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戴咸敏
台州在五大转变中求突破
文/戴咸敏
加快台州城市群建设,应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重点培育和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现代商贸等服务业,增强各区的相向融合度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推动台州未来五年的发展,始终要贯穿的一条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过去的“求快”转到“求变”中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如何找准突破口、切入点,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应该在五个方面下功夫,变过去的比较优势为“十二五”的发展动力。
台州是海洋资源大市,拥有“港、能、渔、景、涂、岛”等丰富的海洋资源。然而长期来并未形成海洋经济优势。除海洋渔业外,海洋服务业和制造业都相对薄弱,没有形成临港型重化工业规模。2010年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4706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2万标箱,规模仍然偏小;港口建设多点开发,港口后方集疏运、城际快速交通网络不完善;围涂用地使用存在较大障碍,“望涂兴叹”现象较为突出。
台州发展海洋经济,实施主攻沿海,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关键是加快开发建设大港口,确立台州港口城市地位。重点加快以头门港区为核心的组合式核心港区综合开发,推进大麦屿港区集装箱运输支线港建设。加快港区集疏运体系建设,整体提升台州港综合运输能力。要合理利用港区深水岸线资源,有序开发、错位发展,建设一批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和规模化集装箱泊位区。力争2015年实现台州港港口货物通过能力、港口吞吐量超亿吨。
“十二五”期间,台州将全力推进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建设,重点开发建设面积达46.26平方公里。按照“一轴一港一核三区”的总体布局,重点建设台州湾组合式中心港区、台州市区东部组团核心区和临海东部组团、台州石化工业基地、温岭东部组团三个片区。重点构建以石化、资源再生、装备制造、医药化工四大产业为支撑的主导循环产业链,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生态渔农业,构建以循环经济为特征、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要健全组织管理机构,明确集聚区产业发展导向,研究出台相关产业扶持政策,避免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
全省“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四大战略,台州缺的就是大产业、大项目和大企业。台州“十一五”重点培育汽摩及配件、家用电器、缝制设备、塑料模具、医药化工和船舶制造的“5+1”主导行业的发展,从未来发展走势看,应顺应重化工业趋势和产业升级规律,发展大型交通运输设备、特色机械装备、资源再生和石化等产业。为此,一要下决心搞好产业布局。以龙头企业培育、空间平台优化、重大项目带动、创新平台推动、政策要素支撑等为主要内容,引导资金、技术、土地、人才等资源集聚于投资规模大、产业关联度强、附加值高的重大产业和大企业,提升产业集群优势,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到“十二五”期末,全市培育形成产值超千亿元的汽车产业集群、5个超500亿元的产业集群、15个以上超100亿元的产业集群。二要提升制造业主体竞争力。重点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到2015年力争培育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企业10家、50亿元以上企业10家、10亿元以上企业50家、1亿元以上企业1000家。争取一批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到2015年争取上市企业总数达到60家以上,做强台州板块。培育形成15-20家自主创新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省级、国家级创新型企业。鼓励企业在国内外开展多种形式的购并或跨区域联合重组。三是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为导向,推进高技术产业化,重点培育发展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海洋新兴产业等,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和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加强重点创新产品推广应用。
“十五”至“十一五”台州及市区经济总量和占比情况
台州建市较晚,县域经济具有相对优势,但市级经济基础薄弱。建成区总面积约12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规模不足100万人,城市集聚功能和服务功能作为中心城市的两个关键功能得不到体现,难以形成经济区的轴心和焦点,影响了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城市中心职能的集聚。市区经济总量在全市占比和台州经济总量在全省的占比,整个“十五”、“十一五”期间,不升反降,中心城市集聚能力并没得到提升。
台州市一直都十分重视区域小城镇的自我发展,县强市弱。随着城市化推进的加快,中心城市的集聚功能和服务功能作用更加突出,这也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对一个撤地建市、异地发展的城市来说,一是市区之间职能定位不清,上下关系不顺,市级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未完全到位,控制力弱;二是市管县关系未理顺,特别是市对县的指导、扶持力度弱,统筹协调能力相应也弱;三是对人才、要素等方面的集聚力不强,低水平重复建设普遍。这些从制度层面严重制约了台州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十二五”期间,加快台州城市群建设,重点要完善中心城市功能,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加快高速公路、铁路、港口和引水工程等重要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培育和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现代商贸等服务业,增强中心城市的集聚能力、带动能力和辐射能力,增强各区的相向融合度。
台州凭借着灵活的体制优势和民资的投资动力,打响了“台州制造”,催生了“台州模式”。台州民资丰厚,民营资本参与了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进入教育、科研等多个领域,为台州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近年来,民营经济的体制优势在弱化,民资外流明显。根据台州所有金融机构的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及居民储蓄等指标的人均数,台州市的金融实力居全省第9位。与此相对应,台州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台州企业上市募集的资金至少1/3以上是投向市外的。
如何集聚闲散的民间资金,特别是引导市外的台州民资投入台州建设,变民资优势为资本优势,是当前台州急需破解的重大问题。一方面要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认真贯彻“国36条”,把握“非禁即入”的政策原则,打破民间投资领域的“玻璃门”,拓宽投资领域,公开项目建设规划,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多方式、多渠道进入民生设施、基础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投资实体经济;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另一方面重点加强对上市后备企业的培育,大力推进企业上市融资;积极支持大项目发行企业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
台州是人口大市。根据最新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台州拥有常住人口596.88万人,占全省的11%,居全省第四,但不是人力资源强市。台州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为5954人,远低于全省的9330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32511人,高于全省的28819人;文盲率为8.04%,高于全省的5.62%。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中级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员、科技工作人数按人口比在全省的排位以及教育、卫生、科技竞争力等多项指标居全省落后位置。
根据台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未来十年要集聚和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在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集聚区建成一批人才高地,把台州建成具有竞争比较优势的区域人才强市。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要构建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人才创业、创新、创优的发展环境。保证人才优先投入,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充分发挥本地高校作用,深化校企合作政策。促进人才柔性引进,积极加强和长三角区域各城市高层次人才交流与合作、人才对口培训、互派交流。当然,人才的培育还必须依托企业这个载体,实体做强了,才能留住人才,给人才一个创业和自我发展的平台。
台州市房地产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