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爱云,舒红群,彭庆峰
(鹰潭职业技术学院,江西鹰潭 335000)
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师资问题日益凸显,专业师资严重不足、教师素质结构不合理、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低下等问题已成为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为加快建设一支适应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教学要求的高职教师队伍,促进高职教育和谐、可持续地发展,笔者在分析目前高职教师职后培训现状的基础上,立足实际,从分类别、分层面、分级别三个方面,探索研究高职教师职后培训与发展模式的构建策略。
高职教师职后培训是加强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实施高职师资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笔者对本省部分高职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00份。调查结果表明,目前高职教师接受职后教育与培训的情况不容乐观。
(一)职后培训理念滞后,意识薄弱 1.学院领导对高职教师职后培训的重视程度?重视和比较重视的占57%;一般和不重视的占43%。2.教师对职业教育的了解程度?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占63%;一般和不了解的占37%。3.教师在5年内是否参加过有计划有组织的职后培训?参加过的占64%,没有参加过的占36%。不难看出,高职院校领导的理念滞后,对高职教师的职后培训在思想上不重视,在行动上不支持。而教师同样缺乏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没有充分认识到职后培训是促使教师从“经验型”向“研究型”、从“教书型”向“专家型”能力转变的重要手段。
(二)职后培训目标定位不准,培需脱节 1.您参加职后培训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学历达标的占60%;为了职称评定的占20%;为了提高教学水平的占20%。2.您对当前职后培训的评价如何?培训内容陈旧、无选择权的占70%;为了完成考核、评价任务的占30%。由此可见,高职教师对职后培训没有自我选择权,培训内容与高职教师职业需求脱节,以致培训效果不理想,重形式、轻实效的倾向严重。
(三)职后培训制度不完善,规划断层 1.学院有没有出台高职教师职后培训制度和中长期培训规划?出台了的为35%;没有出台的占65%。2.您参加职后培训是学院的要求,还是个人的意愿?学院要求的占20%;个人意愿的占80%。由于国家对高职教师的职后培训政策法规建设还很不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制度尚不配套,以致高职院校对教师职后培训随意性很大,缺乏对高职教师职后培训的深入研究,科学性、系统性的教师职后培训规划难以形成,使教师的职后培训常处于“断层”状态。
(四)职后培训渠道不畅,形式单一 1.您是通过哪种途径参加职后培训的?在本校培训的占45%;到其他高校培训的占40%;到基地培训的占10%;到企业培训的为5%。2.您参加职后培训的方式有哪些?听专家报告的占30%;集中讲座的占60%;实地技能训练的占10%。由于受传统“学历培训为主,技能培训为辅”的封闭、滞后培训方式的影响,教师职后培训仍然没有摆脱“大锅粥式”、“套餐制”、“满堂灌”的单一、僵化形式,很难满足高职教师紧跟高职院校发展和驾驭高新技术的需求。
(五)职后培训障碍大,落实不力 1.您参加职后培训的障碍是什么?工学矛盾的占44%;时间精力不
足的占36%;经费缺乏的占20%。2.您接受外地培训机构的类型有哪些?接受各类高校机构培训的占69%;接受实训基地培训的占21%;接受企业培训的占10%。企业培训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主要途径,但由于企业培训体制不健全、机制不顺、积极性不高,这一主要资源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由于高职院校发展,师资紧缺,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参加职后培训时间有限。
(六)职后培训评价体系缺位,发展性不够 1.学院对教师教研成果的要求程度如何?很高的占12%;较高的占34%;一般以下的占52%。2.您对职后培训的评价方式是什么?学历达标的占34%;取得证书的占66%。调查表明,当前高职教师职后培训评价体系过于简单,以致教师把职后培训能获得学历达标或相关证书作为终级性评价目标。因此,建立起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的职后培训评价和激励机制,即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高职教育面向的是岗位群,是技术应用型教育,培养的是高技能人才。因此,高职教师的职后培训,一定要树立与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相适应的指导思想,遵循一定的培训原则,使高职教师职后培训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高职教师职后培训系统是我国教师继续教育系统中的重要子系统,具有集合性、结构性、全局性的特征。首先,培训的内容要系统。教师的成长需要教育学、心理学知识,需要学历提升、专业技能训练,也需要实践训练,提高科技服务能力,涉及内容方方面面,培训内容要整体设计。其次,培训的组织和管理要系统。教师职后培训是个系统性工程,需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职院校、相关高等院校、相关企业的相互协同配合才能做好。再次,培训的运行要系统。教师职后培训需要规划管理、过程实施、保障措施、激励机制、资源配置、效益评估等各个环节的协调一致,需要上下联动、局部服从整体的科学运作。只有这样,职后培训的终极目标才能得到顺利实现。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贯穿于职后培训的全过程。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自觉的专业发展意识,结合职业教育的实际,制定适合自我发展的职业培训规划,确定每个阶段的职业发展目标,并通过终身继续教育付之以实现。另一方面,教师的职后培训要以就业性和应用性为导向,职后培训既要以职业教育院校的发展为目标,同时又要重视教师个体的自我良性发展,做到职业院校整体与职业教师个体的同步发展。
高职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及时更新知识,掌握技能。从国家层面上讲,要建立完善高职教师职后培训的政策法规,明确规定高职教师职后培训的权利、义务、条件、范围、对象、途径、措施、保障等,使之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从学校层面上讲,要将高职教师职后培训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项常态性工作,纳入学院发展的日常工作中,明确教师职后培训的目标、重点、步骤、经费保障等,并以制度形式加以确定和实施。教师个人要根据学院的要求和自身的实际,制定好自己的职后培训计划,并分阶段、分步骤实施。
高职教师的职后培训模式应具有针对性、操作性、有效性等特征。我国现阶段对高职教师职后培训偏重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缺乏对所有教师的研究;偏重于局部现象的研究,缺乏对整体发展的探讨。由于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来指导实践,高职教师职后培训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影响了高职教师的健康、持续性发展。
由于高职教师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强弱不一,个体差异大,职后培训应分类指导、对症下药。
1.师德修养类。师德是教师处理各种关系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师德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的职业理论、敬业精神;教师的高尚情操和文明规范;教师的为人典范和行为修养等。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定期组织教师学习、讨论、座谈,通过典型事迹引导和警示案例教育,通过师德师风评比等方式,对教师的师德修养进行熏陶,营造良好的爱岗敬业理念基础。
2.学历提升类。目前的高职院校大多是通过“三改一补”转型而设置的,有一部分是直接从中专、师范学校升格而设置的,师资学历水平普通偏低,高职教师学历层次的提升是高职教师职后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高职院校要制定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和相关制度,激励教师学历水平的提升。
3.知识拓展类。高职教师应不断地调整、充实知识结构和知识系统,包括对文化知识、专业知识、教育科学知识、人文科学知识、跨学科知识、自然社会知识的了解、学习和拓展。高职院校可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系列活动,促进教师知识结构和知识系统的完善。
4.技能强化类。高职教师应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包括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研究、技术开发、专业建设、创新应变、技能应用等能力。高职院校可制定技能培训教育标准,通过教学实践与实训基地实践等途径,使高职教师的专业技能得到强化。
高职教师不但要有较强的教学水平、理论水平、科研水平,而且要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技术能力,对高职教师的职后培训要有的放矢,层次鲜明。
1.院校合作。我国的普通高校发展时间长、发展基础好、办学经验丰富、办学水平高、师资队伍强。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普通高校的师资与其他资源优势,有计划、有目标地与其进行合作,针对不同的专业,选派年青和骨干教师通过脱产、半脱产、委托代培等方式,提高学历水平,提高专业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技能。
2.院企挂钩。“校企挂钩、工学结合”是高职教师职后培训的基本模式和渠道之一。高职院校要通过校企协作,鼓励教师深入生产一线,熟悉企业人才培养规格和过程,提高综合实践能力。通过岗位培训、下企锻炼、挂职顶岗、导师带徒等方式,拓展、提高教师的行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3.院系配合。院系配合的校本培养是高职教师职后培训的重要手段。学院主要通过制定教师队伍培训规划,对系部教师继续教育进行宏观指导。系部根据本部门教学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师职后培训具体实施方案,以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和专业教学骨干为培养对象和重点,通过引进职教专家讲座、精品专业与课程评课、课堂教学大比武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
4.对口帮扶。对口帮扶最常见的方式是师徒结对培养,即高职院校指定师德素养好、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对新任教师进行传、帮、带或实行“一带一”、“二带一”的师徒式技能培训,帮助新任教师掌握教育教学必须具备的知识与技能,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5.自我完善。自我完善是教师根据自我发展要求和个人实际情况,由自己确定发展目标,设计、实施并调整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和评价发展结果的一种教师专业发展。高职教师应根据自己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要求,通过组织教师听课、说课、评课和撰写教研论文、下厂实习、职业考察等形式,强化教学实践能力,促进教师自我发展。
高职教师继续教育的目的是提高高职教师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高职院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培训规划和目标,根据教师职后培训的实际,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措施,分级别指导使教师均得到提高,以促实效。
1.师德合格。高职教师要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素质,具备爱岗敬业、安于平凡、乐于奉献、积极向上的良好品德。高职院校要采取多种方式,对高职教师进行职后培训,使之成为品质高尚的人民教师。
2.学历达标。高职教师应具备职业教育基本的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高职院校应制定本校教师师资发展规划,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继续教育培训途径,达到国家对高职院校教师学历层次要求和标准,为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智能强化。高职教师应具备运用自己的知识、技能,不断地获取新知识和调整自己知识结构的能力。高职院校要结合高职教师的自身要求,通过集中培训、实地训练、实践锻炼等方式,对教师的教育基本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评判能力、合作能力等进行综合强化,以实现高职教师智能化的跨跃式发展。
4.成果优化。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高职教师应提高自身的教科研能力,形成创造性的教科研成果。高职院校要激励教师有效开展教科研活动,为教师科研成果转化为推动生产力、推动技能升级提供资源和资金支持,不断促进教师科研成果向社会生产力的转化,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提高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高职教师职后培训是提高高职教师队伍水平和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创新高职教师职后培训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机制和工作模式,在发展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以不断满足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安艳.高职院校教师职后培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职教论坛,2010,(1).
[2]陈新文.高职院校教师专业继续教育的模式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
[3]李逸凡,李悦.高职院校教师培育应重视“校本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0).
[4]陈慧.高职技能型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及其系统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12).
[5]杨倩茜,李荣. 从教师专业发展谈入职培训[J].中国成人教育, 2008,(2).
[6]黄湘倬.中外高职教师师资培养培训模式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 2008,(5).
[7]赵春秀.教师职后培训的现状与改进措施[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6).
[8]王杰法.试论高职院校教师培训[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2).
[9]于京波.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6,(4).
[10]周丽新.对高校师资培训问题的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