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四川南充637009)
黄炎培职教思想对当代职业教育办学者的启示
刘凤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四川南充637009)
黄炎培先生以毕生精力从事教育事业,是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先驱。他的职业教育思想理论包括职业教育的作用与地位、目的、方针、教学原则及职业道德教育。他的职业教育思想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当代我国职业教育办学者也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黄炎培;职业教育;办学者;启示
黄炎培先生是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理论家,他以毕生精力从事于中国的职业教育事业,是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先驱。他的职业教育思想理论是在反思当时我国教育现状,借鉴吸收西方先进国家教育发展理论和经验,进行实地考察和经验总结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完善的,经历了一个从提倡实用主义教育到提倡职业教育再到大职业教育主义的过程。黄炎培先生的职业教育思想不仅奠定了我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的基础,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其职业教育理念不仅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对职业教育办学者也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黄炎培在其长期的职业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系统的职业教育思想体系。黄炎培认为,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而教育是保持和发展各行业的条件,因此,沟通职业和教育是必需的。职业一方面包含着对谋生和对社会服务的作用,另一方面又适应了社会分工制度和人的发展差异的需要。因此,黄炎培指出职业教育即“用教育方法,使人人依其个性,获得生活的供给,发展其能力,同时,尽其对群之义务,此种教育名曰职业教育。”[1]基于此,职业教育的要旨有三:“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世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2]可见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是在对教育、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进行考察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黄炎培认为,社会化是职业教育机关唯一的生命,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即办什么样的教育。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3]通过办职业教育,既能满足资本主义工商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同时,也可解决劳动力失业的问题。同时,黄炎培提出“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使劳动者在接受职业教育的过程中也形成人的道德智能,能在其工作岗位上热心服务,甘于奉献。
黄炎培先生在总结十年职业教育经验的基础上,于1926年提出了“大职业教育主义”的观念,认为“(1)只从职业学校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2)只从教育界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3)只从农、工、商职业界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4]为此,“办职业学校的,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地沟通和联络;提倡职业教育的,同时须分一部分精神,参加全社会的运动。”[4]即办职业教育必须联络和沟通所有教育界和职业界,参与全社会的活动和发展。黄炎培从教育的社会属性出发探寻了职业教育外部环境的适应问题,呼吁办职业教育必须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体系中的奇葩就是他的职业道德教育思想。黄炎培把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概括为“敬业乐群”四个字,并把它作为中华职业学校的校训,以便时时警策学生。所谓“敬业”,是指“对所习之职业具嗜好心,所任之事业具责任心。”[5]即热爱所业,尽职所业,有为所从事职业和全社会作出贡献的追求;所谓“乐群”,是指“具优美和乐之情操及共同协助之精神。”[5]即有高尚情操和群体合作精神,有“利居众后,责在人先”的服务精神。在黄炎培看来,职业教育从内涵上看,不仅包括职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更包括职业道德的培养。离开了职业道德教育的培养,职业教育也就失去了方向。“敬业乐群”的职业道德教育思想,贯穿于黄炎培职业教育实践之中,也是黄炎培制定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最高准则。
作为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的创始人和理论家,黄炎培先生的职业教育思想理论不仅对丰富和发展我国职业教育思想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当代我国职业教育办学者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由于受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许多求学者有“非以职业为贱,即以职业为苦”的心理,黄炎培先生称之为“职业教育无形之礁石”。[6]其实职业来源于社会分工,每种职业都是社会有机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工程师、科学家到建筑工人、农民都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黄炎培指出“职业平等,无高下,无贵贱。苟有益于人群,皆是无上上品。”[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建设者和专门人才,为经济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型和实用型人才的重任,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和人民性。职业教育是面向社会的教育,是面向人民的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因此,办学者要改变传统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观,打破旧有的社会心理,帮助求学者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使全社会都认识到职业教育是教育发展过程中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同进,要重新塑造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职业技术工人的职业自豪感。
黄炎培将社会化视为“职业教育机关唯一的生命”,他认为“办理职业教育,并须注意时代趋势与应走之途径,社会需要某种人才,即办某种学校。”[1]黄炎培强调职业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的需要。他在办职业教育的实践中,每一个环节都注意联系实际,如所办职业学校要附设工厂、农场、商店等,好为以后学生提供实习场所;招收学生在确定其学科专业和课程设置时,充分考虑到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有机结合;学生在修满课程后仅发修业证书,必须在单位实习一年后方可发毕业证书,等等。黄炎培先生通过种种措施,来保证职业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以满足社会所需要的实用人才。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承担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领域的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重任。职业教育较之于普通教育与社会联系更为紧密。正如黄炎培所言:“办职业教育,是绝对不许关了门干的,也绝对不许在书本里讨生活的。”[7]有调查显示,人们的工作技能无论是专业动手操作能力还是计划、组织、沟通能力,有70%以上来自实际的工作经验而非学校的知识技能学习。因此,办学者必须面向社会、面向企业,开门办教育。同时,要加强职业院校与社会、企业的沟通与联系,加强校企合作,如:聘请高级技师、行业专家等定期来校讲学,与企业签订实习协议等。在专业设置、培养规格、教学内容、教学安排、实训场地、师资队伍等方面听取社会和企业各方面的意见,根据社会和企业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
黄炎培先生十分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并将其概括为“敬业乐群”,这也是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职业教育是增加社会物质财富的一个重要手段,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是激发其对职业的兴趣和热爱,也是激发其创造性、责任心、道德感和团体意识的源泉。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将对社会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党的十六大强调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在职业教育乃至教育中越来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学校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速度的加快,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将是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竞争,在其背后则是人才和劳动者素质的竞争。我国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在世界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尽快加强劳动者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职业道德的教育。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作基础,不管学生具有多么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我们的教育也都不能算是成功的。因此,办学者必须重视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大批既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又工作踏实、有责任心和上进心、有爱岗敬业精神、有服务奉献精神,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实用人才。
个性是一个民族的财富,强调个性发展,凭自己的能力立足于社会,服务于社会,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传统教育“千人一面”的培养模式禁锢了学生独特性的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了“有用的机器”,而不是全面发展的人。学校教育应该改革培养模式,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发现和挖掘其自身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社会分工的细化,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学校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必须是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的知识技能型人才。兰德曼认为,人是非特定的开放性的存在。“人的非特定性是一种完善,可以说,自然把尚未完成的人放到世界之中,它没有对人做出最后的限定,在一定程度上给人留下了未确定性。”[8]人作为一种开放性的存在,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存在。办学者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这种特性,鼓励和发展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开放性创作,善于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潜质因材施教,挖掘其潜能,发挥其特长,培养其个性发展,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和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党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作出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开发人力资源、培养高素质的农村劳动者。办学者要充分抓住机遇,大力开办农村职业教育,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各类人才,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素质,这也是时代赋予农村职业教育的神圣使命。
农村职业教育是整个社会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我们整个社会的整体竞争力和整个人类的生存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个关键环节,农村职业教育要始终以服务“三农”为根本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围绕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劳动力结构不合理等现状,转变办学观念,大力普及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改善农村劳动力结构,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的转移,帮助农民掌握先进生产技术,早日达到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民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
[1]黄炎培.断肠集[M].上海:生活书店,1936:46.
[2]黄炎培.我之人生观与吾人从事职业教育之基本理论[M].黄炎培教育文选.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273.
[3]黄炎培.中华职业教育社奋斗三十二年发见的新生命[M].黄炎培教育文选.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321.
[4]黄炎培.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征求同志意见[M].黄炎培教育文选.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154,155.
[5]潘文安.最近之中华职业学校[J].新教育评论,1926(3-18).
[6]黄炎培.职业教育之礁[J].教育与职业,1923(41).
[7]黄炎培.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征求同志意见[J].职业教育,1926(71).
[8]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228.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Thought of Huang Yan-pei to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Operators
Liu Feng
(Sichuan Center for Education Development Research,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 637009,China)
Huang Yan-pei was a pioneer in the history of the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He put his whole life on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and he is a pioneer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His ide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vocational education,including the role and posi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vocational education,the purpose,principles,teaching principles and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His idea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not only hav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but also has th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guide our Vocational Education.
Huang Yan-pei;vocational education;operators;inspiration
刘凤,女,2009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原理。
G719
A
1674-7747(2011)19-0060-03
[责任编辑 金莲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