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突破传统研究范式的苏区史研究新作
——评《多维视野下的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研究》

2011-02-19 07:30
中共党史研究 2011年11期
关键词:中央苏区苏区传统

郭 德 宏

·书 评·

一部突破传统研究范式的苏区史研究新作
——评《多维视野下的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研究》

郭 德 宏

苏区文化教育史曾经是学术界的热门研究领域,出版了许多著作,后又陷入冷清状态。陈始发撰写的 《多维视野下的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年)一书可谓是冷寂中的一部新作,无论是研究视角、研究方法还是研究范式,都有较大突破,令人耳目一新。

该书紧紧围绕 “中央苏区文化缘何而来,走向何方?中央苏区文化在整个中共文化建设史上居于什么位置?对于当下中国的文化建设有着怎样的借鉴意义?”等问题,突破传统研究范式,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拓宽思路,跳出就苏区文化谈苏区文化的框框,力争更加宏观地把握苏区文化的历史地位,充分挖掘其时代价值。

多视角新方法的运用突破了传统的研究范式,拓宽了苏区史研究的新领域

就苏区文化史的研究成果而言,传统的研究范式大多就苏区文化谈苏区文化,或者局限于分门别类式的研究,研究方法也是较多沿用单一的史学方法,这就容易沦为资料式的罗列,难以展开更加深入的学术研究。该书以 “多维视野”为切入点,选取了 “中国传统文化、五四文化传统、文化传播”等三个视角来考察中央苏区文化,较好地运用了文化社会学、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从而开辟了中央苏区文化研究的多个新领域,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

中央苏区时期,受 “左”的影响,一度出现 “烧古书旧书、全盘否定知识分子、毁寺庙、拆城墙、挖祖坟、烧族谱”等极左的政策与做法。据此,有学者断定中央苏区对待传统文化的政策就是全面扫除,并错误地认为这是 “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共粗暴对待传统文化的发轫。该书鲜明地提出了 “中央苏区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课题,并运用文化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详细考证了中央苏区时期中共的传统文化政策及实践,特别是对于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史实进行了实证考察,大大改变了人们对于早期中共全盘反传统的偏见。文化社会学认为,文化可以划分为大传统与小传统。大传统是某民族中的精英分子主要是智识阶层所阐发、创造的哲理与学理的累积,一般体现为少数圣贤经典所记载的理想;小传统是指普遍民众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实际倾向。中国文化这两个面相并不存在截然明晰的分割,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央苏区时期,中共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论认识并不完全规范与科学:一方面,把传统文化简约为旧文化、封建文化、地主文化、封建礼教等,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否定性的文化政策;另一方面,把农民文化、俗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文艺等从传统文化中分离出来,倡导并鼓励它们的发展。中共对于传统文化的上述认识与政策虽然有偏颇之处,但正是通过上述划分,中央苏区的文化实践从小传统的角度实现了对于传统文化的大力传承,并且由于小传统与大传统的密切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大传统也必然得到一定程度的吸纳。

对于中央苏区文化建设在社会教育与宣传动员方面的成效,学术界都高度肯定。不少学者从中得出中央苏区文化具有革命性、宣传性、阶级性特征的结论,这当然没有问题。但是若长期停留于此种认识,将不利于科学分析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该书创造性地提出了 “中央苏区文化与文化传播”的研究课题,运用传播学的研究方法,揭示了 “山沟里马克思主义”生长、发展的历史进程,解开了在封闭落后的残酷战争环境下,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与共产主义的全新价值理念得以广泛传播的奥秘。作者以文化传播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全方位、多侧面地考察了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逐一分析了中央苏区传播机构、传播队伍、传播场所、传播方式的立体化与网络化、广泛性与巧妙性、组织性与互动性、群众化与艺术化等特点,总结了中央苏区文化传播体制与运行机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而异的创新性特点,并强调指出这种创新性就是技术理性方面的优越性,它有效地保障了先进文化基因在中央苏区扎根开花。在残酷的战争条件下,中央苏区仅仅用短短的几年时间,就使文盲占绝大多数的苏区群众从群体意义上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全新价值观,接受了苏维埃、民主、科学等先进理念,树立了为共产主义不屈不挠地奋斗,甚至献出宝贵生命的坚定理想与信念。

宽背景长视野地研究深化了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的历史底蕴

传统的研究仅限于讨论中央苏区文化在中共文化史的地位,一般视其为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渊源或萌芽。然而,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在中国近现代的文化发展史上究竟居于何种地位?大部分成果对此都语焉不详。该书把中央苏区文化放到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大变迁与先进文化建设的宏观背景下进行研究,鲜明地提出了 “中央苏区文化与五四文化传统”的研究课题,从而更加科学地探寻了中央苏区文化的历史方位。

从某种程度上说,近现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变迁史,或者说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史。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文化发展演进从 “外在冲击”到 “内在转化”的转折点,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由 “破”到 “立”的历史分界线。如果说,此前的探讨是不自觉不系统的被动之举的话,五四时期提出的变革主张则是自觉的、系统的文化觉醒,规约了中国文化变迁的精神,形成了鲜明的 “五四文化传统”。但是,五四文化传统就当时而言,大多停留在知识分子的口头倡导的狭窄范围。实现文化变革,则需要千千万万群众的实践。该书从这里出发,通过追寻五四文化新青年来到中央苏区后的足迹,发现了中央苏区文化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之间的内在逻辑。从某种意义上说,苏区文化是对五四文化传统的创造性实践。作者的这一视角让中央苏区文化的历史底蕴豁然显现。

具体地说,该书 “从民主观的改造到新型民主的建构、从捍卫科学的价值观到培养科学精神与普及科学知识、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从倡导妇女解放到解放妇女”等方面,别具一格地分析了中央苏区文化与五四文化传统之间的密切关系,并加以展开的分析。比如,倡导科学是五四文化传统的核心诉求,中央苏区所辖均为极其闭塞偏僻之地,其 “愚”状可想而知。然而,在极其残酷的反 “围剿”的战争环境条件下,苏维埃政府却依然设法传播与普及科学知识,包括多渠道传播科学知识,以 “灌输卫生知识于一般劳苦群众”为中心开展卫生防疫运动等等。其治 “愚”之情不可谓不真,相对于中共所处的环境和条件而言,取得的成绩应该说是很突出的。再比如,如果说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倡导的是解放妇女的话,中央苏区时期则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经济平等、推进教育平等、提供制度保障等,实实在在地使解放妇女进入了史无前例的新阶段。

提出的一些新观点具有较强的启发意义

由于视角的转换、新方法的运用、新思路的拓展,该书提出了一些引人深思的新观点。比如,对于传统文化的分析方面,该书考察了毛泽东、张闻天、瞿秋白等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的主要领导人早年接受比较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的情况,认为这些教育在他们思想意识的深处形成了一定的心理沉淀,并且反映到他们主持制定的中央苏区的文化政策与领导的文化建设活动之中;中央苏区的文化建设充分借鉴民间文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文化建设与社会改造,从而构成了中央苏区传承传统文化的最大特色。

对于 “五四文化传统”与中央苏区建设的关系方面,该书提出,中央苏区时期通过确立工农民主专政的国体、健全苏维埃政权组织形式、建立权威高效的监督体制、倡导民主的工作作风等措施,宣示与实现了苏区绝大多数群众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权利在内的广泛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民主,从而实现了 “五四”民主诉求的制度化建构;通过充分挖掘民间文艺资源,大力提倡通俗化,推动此起彼伏的群众化歌谣、戏剧等文艺运动,从而把 “五四”的革命文学呼喊落实到革命文学的建设。

关于文化传播的分析方面,该书着重进行了 “三个考察”:一是系统地考察了俱乐部、列宁室等中央苏区时期独创性的文化机构。它渗透到了苏区城乡最基层的角落,服务于苏区最广大的群众,是基层文化传播的大本营,为苏区文化的传播奠定了极为坚实的基础。二是考察了通讯员队伍、宣传员与宣传队这两支中央苏区的主体传播队伍,以及广大党员干部队伍和俘虏兵队伍这两支特殊的传播队伍的建设情况,从而体现了中央苏区充分激活每个阶层的积极性,建设了一支广泛的传播队伍。三是考察了中央苏区以中心工作为牵引的传播方式,即苏区的文化教育活动大都围绕着重大纪念日、重大节庆以及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重大决策来展开,包括策划方案、调集资源、组织队伍、广泛动员、深入实践、督促检查。“三个考察”中运用了比较多的新史料,提出了新观点,分析也较为透彻。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针对长期以来把苏区文化定格在革命文化层面的观点,该书辩证地指出,“革命性”毋庸置疑是中央苏区文化最重要的特征,但是不能把 “革命性”简单地理解为文化建设服务于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需要的多体现为破坏性一面, “革命性”还体现在“苏维埃文化”之于旧文化的根本区别,以及中央苏区对于文化建设重视的态度、实践的力度与创新的难度。显然,后一层次意义上的 “革命性”就更多地体现出 “建设性”,它坚守并大力践行了 “五四文化传统”,是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建设由探索转为实践的重要起点,是文化自觉的鲜明标志。在当时的客观条件下,其文化建设的成就是非常值得关注与肯定的。

除了较为成功地转换了研究视角、运用新的研究方法、拓展研究思路之外,该书在使用与挖掘史料方面也值得称道,做到了既坚持运用最基本的档案史料,如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中央苏区革命文化史料汇编》,使研究成果根基扎实;又灵活运用文学、艺术等其他学科资料,如 《中央苏区戏剧集》《中央苏区歌谣选集》《红色印迹——赣南苏区标语漫画选》等,使研究成果鲜活起来。同时,作者还尝试使用了国民党方面的档案资料如 《石叟资料》,借助敌对者的角度得出了更加令人信服的结论。通过对 《石叟资料》中有关材料的统计分析,该书认为,科学知识方面的内容所占中央苏区儿童系列教材 《共产儿童读本》的篇幅比例从22%到31%,这么高的比例毋庸置疑地证明苏维埃政府重视科学知识的普及与科学精神的传播。正是通过上述种种努力,该书提出的一系列新观点很有启发意义。

当然,本书也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如何看待苏区文化建设中 “左”倾错误及其历史影响问题,本书着墨不多。书中提及中央曾制定以否定封建文化为名的对于传统文化的否定性政策,但是对于该政策施行的情况及其严重后果没有完全梳理清楚。还有,本书以三个视角为切入点,重新解读苏区文化,很有新意,但是需要适当加强三个视角之间关系的整体性研究。尽管如此,瑕不掩瑜,从总体上看,本书是近年来苏区史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的一部新作。

(本文作者 中国现代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特聘教授 北京 100091)

(责任编辑 占善钦)

猜你喜欢
中央苏区苏区传统
红星照耀下的湘鄂赣苏区
苏区人家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苏区创业致富人
做好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脱贫奔小康工作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新时期学习中央苏区精神内涵的启示
漳州: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