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在非洲的劳资纠纷问题研究
——以赞比亚中国企业为例*

2011-02-20 03:44柯姗姗
关键词:赞比亚劳工工人

柯姗姗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浙江 金华 321004)

随着国家推行企业“走出去”战略,大量中国企业走进非洲。投资非洲的中国企业主要分为四种,即国企、省企、在国内注册成立的私企和在非洲注册成立的私企。[1]其中国企和大中型省企由于企业规模大,实力雄厚,主要承担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大型工程和项目。在中国或者非洲注册成立的中小企业一般规模比较小,更多地投资于制造业、零售业和服务业。2000年以来,中国企业已经投资修筑了非洲6000千米的道路,3000千米的铁路和8个大中型发电厂,2006年中国在非总承包服务量为95亿美元。[2]

随着投资非洲中国企业的增多,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投资非洲的中国企业面临的劳资纠纷问题。非洲国家独立较晚,深受西方国家的影响,在劳工法上较为严格,独立之初大多便成为了国际劳工组织①的会员国。2010年10月,赞比亚一家民营中资煤矿——科兰煤矿发生枪击事件,中资公司管理人员与当地工人发生冲突,有12人在冲突中受伤。这虽是一起典型的劳资纠纷事件,但类似事件在非洲发生已经不止一起,并且已成为中国公民在非洲遇险的主要诱因。

据统计显示,2004年到2007年中国公民在非洲遇险事件中,劳资纠纷事件占10.7%,治安犯罪占61.3%,恐怖袭击占12%,政局动荡占6.7%,其他事件占9.3%。[3]投资非洲的中国企业的劳资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的国际交往和国家形象。中国在非企业如何正确认识、对待和处理劳资纠纷已成为我国对非交往的重要内容。

一、中国企业在赞比亚面临的劳资纠纷问题

在非洲不同国家,工人的工作环境、薪酬标准等各不相同,但在劳资纠纷上普遍的问题集中在:紧张的劳工关系、对待工会的敌意态度、各种违反工人权利的做法、恶劣的工作条件、各种各样的歧视与不公平。

(一)非正式用工问题

非正式用工问题源于雇佣合同的缺失。缺少雇佣合同就造成不按照现行法律对待雇佣工人,至少不能给予按照合同工人的同等待遇。虽然临时的合同上基本都会说明工人被雇佣几个月以后即可转正,但事实情况是,试用期过后就会另外再换一批工人,而这些工人是没有正式工人可以享受到的福利与待遇的。这种问题不仅在部分中资企业中出现,在其他国家投资者身上也时有发生。例如,南非在赞比亚境内的一家大型的连锁超市SHOPRITE,2003年就雇佣当地工人1617人,其中699人是临时工。[4]在非洲运营的公司与当地劳工签订劳工合同是令中国企业最头痛的一件事。因为很少有非洲工人能够按照合同上规定的工作时间上班,通常非洲当地工人工作一周就要领工资,而拿到工资后一般就不会再上班,再次上班的时间就是工资已经花完的时间,所以在很多中国企业看来,签订一个试用期为30天的合同完全是没有意义的。

(二)工资标准问题

据对在非运营的中国企业的调查,中国建筑公司在南部非洲国家雇佣当地黑人员工的平均工资为700-800元人民币/月,在经济水平相对较好的地区,如苏丹,中国建筑公司的当地雇员的工资大致为1100-1200元人民币/月。在赞比亚,中国公司在卢安夏铜矿没有投产前即支付工人最低工资约260美元,是赞比亚法定最低工资的3倍。[5]但有些西方报道说,中国公司的工资在同行业中低于其他公司。

(三)福利待遇问题

中国公司提供的福利待遇与发达国家在非企业相比不具优势,因此也时常受到相关媒体的批评。虽然中国公司会提供交通补贴、津贴和激励奖金等,但是在如养老金、医疗援助和住房补贴的福利措施等方面,中国公司做得还不够。有些中国公司的用工合同很少涉及非洲员工的年假、病假、产假、照顾性准假,以及准许假期的工人是否带薪等问题。

(四)与工会的关系问题

非洲很多国家工会力量都很强大。赞比亚目前政府就是依靠工会运动上台的,因此赞比亚的工会具有重大的影响力。赞比亚有许多行业工会,并都在赞工会大会(ZCTU)的领导下,所有登记注册的工会都依照《产业与劳工关系法》从事有关活动。工会组织可代表自己的会员就有关问题与雇主进行谈判。对于大部分中国企业来说,在很多情况下,中国企业会尽量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6]但中国公司对工会的存在很不适应,并且中国公司的普遍问题是不善于与工会沟通。目前这个状况已经有所改善,中国驻赞比亚大使李强民先生说,目前中资企业与工会沟通方面已经越来越娴熟。许多大型企业在投资前都会提前与工会沟通,在确保劳工权益等方面做好协商。[7]

(五)工人权利方面的问题

在非洲大多数国家,工人的权利主要体现在:加入工会组织的权利、集体谈判权、同工同酬权、反对歧视的权利。在歧视与不公平的问题上,中国公司被指责雇佣当地劳工让他们从事最基层的工作、给最低的工资,但是给中国工人高职位和高工资。在赞比亚,赞比亚劳工在同一工种上所得到的工资就比中国工人少。[6]这种指责可能没有认清一个事实,赞比亚教育水平落后,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普及率低,因此当地劳工基本技能水平较低,对一些基础性的工作都很难胜任,这就决定了其用工性质和工资待遇。即使是同一个岗位,中国工人与当地工人的工作性质也有所差异,中国工人的工作往往是当地工人无法胜任的。而在工作时间上,中国在赞比亚的企业内部制度是参照中国国内通行制度所制定的,当这种制度遭遇到非洲不同的国情与文化时,的确会引起争议。例如,非洲工人通常有下午茶的时间,做礼拜的时间等,这些与国内的情况就存在着一些差异。

二、如何应对中国企业在赞比亚的劳资纠纷问题

面对中资企业的劳资纠纷问题,中国政府和企业都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虽然存在短期无法改变的现状,如当地劳工普遍技能素质较低等问题,但在劳工合同和工资标准的制定、工人权利及福利待遇的保障、与工会的关系等方面,中国政府及企业应该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一)以尊重与互利为基础,获得非洲国家和民众的认可

2007年皮尤全球态度调查②在非洲十个国家,调查中国与美国谁对非洲发展更具推动作用,结果九个非洲国家的答案是中国。[8]可见中国在促进非洲发展上赢得了非洲国家的认同,但就投资非洲的中国企业,国际社会、部分非政府组织甚至是当地民众却存有一些不满。一些西方学者把中国看作新殖民者,贴上掠夺资源的标签,把中国在非洲的负面影响肆意扩大。近期发生的中资煤矿枪击事件都在显示出一个重要的信息,投资非洲的中国公司,应该谨慎对待投资对象国的劳工问题,尊重当地价值理念与风俗习惯。非洲政府从国家长远发展的角度,更多时候是欢迎并支持中国企业的投资,在对待中国企业的劳资纠纷问题上抱有积极的态度。正如赞比亚政府呼吁的一样,赞比亚人应当停止再把中国魔鬼化了,因为他们在保证国家稳定上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并劝解青年人不要轻易听信一些诽谤中国的言论。[9]因为事实证明,在促进赞比亚国家发展中,中国是友好的伙伴和搭档。赞比亚总统表示经济危机期间中国并没有缩减和关闭在赞比亚投资的公司,反而增加了对赞比亚的投资。[10]同时赞比亚工会也表示:把所有中国投资者都标上掠夺者的标签是不公平的。[11]可以说赞比亚国家领导人以及工会对中国及中国企业的认同,对改善和解决劳资纠纷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政府要加大对投资非洲中国企业的管理力度

在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的同时应加大监管力度,中国政府应设立投资非洲中国企业的统一标准和规范。严格规范在非中国企业的规模、社会责任,考察其公司制度是否符合投资国的具体情况,对在非投资的中国企业的活动进行有力的监督,并在一些投资行为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中国政府应鼓励在非的中国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关注投资所在地的民生和经济发展,并投身于慈善和扶贫事业,使当地人能够切身感受到中资企业带来的福利。同时树立典范,对能够承担起社会责任以及赢得当地民众口碑的中资企业进行表彰与宣传,扩大中资企业在当地的正面影响,政府在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如加大宣传力度和范围等。对影响中非友好交往及国家形象的中国企业则要进行批评和审查,规范其经营。

(三)充分发挥中国商会的平台和纽带作用

目前中国已经在很多非洲国家建立了中华商会,应将商会打造成为在非中国企业合作的平台,完善商会制度,加强商会对企业监督力度,增进中资企业和非洲工商界的沟通,尤其是与工会组织的沟通,借助集体的力量促进在非投资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当发生劳资纠纷时,商会应积极联系当地劳工部门,协商解决矛盾,建立真正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即通过企业组织、工人组织与政府间的协商达成问题的圆满解决。商会同时要指导和协调中资企业合法经营、公平竞争,协商解决重大经营问题。与中国驻当地大使馆联合做好与当地民众的沟通工作,比如召开中资企业当地工人的茶话会,了解工人情况,促进企业与工人之间的沟通,并协助大使馆做好应急事件的处理工作。

(四)增强中国企业自身的适应能力

随着中国对非投资由政府主导转向由企业主导,企业成为了非洲投资的主体和重要的利益行为体。因此企业自身的能力是中国在非企业劳资纠纷问题解决的关键。企业不可以“只管赚取利润,出了事就往国家身上推”,[12]中国企业要想在海外获取持续利益,首先就必须在国家基本政策支持和鼓励之下,发挥主体作用。在遵守当地劳工政策与法律的同时,可组织中方人员对当地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其工作技能,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促进双方的理解与沟通;在易产生问题的方面,如劳工合同的签订上,双方应加强协商,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和员工利益的条目清晰的合同;在工资标准的制定上,应全面参考当地生活水平和企业发展规划及员工工作表现等各方面因素,制定合理的工资标准。同时,企业不应规避当地工人组织,应积极与工会等工人组织沟通,在工人权利与福利的保障上达成一致。在劳资纠纷的处理上,寻求更为合理的解决办法,而非单方面的谴责。由于中非历史文化及传统的不同,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的差异,企业经营与管理模式也应随着投资对象国的改变而改变,寻找更为合理的适合非洲发展的管理模式,以与当地经济发展产生良性互动。

三、结 语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贸关系联系越来越紧密,由劳资纠纷引发的国际争端一旦发生,一个国家发生的劳工问题就可能转化为贸易问题,甚至是国家间的问题。因此在非洲投资的中国企业的劳资纠纷不仅影响着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中国在非洲国家形象的构建、国家利益的维持与拓展。有效解决在非中国企业的劳资纠纷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国家利益维护和中非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因此,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企业走出去的问题上的监管应相互配合,在非投资的中国企业在追逐企业利润的同时也应考虑国家利益,协调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注释:

①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简称ILO,成立于1919年,旨在促进就业、保障劳工权益、促进劳资双方合作等。目前国际劳工组织已有会员国183个。

②皮尤全球态度调查(Pew Global Attitude Project)是设立在美国华盛顿的著名调查研究机构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03年发起的一项全球调查计划。

[1]KAPLINSKY R,MORRIS M.Chinese FDI in subsaharan Africa:engaging with large dragons[J].Europea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Research Special Issue,2009(24):3.

[2]WANG J Y.What drive China’s growing role in Africa[J].IMF Working Paper,2007(10):12.

[3]方伟.中国公民在非洲的安全及领事保护问题[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5):43-49.

[4]MUNEKU A C.Country Report 3:Zambia-shoprite[J].African Social Observatory,2003(12):83.

[5]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赞议员对中国投资态度转好[EB/OL].[2010-10-26].www.mofcomgov.cn/aarticle/i/jyjl/k/200911/20091106627173.html.

[6]JAUCH H.Chinese investments in Africa:opportunity or threat for African workers[J].African Labor Research Network(ALRN),2009(6):35-37.

[7]张哲.访中国驻赞比亚大使李强民[EB/OL].[2010-10-06].www.Infzm.com/content/43554.

[8]SAUTMAN B,HAIRONG Y.Trade,investment,power and the China-in-Africa discourse[EB/OL].[2010-10-25].http://www.japanfocus.org/-Yan-Hairong/3278.

[9]Do not demonize Chinese investors[EB/OL].[2009-12-02].http://www.lusakatimes.com/?p=9250.

[10]Government appreciates Chinese investments-RB[EB/OL].[2009-12-02].http://www.lusakatimes.com/?p=19041.

[11]Not all Chinese investors are bad-Hikaumba[EB/OL].[2009-11-23].http://www.Lusakatimes.com/?=12395.

[12]2008年中国人海外安全报告:军舰护航属重大壮举[EB/OL].[2010-08-23].www.news.qq.com/a/20090109/000786.html.

猜你喜欢
赞比亚劳工工人
赞比亚要驱逐美国大使
W2018079 赞比亚:2018年上半年产铜超40万t
基层关工人的梦
一名关工人的中国梦
目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