合。我们教给学生“智能ABC”的汉字输入方法,受方言的影响,拼音学得不好的孩子,遇到前后鼻音,边音鼻音,平翘舌音的汉字时总要经过多次查找更正才能正确输入汉字,大大影响了打字速度。而且,一年级学生识字量偏少,遇到不认识的字,没有办法输入。学习中常常遇到困难,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减退。
针对学生的问题,我们利用“汉文华”输入汉字,提高学生的识字量,巩固率和自主学习汉字等方面的能力,是我校进行识字教学改革的一项举措。“多向整合”指的是将“汉文华”在识字教学中的多方面优势整合到日常识字教学中来,实现传统的识字教学法和计算机辅助汉字的巩固性练习和拓展性练习有机结合,实现提高识字效率的目的。
在两年多的实验中,实验教师不断反思总结,探索验证,提炼出“汉文华”汉字输入与识字教学相整合6步曲,准确把握汉文华汉字输入法与识字教学相整合的切入时机。
随着汉语拼音教学进度、分批认识键盘上的大写字母,找一找,记一记,练一练,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突破口,为以后学习汉字输入打好基础。
教学中我们让学生随着识字学习基本笔画。当教材中出现新笔画时,如:学习“十”时认识横和竖,可以通过“横”的拼音“héng”,“竖”的拼音“shù”并把第一个字母颜色变红,建立起“横”与“h”,“竖”与“s”的联系。
学习独体字时,有意识地让学生关注首笔和尾笔,为以后输入独体字做准备。
教学中我们随着识字学习常用偏旁。当教材中出现新偏旁时,如:学习“你”认识偏旁单立人,可以通过“人”的拼音“rén”,并把第一个字母颜色变红,建立起“单立人”与“r”的联系。
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时鼓励学生使用“汉文华”口诀记字法和“汉文华”密码记字法,将记忆字形和“汉文华”汉字输入方法相联系。如:双耳咅,陪陪陪。或者spp陪伴的“陪”;skp陪伴的“陪”。“汉文华”输入采用两分法,正好符合很多汉字构字规律。两者巧妙结合,互相促进。
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和词汇量比较少,学习中很容易遇见同音字混淆的现象。教师鼓励学生经常请教“查询”教师,正确区分同音字。在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都可以通过“查询”功能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积累。
识字教学与“汉文华”汉字输入相整合,不是简单的相加,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在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情况下,将“汉文华”汉字输入方法自然而然地渗透在识字教学中,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一种汉字输入的方法。而这种方法对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方法、效果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有效提高识字效率,从而达到低年段学生提前读写能力的目的。在两年多的实验研究中,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
教学中,我们将“汉文华”输入方法融进童话故事之中,引领学生在童趣世界中学习汉字输入方法,巩固所学汉字。如我们采用讲故事的形式,让孩子进行趣味性学习: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笔画国。在这个国家里,笔画国的国王管理着组成汉字的每个笔画和部件。为了能够把汉字输入电脑,笔画国国王为每个笔画和部件都设定了一个代码,并且规定了一些输入规则。有了这些代码和输入规则,人们就可以巧妙地将汉字输入电脑了!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们回避“字元”和“码元”这两个枯燥的术语,汉字的基本笔画和部件都是“笔画国”的臣民,“笔画国国王”为他们每个人都设定了一个代码。每节识字课融进“聪明课堂”的教学环节,新授“汉文华”输入方法,学生始终在童话的世界中畅游,童话的情境激发起孩子学习的兴趣。宽松、愉快的情境,使学生心情愉快,乐于思考,敢于探索。
识字教学中,我们在传统记字方法的基础上增加“汉文华”口诀记字法和“汉文华”密码记字法,鼓励学生多途径记忆字形。如:在学习生字“陪”的时候,学生可以用传统的换偏旁记字方法,给已经学过的汉字“培”“部”“倍”“菩”换偏旁记住生字“陪”。也可以选择“汉文华”口诀记字法,或者用“汉文华”密码记字法。“汉文华”两种记字方法,简单高效,有助于字形的记忆。学生十分喜爱,课堂讨论记字方法的时候总是抢着使用“汉文华”方法汇报。
低年级学生识字量较少,查字典的能力也比较欠缺,查阅的速度慢,嫌麻烦。在阅读中遇到生字,要么问个不停,要么囫囵吞枣。这样的课外阅读效率不高,收获不大。在阅读中扩大识字量的效果不明显。“汉文华导学”功能为学生自主识字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学生借助它,可以轻松地查找生字的读音和意思。“汉文华导学”中的组词、造句更让学生受益匪浅。
(1)“汉文华导学”,有效区分同音字
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常常用扩词的方法来强化学生对生字的理解和运用。可是,在低年级口头扩词的练习中同音字混淆的现象较为严重。这是因为低年级学生在生活中知道了字音,但不能将字音与字形挂钩,更不能准确理解字的意思。教学中,我们尝试用“汉文华导学”来辅导学生扩词,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作”扩词时,先让学生自由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带有“作”的词语。学生说出了“作业”“工作”“作文”这几个词语后便出现了同音字混淆的现象,有的说出了“做事”“做梦”等词语。教师通过板书后告诉学生“做”和“作”是同音词,在运用时要注意区分,正确使用。“作”还可以组哪些词呢?我们可以请教“汉文华导学”。学生个个兴致勃勃地操作起来,屏幕上跳出那么多新鲜的词语:振作、写作、作曲、劳作、一鼓作气、装模作样……利用“汉文华导学”学生很方便地就能查找到生字的意思和有关词语,激发起对这一学习助手浓厚的兴趣。
(2)“汉文华导学”,在阅读中识字
学生在阅读时,无论是进行教材内容的预习,还是学习内容的拓展,生字都是一个主要障碍。此时,“汉文华”系统中“从字查音”功能就能显示出其独特的作用了。学生只要先选中生字,再点击“查询”就不仅能知道生字的读音,还能知道这个生字的部首、几画、“汉文华”编码、该字的释义、组词、近义词、用该字组成的成语以及造句,内容相当丰富。大部分时候,“汉文华”的这项功能就可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了。对于“生字”,可以说学生也进行了初次地全面学习。使用“汉文华”的“从字查音”能大大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并且保持了阅读的连贯性,也可避免学生不查找工具书囫囵吞枣的现象。
“从字查音”功能还可以用到读课外资料的时候。特别是对低年段学生而言,课外资料中的生字往往比教材中的更多。通过这一功能的帮助,阅读速度提高了,在相同的时间里阅读量也增加了。不仅如此,还能让学生提前认识很多生字,虽然不用去写这些生字,但学生已经知道了它的读音甚至字义、造句。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识字,也将记得特别牢。
自主阅读中的另一个障碍是词义。“汉文华”的“从词语查词义”功能也能帮助学生明确词义。“从字查音”以及“从字查字义”的功能可以帮助学生加大阅读量,快速高标准地完成课内外阅读任务。
“汉文华”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推动小学生提前阅读,促进语言发展。当它与网络相结合的时候,便发挥了更为有效的导学作用,让学生做到边阅读边表达。同时,学生对汉字字形的掌握也不断得到巩固。“汉文华”输入法在小学识字教学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带领儿童过好识字关。
章婧,本科,小教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