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国统区职业教育方针政策研究

2011-02-20 02:29吴文华
职教通讯 2011年3期
关键词:师资抗战教育部

吴文华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抗战时期国统区职业教育方针政策研究

吴文华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抗日战争时期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为使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能够适应时代要求,并发挥其应有作用,国民政府对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方面作了大幅调整。考察这一时期职业教育方针政策与措施,对我们今天发展职业教育仍具有积极意义。

抗战时期;职业教育;方针政策

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形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为了服务抗战,争取抗战的胜利,国民政府对内对外政策都作了重大调整。其中,对职业教育方针政策的调整是一项重要内容,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了职业教育对抗战胜利的促进作用,使职业教育基本上适应了时代需要。

一、战时教育方针

抗战爆发后,如何发展教育,以适应战时需要,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当时许多国府要员如蒋介石、陈果夫、陈立夫、戴传贤、吴敬恒、陈诚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对战时教育的认识和主张,并对传统教育进行反思,提出要重视教育的实效性以满足抗战和民生需要的主张。当时对战时教育的争论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教育的作用;二是过去教育的缺陷;三是补救的办法。其中补救的办法之一是使教育能为抗战建国直接服务,改变过去那种“前方抗战炮火连天,牺牲壮烈,后方在动员民众,补充物力,教育圈的人们却依旧在读死书、死读书、背公式、读古典、抗战与教育毫不相干”[1]的局面。经过争论,发展战时教育被各界人士所认同,并以此指导战时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

1938年4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制颁的《抗战建国纲领》规定:“一、改定教育制度及教材,推行战时教程,注重于国民道德之修养,提高科学之研究与扩充其设备。二、训练各种专门技术人员,与以适应之分配,以应抗战之需要。三、训练青年,俾能服务于抗区及农村。四训练妇女,俾能服务于社会事业,以增加抗战力量。”[2]这就要求为适应抗战的需要,必须加大职业技术的培训力度,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时任教育部长的陈立夫也认为,要“使地尽其利、物尽其用、必须人尽其才。如何人尽其才,是教育上的问题,所以今后的教育方针,应于最短的时间内,大量养成工农业人才,以应改进生产事业的急需”。[3]后来陈立夫进一步把它概括为“以发达经济、增进武力、为战时教育方针”。[3]增强武力,发达经济,最直接的手段是技术的应用与创新,而技术人员是这一切的执行者。技术人员的增加离不开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因此,发展职业教育是战时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

在国民政府制定的战时教育方针中除注重职业教育外,还对以往教育进行了总结,以寻求解决弊端的方法。1938年颁布的《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纲要》,总结了过去教育的三大病根:学校偏重于课本讲授,而忽略德行指导;运动的目的在于竞赛而忽视强身卫国的目的;课本文史内容不重,乡土教材不谈,社会生活与学校设备绝不相侔,经济生活和学校课程截然是两回事等病结,社会充满了人人谋事,事事找人的怪现象。[4]教育部据《纲要》中的规定,对职业教育的实施原则、方法做出具体规定,并于1938年获得参政会通过。

二、战时职业教育方针政策和措施

(一)战时职业教育方针政策

按照战时教育方针,国民政府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制定并实施了相应的职业教育方针政策和措施。抗战前期,国民政府实施职业教育的方针是:充分注重职业教育的作用,以中等职业教育(包括初级职业教育和高级职业教育)为主,适应地方发展需要,重视职业补习和职业训练,重视经济建设人才的培养和战时的特殊需要。为使这一战时职业教育方针得以贯彻实施,抗战爆发以后,后方各省市在国民政府的领导下制定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则、目标和实施措施,有力地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1938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根据《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纲要》,制定的战时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则和目标是:“职业学校教育,应为发展生产事业之教育,以注重公民生产道德与职业道德之陶冶,劳动习惯之养成,职业知能之增进,创造精神之启发,俾养成各种职业中等创业及技术人才为目的。同时并提倡各种短期职业训练班及各种职业补习学校,使无力升学及工厂商店之徒,农村青年,均可利用余暇,入班入校,补习有关职业之知识、技能及公民常识。高级职业学校应视一省之职业需要为施教计划之根据,专招各县初中毕业不能升学者入之,以造就农工商业之中级技术人才”。[5]后方地区在坚持职业教育方针的前提下,为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和不断发展,还在建教合作、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关系调整等方面作出了努力。

抗战时期人才普遍缺乏,当时人们普遍感到“学生的学校生活与社会不太接近,学生初到社会服务,往往感到格格不入,这是当前一般求业青年最大难题”。[6]为解决学校与社会分离、学生所学缺乏社会实用性问题,中央成立由教育、经济、财政、内政、交通、军政及各种委员会联合组成的建教合作委员会,以教育部主持其事务。为进一步加强教育和生产建设部门的密切合作,使教育直接和生产相联系,教育部拟订了《督促全国生产机关实施职业教育办法》和《督促生产机关职工强迫补习教育办法》,建教合作由此迅速展开。建教合作制度规范了职业教育和生产机关的关系,密切了两者的联系,提高了实用技术学习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和后方各省市为调整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的关系,以解决在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困境,一方面,在普通中学加强生产教育,以实现“直接为劳作习惯之养成,间接为生产知能之培养”的教育目的[7];另一方面,在普通中学进行职教分流。例如,1936年广西在雷沛鸿的倡导下,在普通中学教育体系之外另行创立了国民中学,把培养地方建设干部人才作为目标,减少了对地方建设用处不大的科目,增加了地方建设需要的职业科目,把那些升学无望的青年从普通教育体系中分流出来,作为推动地方建设的后备力量,在提高他们文化水平的同时,进行职业性质的教育和熏陶。后来为增加其灵活性和生存能力,又在四年制的学习中分前后两阶段进行不同内容的教学,“后期分为农业、师范、行政及普通等学科,普通科预备升学。”[8]国民中学制度开辟了一条调整普通教育、加强职业教育的新思路,也为以后的探索积累了经验。

此外,国民政府还放宽了职业学生升学条件的限制,以吸引更多的青年学生投学到职业学校。抗战以来,由于社会需要,经济的压迫和政府的提倡,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但是“青年心理还是没有改变,他们一有机会,总是千方百计地迁入中学,竭尽心力避免职校,这究竟何故呢?一言以蔽之曰:职业学校没有青年升学的出路。”[9]为了改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消极态度,教育部决定对职业学校的毕业生的升学问题从宽处理,取消了过去的一些限制条件,对考试成绩及格的短期训练班毕业生,也可以依照规定升学。[10]这些措施拓展了职业教育发展道路,促进了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二)战时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

1.规定职业教育经费。抗战时期在教育资金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为保证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教育部公布了《各省市编制该年度教育行政计划及教育文化概算原则》,规定:中等教育经费中职业学校应占35%;为推进各省兴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教育部对兴办职业学校的省份给予开办资金补助;为充实职业学校的实习设备,帮助职业学校建立生产组织。为有利于实习,1940年5月教育部制定的《教育部协助职业学校生产资金暂行办法》规定:“凡实习设备较有基础及办理尚佳之职业学校,得享受教育部拨款协助,凡受教育部协款之学校,各省市应予同样资金协助,其数额不得少于教育部拨款。”[11]各省市在教育部的推动和激励下,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使职业教育有了较充足的资金来源。

2.编订职业教材。民国时期职业学校教材向来不统一,且多不适合实际需要。为此,教育部令办学效益较好的职业学校编辑教材,提高其实用性。为改变教科书多种版本、五花八门的乱象,1944年,教育部邀请各科专家开会,研究职业学校所用的各科教科书,订立课程标准十五种,并把草案分发全国专家征求意见,以便做最后决定。为鼓励职业学校及个人编译职业学校教科书,1942年,教育部公布了《奖励编译职业学校教材暂行办法》,对编译供应职业学校教材有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通过以上努力,职业教科书的种类得以丰富,质量也得以提高。但是,综观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职业学校教材统一编订的任务始终没有完成,教材问题一直困扰着职业教育的发展。

3.实行师资登记制度,充实提高职教师资队伍。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实行了一种重要的师资制度——师资登记制度,规定:对高级职业学校以上毕业人员及各业工艺技师均进行选拔,被选用的由教育部举办1-2周讲习会,学习办理学校方针。通过这种制度把全国已有的技术人员纳入职业教育师资储备库之中,在最大范围内保证了师资供给,这也是快速满足师资要求的一种有效手段,值得进一步考察和研究。在选拔社会技术人才的同时,为加快职业学校师资培养,还采取一些措施改善师资条件。首先,指定一些大学办理师资培训,把职业学校的毕业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师资,以充实职教队伍;其次,为提高在岗师资水平,教育部采取一些措施促进师资进修,利用暑期指定大学举办暑期讲习会,利用教师休假时间办理进修事宜;最后,为提高职业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1941年,教育部颁布了《职业学校校长教员参观考察办法》,通过对“当地中小学劳作教学,当地的生产资源、交通工商业情况以及其它职业学校训练教学等情况的考察”[12]来增进教学技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战时国民政府为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所做出的各种努力。

4.给职业学校师生以鼓励与优惠。师资流失是造成职业教育师资缺乏的一个重要原因。当时的《新华日报》发表了一篇关于工业职业教育的文章,认为职业教育师资流失的原因是“生活的奇昂,教师们实在吃不了苦,纷纷改行了,在学校待遇太低,出了学校便‘有办法’了。”[13]为解决这一难题,教育部和后方各省市采用各种方法提高教职员待遇,巩固和扩大职教师资队伍。1940年,教育部颁布《修正奖励职业学校职业科教员进修暂行办法》奖励教师进修,对进修教师给予经济补助。云南省也设立了进修奖学金,规模虽然不大,但对收入低微的教师来说仍有很大的鼓励作用。为优待、稳定职业学校优良技术教员,教育部又制定《教育部津贴职业学校专科教员及导工薪给暂行办法》,提高专业教师和导工的待遇,并对教师子女实行上学优惠政策。西南各省市根据各地的条件都尽力给中等教育师资以优惠和鼓励。以贵州为例,1942年,高中教员月薪是三百二十元,初中二百六十元,生活津贴与中央相同。由此可见,战时教育行政当局给予职业师资的鼓励与优惠非同一般。[14]

战前,职业教育就面临着贫困学生失学严重的问题。1930年,职业学生“一年级学生占总数的45.6,二年级学生占总数的37.8,三年级学生占总数的16.6,职业学生的逐年减少,纠其原因,职校学生大率为贫苦子弟,因环境压迫,每每不能终止故……粗识门径便离去学校谋生,此固情势使然也”。[15]这种状况在以后的几年里没有多大改观,到抗战艰苦时期失学情况更为严重。为解决职业学校贫穷学生的失学问题,最初国民政府及后方各省市实行贷金制度,但依然不能解决问题。因此,从1943年秋季起,职业学生将一律公费待遇,从1944年上学期起,各职业学校学生将享一切制服书籍公费待遇。[16]在战时家人离散、交通阻隔、学生失去经济来源的艰苦情况下,公费制度为他们完成学业起到了积极的保障作用。

抗战时期人员伤亡严重,为保护现有的技术人员,1943年,教育部又和军政部商议确定:“凡工业职业学校之学生,得按照优待技术人员条例,在二十五岁以下者一律准予缓役,医药、助产、护士等职业学校学生一律免役,但毕业后得应征服役。”[16]以上这些政策措施对职业教育的正常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保障作用。

5.推动西南、西北农工业职业教育发展。调查表明,处于国统区主要部分的西南、西北地区农工职业教育极不发达。[17]占我国疆土面积绝大部分的西南、西北地区,除了四川职业教育较为发达外,其它省份职业教育尚处在最初发展阶段,有的省份甚至还没有正规的职业学校教育,这与抗战中后方地区要承担的重要责任极不相称。要使广大的后方地区工农业获得发展,必须依靠现代生产技术的支持,而发展职业教育就成为其首选。为此,教育部在1938年制定了《西南北各区推进农工职业教育计划》,把处于后方的陕、甘、宁、青、川、康、滇、黔、桂九省,划分为西北、西南、川康三区,并制定了发展农工职业教育计划。计划限三年内完成,以此来巩固后方、支持抗战,这成为具有全局性推动国统区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

综观抗战时期的职业教育方针政策及其措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适应了抗战需要,在执行过程中也较为成功。这些方针政策及其措施,不仅促进了战时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对抗战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

[1]梁瓯第.战时教育论[M].汉口:独立出版社,1938:15.

[2]中国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Z]1938-04.

[3]革命文献-战时教育方针(第58辑)[M].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72:14,2.

[4]教育部.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针纲要[Z]1938-04.

[5]周谈辉.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史[M].台北:台北国立教育资料馆,1985:232.

[6]穆藕初.给青年的话[J].月报,1937(6):12.

[7]广西省中学学校劳作教员暑期讲习班报告[R].广西:广西中等学校劳作教员廿十七年暑期讲习班,1938:2.

[8]各省教育近况[N].大公报,1944-05-29.

[9]黄觉民.为职业学校青年呼吁[J].东方杂志,1943(7).

[10]教部订定升学办法[N].申报,1940-11-07.

[11]教育部参事室.教育部协助职业学校生产资金暂行办法[Z].1940-5-23.

[12]教育部参事室.职业学校校长教员参观考查办法[Z].1941-7-15.

[13]一个刚毕业的职业学校学生.关于目前工业职业教育[N].新华日报,1944-07-15(2).

[14]中等教育艰苦撑持[N].新华日报,1943-08-27(2).

[15]教育部.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M].上海:开明书店,1934:398-399.

[16]职教学生将蒙优待[N].大公报,1943-08-8.

[17]西南北各区推进农工职业教育计划[J].教育杂志,1939(3):81-83.

[责任编辑 金莲顺]

Researching and Analysiing about the Policie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Area under KMT Rule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WU Wen-hua
(Henan Quality Polytechnic College,Pingdingshan 46700,China)

The period of Anti-Japanese war is a special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The historic task and the social development has the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KMT government has done substantial political adjustment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meet the special need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to play the rol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Thus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is period meet the needs of the times.Research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policy in this period,Today for u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vocational education still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e period ofAnti-Japanese war;vocational education;policies

吴文华,男,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社会问题。

G720

A

1674-7747(2011)03-0057-04

猜你喜欢
师资抗战教育部
教育部:脱贫家庭辍学学生保持动态清零
教育部辟谣小学学制变5年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我校两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