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减租减息运动中的农民动员
——以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为例

2011-02-19 05:51徐建国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农会斗争干部

徐建国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关于减租减息运动中的农民动员
——以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为例

徐建国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抗战时期,中共实行了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晋冀鲁豫边区在执行该政策的过程中,正确分析了农民的思想状况,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查找思想根源、宣传政策法令、培养积极分子、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口号、开展有组织的斗争等具体措施,把广大农民动员到运动中来,并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做法,对于现阶段的群众动员工作仍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抗战时期;晋冀鲁豫;减租减息;群众动员

关于抗战时期减租减息政策的研究,一直是长盛不衰的课题,但以往的研究主要限于政策的提出、开展、作用及经验等方面,对于运动中的群众动员工作,至今尚无专文论及。笔者拟对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减租减息运动中的群众动员工作进行初步探讨,以求加深对该运动的认识。

一、减租减息运动中农民的思想状况

在减租减息运动中,经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把广大农民动员到运动中,是开展这项工作的关键。减租减息“绝不是过去我们所想象的那样简单,以为政府下道命令,或群众团体召开个大会就可以把民生工作办理完,广大的群众生活真正得到了改善”。〔1〕508这项工作的艰巨性不只表现为农民与地主之间的斗争,也表现为农民自身的斗争,体现在农民固有的思想观念与运动的背离。为此,边区各级政府正确分析了农民的思想状况,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农民受封建思想的束缚,认为交租是天经地义的事,自己是天生“命穷”。中国有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封建思想在农民头脑中根深蒂固。“地主阶级对于农民的封建统治,是一个完整的东西,不但有其经济基础,而且有其上层建筑,即农民在思想上、道德上、习惯上,都在封建束缚之下,认为地主的封建统治是当然的合理的”。〔2〕440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他们“把贫贱贵富都看作是‘命运’决定,不能由人”。〔3〕691所以在农民看来,不是应该仇恨,而是应该感谢地主,“地是人家地主的,人家不租给咱地,咱怎么能活呢?”〔2〕441这就造成绝大多数农民在运动初期,是以被动而不是主动的态度参加的。

(二)农民有害怕变天的思想。由于近代社会长期处于混乱状态,使农民产生强烈的不安定感,再加上地主阶级充分利用这种思想,时刻散播各种谣言,如“八路军要走,中央军要来”,“共产党先甜后辣”,“杀人如割草”等,迷惑群众,以达到他们的目的。这必然在农民中造成混乱,害怕将来地主阶级反攻倒算,产生“减租种地不牢靠”的思想。

(三)农民有依赖政府的思想。由于长期受地主的剥削和压迫,农民有强烈的恐惧心理,不敢与地主开展面对面的斗争。“被地主压迫很多年的佃户,是不敢出头减租的”,即使“经我们鼓动后,他们虽然认为是应该的、合理的,但还不愿意自己出头,希望工作人员办好,省的自己得罪东家”,〔3〕607于是产生依赖上级的思想,“靠上边给办吧”,“农会定多少算多少吧”。〔2〕438

但对大多数农民来说,其思想是复杂的,传统观念、变天思想和依赖心理交织在一起。“我们可以看到农民对于减租的看法是摆脱不开传统因袭的”,“即使他愿意减租,也是想沾些便宜,而不是以为应该……所以在减租时心理上十分矛盾,又想减,又不敢减,依靠上级,等待‘恩赐’”。〔2〕441

二、减租减息运动中动员农民的措施

针对以上思想表现,各级政府面对实际,耐心细致地开展工作,采取多种措施把广大农民动员到运动中来。

(一)采用倒苦水、空肚子、算账、找根源等方法,使农民明白他们穷的根源。农民的思想意识决定了他们的行动,要发动农民自觉起来斗争,必须从思想上找到源头。“当群众还没有认为减租是必要的和正当的时候,他便不会积极地行动起来”。〔2〕440太行区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首先是从思想上解决问题,使群众认识清楚‘该不该减租’。”〔3〕690-691如何提高思想认识呢?最有效的办法是引导他们结合自身经历,进行反省,穷人是怎样穷了的?地主是怎样富了的?地主是怎样压迫咱们的?“经过这样的反省,特别是经过最受剥削最受痛苦的群众的反省,群众的阶级觉悟便会大大提高,和地主之间的阶级界限便会明显的划分开,‘该不该交租’的问题便会得到解决”。〔2〕441

(二)采用多种形式,宣传政策、法令,并让地主和农民了解政府减租减息的决心。让农民了解政策、法令,是运动开展的又一个条件。“土地法令在农村之没有彻底实施”,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大多数佃户对法令不了解,如对减租办法不懂,已减租的还不知道是怎样减的,有的根本不知道种地还要按照法令订约交租”。〔4〕655-656群众只有掌握了政策、法令,才能运用政策、法令来捍卫自己的权益。

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政策、法令的宣传工作,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加大宣传工作的力度,“如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请士绅开会,在座谈会上要求他们表示对减租减息的意见,经过小学教师进行宣传等”。〔3〕625由于大多数农民是文盲或半文盲,只用文字宣传效果不佳,各地在工作中逐渐摸索,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如沁源、绵上等县把农民土地斗争纲领编成秧歌、小调在农村中进行深入宣传。〔5〕

(三)培养积极分子,影响周围群众,经过由个别到一般、由点到面的发动,逐渐形成大规模的群众运动。由于思想认识的不同,群众的觉悟存在很大的差异,培养积极分子能够起到以先进带动后进、推动运动发展的作用,同时干部也可以通过他们接近一般群众,了解群众的思想状况和要求,掌握运动的主动权。“掌握群众思想和掌握积极分子是分不开的,有了积极分子,领导才有所依托,才能经过积极分子团结中间的、提高落后的,才能掌握与统一群众的思想,团结群众阵营,使运动成为一个统一的群众的运动”。〔3〕692

随着减租减息运动的开展和逐步深入,积极分子的作用日益明显。“先由一二个积极分子打通思想,再到群众中活动,打开局面,逐渐形成运动”。〔3〕658如平顺县涌现出大批积极分子,“37个基点村即有271个”,〔4〕651林北县也是如此,并且“六区举行积极分子会议,总结经验,开始推动一般村”,“三、五区积极分子集会,总结了经验,用民主方式,产生了筹委会,吸收各村群众领袖参加”。〔3〕665群众身边的先进模范人物具有榜样的作用,易于成为推动运动的动力。如平顺县用佃户李顺达经过减租到生产、由穷到富的例子来激发群众的斗争热情。〔3〕658

(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口号来发动和组织群众。讲大道理的工作方式不易得到农民的理解和支持,“鼓动佃户,决不是党八股和抗日大道理所能济事的”,所以“我们要抓紧佃户的特点去进行教育,要用土言土语”。〔3〕608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口号,寓法令、政策和号召于其中,易于为农民理解和掌握。

为了消除同农民之间的对立情绪,平顺县提出“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老根是地主”,让群众明白“地主经过你来剥削我”的道理。〔2〕446为了鼓动人们建立农会和发动农民加入,冀鲁豫区范县一、二、三、四区提出“兽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加入了农会才能保证不勾地”。〔3〕609为了发动农民起来斗争,有些地方提出“想吃饭自己干”。〔3〕607为了加强团结,有些地方提出“农民是一家人”,“大家都是穷朋友”。〔2〕445针对在运动中地主阶级编造的各种谣言,各地针锋相对地采取了回应措施。如针对“谁减租中央军来就捉谁”,提出“地主造谣,无非是为了少拿点粮食”;针对“减了租给八路军一半”,提出“谁下米谁吃饭”;针对“减了租,完全由种地的(佃户)支差”,提出“支差政府有明文规定和减租增佃没有关系”;针对“你们暂时给存一存吧”(等待变天的意思),提出“到肚子里存着吧”。〔1〕515这些口号和语言通俗易懂,对发动和组织农民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五)组织并动员农民加入农会,使农会成为领导运动的核心,发动群众有组织地进行斗争。减租减息是发动农民解放自己的运动,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推行,只能是流于形式。比如有些地方由于没有真正发动群众,表面上地租减了,“实际上仍按原数交纳”。〔2〕120如何改变流于形式的状况呢?办法就是要发动农民起来斗争。但农民个体的力量是无法与地主阶级相抗衡的,“没有坚强的群众组织力量,特别是农会的组织力量是无法巩固斗争胜利成果的”。〔6〕198要想把农民组织起来,“首先是应把农会壮大与健全起来,动员一切农民加入农会,使农会等群众组织具有雄厚的群众基础”。〔6〕197-198如涉县在农会等部门的组织下,于1942年11月先后三次召开联村斗争大会;1943年1月,农会又组织召开斗争大地主任聚五的万人斗争大会,推动了全县减租减息运动的开展。〔7〕

三、减租减息运动中群众动员的经验

群众动员是艰苦细致的工作,需要各级政府齐心合力,各个部门紧密配合。边区各地在开展这项工作的过程中,也有过曲折和失误,但他们能迅速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改变工作方向和工作态度。

(一)群众动员工作必须与村政权改造和加强工作相结合。发动农民自觉参加运动,村政权的改造和加强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有些地方存在村干部利用权力为自己或他人谋私利的现象。如左权二区的堡子村在1942年的运动中,因为村干部与地主是同族,包庇地主,只给外地的佃户退了租,而没给本村的佃户退租,〔2〕75在群众中造成了很坏的影响。此外,由于干部缺乏导致村政权不健全,也影响了运动的开展。如太行八分区难以开展大规模群众运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村级政权还非常不健全”。〔4〕649在有些地方,还存在着代表贫雇农利益的干部缺乏的现象。比如和顺县牛槽沟村,在1944年以前,共有12个干部,没有一个是赤贫或雇工;土岭村与之类似。〔3〕601

随着运动的深入,村政权的改造和加强状况与运动能否顺利开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各地对村政权的改造和加强工作的开展。如林县清沙村“罢免了不为群众谋利益,私用公款的农会正副主席,群众情绪开始有新的转变”。〔4〕505更大规模的改造和加强村政权,出现在各地普遍开展的村选运动中。太行区“几年来,所有老根据地六个专区村政权,可以说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民选出来的”。〔2〕211就其他地方来说,“在冀南健全的村政委员会有七百四十三个,民选村长一千一百九十八个;在冀鲁豫改造的村政权有九千三百五十七个”。〔8〕随着村政权的改造和加强,农民选举出了真正能代表他们利益的村干部,极大地推动了运动的开展和深入。

(二)必须走群众路线,组织起群众团体,使其成为领导运动的核心,发动群众自觉地斗争。无论是做思想工作,还是开展斗争,都必须走群众路线。“凡在减租运动做得比较好的地方,都是经过从思想上发动群众,使群众逐步觉悟起来,进行有组织的斗争,而又经过群众自己的行动(斗争)锻炼,提高群众的觉悟,把群众真正组织起来”。〔2〕419

在减租减息运动中,各级政府严格地区分政民关系,使群众团体充分发挥作用,成为领导运动的核心。如沙河县由农会组织农民开展运动,取得很大的成绩,并且使农民“真正认清了农会是为自己谋利的群众组织,在‘要抗日吃饭,组织农会自己干’的口号下,纷纷成立或改进村农会”,“以前对农会表示怀疑或观望的农民,均已正式加入”。〔9〕

走群众路线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把群众正确的但是比较零星的意见集中起来,成为大家公认的道理,提高与巩固群众的觉悟”。〔2〕419平顺县在1944年冬季的检查运动中,采用访痛苦会等形式,推动了减租减息运动的深入开展。

(三)在开展减租减息运动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斗争策略。在运动中,由于群众基础、发动情况、村政权改造、反动势力的强弱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地区差别很大,需要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和斗争策略,同时在运动的不同阶段,也要根据形势转变斗争策略,把运动逐步推向深入。晋冀豫区党委为了有针对性地指导运动的开展,把全区分为较先进区、薄弱区和重新发动区三种类型,并确定了针对不同地区的工作方法和斗争策略:“先进区是继续发动群众,面向落后群众,面向落后村;薄弱区是依靠较有工作基础的村庄,选择顽固的大户及恶霸,并与政治斗争结合,集中力量突破一点,……重新发动区是检查当时干部、支部及群众存在着的问题,历史上的不满,适当自我批评,重新放手发动群众。”〔2〕331-3321943年11月,边区政府作了更为明确的规定:“在指导方法上应注意具体领导,不同地区要有不同的要求和重点,一般对于真正减过租的,而群众也曾发动的地区,主要是再深入检查……对于未真正减租,或形式上减了而未发动群众的地区,必须宣传法令,扶植农民起来认真执行‘真减’,纠正‘假减’和‘恩赐’的错误。”〔2〕122根据上级的指示,各地依据本地实际状况,采取了富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法和斗争策略。

(四)群众在转向实际斗争后,要进行积极的引导,避免“左”倾行为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减租减息运动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提高农民觉悟、使农民行动起来开展斗争、减租减息、向地主交租交息、调整农民和地主关系的过程。长期受到压迫的农民在开展斗争的过程中,如果不能把行动控制在法令允许的范围内,很可能会产生打、砸、烧、抢、杀等“左”的行为,这就会破坏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把地主阶级推向对立面,所以要“教育干部人民在执行法令中,注意克服与防止各种偏向”,“对已经执行了法令的每个公民,保障其人权、政权、财权、地权,坚决贯彻减租减息法令,其已减者,必须依法交租交息”。〔2〕77

当运动中出现“左”的苗头时,“可以暂时转向更深刻的思想教育,等群众冷静一下,以期保持农民的政治上、思想上清醒,而使他们的行动能够符合于正确的政策”。〔3〕692平顺、壶关等地在出现混乱的情况下,采取了暂时停下来、转向更深层次的思想教育的策略,不但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而且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思想觉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2〕445

(五)参加运动的干部,应该深入农村调查研究,改变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发动群众参加运动,需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农民中的种种思想顾虑,并不是一两次的诉苦会和斗争会就能消除了的”,〔6〕18它需要干部克服主观意识的束缚,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克服工作中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只有这样,“党的政策才会真正在群众中实现出来”。〔2〕310这种做法极大地促进了干部思想意识、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的改变。

干部怎样才能了解到实际情况呢?冀鲁豫区范县三区总结的经验如下:一是通过群众了解,二是走村长路线了解,三是进行侧面了解,四是从接近与教育佃户中了解。〔3〕606应该了解哪些方面的情况呢?一是地主与佃户的数目,二是租佃关系和剥削情形,三是地主与佃户之间的私人关系,四是各个佃户的觉悟程度和斗争情绪,五是各个地主的特点,六是整个村的一般情形等。〔3〕607

对于只依靠行政命令强迫群众的干部,自然会遭到觉悟起来的群众的反对。“把群众发动起的地方,群众都要求发扬民主,批评干部,甚至要求撤换干部与反对干部”。〔2〕424这对干部来说,是巨大的压力,会促使干部深刻反省自己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平顺二区召开主要村干部反省会55次,522人参加;一般村干部反省会28次,593人参加;一揽子反省会33次,1 029人参加。〔4〕650通过反省,“平顺三十七个基点村有三百九十五个干部在领导作风上有了新的转变”。〔4〕650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晋冀鲁豫边区减租减息运动中的群众动员工作,是一个层层推进、逐步深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采用了卓有成效的动员方式,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束缚,提高了群众的阶级觉悟,充分发动了群众,显示了群众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一次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普遍、深入的群众运动。同时,对从事群众动员工作的各级干部来说,也是一次反省自己、转变思想观念、改变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走群众路线的教育过程,它密切了干群关系,增强了人民对抗日民主政府的信任。在运动中总结出来的工作方法和经验,对于我们今天从事群众工作,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1〕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档案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财经史料选编(河南部分):四〔G〕.北京:档案出版社,1985.

〔2〕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档案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财经史料选编(河南部分):二〔G〕.北京:档案出版社,1985.

〔3〕晋冀鲁豫边区财政经济史编辑组,山西、河北、山东、河南档案馆.抗日战争时期晋冀鲁豫边区财政经济史资料选编:第2辑〔G〕.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

〔4〕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档案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财经史料选编(河南部分):三〔G〕.北京:档案出版社,1985.

〔5〕本区腹心各县减租换约蓬勃展开〔N〕.太岳日报,1942-08-17.

〔6〕太行革命根据地史料丛书之七:群众运动〔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7〕太行革命根据地史料丛书之五:土地问题〔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13.

〔8〕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档案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财经史料选编(河南部分):一〔G〕.北京:档案出版社,1985:619-620.

〔9〕“建设后方支援前线”沙河进行清债减租〔N〕.新华日报(华北版),1942-08-11.

D231

A

1009-1203(2011)01-0056-04

2010-12-10

2010年度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科研基金项目(10ZYK312)。

徐建国(1971-),男,山东临沂人,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讲师。

责任编辑 冯耀明

猜你喜欢
农会斗争干部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朱允炆和叔叔们的斗争(下)
正当防卫正当斗争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信干部任免
旧政协关于停战问题的斗争
建国初期剿匪斗争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