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暴力不应成为时代特征

2011-02-19 06:55胡应斌
浙江经济 2011年22期
关键词:发力暴力渠道

文/胡应斌

习惯暴力不应成为时代特征

文/胡应斌

祛除暴力、消除戾气不是一件简单轻松的事情。需要制度发力,以最大的诚意正视民众的公平公正诉求;也需要以优良的传统文化、现代意识滋养民众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日前一项调查显示,49.3%的受访者确认身边不少人习惯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调查中,33.8%的人表示当其他解决问题的渠道行不通时,会用暴力方式解决,但同时也有31.9%的人明确表示不会采取暴力手段,34.2%的人觉得“不好说”。不过,饶有意味的是,仅18.8%的人认为暴力能解决问题,而41.7%的受访者认为暴力不能解决问题。

“该出手时就出手”,伴着《好汉歌》雄浑粗犷的音乐背景,时下的国人,大概已经习惯了动辄使用暴力来解决问题了。小摩擦,拳打脚踢;大麻烦,动刀动枪;更有带有政府色彩的城管执法、征地强拆,出手之狠辣,不免令人毛骨悚然。在这样的日常印象叠加、刺激之下,中青社调中心的调查报告,不过是再一次佐证了公众的感受而已。那么,人们为什么习惯于暴力解决问题?

从调查的情况看,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解决问题的常规渠道走不通”(72.7%),其次是“弱势群体无力维权”(64.0%),以及“用暴力摆平问题的例子比比皆是”(54.0%)。其实,笼统地看,这几条原因都比较接近,渠道也好,弱势也好,或者说他人示范也好,都属于制度层面的原因。也即,一旦制度不能帮助人们实现公平和公正,剩下来的选择,也就只能是生命个体的血气之勇了。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不胜枚举。老百姓家的房子深夜被强拆,卖水果的老汉摊子被踢翻,农民工辛苦一年拿不到工资,医患纠纷长时间得不到妥善处理,等等。民众在遭遇这些强力欺凌的时候,往往会感到投诉无门、无处说理,以往的正常渠道要么根本不通,要么就是拖延敷衍,甚至还可能遭遇再次的打压。心中的不满郁积久了,自然需要一个发泄渠道。于是,暴力往往成了弱者的武器。

特别是囿于制度层面的习惯性迟缓反应,公众的正常表达往往得不到及时回应,而激烈表达,甚至是暴力叙事才有可能得到迅速回应。这种有悖常规的情形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民众产生暗示,以为只有把事“闹大”了才会有人出面、有人重视、有人解决。殊不知,一旦事情“闹大”,受到伤害的不仅有经济社会资源、政府的公信力,更使得整个社会陷入了一种以暴力求平安的怪圈之中。

制度层面的原因之外,社会情绪的暴力化倾向也值得警惕。此前,一段名为《史上最厉害小孩打架》的视频被疯传,一名家长不仅放纵自己女儿打架,还说“面对欺凌要敢于出手,敢于还击”;河北邢台几名女生集体围殴一名女生、并拍下脱衣视频的事件,也令人发指。凡此种种,足以让人感觉到,时下社会上正在酝酿着一种可怕的暴戾之气,遇到小小触媒,即喷涌而出,蔚成灾难。

这种戾气当然有个体缺乏修养、过于放纵自己的原因,但也与整个社会的传导、影响、濡染有着密切关联。这样表述,并非有意为施暴者开脱,不过是想藉此挖掘一下普遍的社会戾气产生之根由罢了。毕竟,一个大变迁、大转型的社会,仅靠道德的约束远远不够。

公权力必须受到约束,不能过于恣情随性、缺乏边界。一方面,需要制度发力,以最大的诚意正视民众的公平公正诉求,让官德、政府诚信成为社会道德和诚信的基石;另一方面,也需要创新文化建设,以优良的传统文化、现代意识滋养民众,逐步养成一代代有理性、有建设性、有责任感的现代公民。正如专家所指出的,杜绝暴力的关键在于建立完善的矛盾化解机制,以柔性的方法疏导民众心理。

猜你喜欢
发力暴力渠道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反性别暴力
第二章 暴力原则
“暴力”女
人大发力 让“执行难”不再难
这12件事,十九大将全面发力
瞄准“房子不是用来炒的”发力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渠道
向暴力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