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世强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山西太原030006)
特色城镇化道路与山西城镇化进程
闫世强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山西太原030006)
实施特色城镇化战略,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加快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山西特色的城镇化应该走与工业新型化相适应的、生态化的、市场化的、多元化的道路。推进山西城镇化进程,要深化制度改革,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转变政府职能,建立都市圈共同市场。
山西特色;城镇化;城市
推进城镇化进程,已是全面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山西只有走具有自己特色的城镇化发展路子,积极推进城镇化,才能逐步解决我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
第一,走与工业新型化相适应的路子。城镇化与工业化是伴生物,工业化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反过来促进工业化的发展。山西作为煤炭大省,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长期以来的粗放经营使得我们的生态环境与主要的自然支持系统严重恶化。特殊的省情与历史条件,决定了我们必须着眼于更高的起点,把城镇化建设与信息化、跨越式发展、科技创新、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等结合起来,走与新型工业化相适应的城镇化道路。一方面要在信息化高速发展中用现代技术来推进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要以高科技为内涵的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高水平发展。
第二,走生态化的路子。城镇化的进程受人口、自然资源、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制约。山西作为煤炭大省,承受着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过度开采在造成大量经济损失的同时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多数城市空气污染超标,经常受到沙尘暴的侵袭,生态建设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因此,在城镇化过程中,我们决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把生态建设放到突出位置,切实保护、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综合协调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坚定地走生态化的路子。
第三,走市场化的路子。城镇化是城市工业化的“拉力”和农业现代化的“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城市工业化过程同时也是城市经济市场化的过程。农业现代化不仅要引入现代生产要素,而且要实现市场化。也就是说,城市化是由城市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这两个轮子带动起来的,而背后的推力则是市场化。从本质上讲,城市化就是市场化,市场化是城市化的前提。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选择了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道路,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善,城市化还带有很大的强制性,致使城市化进程较为缓慢。因此,为了加快发展城镇化,必须以市场化为动力推进城镇化。
第四,走多元化的路子。根据世界其他国家城镇化的一般规律,总结国内外城镇化建设的经验,当前我省城镇化建设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大城市的功能是辐射全球的,中等城市服务于整个区域,小城镇功能则是服务于广大农村。所以,必须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哪一个也不能放松。首先,要优先发展大城市、区域中心城市,进一步发挥大中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太原要充分发挥综合优势,全方位加快发展,加快构建太原经济圈,并力争进入中西部地区有影响力的城市群行列。其次,小城镇大战略,要高度重视小城镇的发展。小城镇介于城乡之间,在城乡技术、信息、人才等方面,可以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意义非常重大。因此,要抓好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的中心镇建设,发展一批特色小城镇,增强县域经济实力。
城镇化的实质是人口和生产要素向城市集中。在这一过程中,既有新兴城市的诞生,又有现有城市规模的扩张。只有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才能扫除人口迁徙和生产要素流动的制度障碍,清除城镇化过程中的各种阻力,加快我省城镇化的进程。
首先,深化制度改革,消除农民进城的体制和政策性障碍。加快我省城镇化建设,当务之急是以户籍制度为突破口,消除农民进城的体制性障碍。一是以准入条件取代进城人口指标控制,逐步实现人口的开放式管理,以实现人口的自由流动。二是改革人口登记制度。实行按居住地划分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按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三是赋予进城农民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取消对进城农民的各项歧视性收费。与此同时,要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结构多层次、资金来源多渠道、费用基金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建立适用于多种经济成分中各类劳动者的制度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基金调剂适用的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其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承载力。工业的发展及其在特定区位的聚集,带动了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并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大的产业部门,从而成为城市化最大的动力源。因此,除继续大力发展传统服务业外,还要加快社区管理、家政服务及与现代经济紧密联系的金融、保险、信息、广告、电信、房地产、医疗、娱乐、教育、文化、体育、环保等产业的发展,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还要大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城市的承载力。当前,要加快以交通枢纽、城市水源、排污系统、垃圾处理等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各类城市对新增人口的吸纳能力。
再次,转变政府职能,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加强城市管理。没有一流的管理就没有一流的城市,没有一流的城市就没有一流的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必须充分利用市场杠杆整合城市资源,以城养城,以城兴城,以城建城。一是建立新的规划机制,用经营的眼光谋略城市。规划是城镇化的方向标。做好规划,不但能规范城市发展,而且能使城市个性与特色更加凸显。二是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以经营推动城市建设。通过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对城市公共产品经营领域实行全方位市场运作,变“政府管”为“市场管”,变“政府投”为“市场筹”,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参与竞争的城市经营机制。三是建立企业化的管理机制,用经营的方式管理城市。城市作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其优势、资源整合的力度,直接关系到其经济发展的速度。要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必须把城市作为一个资源聚合体,树立经营理念,对城市潜在资本进行重组、经营,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最后,建立都市圈共同市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化本身就是从区域着眼观察城市现象的,任何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区域的支撑,因而要处理好城市建设和区域发展的关系。城市是区域的中心,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发展要依据区域规划,从整体考虑,发挥中心大城市的优势,同时,环绕大城市在城镇密集地区形成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大发展必然带动一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不受行政地域限制、跨地域的都市圈群体的出现,既可以改善大城市中心区域的生活环境,同时又顺应了大城市中心区域快速发展带动其周边地区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应当把城镇密集地区、都市圈和村镇纳入统一规划,打破行政区划的边界,推进都市圈群体的发展。同时,要着重考虑环境、交通、通讯等条件的建设,更多地为人们的居住和生活创造便利条件,通过组群发展,最终形成以“一核一圈三群”为主体的城镇空间布局,达到中心城市、城镇群、经济圈的互补互动。
〔1〕谢扬.中国城镇化战略发展研究〔J〕.城市规划,2003(2).
〔2〕李俊.美国城市化的经验对我国小城镇建设的启示〔J〕.学术探索,2001(5).
〔3〕沈越.推进城镇化战略的理论思考〔J〕.求是,2001(16).
〔4〕卢海元.农村社保制度:中国城镇化的瓶颈〔J〕.经济学家,2002(3).
〔5〕谢文蕙.城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C912
A
1009-1203(2011)01-0063-02
2010-12-02
闫世强(1972-),男,山西临猗人,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现代科技教研部讲师。
责任编辑 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