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刊 评
“十二五”开好局
——评新形势下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
■ 刊 评
不久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为做好“十二五”开局之年工作,要认真总结过去,深刻分析现实情况,科学预测未来形势,努力抓住机遇、把握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同时要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切实抓好节能减排,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成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这些指导思想,我们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大有可为。
土地资源管理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土地利用现状和开发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产业布局和国土开发格局,按照不同主体功能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实施差别化的国土利用政策。也就是要着重抓好总量控制,差别化管理。
差别化管理必须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宏观控制之下,执行和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形成规划是土地利用过程中不容突破、不可侵犯的约束条件。对规划期内的新增建设用地总规模和建设占用耕地规模指标,实现差别化配置。对重点开发地区,适度增加安排新增建设用地;对优化开发地区,在控制新增建设用地总量的基础上,促进科学利用、集约利用;对限制开发区域,一定要从严控制建设用地;除直接为保护服务的配置用地外,原则上不再安排新增建设用地。通过这些差别化管理,可以有效地促进工业向开发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可以有效地遏制重复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建设用地容积率,鼓励建设多层标准厂房,鼓励企业利用存量土地增资扩股。
矿产资源管理要认清当前矿产资源供求的严峻形势,在今后一个很长的时期内很难改变。以此为立足点,促增量,重效率。也就是在矿产资源的增量管理中,大力促进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在矿产资源的存量管理中,重点抓好利用效率的提升。对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要认真分析形成地质找矿产能的基本要素的优化配置和相互配合,不能片面追求某一种要素的增加,更不能把某一种要素的增加当成地质找矿能力的提高。比如在地质找矿的四大要素中(资源潜力、技术能力、装备和资金),什么是最短缺的?正是这个最短缺的要素 ,决定了地质找矿的产能。只有把这个最短缺的因素加强起来,才能形成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对矿产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护环境、改善民生的根本需求,也是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无旁贷的职责,因为在以矿物原料为基础的物资消耗中,从矿产资源到矿产品这个转化过程中,正是国土资源管理的职权范围。所以我们必须把矿产资源的节约和集约利用作为重中之重,切实抓起来。这主要是对矿产资源储量的实物形态管理,其主要考核标准应当是消耗单位资源量所产出的矿产品,或者生产单位矿产品所消耗的矿产资源量。它在采矿中具体表现为回采率和综合回收率。抓住这样的标准来考核矿产资源增量管理,就能切实促进矿产资源的节约和集约利用,落实保障发展、保护资源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