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文龙,杨 冲,张万虎,刘 勇
湖南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匡文龙,杨 冲,张万虎,刘 勇
湖南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人才的适应性,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湖南科技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特点,构建了以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一个中心、三个层次、三个训练”的实践教学体系,强调了“强地质、宽专业、高素质”的培养特色。认为培养多学科多专业综合性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外向型国际化人才,将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未来几十年所不断努力的方向。
资源勘查工程;创新能力;创新型人才
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新目标。而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以及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以实践性强为特点,在实践教学上应该重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对于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未来发展趋势的问题,湖南科技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师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2000年4月,我校地质系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被教育部(教高[2000]10号文件)确定为国家管理专业。但是由于当时地质行业的萧条,学校对地质专业实行了隔年招生(2000年和2002年两年未招地质专业学生),并暂停了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招生。后因湘潭工学院和湘潭师范学院两校合并,成立湖南科技大学,恢复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招生之事就一直被耽搁下来。
我校地质系于2005年取得了矿产普查与勘探二级学科的硕士点;2007年组建了科技创新团队,获得了湖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资助;2008年获得了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资助;2009年启动了“优秀实习基地”建设和“校级精品课程”申报等工作,现已成功申报“普通地质学”校级精品课程;2010年成功申报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的硕士点,为我校博士学位授权建设点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社会上地质专业技术人才非常短缺,尤其矿产资源勘查方面的人才更是供不应求。近几年,很多用人单位将我校勘查技术与工程(原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毕业生引进而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工作。鉴于地质行业近年来的发展优势,为了保持我校地质学科在省内的一定优势,已成功申请新办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并将从2011年恢复该专业的招生。
随着地质科学的发展和资源勘查新技术的应用,对从事地质行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旧的培养方案已不能满足从事地质行业人员的要求,改进和完善新的培养方案已迫在眉睫,怎样适应时代潮流,做到与时俱进,是对地质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
基础理论知识扎实、专业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是21世纪对人才要求。根据这一总的要求,我们对原来体现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计划进行了调整,使本专业学生在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计算机等基础课程的基础上,主要学习基础地质、应用地质和现代资源勘查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使学生具有综合分析研究区域地质与矿产地质特征、矿产分布规律及工业价值,进行资源评价与矿产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较好地体现加强基础,拓宽专业的思想。舍弃教学大纲中陈旧的内容,对重复的内容进行了合并,增加了新理论、新技术,加强了课程之间的联系,使课程体系和内容整体得到优化。
具备地质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地质调查与勘探的室内、外工作方法,具有对矿床地质、矿床分布规律等综合分析和研究的初步能力,能在资源勘查、开发与管理等领域从事固体、液体、气体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和管理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新方案的培养目标。为加强基础理论开设了“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中国区域大地构造”、“结晶矿物学”、“晶体光学”、“岩石学”、“地层古生物学”等课程。为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地质调查与勘探方法开设了电法勘探、地震勘探、地球化学勘探以及重磁勘探等方面课程,同时开设了“计算机绘图基础”课程,重点学习MapGIS、CorelDraw、Surfer、Grapher等绘图软件。面向矿产地质,以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为本,使学生能适应较宽的专业面和更广的社会需求,既懂得技术又会决策和管理的资源勘查工程高级技术人才,体现出“强地质、宽专业、高素质”的培养特色。
1.加强地质基础
重点在教学内容及方法、实验室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下工夫,舍弃教学大纲中陈旧的内容,增加新理论、新技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目前“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专项资金200万元以及“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专项资金345万,用于基础地质实验室、矿产地质实验室、水文地质工程实验室、地球物理勘探实验室为核心的地质中心试验室的建立,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试验条件。现有地质专职教师20余人,形成一支学识较为渊博、治学严谨、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充分体现出“强地质”的培养特色。
2.拓宽专业口径
为拓宽专业口径,设置了采矿工程、矿产资源勘查、环境地质、工程地质等方向的选修课,供学生选修。使学生毕业后既能够从事资源勘查工程工作,又能从事其他相关地质工作,同时增加了“地球物理新技术、新方法在地质工程方面的应用”等课程,使学生对地球物理新技术的应用能力得到加强。教师在教授课程体系和内容的同时,又引入学科前沿的内容,增加学生的知识面,体现出“宽专业”的培养特点。
3.培养综合素质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在生产实践中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赵鹏大等提出培养“五强”地学创新人才的构想,其中基础理论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强、计算机和英语能力强及管理能力强。这就要求从事地质行业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综合素质。为了强化素质教育,在教学计划中设置了工程管理、艺术修养、公共关系、人文科学等选修课,实现了理工结合、文理工管相互渗透,体现出“高素质”的培养特点。
室内和野外实践教学与课堂理论教学构成了资源勘查工程本科教育的两大体系。建立科学、合理、循序渐进的课堂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根据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我们对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全面改革和优化,依托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建设,构建了“一个中心、三个层次、三个训练”的实践教学体系。
1.“一个中心”
围绕“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这一中心思想,进行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建立一套适应学生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从而完成认知、研究、创新的教学过程,实现对学生知识积累、素质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
2.“三个层次”
“三个层次”就是从基础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创新型实验三个层次上组织实践教学以达到加强学生地质基础以及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这里的基础型实验是指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是结合理论教学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满足学生“应知应会”实验能力的培养,如矿物、岩石标本的认识与鉴定,岩矿石光片—薄片及岩石构造的镜下观察描述实验等。综合设计型实验是给定学生实验目的或者是解决实际问题的目标,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理论知识和实验设备,进行单项或综合性实验设计,完成实验任务,解决实际问题,是结合生产实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实验,如矿石的矿物组成成分测定实验、矿物包裹体测温实验以及矿物包裹体汽—液相成分的测定实验等。创新型实验主要是结合教师科研课题,对学生进行创新型实验能力培养或者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针对专业领域的科学技术问题开展创新型实验探索,是结合科研对学生创新型思维培养的实验。
3.“三个训练”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我们制定和实施了“三个训练”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体系,具体包括以下3个方面。
(1)课程实践训练。这部分实践训练是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必须完成的室内实验课程和实验内容,是对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满足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如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矿床学课程设计、勘查学课程设计、地球物理勘探课程设计、勘查方法生产实习、岩石学实验、矿物学实验、构造地质实验等。
(2)校外基地实践训练。为了加强实践环节,不仅强调校内实践教学,而且针对专业特点建立了两个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教学基地:棋梓桥地质认识实习基地和冷水江锡矿山地质填图实习基地。在棋梓桥实习中,学生对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古生物有初步的认识;冷水江锡矿山地质实习中,通过野外踏勘、绘制素描图以及实测地层剖面图使学生懂得野外工作的方法和步骤。同时学院与湖南省地质研究所、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湘煤集团及省内地矿系统等多家单位联合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实习基地。通过野外地质实习,让学生能够在校外基地得到野外地质工作方法的基本训练。
(3)实战性实践训练。四年级毕业实习时,依托导师的科研项目或者是结合生产单位正在进行的实际工程项目,在指导教师或者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开展创新型实战训练。通过基地联合培养完成实际生产任务,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综合性的实践锻炼,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顺利进入社会和适应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随着找矿主体对象由地表矿、浅部矿、易识别矿向隐伏矿、深部矿、难识别矿的逐步转变,矿产资源的勘查难度、广度和深度日益增大,人们的分析思路亟须从传统的经验思维走向辩证思维、创新性思维,并在思维方式的变革中探索矿产资源勘查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如何既立足于国内、加强地质找矿,又合理利用国际矿业市场、开展境外风险勘探,这无疑是我国地矿行业所必须应对的难题,同时它也为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指明了方向。笔者通过研究认为,掌握多学科、多专业的知识和方法,抓住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主线,才能更好地了解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具体从以下3个方面可以体现。
1.培养多学科、多专业综合性创新型人才
随着矿产资源的勘查难度和深度的加大,以一技之长从事一种专业技术工作的“专才”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而掌握多学科、多专业的知识和方法,思维敏捷、视野开阔,能够在任务多变的情况下对跨学科领域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性应用创新型人才,才能在未来地矿行业中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这就要求我们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人才具有以下主要特征:①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综合性知识结构;②思想活跃敏锐,有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③视野开阔,具有合作和较强的批判精神,不受传统观念和模式的羁绊;④具有独立自主的学习和思维方式,强烈的求知欲望;⑤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2.培养新时代应用型人才
在这个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地质行业也在突飞猛进的发展,地质工作者由原来传统三大件(地质锤、罗盘、放大镜)到今天新三大件(数码相机、GPS、笔记本电脑),野外地质工作的目的未变,而手段更为先进。尤其是3S技术(GPS、RS、GIS)的应用,使传统的野外地质研究方法和新技术得到了有机结合,从而要求我们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这方面的培养,为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地质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培养外向型国际化人才
合理利用国际矿业市场、开展境外风险投资给资源勘产工程专业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应具备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一定的决策能力。强化外语教学,探索外向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这也是我们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未来几十年所为之奋斗的目标。在教学中坚持外语四年不断线,着力强化学生的外语听、说、写能力的培养。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应配备高水平教师,采用原版教材,部分优秀的学生可以采用英文做毕业设计、论文答辩,从而使资源勘查工程学生与国际化人才接轨。
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依靠学校、实习单位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来完成。通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在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实际创新能力方面已取得初步成就,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和好评。由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就业途径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拓宽,为地质行业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1]黄润秋,许强,陈礼仪,等.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地质工程创新人才[J].中国地质教育,2008,(4):17-21.
[2]李虎杰,崔春龙,陈廷方.地质工程专业学生工程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10,(3):14-15.
[3]夏庆霖,边建华,何谋惷,等.资源勘查工程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新模式[J].中国地质教育,2009,(4):70-71.
[4]赵鹏大,吕新彪,欧阳建平,等.坚持教育改革,培养“五强”地学创新人才[J].中国地质教育,2006,(1):12-16.
[5]吴伟,张树林,张绍臣,等.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01,(4):49-50.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 of Resource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KUANG Wen-long, YANG Chong, ZHANG Wan-hu, LIU Yong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gtan 411201, China
Strengthening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 and improving the adaptability of talents of resource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are the important issue faced by universities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reform. Comb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source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specialty, a new practical educational system of “one center, three level and three training” has been founded, which puts the training of practical and innovative ability at the core and strengthens “strong geology, wide professional, high-quality”. The authors believe that cultivating multiple disciplines and professional comprehensive talents, applied and export-oriented international talents, will become an unceasingly diligent aim of the resources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over the coming decades..
resource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innovative ability; innovative talents
G640
A
1006-9372 (2011)01-0014-04
2010-12-28;
2011-02-20。
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TS11027)。
匡文龙,男,教授,主要从事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