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几点建议

2011-02-17 20:38:58董兆安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山东日照276826
中国科技信息 2011年7期
关键词:公共课教学资源计算机

董兆安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山东 日照 276826

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几点建议

董兆安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山东 日照 276826

关于高校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改革一直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研究重点,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分析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公共必修课,是广大学生学习和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等相关基础知识,锻炼和提高计算机操作技能,体验和培养计算机文化修养的一门课程。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计算机的需求和依赖日益增强,高校计算机公共课在现代化高素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的研究一直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重点,然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速度是任何其他学科不能比拟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下面结合实际教学情况,针对当前高校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现状作了简要分析,并给出了改革的几点建议。

1 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以下列问题最为突出。

1.1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

多数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就已经掌握了一些计算机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和网络操作水平,觉得教师讲授的内容已经学习过而失去听课的兴趣;而一些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学生连计算机都没有接触过,可能因为听不懂而失去学习的信心。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两极分化越发严重,课堂教学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课堂以外,学生使用计算机主要是为了上网玩游戏、看新闻、聊天、看电影。到了大学,部分学生依然以为上网就是学习计算机的目的,实验课以上网为主,如果不能上网,就感觉无事可做。对教师安排的实践任务毫无头绪,一片盲目,学习目的不明确。另外,有的学生认为计算机公共课不是自己的专业课,不需要认真学习,考试及格或者考个等级证书就具备了计算机应用能力了。

1.2 教学内容相对落后

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一日千里,而一些高校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普遍存在教学设备与教材内容更新相对滞后的现象。许多教学内容仅仅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简单深化与提高,甚至是早已过时的软件和技术。受各种条件的限制,高校不能及时更新机房实验设备,新的软件和技术无法及时走进实验课堂。

1.3 教学方法陈旧

在课堂教学中,虽然原来的“黑板+粉笔”的授课方式已经转变为在多媒体教室大屏幕投影,但多数情况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的看、听,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加上利用多媒体课件授课时信息量大,速度快,学生没有办法做到边听边做笔记,当时来看印象还很深刻课后却容易遗忘,这样不利于对知识的记忆,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 关于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几点建议

2.1 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提高教师的从业水平,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

教师必须要有把这门课程较好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不断地学习、补充新知识,提升自身从业素质。要认真备课,确立每次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只有教师确定了教学目标,学生学起来才有目的性。要对教学对象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计算机往往作为教师教学的工具或者作为最终学习的对象。教师必须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重新定位计算机的功能作用——把计算机作为能提高和激发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工具。要让学生明白学会操作计算机操作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一座通往最终目的的桥梁。

2.2 采用分层次、分专业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内容

针对学生基础水平高低不同,专业兴趣存在差异的特点,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笔试等方式充分了解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基础,根据调查结果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进度、方式组织教学。另外,不同专业的教学内容应该重点包括针对该专业特点的内容。教学内容要尽量贴近学生的专业,提高学生的兴趣。

以曲阜师范大学为例,教师在给不同专业讲授计算机公共课时,会特地选择贴近学生的专业的内容重点讲解。比如,自动化专业学生的授课内容涉及的科学计算和机械制图的比较多,美术专业会重点讲解PhotoShop图像处理,教育技术专业的内容以ppt课件制作为重点,艺术类专业则侧重于多媒体处理软件的应用等。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学会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以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辅助专业课程的学习,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2.3 依托教学资源建设,科学组织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教学资源已经从传统的纸质教学资源发展成立体化教学资源,如何巧妙地开发利用立体化教学资源,从而促进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方法紧紧围绕课本,重视教学内容的展示,却忽略了学习环境的设计。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在吃透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大胆取舍、科学客观地开发和重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手段,创新课程呈现和学生学习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从教材中解放出来。

为了做到上述的要求,教师需要认真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精心准备相关内容的作品或案例,合理利用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总之,把主要的工作放在设计和组织教学资源上,把精力放在有效引导学生利用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设计上,而不是像传统教学过程一样,把大量的时间放在讲解上。

以曲阜师范大学为例,该校计算机公共课本科阶段的教材一直选用的是石油大学出版社的《大学IT》。该教材是山东省高校统编计算机教材,全书共分十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完全照搬课本上的内容,而是对网络上搜集下载的各类教学资源,诸如图片、动画、视频短片等,进行有效的处理和管理。必要的时候,结合知识点的讲解穿插播放。这种看电影式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感觉眼前一亮。实践表明,通过这类教学资源的灵活运用,能够把枯燥无味的书本知识形象化、趣味化、立体化。学生在娱乐中学到知识,印象反而更加深刻,学习兴趣得到很好的激发,学习主动性也被调动起来。

2.4 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验课的组织和管理

计算机公共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务必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加强上机实践的组织和管理。教师可参考以下方式组织实践教学环节。

(1)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般都采用先讲理论再上机实践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对于操作性很强的知识点(如windows和office等)则是不可取的。教师可以采用“凌波多媒体电子教室”等类似软件,实现教师机对学生机的广播、监控、语音教学等操作,辅助学生完成软件的学习和使用,使学生“跟得上,学得快,记得牢”。

(2)采用“任务驱动”法组织和完成上机实践课。实验内容要尽量具体化、任务化,让学生有明确具体的“实验任务”及解决办法。同时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强调学生要通过多种途径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动性。

(3)组成学习小组。可安排三人组成学习互助小组,针对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互相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在质疑、交流、借鉴中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4)组织实验课堂的技能竞赛。比如,教师在讲授Powerpoint时,可首先给学生演示一些优秀作品,然后边演示边讲授作品的制作步骤,传授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使学生在情景中学习。讲解完毕,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或者个人的形式制作自己的作品,并评选出好的作品公开展示,给予一定的奖励,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理论应用于实践的乐趣。

2.5 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优势,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计算机公共课教育的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网络的应用给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应该是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网络教学三位一体,相互促进,全面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在短时间里要获得大量的信息与知识,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而以多媒体网络作为传播信息的渠道,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同时传播大量的信息,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实现大信息量的个性化教学。

教师应该积极建设课程的学习网站,使得教学中的高层次的需求在网络中得到极大的补充。网站的建设包含课程讲义、实验指导书、网络答疑,还应该包含自学需要的素材库、试题库,以及考试系统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软件,这些资源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各种教学形式互相补充又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满足了各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总之,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为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新的教学环境。新型教学模式应该充分发挥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多种媒体的作用,使教学信息组织超文本化,实现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以因特网和校园网为主要平台,实现了教学过程的交互性。

3 结语

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应该包含下面几个层次:最基本的改革是教学方法的变革;教学方法的改革服从于教学内容的改革;更深层次的是课程体系的改革;归根结底是教学模式的改革。要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互助的学习精神,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如果说,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那么,这种融于具体学习中的信息素养熏陶,是最为有效的方式,其作用远大于一门课程的开设。

[1] 黄震. 关于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的探讨[J]. 中国科技信息.2006(01):115

[2] 蔡春华,等.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04):62-64

[3] 关洪海. 高等院校公共计算机课教学方法的探讨[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4):65-67

[4] 黄春蓉. 谈大学公共计算机教学改革[J]. 科技创新导.2009(12):179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Teaching of Public Computer Course

Dong Zhaoan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Qufu Normal University, Ri-zhao 276826, China

the reform in the teaching of university public computer course is being important in the research of elementary computer education. Based on the actual teaching situation, this paper provides th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university public computer course, and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reform in the teaching of university public computer course.

public computer course; teaching method; reform in teaching

10.3969/j.issn.1001-8972.2011.07.143

董兆安(1979-)男,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

猜你喜欢
公共课教学资源计算机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34
Factors Affecting Memory Efficiency in EFL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40
配器课在师范高校公共课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37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实践应用取向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实验教学的有效实施与应用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