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文化的意识形态解读

2011-02-19 17:35徐海波
肇庆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大众文化校园文化政治

王 红,徐海波

(深圳大学 a.党委宣传部;b.社会科学学院,广东 深圳 518060)

“文化是教育产生和发展的温床和动力,不仅限定了教育的存在形态、运动方式,同时还赋予教育一定的文化内涵。”[1]改革开放以来,在全球化和市场化经济背景下,当代中国正从以权威意识形态主导的社会向以商业文化和大众传媒为主导的社会转变,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发生着深刻变化。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日益巩固;另一方面,随着政治、经济全球化,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中国社会也出现了新的社会分层和利益多元化,这些必然引起社会理想、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多元和冲突。西方国家凭借经济、政治和文化优势,在推进资本扩张的同时,以经济、科技和信息为载体,大肆进行文化渗透,抢占我国的教育、文化和传媒市场,鼓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了严重冲击。“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精神现象,兼有‘社会水泥’和‘社会炸弹’的功能,既可以凝聚人心,促进社会的稳定,又可以激荡人心,导致社会的动荡。这就需要我们对各种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及其内容进行整合,发挥其‘社会水泥’的聚合作用。”[2]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也指出,国家由政治社会和“市民社会”构成,一个社会集团要通过“政治霸权”和“文化霸权”两个途径来实现自己的统治。文化霸权并不是赤裸裸的压迫和支配,不是统治阶级强制性地把自己的意识形态灌输给被统治阶级,而是通过“市民社会”并调动整个“市民社会”的力量来成功地“说服”被统治阶级接受自己的道德、政治和文化价值,形成文化领导权。“市民社会”包括政党、工会、教会、学校、学术文化团体和各种新闻媒介等社会组织,学校是夺取文化领导权的重要阵地。高校这块思想文化阵地,历来是意识形态争夺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是各种意识形态力量争夺的主要对象。高校作为社会发展的火车头,思想文化革新的先驱,因此,我们的意识形态建设就不能不重视高校这一文化阵地,不能不重视对高校学生的意识形态整合。

意识形态是文化的核心,任何形式和内容的文化都涵盖一定的意识形态取向。意识形态是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詹姆斯·凯里甚至提出:“可以很容易地,也许是更准确地,把英国文化研究描述为意识形态研究。”[3]在很多文化研究中,意识形态概念与文化概念相互替换使用。意识形态是文化的核心价值,它制约、规范着物质文化的生产目的与方法、制度文化的制定与实施、人的精神文化发展的方向与途径等。在一个社会中,意识形态作为社会文化的内涵,只能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意志的表现。

校园文化是透视和整合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很好平台。“校园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色社会空间内自由生活、工作和学习于其中的师生员工历史形成并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及这些价值观在物质与观念形态上的具体化。” 大学校园文化根源于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紧密联系和相互作用。在大学校园文化中,任何意识形态碰撞和冲突,都是社会现实矛盾在大学中的折射。大学校园文化既包括主流意识形态,同时,也渗有其他意识形态,是反映社会关系的意识大熔炉。一方面,学生们的流行话语、音乐服饰、偶像崇拜、休闲娱乐、文学趣味折射出一定时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文化认同。我们透过校园文化,可以观察社会转型期政治、经济、文化变迁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认识大学生对社会政治文化的感性应对和理性思索。另一方面,校园文化的各种要素,从物质环境到文化活动,从集体规范到人际关系,从人们的举止仪表到教室的装饰布置,都给生活在此环境中的大学生传递着一定的价值信息,对校园整体和学生个体的价值与行为取向产生引导作用。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就有什么样的校园人。

当前,多元文化已经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可规避的文化环境。多元文化的出现,复杂的社会现实和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形形色色的价值目标,大众文化中的享乐主义、消费主义和文化品位低俗化倾向,不同程度地出现在大学校园文化生活中,影响着校园人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无疑是一副强力“消解剂”,高校校园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要了解大学生的意识形态状况,就不能不研究高校校园文化;要整合和重塑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就不能不推进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创新。校园文化是塑造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整合大学生意识形态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文化渗透的文化屏障。因此,对高校校园文化进行意识形态解读,既是我国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任务之一,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创新的前提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的思想解放、体制转轨、经济腾飞、社会变迁,社会意识形态也发生了急剧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影响和塑造了不同时代特征的大学生。基于校园文化与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关系,我们试图通过考察社会变迁过程中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以及不同时代特征的大学生,探讨校园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从而探寻塑造和整合大学生意识形态途径,即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之路。

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突破了“两个凡是”思想的禁锢,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路线,思想领域逐渐形成了宽松活跃的局面。通过一系列拨乱反正的工作,中国共产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的战略决策。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5]邓小平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为新时期的意识形态工作规定了明确的方向。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结束了文化大革命时期极“左”而僵化的意识形态信条,开始寻求价值目标、实践功能、整合方式等方面的新变化。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从八十年代的第一年开始,就必须一天也不耽误,专心致志地、聚精会神地搞四个现代化建设。搞四个现代化建设这个总任务,我们是定下来了,决不允许再分散精力。”[6]于是,这时期的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任务转变为在四项基本原则的指导下,为经济建设、为四个现代化做好服务工作。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取得了新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社会意识形态的新发展直接引发了整个社会文化观念的多元化、多样化,不同思想观念和价值信念开始对话与沟通。在这种相对宽松的思想氛围和文化环境中,校园文化也获得了极大的思想解放。大学校园里,既有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学习张海迪模范人物等带有强烈政治性和理想性的文化活动,以及持续不断的学潮;也有“潘晓讨论”、“星星美展”、“朦胧诗”和“校园竞选”等文化新潮流。西方的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实用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社会政治思潮进入校园,流行文化也开始进入校园,大学生开始听以邓丽君为代表的港台歌曲,穿喇叭裤、花衬衫……各类思潮激荡的校园文化丰富了广大师生的思想,拓展了师生的视野,其主要任务和目标在于引导高校师生用中国传统文化以及西方文明反思历史、思考现实、探索和追求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大学生思想呈现出空前活跃的局面,大学生对历史的反思与批判、对未来的苦闷与彷徨,表明当时的大学生们是充满理想和激情的一代。同时,当时的大学生也正在逐步摆脱浪漫主义的价值取向,开始在日常生活领域里寻求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1989年政治风波的平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再次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意识形态问题,对激进主义的深入反思,对秩序和稳定的渴望,保守主义于20世纪90年代悄然来到中国。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越迈越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被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市场经济开始全面进入国人的日常生活,经济成了社会真正的中心。与此相适应,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也进一步开放,适于经济发展和个性完善的新的价值观念不断凸现出来,并被人们认可和接纳。市场原则开始左右着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准则和行为方式。

20世纪90年代,市场力量逐步进入校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西方腐朽思潮也开始在校园弥漫。一方面,校园中广泛地出现了“毛泽东热”、“鲁迅热”和支援西部等活动。学校引导学生了解革命历史和领袖生活,自觉抵制西方文化,寻找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契合的具有现实意义的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开始世俗化、功利化,校园文化以前所关注的政治思潮、文化思潮、哲学思潮逐渐退去,取而代之的新热点是:经济管理、公共关系、外贸商务。具有强烈政治指向和关注社会的校园文化逐渐为生活化和世俗化的校园文化。在这种初步体现商业力量推助的校园文化影响下,20世纪90年代的大学生,一方面对精神价值的追求仍未止息。他们渴望理解、探索传统知识的精神价值,向往崇高,表现出理性的、积极的文化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大学生精神领域由原先对抽象的政治与道德理念的关注,逐渐转变为对更具体的实际利益、自身问题的关注;逐渐远离过去那种理想的、奉献性的、无条件的服从社会或国家需要的单一化人生追求;世俗追求和物质主义逐渐膨胀。

当代中国处在迅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的现代化进程中。在这样的时代,“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7]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文化的飞速发展,使得改革开放的中国与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联系更加紧密。随着我国文化教育市场进一步开放,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网络的迅速发展,西方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正在向全球蔓延。西方国家,一方面通过电影、电视剧、艺术、出版物等各种文化产品逐步地把西方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治观念等输入中国;另一方面,利用网络平台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思想、文化、价值和道德观念并存,造成了社会成员在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等方面选择时的困惑、迷惘和混乱,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受到冲击。

多元文化冲突,多元价值激荡的局面冲击着高校校园文化。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弘扬社会主旋律,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培养学生探索真知的科学精神以及创新意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另一方面,短信文化、时尚文化、快餐文化、网络文化等不断充斥着校园文化。西方消费主义思潮弥漫校园,校园文化逐渐体现出消费主义和感官愉悦的特征。商品化原则、消费原则扩大到大学生精神领域,他们通过消费新潮、时尚、前卫的商品来表现自己的青春活力,通过一种全新的消费方式来体现个人的身份归属和价值定位;他们反对权威,一切神圣的东西都成为娱乐的对象,从 “大话”、“恶搞”到“无厘头”,娱乐欣欣向荣。这种一元主导多元发展的校园文化形成了大学生复杂的观念意识。他们既充满理想又放逐激情,既向往崇高又追逐低俗,既渴望自我认同又习惯调侃式的嘲讽,既关心社会又表现出政治的无意识。

回顾和考察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以及校园文化的变迁,我们看到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意识形态状况最直观的反映,同时也是塑造大学生意识形态的最直接的途径。校园文化的各个要素通过渗透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话语形式、文学艺术欣赏、群体行为和信仰等诸多方面,塑造和影响了不同时代特征的大学生。从改革开放之初起,校园文化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口号以及“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到20世纪90年代大学生支援西部建设,到当下大学生义工、志愿者等,都体现了主流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塑造与整合。由于商业力量逐渐渗透校园,参与建构校园文化,大学生被视为不同年龄层的趣味和偏好消费者,娱乐性和消费性影响着学生价值取向。因此,在新时期关注和研究大学生的意识形态状况,关注他们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就不能不重视校园文化的创新和建设。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完成。随着科技和信息网络迅速发展,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更加激烈,思想政治领域的斗争更加复杂和尖锐。过去那种单一的、直接的、灌输式的意识形态教育难以达到理想效果,我们必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和创新如何把意识形态教育和高校校园文化结合起来,借助校园文化的形式完成意识形态的认同工作。因此,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创新研究;校园文化的政治功能研究成为了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为了实现以上的目的,我们认为,应该把校园文化建设与现在正澎湃发展的大众文化结合起来,创新校园文化的形式,完善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

首先,大众文化的发展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广泛的大众传媒载体。在大学里,意识形态的认同工作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通过某种形式、手段向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客体)传输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使教育对象具备社会所要求的观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客体之间是通过一定形式、手段联系起来的。“大众传媒是指多种形式的通讯手段,包括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录音、录像、电脑等工具。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就是指通过上述各种传播工具,向广大人民群众传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人们在接受广泛的社会信息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8]我们知道,在工业社会中,任何一种大众文化的出现,都会立刻被大众传媒加以无休止的模拟复制,流入大众的河流中。在高校,大众文化的这一特性,可以被用做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我们以香港大学教育为例,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半世纪的英国统治,给香港文化抹上了浓厚的英国色彩,对香港的教育、文化和对香港民众的思想、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9]虽然在香港大学教育中,学校严禁灌输和迫使学生接受政治观点,避免政治和宗教宣传进入课堂,但事实上,英国统治香港期间,他们以大众文化为载体,利用电影、录像、电视、广播、唱片,尤其是互联网等新技术传播意识形态观念,使学生接受政治、价值观的熏陶。意识形态教育的渗透性、多样性和先进性等特点对我们探索校园文化承载意识形态功能也提供了有益启示。

其次,健康的大众文化可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扩充其内涵,成为完成价值、理想、道德和法制教育的有效工具。大众文化在我国兴起,触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学生群体拥有活跃的思维,敏锐的感观触觉,前卫的行为方式。大学生追求青春、时尚、个性,使他们成为大众文化孜孜不倦的追求者和实践者。大众文化也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审美趣味、行为方式、思维模式产生重要的影响。健康的大众文化进入高校后,可以扩充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内容。比如大众文化承载的人文理想和精神;大众文化的多元性和开放精神;大众文化的主体参与和选择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利用这些达到教育的预期目标。

最后,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大众文化的某些消极影响。消极的大众文化倡导和满足一种虚假的需要,大学生如果陶醉于这种虚假的快乐中,真实的社会矛盾和生活状况就被过滤和掩盖了。消极的大众文化传播给大学生一种时尚的虚假生活模式,让大学生好高骛远,失去奋斗的信心、决心和毅力,使他们整天做 “白日梦”。大众文化中的商业性“炒作”将虚假和夸大的成分注入到文化产品中,借助高科技传媒技术又将虚假性演绎得比真实更加“真实”,使大学生无法去辨别、分析、了解和认知社会现实的本来面目。这种大众文化人为地限定了大学生的生活世界,使他们整天沉浸虚幻的现实中,而不愿意再去探索和把握真实的人生和社会。虽然中国的大众文化发展不是很久,可是已经初具规模,特别是在沿海的发达地区,大众文化已经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高校的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可以看到,大到价值观方面,小到言行举止、穿着打扮、生活方式等,外来文化的影响渗透到了大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如果我们不提高警惕,它们将会影响我们校园文化建设,削弱我们校园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理想信念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是人们心灵世界的深层核心,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能成为大学生人生奋斗的目标、前进的动力和精神支柱。在大学里,这些都要靠校园文化发挥作用来完成。因此,在大学营造出一种校园文化氛围,充分调动和发挥大众文化的积极因素,将成为我们建设和创新大学校园文化的途径之一,同时,也使校园文化承载和完成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目的得以实现。

[1] 方骏,熊贤君.香港教育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1.

[2] 董岗彪,刘莹.意识形态理论视角的大学校园文化[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9(12):25-26.

[3] 詹姆斯·凯里.什么是文化研究读本M]//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3.

[4] 关成华,沈千帆.北京大学校园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6.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1.

[6]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41.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5.

[8]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05.

[9] 方骏,熊贤君.香港教育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507.

猜你喜欢
大众文化校园文化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洋场·小报·《红楼梦》——媒介建构下的大众文化(1912—1949)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