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北商人不畏难

2011-02-19 09:27王国益
浙江经济 2011年12期
关键词:鲁冠球大浪淘沙大器晚成

文/王国益

浙北商人不畏难

文/王国益

在千百万浙北创业大军中,他们注册了,倒闭,倒闭了又再注册;闯荡了,回乡,回乡了又去闯荡,一代又一代寂寂地承受大浪淘沙

上世纪80年代初,我调到省城工作,常到金华义乌一带考察,耳边不时传来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义乌农妇冯爱倩摇着拨浪鼓为贫寒之家寻找出路,悄悄摆起小摊,可有关部门禁止她。她鼓起勇气在义乌县府门口堵住谢高华书记论理:“为何不许百姓摆摊?为何不许做买卖?”两人争论了半天。谢书记难以说服她,就说,“你摆吧,工商不查你。”随后,政府顶着压力很快作出“四个允许”的大胆决策,让义乌百姓自由经商。在义乌人冲破阻力,甩开膀子大干之时,浙北却悄悄地流传着一种呓语:“浙北汉子思想保守,观念陈旧,闯劲不足,难成大事。”这让浙北人深感郁闷。

然而,杭州湾滩涂上的那位铁匠出身的鲁冠球对此不屑一顾。他不信邪,不畏难,对大伙儿掷地有声地说:“怨天尤人没有出路,消极悲观走向死路,天上不会掉下馅饼,地上没有免费午餐”。在风云变幻的年代,他就变卖家当将资金投进公社农机修配厂,把命运押在企业上。他豪言“奋斗十年添个零”,如今都已一一实现。鲁冠球是民营企业的“常青树”,外地民工的“菩提树”,当地政府的“摇钱树”。他从一个打铁匠成长为中国著名企业家,企业办到美国,产品打进“通用”,成了浙商的优秀代表。

谁都不知晓,当鲁冠球已创出一番事业,不惑之年的宗庆后还在苦苦地探索与挣扎。人到40多岁已把梦想寄托于下一代,而宗庆后在命运遗弃大半生后,仍紧紧地抓住机遇给予的一丝希望。他承包的校办企业又小又穷,几个人搭伙蒸饭还受气,而他有人生寄托后,信心百倍,以夸父追日般的速度来弥补剩下的时光。他“总想做点事,想出人头地”,要成为杭州“李嘉诚”。20多年的创业,大器晚成,梦想成真,终以财富800亿元成为第一届中国首富,这包含着多少的曲折和艰辛,需要多少的勇气和智慧!

面对娃哈哈旧址,我凝神遥想。在这儿,宗庆后率领几个退休教师做着一个梦,要把江南水乡之水做透、做妙、做精、做绝。就在这儿,我透过陈旧的院墙,恍如看到了昔日弃官经商,做得又大又强的陶朱公;看到了40踏入空门,悟心悟道的弘一法师;看到了40多岁才做县官,不为强暴所屈服的海瑞。他们都是大器晚成,史有名声。

然而,谁能想到,成功者之背后遮蔽着无数的失败者。在千百万经商办厂的大军中,他们注册了,倒闭,倒闭了又再注册;闯荡了,回乡,回乡了又去闯荡,一辈又一辈默默地接受无情的失败,一代又一代寂寂地承受大浪淘沙。萧山道远集团董事长裘德道个人资产几十亿元,首创私人买飞机,地震捐款上千万元,事业做得也挺大。但年仅50飒然离去。人们称他是悲情枭雄。其悲剧是仅凭威望和勇气管理企业,缺少现代企业制度理念,缺乏团队辅助,在遇到发展瓶颈时,不能平稳转身,倒在了重重压力之下。这样的人还包括王均瑶等。他们不会不知道仅凭个人的能力难以管理一个大企业;他们不会不知道没有一个强壮的身体就难以支撑;他们不会不知道不接受新理念,不转型升级就难以生存。

(作者为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巡视员、浙江省杂文学会副会长)

猜你喜欢
鲁冠球大浪淘沙大器晚成
The Poetry Conference 诗歌大会
张俐娜 学以致用 大器晚成
大浪淘沙,浅谈荀况
大器晚成
大浪淘沙农资电商何时破局?
民企“常青树”鲁冠球去世
民企“常青树”鲁冠球去世
勇立潮头鲁冠球
鲁冠球:一个时代的精神符号
大器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