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俭建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上海 200237)
·参政党建设·
政治共识与参政党思想建设的路径选择
姚俭建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上海 200237)
基于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所达成的政治共识,是我国多党合作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理论升华,它包括基本价值和程序规则两个层面。政治共识的达成和增进,是一个互动沟通、强化认同、观念内化和行为外化的复杂过程。这一过程的四个环节既前后衔接、环环相扣,又互为渗透、逐步深化。从增进政治共识的角度分析,参政党思想建设的路径选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力推进“同心同行”主题学习教育活动;二是积极促进“同心”品牌的培育。
政治共识;参政党;思想建设;路径选择
胡锦涛同志在2011年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9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最鲜明的特质,是我们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有力保证[1]。对于新时期民主党派来说,能否体现这种特质,提高参政党履行职能和发挥作用的能力,不仅事关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和发展方向,而且事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坚持和完善。基于此,本文从增进政治共识的角度,探讨进一步加强民主党派思想建设的路径选择。
作为一种政治认同的逻辑,人们对自身所在政治系统运行状态的观念认同和内化往往持有一定的底线或原则。政治共识则是这种基本政治认同逻辑的表现。正如国外学者罗尔斯所言,尽管人们不能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一致意见,但是,在政治领域里人们各行其是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必须以某种政治共识作为人们合作的基础,努力寻求并界定政治共识是政治哲学的重要使命[2]。
一般而言,政治共识包含程序性共识和实质性共识两重含义:“程序性共识指的是一种通过政党之间或政府与主要的利益集团之间的磋商和讨价还价以作出决定的意愿;实质性共识则是指两党或多党之间在意识形态取向上的重叠,表现为它们根本政策目标上的一致。”[3]参考上述的界定,本文对所要讨论的政治共识的两重含义作如下规定:一是基本价值的共识,是指社会或组织共同认同、认可的基本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二是程序规则的共识,是指社会或组织共同认同、认可的活动规则和运作程序。
政治共识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它体现着意识形态的一致性,是指人们在顶层层面上表现出的思想观念的一致性。基本价值的共识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展开,则是对所处社会或群体的主流核心价值观念的认同。它所反映和弘扬的内容必须能够满足大多数人价值偏好的现实的利益需要和对未来的设想。程序规则的共识则要解决有关“怎么样”的问题,也就是对具体运作及其规则的认同和遵循。在政治实践中,只有不断建立、健全和完善政治运作的程序和规则,按程序、规则办事,政治领袖和政治政策等才能获得社会或组织的认同。当然,无论是基本价值的共识,还是程序规则的共识,都不排除存在某种程度的差异。只要社会利益是多元的,共识就不是绝对的。共识也有程度和范围的不同,在利益分化严重的情况下所能够达成的共识,往往是最低限度的共识,即人们通常说的“最大公约数”[4]。正如有学者所论及的,歧见是社会本质的常态,共识并不是现成的,而必须创造[5]。
从参政党的历史定位出发,参政党所需增进的政治共识可具体表述为:一是基本价值层面的共识,包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参政党性质与使命的认同和观念内化;二是程序规则层面的共识,包括对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党际之间协商的程序以及“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十六字方针等方面的认同和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共产党在重大决策和重要人事任免等问题上与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进行沟通协商,体现了程序规则层面的共识,是一项保证决策符合民意的制度设计。
在我国多党合作中,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建立在承认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的前提之下,也意味着不在政治生活中谋取执政党地位。当然,这并不表示其放弃政治追求,而恰恰是以政治诉求的实现作为其存在的根本前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主党派之所以能与中国共产党建立多党合作关系,就在于其反帝爱国、追求人民民主的政治愿望与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纲领基本一致,能够在为共同目标的奋斗中实现自己的政治诉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执政党与参政党关系的形成,既反映了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发展目标、方向、原则上的一致性,也说明这些政治目标的实现能够反映、体现和实现民主党派的政治诉求。当然,由于各民主党派都有各自联系的群众,所代表的群众利益诉求不完全一样,因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是一部分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其政治诉求与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在根本方向和目标上具有一致性,但又有自身的鲜明特点和特殊需要[6]。
值得注意的是,当我国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之际,民主党派内部成员的结构也发生着很大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各民主党派已经成为各自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成为进一步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在制度层面,对新时期民主党派性质的界定集中体现在中共党内的两个重要文件中。1989年12月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指出: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2005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又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该文件指出,为适应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并明确概括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特点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7]。这一文件在已有多党合作制度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五条政治准则,要求牢牢把握发展这个根本任务;进一步明确了政治协商的原则、内容、形式和程序,以及民主党派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明确了民主党派的性质,要求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帮助下搞好参政党建设;进一步明确了要始终坚定不移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国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已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中走过了六十多年的历程。在多党合作的长期实践中,参政党在我国政治生活和政治发展中显示了独特的政党功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历史地看,目前我国社会的政治共识,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和作为参政党的各民主党派通力合作才逐步形成的。其中,中国共产党起着主导作用。基于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所达成的政治共识,是我国多党合作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理论升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多党合作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基本战略。1922年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案中,就明确提出了政党合作问题,之后与国民党实行了两次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后,又与各民主党派一起创立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即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改革开放以后,又发展成“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这十六字方针适应了时代变革前提下多党合作的新要求。
从功能上考察,政治共识是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基础,在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政治共识的重要性在于,当人们对一种既定的政治体系存在着基本相同的看法时,人们便会去维护它,从而降低政治体系用来维护自身运行的交易成本。正如亨廷顿所说:“社会的统一建立在对该政治观念的共识基础之上,只有达成共识的各种学说才能得到政治上积极行动的社会公民的确认,而正义要求与公民的根本利益——他们的社会安排培育并鼓励他们追求这些根本利益——又没有太大冲突的时候,稳定才有可能。”[8]在我国现有的政党体制框架内,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能否容纳各种不同利益群体和新生的阶层,使之成为现行体制框架内的力量而不是反对派的力量,是形成政治共识、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任何被大多数人认可的政治共识都具有时代性,应该符合时代的要求,是时代和社会自身实践成果在理论上的反映。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达成的政治共识也是如此,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从特质上分析,政治共识的突出特点是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理念上具有较高程度的重叠性。各民主党派由于所代表的群众基础与执政党有所不同,能否真正表达社会特定阶层和利益群体的诉求,是获得群众认同并进而引导社会不同利益群体适应主流价值和主流意识形态的条件。因此,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基本价值的共识的重叠性越高,就越能够维系长期合作。同样,多党合作格局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又可进一步带动全国人民凝聚起共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共识。
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或组织,政治共识的达成和增进都是一个互动沟通、强化认同、观念内化和行为外化的复杂过程。这一过程的四个环节既前后衔接、环环相扣,又互为渗透、逐步深化。
第一,互动沟通。从政治共识形成的机制上分析,只有广开沟通渠道、加强思想交流,才能取得政治共识。强制灌输是单向的、不平等的,自由沟通则是双向的,反映了一种平等性。只有通过自由沟通,才有利于对政治问题达成共识,政治权威、政治政策等才能获得社会或组织成员的认同。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共识的形成离不开沟通,“所有政治行为都是对沟通的这种或那种方式的反映”[9]。中国共产党在与各民主党派的长期和谐相处与互动沟通中,逐步求同存异,进而建立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社会未来发展的基本认同。同时,各民主党派又有自己特定的群众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民主党派在数量上的增长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其影响力虽不能与执政党相比,但在自己的群众基础方面却可以起到沟通、引导作用。这种沟通可以是各民主党派与自己群众基础的沟通,也可以是各民主党派与执政党之间的沟通,在沟通之中整合共同利益,探寻基本的政治共识。
第二,强化认同。在现代化进程中,由于社会结构的不断分化和功能的不断细化,社会角色也日趋纷繁复杂,人们不可能在价值、观念方面达成绝对同一。这时候,促使人们联结的纽带,是基于社会分工造成的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分工虽然造成人们价值、观念的多样,但也促进了人们相互依赖的合作。只有以这种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为基础,才有利于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分歧与隔膜,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认同。一般说来,政治认同是促进不同政党之间相互作用、生成多党合作有效运行的关键因素。它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人们在一定社会中生活,总要在一定的社会联系中确定自己的身份,如把自己看作是某一国家的公民、某一政党的党员、某一阶级的成员、某一政治过程的参与者或某一政治信念的追求者等等,并自觉地以其组织及过程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巩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所建立的亲密友党的合作关系,离不开在重大问题上所形成的政治认同。这种政治认同可概括为六个方面:一是目标的认同,即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二是对现行宪法的认同;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共产党政治领导地位的认同;四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方针的认同;五是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六是对党和国家重要战略策略的认同。
第三,观念内化。在这一环节中,党派组织及其成员在政治认同的基础上,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政治共识,并把它们纳入自身的价值认知系统之中。从方法论上考察,这种内化就是民主党派组织及其成员凭借自身的政治认识结构,加工整合新的政治认知信息的一种形式。从党派成员角度分析,它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它是一种抽象。一般说来,党派成员在政治认同阶段所获得的观念,尽管在质上具有某种程度的同一性,但仍然是比较零碎的。对此,通常运用逻辑的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工具,对新的信息进行逻辑加工,使之逐步简单化、层次化和条理化,进而与党派成员自身的认识结构相适应。另一方面,它是一种理解。在认识论中,理解是认识主体从理论上把握现实的一定层次、知识上再现认识对象的方式。它是内化阶段必不可少的环节。政治认同阶段获得的政治价值认知,往往有别于党派成员以往所具有的政治知识和现实经验。因此,党派成员必须通过自己的深入思考,从理论与现实、抽象与具体的结合上,将所认同的政治价值观念内在化、具体化,使其成为个体认识系统中的一种动态结构。
第四,行为外化。任何政治意识,在价值层面上极好的东西,只有依赖相应的制度层面路径,通过党派组织或成员的政治活动实践,才能最终得到较好的体现。客观地分析,目前,新一代民主党派领导和骨干成员缺乏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共事、风雨同舟的政治经历和实践锻炼,对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尚缺乏深切的体会,在行政管理、组织协调、驾驭全局方面实践经验也少。因此,除了加强理论培养和思想教育促进其政治共识的内化外,必须推进他们的行为外化,让他们在复杂的社会生活和政治实践中加强锻炼,以增长才智、提高思想。
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起于沟通和认同、达于观念内化与行为外化的政治共识,动态诠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本质特征。在这一过程中,四个环节具有内在的逻辑连贯性,又有相互渗透性和反馈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共识的增进需要不断地进行互动沟通、强化认同、观念内化和行为外化,循环往复以达到螺旋式上升的目的。
由于政治共识在实践上是一个长期积累的社会化过程,因此,对于民主党派来说,政治共识的培育、增进和强化并转换为每一个成员都认同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互动沟通、强化认同、观念内化到行为外化,是以价值传播维系参政党思想建设并形成共识的实践过程。这对我国参政党的自身建设以及成员的精神成长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主党派成员的组织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已逐渐成为骨干力量。从新一代的时代背景考察,他们加入民主党派的这一时期,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正式启动和深化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又是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社会转型带来了经济结构和社会关系的新变化,出现了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这种多样化表明,我国仍存在着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各种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民主党派作为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仍然具有存在与发展的社会基础。这样,作为各种不同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的成员,他们在加入民主党派组织之后,在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前提下,无论是价值取向还是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这种多样性的特点既有与现时代相适应的积极一面,也有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消极一面。
针对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的思想特点,参政党思想建设的内容和载体必须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进而使党派成员真正做到“在思想上,同心同德;在目标上,同心同向;在行动上,同心同行”。其具体路径选择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大力推进“重温历史,同心同行”主题学习教育活动。“重温历史,同心同行”主题学习教育活动,既为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提供了一个有效载体和广阔平台,又是民主党派各级组织在当前和今后较长时间内加强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主题学习教育活动的内容设计上,关键要突出三个重点:一是重点围绕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主题,深化对我国政治制度、政党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和巨大优越性的认识;二是重点围绕民主党派老一辈领导人的政治信念、优良传统、高尚风范和民主党派的历史,深化对继承民主党派优良传统、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认识;三是重点围绕各民主党派章程的学习,深化对新时期参政党性质、地位、作用和历史使命的认识。2011年,各民主党派更要以深入开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系列活动为抓手,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历程,重温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行、肝胆相照的历史。要把对前辈的追思与怀念,对历史的回顾与总结,化为一种精神力量,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让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风雨同舟的历史再续新篇,让多党合作的光荣传统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第二,积极促进“同心”品牌的培育。“同心”品牌是在总结实施统一战线服务科学发展“毕节模式”的基础上谋划提出的。它以推动科学发展、保障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等为主要内容,以有影响、见实效、能持久的活动载体为重要支撑,以实现参政党与执政党同心、统一战线各界人士与中国共产党同心、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同心为最终目标。推动“十二五”规划实施,着力打造参政党服务科学发展、促进民生改善的“同心”品牌,是民主党派增进政治共识的重要途径。各民主党派要寓自身思想建设于“同心”品牌的培育之中,以“同心”品牌为中心,实现党派工作资源的优化配置,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题主线来展开;要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的优势和特色,突出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主攻方向,努力使自身的社会服务工作达到合民意、解民忧、惠民生、得民心的目的。
[1]中共中央举行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N].人民日报,2011-01-31(1).
[2]袁峰.政治共识与和谐社会[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36-42.
[3]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21.
[4]高新民.政治共识与中国政党制度[J].党政干部论坛,2009(8):45.
[5]G·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37.
[6]张献生.中国参政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J].政治学研究,2010(2):13-22.
[7]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673.
[8]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134-135.
[9]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74.
责任编辑:王 珊
Political Consensus and Path Selection for Participating Parties'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YAO Jian-jian
Shanghai Municipal Institute of Socialism,Shanghai,200237
The political consensus reached between the CPC and various democratic parties is the accumulation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theoretical distillation on multi-party cooperation.It includes two levels,i.e.basic values and procedures&rules.It is a complicated process to reach and enhance such political consensuswhich includes interaction and communication,identity strengthening,outlook internalization,and behavioral externalization.These four sections are successively connected,interpenetrate each other and gradually go in depth.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hancing political consensus,the path selection for participating parties'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shall be reflected in two aspects,i.e.energetically driving the“onemind,oneway”education activities;and actively promoting the creation of“onemind”brand.
political consensus;participating parties;ideological construction;path selection
D665
A
1002-0519(2011)06-0022-05
2011-08-22
姚俭建(1958-),男,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法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