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多元改造模式与村民市民化

2011-02-18 14:11孟祥林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城中村居民村民

□孟祥林

(华北电力大学社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河北保定 071003)

城中村多元改造模式与村民市民化

□孟祥林

(华北电力大学社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河北保定 071003)

城中村改造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共性问题。因各地的具体情况有差异,城中村改造的模式也不同,总体思路概括起来就是土地经营资本化并且将城中村居民现在的生活与日后的生活进行平衡考虑。城中村居民市民化一般要经过四个步骤:拆迁补偿、稳定就业、自主创业、全方位提高。期间城中村居民的代际差异很突出。考虑到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城中村改造不能整齐划一,需要从宏观和微观等多层面入手探索创新改造模式。

城中村;村民市民化;改造模式;对策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双加速时期,城市规模扩张过程中都面临着城中村改造问题。如何按照生态、健康、文明、宜居的现代城市理念,创新城中村改造模式,加速城中村居民的市民化进程,全国各地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一、城中村改造模式分析

(一)土地资产化滚动经营

这种模式的城中村改造实行“政府引导+村民入股+开发商融资”的机制。[1]在城中村改造中实行土地资本化政策,将村集体的土地量化为股份,并由村集体、开发商和政府共同组建股份公司,按照土地入股的多少从公司中受益。组建股份公司的三者承担不同的责任:开发商负责投资、政府负责基础设施建设、村集体和开发商共同负责村集体改造。在此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进行土地的资产化经营,以便在城中村改造后能够使各方获得持续性的收入。这种模式首先需要对集体土地实行国有化改造,然后以土地作为资产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其中可以将部分土地划分为较小的股份并向社会出售,公司按照社会公众持有的份额给相应的投资者红利,这样可以解决公司短期内资金不足的问题,从而用利益双赢的方式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土地的增值性经营中来。在很好地平衡利益各方之间关系的同时,变城中村居民的一次性收入为持续性收入,使居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效结合起来,从而将城中村改造的阻力减到最低。

(二)“住房+出租房”安置

不同城市在城中村改造中面对的问题是不一样的。有些城市由于本身规模小,并且城中村的人口密度不大,这种状况下城中村村民的宅基地非常多,宅基地上的建筑物的租金成为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城中村改造后村民的这些租金收入来源将会全部失去。在一次性补偿不能抵补居民的收入的时候,居民就会对拆迁有很大的抵触情绪。为了解决村民在拆迁后所关心的三个主要问题:住房问题、租金问题、生活问题。可以实行“住房+出租房”的方法解决。在拆迁后的规划用地中安排相当的土地用于建设出租房,按照村民既有的出租房面积补给村民,村民对出租房具有产权。这样就将村民原先的自建自租房变成了整建整租房,在整齐划一的规划下不但可以保障村民原先的收益不减少,而且还能够腾出大量的土地进行城市规划。在村民的持续收入得到保障的同时,还能够妥善地处理好村民的住房问题。

(三)“住房+就业”安置

城中村改造中村民最为关心的是未来的生活状态,这就需要充分考虑城中村改造后村民的后续生产生活保障问题。就像前文谈及的土地资产化的思路一样,要在土地资产化经营的过程中将城中村居民纳入到“经营”的范畴中,要首先对这些居民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后成为经济实体中的工作人员。这种“住房+就业”安置方法可以解决村民生活的后顾之忧,也可以相对减少政府在城中村补偿方面的费用。城中村改造后期涉及的社区维护、商铺经营、物业用人等方面招聘员工的过程中,也应首先考虑城中村的居民就业,使城中村居民脱离农业生产后,具有体面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有利于城中村居民真正实现从外在到内在诸方面的市民化。

二、城中村居民的市民化路径

城中村居民由农民变市民并不是在拆迁改造中一次完成的,拆迁改造只是村民变市民的开始,居民从根本上实现从村民到市民的转变需要经历四个步骤。

(一)第一步:拆迁补偿后村民到市民的身份变化

城中村居民世代居住在村庄中,传承父辈留下的生活方式和房产。这些村庄原先在城市规模较小的时候,位于城市郊区。由于距离城市较近,所以村庄中农民的生活与城市有不可割舍的联系:可以方便地从城市获取生活必需品并将自己的农产品销售给城市居民。随着城市快速向外围推进,这些村庄逐渐被裹进建成区。城中村居民在一定的拆迁补偿政策下得到补偿款、安置房等,村民户口转变为城市户口,村民的身份从形式上转变成了市民。

(二)第二步:稳定就业

城中村居民虽然得到了拆迁补偿,由于大多数城中村居民没有专门技术,所以只能选择低档次服务行业作为自己转变为市民后的初期就业方向,这些职业大多收入不稳定,而且工作辛苦。这些新市民经常在不同的行业中频繁变换工作。但是随着这些居民的摸索,在多个行业的频繁变动过程中逐渐固定在某一个行业中,使得自己的就业逐渐固定下来,工作相对体面并且生活相对稳定。

(三)第三步:依托较厚积累进行创业

由于拆迁补偿为居民在短时间内注入了大量的资金,“新市民”在积累了一些经验后也逐渐萌生在自己熟悉的行业中进行创业的念头。这种变化是其内在素质发生全方位提升的表现。在经历了长时期的能量蓄积之后,城中村居民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创业竞争力,并且开始渗透到各行业。

(四)第四步:高素质居民高就业能力

城中村居民通过自己创业不但具有了稳定的收入,而且很大一部分人已经由原来的打工仔变成了小老板。居民的素质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不但物质生活状态有了很大改变,而且道德水准、知识素养等各方面都有了明显改变。这时的居民已经转变了“小富即满、随遇而安”的小农思维方式,有了更高的追求。

三、不同状况的村民在市民化过程中的行为方式

(一)城中村居民的心态差别

城中村居民按照年龄、生活水平、就业能力等的差异进行组合后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年龄分为高、中、低等层次,生活状态分为富、中、穷等层次,不同年龄、不同生活状态的居民的就业能力分为强、中、弱等层次。不同状态的城中村居民在城中村改造中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对拆迁补偿的要求以及对未来生活状态预期都有很大的不同:希望从拆迁中得到较多补偿并迅速改变生活状态的程度由弱到强依次为A区、B区和C区。A区居民的生活状态已经很好,农业产业已经不是其主业,拆迁补偿只是在不同形式上改变其财富的总量,生活质量并不会再有实质性的改变。B区居民在生存状态上较A区居民有较大差距,自身的财富存量较小,谋生出路具有兼业特点,具有很大愿望通过拆迁补偿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C区在三类居民中的生存状态最差,希望通过拆迁补偿改变生存状态的愿望最为强烈。不同区域的居民虽然生活质量有差别、财富的拥有量不同,但是在拆迁补偿问题上具有共同的利益,不同区域的居民会因为共同的利益而站在同一个“战壕”中,只不过不同区域居民的心情强烈程度不同而已。C区的居民希望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兑现补偿,B区的居民次之,最不着急的是A区居民。

(二)城中村居民的代际差别

城中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虽然表现出某些共同特点,但是深入分析这个群体后就会发现,由于性别、年龄、知识水平、收入状况以及就业状态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城中村问题非常复杂。城中村内部的代际问题非常突出。城中村改造至少直接涉及老年、青年和幼年三代人,村民的宅基地是老年人从前辈那里继承下来的财富,依托这些财富得到的补偿不但老年人自身受益,而且儿辈和孙辈都受益。老年人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容易改变,劳动能力逐渐丧失,但仍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改变儿孙的生存状况创造条件。青年是城中村居民中年富力强的一代,因为自己正逢创业的最佳年龄,所以非常希望乘城中村改造的东风使自己能够具有广阔的就业出路,不但改变世代承袭下来的农民生存轨迹,而且让自己的家庭真正成为城市人,同时使自己的孩子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幼年人在城中村改造中虽然不直接表达自己的主张,但希望在祖辈和父辈的呵护下会彻底改变城中村居民的身份和生活质量。由于这些方面的原因,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虽然居民统一搬进安置楼,并且按照同样的标准得到拆迁补偿款,但村民市民化的进程存在很大的差别。即使是在同一个家庭中,居民城市化进程的速度也是很不一样的:老年人最慢、青年人较快、幼年人很快融入城市社会。在此过程中,可以将城中村居民定位为一代居民、二代居民和三代居民。一代居民即老一代居民,这些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差,对既有的生活方式较为保守,全方位提升素质较为困难,这一代居民是彻头彻尾的农民。二代居民即城中村中的年轻人,虽然青少年时期是与父母一同生长在农村环境中,但切身感受到城市化对自己生活方式的冲击,具有冲破农村生活方式的强烈愿望,看到老一辈人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于是自己主动承担起改变目前生存状态的重担。虽然还在继续经营着父辈留下来的土地,但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将自己的主导生活目标向非农产业转移。城中村的改造更加强化了二代居民的信心,二代居民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农业产业之外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所以二代居民是城中村居民由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的一代。三代城中村居民即城中居民中的幼年,这些人大多数还在上学或还没有上学,即使不进行城中村改造,他们也具有通过努力改变自身身份的强烈愿望:或者通过考大学或者通过个人创业使自己具有很强的城市发展竞争力。

(三)城中村居民的就业差别

城中村居民由于整体素质偏低,一般在就业选择层面没有太高的要求。一代居民在农耕之外,大多通过摆地摊、收废品、做临时工等方式赚取收入。城中村改造后已经没有了土地,一般选择品位较低的就业层次,工作不体面而且收入也不高。二代居民希望自身创业或者在公司中就业,不但可以赚取更高的收入而且使自己工作得更加体面。二代居民大部分还是从事蓝领工作,也已经有部分居民进入到白领领域。一代居民虽然已经转变为城市户籍,但实际上还是按照原先的思路谋生,在骨子里还是农民,城中村改造并未使这部分居民脱胎换骨。二代居民虽然是在农村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但由于能够很好地接受城市化进程对自己各方面的影响,加以自身的素质较一代居民高,敢闯敢干的二代居民很快使自己融入城市生活。在自己行为的影响下使得三代居民从一开始就接受城市文明的影响。三代居民从内在素质到外在表现已经是完全意义上的城市人。城中村改造的不仅是城中村的居住环境,更重要的是城中村居民的心态。城中村居民开始按照城市人的生活准则待人接物,使自己在潜意识中不再感觉到自己是农村人而是城里人。三代居民已经完全脱离了农业产业,并且综合素质较高,就业和收入前景一片光明。

四、城中村改造的多元化对策

城中村改造的一般思路是将农村景观改变为城市景观,即用水泥路替代土马路、用楼房替代平房,在外观上使原来的城中村与既有的城市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但是对城中村的改造不一定必须按照这样的模式进行,还有多种其他的模式可资参考。

(一)变城中村为城市田园

城中村改造的成本非常大,而且改造后的城中村居民要离开自己原有的家园面对全新的生活方式,大部分一代居民和部分二代居民具有“前途未卜”的感觉是很自然的,[2]P25-31为此可以对不同的城中村进行区别对待。对条件较好的城中村可以采取适当保留的方式,将城中村改造为似村庄非村庄似公园非公园的状态。在改造中按照城市发展的统一布局,对村民的住房进行集中布置,改造后的村庄保持原有的农村风貌,注重村落文化的传承,[3]P59-63对周边的生活环境进行公园化处理。城市居民可以通过这些“城中村”看到城市发展的轨迹。城中村居民在集中居住的同时,被安排进行“公园”维护以及在村子被改造后建设的经济实体中就业。在“村子”中居民可以结合村子的特色开办旅游项目,拉动城中村经济的发展。例如在经营性土地上开饭店,但是开一般的饭店肯定没有特色,所以需要在农村文明与城市文明之间找到一个切入点,既让消费者感到不同的同时又享受到便利。一个大的饭店中可以设置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可以根据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期、文革时期、经济转型时期等不同时期人们的消费特点进行饭菜设计、房间布局、店员装束等,甚至还可以将时期扩展到清朝、明朝乃至元朝等,消费者到饭店的不同区域就可以消费到不同时代特色的饭店服务。在“村子”中不仅可以在餐饮方面做文章,而且可以在民族风情方面做文章。将全国富有特色的民族风情进行艺术化处理后,浓缩到“村子”中来,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村子的风貌,而且为村子注入了经济增长动力。这种具有“田园风光”的城中村通过打造富有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很好地实现了从农村到城市的过渡和共融。

(二)城市发展的镶嵌构思

一般印象中的城市都必须是集中连片的发展,城市的象征就是高大的楼房和沿线布局密集交通站点的水泥路。城市发展集中布置无疑可以实现聚集经济并且达到规模化发展的目的。这种集中连片的城市发展模式使得城市呈大饼状向周围蔓延。城市的该种发展模式不但会造成城市发展拥挤,而且不容易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所以可以考虑通过镶嵌式发展模式构建城市发展格局,使城市对周边乡村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城市可以分版块布局,不同部分可以在承担相类似的功能的同时有所侧重,相互之间通过非常方便的交通网络相连通。各部分城市的村庄间及村庄与城市间也具有很好的交通网络相联系。居民在由一个城市版块前往另外一个城市版块的过程中可以不断领略城市景观向田园景观以及田园景观向城市景观的变化。由于此间将大规模的城市划分为若干个小的部分,每个部分都可以有更多的城市周边区域与农村接触,从而可以更好地发挥城市与乡村融合发展的优势。城市居民可以更加方便地与周边农村区域建立联系。城市的住宅区甚至可以建设在农村地区。在这种情况下真正形成“城中有村”、“村中有城”的局面。这种情况下的村庄分为城市版块之间的村庄和城市版块之外的村庄。对于圈内村庄需要按照城市总体发展规划设计进行,将这些村庄设计成城市之间的城市化田园景观,圈外村庄可以继续保持原始的村庄景观,但是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原来的农村已经成为了新型城乡形态下的农村。

(三)微观工作要先于宏观

城市化进程说到底是从微观到宏观的过程,但目前的城市化进程给人们的印象是轰轰烈烈的拆迁和造城,大破之后紧跟着就是大立。在拆迁之前很多微观细致的工作没有做好,城市化进程更多表现出来的是造城,而并非是顺从城市发展的自然规律经过长时间磨合后的结果。实际上,在将城中村的居民进行妥善安置后,迫切需要对原有的土地进行长远规划,包括道路、树木、卖场、车站、桥梁等的设计都要着眼于长期,甚至街道的拐角设计、观赏花卉的选择、厕所的外观及相隔距离等都要进行精心地论证。只有城市建设中的每一个微观方面考虑得非常细致周到,整个城市的发展才能够有条不紊。在对城市的硬件方面进行设计的同时还要考虑到软件方面,包括城市的文化氛围、行为规范等。在城市的快速发展中,很多城市非常注重城市的道路、花草等硬件方面的建设,城市建设的软件方面被忽视。于是就会经常见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行人横穿马路、机动车不按红绿灯的指示行车、私家车随便停靠在路边、自行车逆行强于顺行、市民在花丛中随处便溺、市民在任何地方随处扔垃圾和折花木、在当街的墙上随处乱画等,不但影响了城市的美观而且影响了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虽然城市的面积在扩大,城市的居民数量也在扩张,城市的商业网点也在迅猛增加,但是居民的内在素质没有得到同步提升,这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城市迅速扩张的同时城市的内在品质下降的结果。城市的内在品质是城市的软实力,体现在居民日常行为的一举一动中。城中村迅速融入到建成区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既有城市与新建城市之间的关系,则城市的发展就演变成了一个空壳,最终的结果不是原有城市拉动新建城市的品味提升,而是新建城市拖累原有城市的品味下降。

[1]焦爱英,牟玲玲.城中村改造模式比较研究[J].中国农机化,2009(5).

[2]孟祥林.城镇化进程模式:从发达国家的实践论我国存在的问题[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3]陈琳.城中村改造中存在的新问题及解决思路[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Diverse Renovation Models for Villages in City and the Citizenization of Villagers

MENG Xiang-lin
(Insitute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Baoding,Hebei 071003,China)

The renovation of villages in city is a common problem in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of our country.The renovation models vary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pecific cities.A general principle for renovation of villages in city is to capitalize the lands and balance the present life and the future life of the villagers.Generally,the citizenization of villagers in cities has four steps:removal compensation,employment,creation of self- owned business,and all- around improvement.During the period of citizenization,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among different generations.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various factors,the renovation of villages in city should not be conducted in a unified model,and innovative renovation models should be worked out from both the macro and micro levels.

villages in city;citizenization of villagers;renovation models;countermeasures

F291.1

A

1674-0599(2011)03-0112-05

2011-02-14

孟祥林(1969—),男,河北保定人,经济学博士,教授,华北电力大学社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经济理论与区域研究、人力资源开发与教育过程分析。

本文是如下课题的部分成果: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编号 09YJA790070)、河北省教育厅项目(编号SZ2010505)、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HB10GJ011)。

(责任编辑:廖才茂)

猜你喜欢
城中村居民村民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石器时代的居民
发达地区城中村改造困境与出路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特色城中村景观设计初探——以建荣村为例
存续与发展:我国城中村治理的路径探讨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