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钢,王 晶,李子运
(1巢湖学院教育系,安徽 巢湖 238000;2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9)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对学科教师的整合实践分析
陈立钢1,2,王 晶2,李子运2
(1巢湖学院教育系,安徽 巢湖 238000;2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9)
学科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发挥着总的协调作用。该研究以此为出发点,基于内因和外因两个角度梳理出了影响教师有效实践整合的主要因素,并结合对相关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对策。
整合;教师;影响因素;对策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下简称整合)自2000年10月正式被提出,至今已历十载。在经历了起初的热潮,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之后,整合在研究与实践两个领域均面临着一些问题。种种迹象表明,当前整合不仅在理论创新上渐趋沉寂,而且整合的深入推进也开始遭遇各种现实困难,整合难以可持续和深入发展,整合似乎进入了“高原期”[1]。面对现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策,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该研究的出发点是,“环境、教师与学生三个变量都对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发挥各自的作用,它们相互之间也有交互作用,而教师变量发挥总的协调作用”[2]。如果能够找出影响教师有效实践整合的各因素,便可确定影响整合取得成效的其他相关因素,从而可以通过系统分析方法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笔者通过文献调查、比较分析和访谈等方法,基于内因和外因两个角度梳理出了影响教师有效实践整合的主要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关对策,希望能够为突破当前的整合困难期和推进深层次课程整合提供参考。
1.1 教师对整合的态度
整合实践自启动以来,以数字化校园建设、校校通、班班通、农远工程等为代表的教育信息化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在常规教学课堂上,却难真正见到多少整合型课程的身影。笔者通过访谈了解到,很多教师仅仅把整合看成是形象工程或者是为完成上级下达任务而实施的特殊教学活动,他们对整合的态度是消极的。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二:其一,整合评价体系不健全。对于从事整合实践的教师而言,来自教学评价系统的肯定和激励是促使其产生积极整合态度的重要条件,目前这样的肯定与激励机制并未形成。现行的标准化教学评价体系适于对显性化的知识、技能进行评定,对创新与实践这样的能力素质则难以有效衡量,而整合的目标恰恰是要“落实大批创新人才的培养”[3]。整合目标与教学评价之间不能对接,这就造成了一线教师所关心的是学生的考分和升学率,而非整合的目标—创新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虽然学者们不断论证着通过整合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但由于看不到有力的事实依据,不少教师至今依然抱着这样的信条:甭管什么整合、创新,提高学生成绩、抓住考分才是硬道理。其二,部分教师信息化观念落后。在信息技术已经渗透于各类教育活动的今天,依然有部分教师信息化观念落后,对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持抵触态度,不少人坚信,要想搞好教学还是得靠手中的粉笔和墙上的黑板。近年来,整合成效的不明显更加深了这种观念的影响,不少原来支持整合的教师也开始向这种观念靠拢。以上这两个方面是造成目前很多教师对整合实践态度冷淡的主要原因,积极的态度是教师有效融入整合的关键因素,它的缺失必然意味着整合实践难以有效开展。
1.2 教师对整合的认识
整合概念自提出以来,学科教师对整合的认识一直存在着几类典型的偏差:偏差一,整合就是运用信息技术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提供支持;偏差二,整合就是信息技术手段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替代;偏差三,整合是无用的,传统教学才是搞好教学的理想方式。正确的认识引导正确的实践,错误的认识带来实践上的偏差。以上关于整合的认识偏差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很多教师的整合实践偏离正轨,需要清醒对待。
首先,有效的整合是全方位的整合。它既涵盖教师的教,也涵盖学生的学;既包括课堂上的整合,也包括课外的整合;既应用于正式情境下的教学,也支持非正式环境中的学习。其次,在整合实施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信息技术本身,而是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人的活动。学校教育系统是一个“人-人”为主的工作系统,尽管随着教育技术手段现代化的加速,教师的部分工作将被计算机或其他技术手段代替,但是学校教育作为“人-人”系统的本质不会变,越是具有人性的丰富性的工作,机器越不能代替[4]。教学方式本身并无绝对的优劣,在适当的场合选择了适当的方式便是好的,而选择依据便是教学这一“人-人”系统的具体状态。最后,整合作为实践教育信息化、完成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困难与挑战在所难免,但整合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无谓的批判、怀疑没有价值,“一支粉笔走天下”型的固步自封亦不可取。
1.3 教师实践整合的能力素质
专业信息素养是教师实践整合的关键能力素质,它不仅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四个基本方面,还包括运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支持的能力,包括运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当前从事整合实践的教师普遍感觉欠缺的是后面这两种能力,这主要源于目前专业信息素养培育途径存在弊端。
教师专业信息素养的培育目前主要依赖信息技术培训,但现行的培训模式不适合独立完成这一使命。从内容上看,培训所传授的多是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本身,较少将这些知识和技能与学科教学相融合。教师可以通过培训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但当回到自己的学科课堂时,却经常感觉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来改善教学;从模式上看,培训所采用的多是传统的讲授模式,培训课程本身未能以整合的方式(面向整合的教学活动方式是全方位、多样的、灵活的)展开,教师无法亲身体会什么是真正的整合;从过程上看,培训一般会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地点进行,属于面向“完成式”的知识传授,而教师专业信息素养是一种植根于教学实践的修习、涵养,实践性反思是其生长的动力,实践性经验与智慧是其组成核心,它的培育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教师长期的、亲身的整合实践来完成。
1.4 面向内因的对策
以上关于整合的态度、认识和能力素质组成了影响教师有效融入整合的主要内在因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对事物发展变化起决定作用;内因与外因相互影响,没有一定的外因,内因无法充分发挥作用。解决目前影响教师有效融入整合的内因问题,一方面需要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端正对整合的认识,养成积极的整合实践态度,不断提高自己的整合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又需要为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供良好的外部支持环境,具体是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首先,依托教育体制改革的助力,完善整合评价体系,构建对于整合实践的肯定与激励机制,并在制度上加以保障。重点是改变单一的标准化教学评价体系,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在完善现有选拔性教学评价方式的基础上,加大发展性教学评价的比重。发展性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育价值观,评价者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共同制定双方认可的发展目标,运用适当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生的发展进行价值判断,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不断实现预定发展目标的过程[5]。借助发展性评价,可以对学生的创新与实践类能力素质进行较好的评测,从而实现整合评价与整合目标的有效对接。
其次,端正对整合的认识,倡导科学理性的整合观念。基于以人为本、以课程为本的原则去分析和研究整合问题。对于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既不可盲目批判,也毋需过分拔高,而应以“诚”字为准绳,实事求是搞整合,踏踏实实做研究。《中庸》有云:“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能否做到这个“诚”是整合实践能否取得实质成效的关键。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整合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应避免刻意追求技术本身及相关理论的新、奇、异。事实证明,如果观念引领者带给大家的创新过于新颖,远离其周围生活的实际情况,或者在实践中总是遇到困难和阻碍,那么这个时候的观念引领者就会逐渐丧失其领导能力,也就失去了可信度[6]。
最后,丰富和完善教师专业信息素养的培养途径,具体是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工作:第一,改革面向“完成式”的传统培训模式,从发展的角度来建构培训运作机制,以培训的可持续发展来带动教师专业信息素养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培训内容,在传授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将信息技术知识内容与学科内容有机融合,重点突出信息技术对各学科教学的支持;倡导多样化的培训形式,将面对面培训和远程培训有机结合,将各种整合型课程形式引入培训课程,让教师亲身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整合,发挥培训应有的“身教”作用。第二,将专业信息素养的培养纳入到教师专业发展体系中来,使其从以培训为主向以“实践中的学习[7]”为主转移。营造常规化的整合实践环境,让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积累整合经验、形成实践智慧,让专业信息素养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得到建构和发展,从而全面提高教师的整合实践能力。
2.1 整合实践指导
教师的个人学习、同伴的互助和专业研究人员的实践指导是帮助教师实施有效整合的三个基本动力,缺一不可。在整合推进进入深层次阶段的今天,来自专业研究人员的实践指导对一线教师尤为重要。
整合战略自启动以来,理论研究与一线实践相互脱节的现象一直存在。一方面,一线教师由于所学专业和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局限于自己所任教的学科,欠缺系统化的整合知识和必要的信息素养,不具备独立实施整合的能力,需要来自外界的帮助和指导;另一方面,整合研究专家大多活动于各级高校和教育研究机构,除了一些源于研究需要而做的短期调研,深入整合一线进行实践指导的活动很少。虽然每年关于整合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但真正能将成果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并能开花结果的案例却很少。由于缺乏必要的指导,一线教师经常是凭自己的主观理解和感知去从事整合实践,整合在不断的“尝试错误”中艰难前进。由于缺乏必要的指导,忙无头绪的教师就会感觉受挫,以至于放弃新技术的使用,而回到更舒适的、传统的方法上去[8]。如何在整合实践过程中及时为教师送去必要的指导,是实现整合深层次推进所必需解决的问题。
2.2 整合示范引导
有效的整合示范是教师实践整合的参照坐标,对于整合的正确实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能够对教师的整合实践起示范引导作用的活动主要有三类:参加信息技术培训,参阅学术论文,以及观摩整合示范课。信息技术培训已在前文讨论,这里不再赘述。
对于学科教师来说,由于参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课题的机会很少,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了解与认识,主要通过学术论文和专著[8]。学界每年都有大量关于整合的研究成果以论文和专著形式发表出来,这些成果不断向人们展示着各种“优秀”的整合范例与模式,看起来精彩纷呈,但问题是一线教师真要按照这些模式实施整合时,却总是无从下手。究其原因:第一,很多论文型成果仅止步于理论层面的建构与论证,并没有被落实到实践中去,无法得到实践检验,也无法为实践带去应有的示范引导;第二,一些来源于整合实践的论文成果常常止步于特定情境下的个案研究,缺乏将成果推广到常态化教学中去的后续关注;第三,确实如有些学者所言,教育理论者与教育实践者生活在各自不同的意义世界,并以其不同的意义世界感知、理解、思考、建构和言说着教育[9]。整合研究专家和一线教师正是来自不同“意义世界”的两类人群,他们对同一整合问题的理解方式、表达语境、关注角度往往取向不同,这在客观上削弱了学术论文对整合实践的示范指导作用。
整合示范课程对于普及整合常识、引导整合实践一直发挥着比较积极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课程目前存在着一种不良倾向—为了突出示范、引领作用而忽视课程本身的规律。主要表现在:示范课多注重形式的完美和过程的精彩,实际教学效果如何常被忽视;为了体现示范效果,这类课程会精心选择适于突出信息技术作用的课程内容,个别情境下的实践是成功的,但如果推广到常态化教学中去则未必可行;示范课多注重彰显整合的正面经验,而回避其中的负面经验,教师无法通过观摩获得关于整合课程的全面信息。
总体来看,信息技术培训、整合示范课和学术论文这三种手段所起到的示范、引导作用均不够明显,有待进一步完善。
2.3 信息化教学资源支持
信息化教学资源是教师实践整合的后勤保障,是决定整合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因素。随着整合的深层次推进,我国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有了比较快速的发展,但在进步的同时也伴随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其一,缺乏统一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标准,资源产品种类多、数量大,但总体质量低;其二,缺乏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低水平、重复开发现象严重;其三,信息资源的二次开发和整合力度不够,未能实现开发、利用、更新等环节的长效衔接;其四,资源利用率低,使用成本较高。以上问题带来的共同结果是,真正优质的、适合常规教学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稀缺,教师在实施整合时经常面临“无米下锅”的困难境地。整合离不开教学资源的支持,缺乏直接可为教学所用的资源是教师不能进行有效整合的主要瓶颈[10]。
2.4 面向外因的对策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有时甚至还会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针对以上影响教师有效实践整合的外因,目前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端正整合研究者的认识,让其清醒认识到,教育理论不是空泛概念的“文字游戏”,而是指引教育实践的参考原则[11]。鼓励整合研究专家走出书房、深入到教学一线中去,基于教学实践开展整合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落实到教学活动中去,加以检验和完善,让研究成果真正发挥改善教学的作用,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哺理论的良性循环。完善研究成果评价体系,对研究成果的评价不仅要看论文本身,同时也要看对教学实践究竟带去了哪些实惠,对于改善教学起了哪些作用。这中间一线教师和学生可以作为很好的评价人,他们是成果应用的直接感知者和受益人,他们的声音往往是真实准确的。
对于整合示范课,课程组织者必须明确真实的教学过程具有“非线性、不可还原性、自组织性、偶然性和开放性等特征[12]”,这些特征决定了照搬照套某个现成的课程模式是没有用的,真正能够对教师的教学实践起帮助作用的是课程形式背后的实践性智慧,而这些实践性智慧往往是以课程理念、思维方法、教学规律等为载体的。因此整合示范课应以展示实践性智慧为核心,不仅要示范出课程本身的精彩,更重要的是要“示范”出形式背后的课程理念、思维方法和整合运作规律。
针对目前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方面的问题,不少学者已提出了应对思路。比如:完善信息化资源标准体系,促进已有资源的整合、更新和二次开发,促进信息化资源的深层次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及加大信息化资源建设的投入等。这些思路的提出对于提高信息资源质量及其利用效率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重视提高信息资源质量的同时,与之相配套的服务不容忽视,资源本身的高质量固然重要,面向用户的高效服务同样不可缺少,只有服务到位了,教学资源本身的高质、高效才能发挥出来。资源建设的终极目的是要让用户有效使用,将服务的理念贯穿于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整合、更新等过程十分必要,它对于走出目前资源建设与应用方面困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的因素和关系。面对各类复杂问题,必须抓住教师这个总协调者不放,从系统的角度来分析、确定各影响因素,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以求得解决问题的办法。把关注教师作为突破当前困境的切入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强调的是,教育信息化首先是人的信息化,要想解决好教育信息化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必需优先解决好人的问题。纵览人类历史的长河,一切问题的解决最终都要回归人本身。整合实践亦是如此,信息技术本身并非万能,真正能够使它发挥无限能量、展现无穷活力的是教师的经验与智慧。百年大计,教育先行,教育大计,师资为本。在整合进入深层次推进阶段的今天,这个根本点尤其需要抓紧抓牢。
[1]蔡丽,张文兰.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高原期现象[J].现代教育技术,2008,(6):5-7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84
[3]何克抗.对国内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的比较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9,(9):7-16
[4]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5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deep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ith curriculum:An analysis of integration practice of discipline teachers
Chen Ligang1,2Wang Jing2,Li Ziyun2
(1Department of Education,Chaohu College,Chaohu 238000;2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Xuzhou Normal University,Xuzhou 221009,China)
Discipline teachers play a coordinating role in the practi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integration.With it as the starting point,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primary factors affecting teachers'effective integration from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ause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levant issues,countermeasures for promoting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are proposed.
integration;teacher;affecting factor;solution
G40-057
A
1004-5287(2011)02-0121-04
2010-12-30
陈立钢(1980-),男,安徽肥东人,巢湖学院教师,本科,学士,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教育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