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光 河南省卫生学校,河南 安阳 455001
浅论中国民族服饰中的图腾文化
刘春光 河南省卫生学校,河南 安阳 455001
中国少数民族众多,其民族服饰的样式、图案、纹样等也各具特色,体现出多样性的特征。究其原因,往往和该民族的图腾文化崇拜有关。民族服饰上所透露的图腾文化在选用题材、表现形式、材质选用、应用范围上都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民族服饰;图腾文化;多元性
纵观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可以看出,越是历史久远或地理环境处于比较偏僻、经济文化发展比较落后的民族,其服饰的式样、图案、纹样就越奇异、古朴,服装上的造型饰物也造型独特。探其原委,往往和该民族的图腾文化崇拜有关。
“图腾”一词源于印第安语的“totem”,意思为“它的亲属,它的标记”。图腾崇拜起源于原始社会对自然界的恐惧和膜拜,是一种最原始的宗教形式。图腾是原始人类用以区别其他部落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的宗教文化起源。
服饰作为图腾文化的载体之一受其影响颇深,每个富有特色的民族服饰都与其崇拜的图腾崇拜密不可分。图腾纹样在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以及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结合这些图案、花纹、式样、与众不同的服饰,联系该民族的神话传说、历史背景、风俗节庆来审察研究,我们发现,虽然这些民族的原生图腾离现代已有数千年,但透过五彩斑斓、形状奇特的服饰,仍能看到这些民族的信仰。
我国的少数民族具有多支系的特点,而每个支系的图腾崇拜对象也不尽相同,再加上历史过程中各支系不断的消长融合,使得众多图腾对象穿插衍变,呈现出选用题材上的多元化。
有的民族信奉动植物、山川、河流等自然物,有的信奉某一种具体事物,有的民族则是多者兼而有之。将动物视为本民族图腾极为多见,如怒族的图腾有虎、熊、蛇、蜂等;满族的图腾有鸦、野猪、鱼、狼等;傣族的图腾有牛、龙、狮、虎等。有些民族的图腾概况了动物、植物、自然物等诸多种类,如:鄂温克族的图腾有熊、鹰、山等;怒江傈僳族以虎、鸟、柚木、船等为图腾,彝族的图腾有虎、绵羊、鸟、猴、蛇、龙、榕树、竹、葫芦等五十余种。
同一民族的同一支系也有不同的图腾崇拜,影响到服饰上往往是同中有异,或差异很大。纳西族尊崇蛙图腾,该族的妇女经常身着七星披肩,并裁剪成蛙身的形状;布依族的妇女喜欢头戴竹壳长帽,可以看出竹是布依族的图腾之一;彝族人无论男女老幼,常常披用的“察尔瓦”便包裹住全身,加上其男子头上的“天菩萨”,人的身体犹如一个葫芦,可见彝族信奉葫芦崇拜。
我国56个民族大抵都有自己的图腾崇拜对象,形成了独特的图腾文化。然而,各个民族对于图腾崇拜的表现形式却多有不同。
有的民族将图腾刺绣在衣服上;有的将图腾刻画在身体上;有的则干脆将自己打扮成图腾的模样,用图腾崇拜的动物毛皮制成衣服,用羽毛、树叶等装扮成图腾姿态,或以布料和其他材料制成的图腾形状的头饰和鞋帽,在服饰中绘制某种图腾图案,以象征图腾动物的形状等等。表现形式的多种多样令载有图腾文化的民族服饰绚丽多姿。
彝族世代都把马樱花作为图腾纹样刺绣在妇女的服饰上,马樱花图腾崇拜意识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姑娘送给小伙子的腰带或荷包上绣马樱花,小伙子送到姑娘家的聘礼、结婚礼物上都挂马樱花;苗族对于牛的崇拜,变成了穿在身上、戴在头上的图腾,苗族刺绣中就常有牛的形象。苗族服饰图案蕴藏着苗族先民朴素的原始宗教信仰和审美意识。此外,苗家姑娘头上大大小小的各式银角、木梳,也是对牛角的一种模拟;羌族历史上曾以羊为图腾。古羌人颈上悬挂羊毛线以模拟羊的形状,如今羌族人在冠礼和除岁仪式中,也要悬挂羊毛绒,羌族男女的穿着也离不开羊皮,他们在长衫之外,都要加套一件羊皮背心,从中可以看出图腾崇拜的痕迹;高山族奉行蛇图腾崇拜。他们常以文身的方法把蛇图腾形象刻画于肉体之上,在高山族人的织绣中,也多以蛇形纹为装饰,蛇纹演变成各种花纹,如:曲折纹、半圆形纹、叉纹、网纹、菱形纹等等。以蛇纹为装饰服装形成了高山族服饰独特的艺术风采。
我国少数民族信奉的图腾除了题材和表现形式上的多元化之外、在图腾材质的选用上也呈现出纷繁的态势。
一些少数民族信奉的图腾崇拜物用布缝制成挂件挂在腰间;有的用青铜制成图腾的模样作为装饰于衣摆边缘;一些有象征意义的石雕以及藏式中的木制首饰都也被做成图腾的样式;精致的时尚挂包上用铆钉组成了图腾的图案,别具特色;有的用羽毛、树叶等装扮成图腾姿态,以象征图腾动物的形状。如:彝族的原生图腾是虎,因此彝族举行丧葬和祭祀祖先时都要披虎皮,首领以虎皮为礼服,其服饰中也常有虎皮的纹样。而在云南北部山区的彝族,人们经常穿用一种基本上保持了整只羊外形的羊皮领褂,人们之所以称其为“领褂”,是因为四条羊腿已经成为十分自然的袖套和带扣,使整张羊皮“穿”在人身上,这种整只羊皮的服装无疑是羊图腾的一种遗迹。
图腾不仅广泛应用于少数民族的服装及配饰中,而且逐渐向日常家居及房屋装饰中扩展,一些精美的艺术品及摆设品也都被做成了图腾的模样,可见图腾的应用范围已经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纳西族的图腾物有羊、虎、牦牛、黑色。并且,这些图腾在纳西族的羊皮披肩、羊皮披毡、虎皮衣饰、牦牛尾帽、服色等服饰文化中留有遗迹。如:时下一些造型各异的图腾制品已经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目光,并逐渐成为一种时尚的家居饰品。以往很多最为常见的乐器也被制作成了图腾的形状,或将图腾的图案附于其上。另外,在一些房屋建筑中,为了避凶,设计者们将图腾图案装饰在房屋的四壁,东方为龙,西方为虎,南方为朱雀,北方为玄武,称为四方之神,意为能守四方,所有这些都体现了人们对图腾的崇拜和敬仰。
在迄今为止的人类文明史中,神话观念中的图腾形象一直再向服饰渗透于辐射,少数民族服饰中图腾纹样的大量运用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近年来,我们还发现,图腾图案经过演变与改良,在现代服饰中应用也已经越来越广泛,并且充分显示了其多元化的特点。
图腾是一种很富有生命感的幻想存在物,是生命感受的物化形式。图腾艺术在图腾活动礼仪中是最能激发审美意象的神圣存在,它作为一种精神的刺激物,所呈现出来的不仅仅是生存功利性和图腾崇拜的心理功能而且还有更为重要的视觉上的直接效果和心理上的感受力。
服饰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接纳了图腾这位至高无上的客人并为它保存了永久的居留权。中国民族服饰上图腾崇拜的遗迹,正是我们的先祖,从对自然物的诚惶诚恐,顶礼膜拜,到把它们堂而皇之地装饰到自己的衣服、鞋袜、帽子上,成为人的“第二皮肤”,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经历的一个漫长的“人化自然”的过程,是人类从蒙昧向文明进化轨迹的一个缩影。
[1]吴淑晶.宗教与民族服饰的关系.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 3
[2]谭华.解析西南地区苗族服饰的审美价值取向.中华文化论坛.2010.3
[3]张志春.服饰源于图腾说.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10.8
10.3969/j.issn.1001-8972.2011.07.114
作者:刘春光,毕业于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任职于河南省卫生学校,从事文化课教学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