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交通信息化工作中的组织机构和人才建设

2011-02-17 05:46刘振刚张怀强
中国科技信息 2011年8期
关键词:吉林省交通规划

刘振刚 张怀强

1.吉林省交通信息通信中心,长春130021 2.吉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长春130021

论交通信息化工作中的组织机构和人才建设

刘振刚1张怀强2

1.吉林省交通信息通信中心,长春130021 2.吉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长春130021

本文以从事交通信息化基层工作的角度,凭借多年的信息化工作经验,提出关于交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工作中机构建设、人才使用、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建议,为同行业或相关行业的信息化机构设置和人才使用提供参考。

信息化;组织机构;人员;培训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有关信息化的政策及制度的也在不断完善,各级政府相继建立了信息化工作管理部门,国务院于1996年1月成立了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为组长,由20多个部委领导组成的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全国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随后1998年国家成立了信息产业部(现工业与信息化部)及地方相对应的机构,负责信息化产业规划制定,统筹推进国家信息化工作,组织制定相关政策并协调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指导协调电子政务发展,推动跨行业、跨部门的互联互通和重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共享。随着信息化产业的推进,信息化在各个领域的重要作用逐渐凸显出来,因此,大多中直、省直的职能部门甚至大型企事业建立了信息化管理单位或部门,专门管理单位内部的信息化工作。

吉林省的交通系统的信息化管理部门成立于1987年,为隶属于吉林省交通厅(现吉林省交通运输厅)。可以说,在同行业或同级别的部门中,吉林省交通信息化工作起步是相对较早的,由此我们也看到吉林省交通运输厅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吉林省交通信息化规划制定工作从国家的第七个五年计划开始,目前已经进入到 “十二五” 交通信息化规划制定阶段。经过近些年尤其是“十一五”期间的建设,吉林省交通信息化建设取得骄人的成绩,主要业务系统(如公路管理、运输管理等)全部实现了自动化、网络化管理,目前正在建设省级交通运输信息资源整合平台,建成后必将推动交通信息化工作跃上一个更高的台阶。尽管如此,作为一名具体从事交通信息化工作的人员,通过多年的工作实际和取得的工作经验来看,与发达国家及国内先进行业相比较来看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仍需要从多个方面加以提高。

为编制好每个阶段的交通信息化规划,我们定期对全省交通系统各单位各部门进行信息化现状与需求调研。近期刚刚针对“十二五”规划我们对全省交通系统(直至县市级)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信息化情况调研后总结出,除了困扰信息化建设的经费问题外,另一个更重要的影响信息化建设的因素就是组织机构和人才建设问题。目前全省交通系统除省厅直属个别单位信息化管理机构及人员健全且专人负责外,其他绝大部分单位没有专门的信息化管理机构或人员,有的单位甚至固定的兼职管理人员都没有,导致上级有关信息化的方针政策无法很好地贯彻实施,严重地影响了交通信息化工作的开展。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领导重视,带头应用

一个单位的每一项工作能否取得成功,领导重视是关键,信息化工作更是这样。信息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人、财、物各个方面,每个方面没有领导的重视与支持都难以进行。现在讲“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在交通系统就是带动各项业务信息化。比如,当前大力提倡的机关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需要资金,建成后还需要运维成本,但更重要的是花了大量的钱建成后要应用起来,尤其是领导要带头应用。因为,文件要通过网络以电子档的形式传到领导那里审批,领导如不用系统网上办理,文件还不能不批,那么就会使公文流转工作仍回到以前的手工状态,因此领导不带着应用,自动化系统等于虚设,建设资金白白浪费,工作效率一如以前。其他的信息化工作都存在相同的问题,只有领导重视了,带头应用了,那么下面将提到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第二,制定规划,健全制度

前面提到,领导重视是信息化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那么领导重视了,应该从哪一步着手进行呢?这就是我们要讲的,制定中远期信息化规划,配合相应的信息化管理制度。通过实践我们感觉到,规划越来越重要了。包括国家级的在内,最初的规划可能是由于体制或其他原因执行得不够得力,但通过最近的几个五年规划尤其是“十一五”规划我们看到,规划的前瞻和性实效性越来越明显了,各单位在制定的时候就根据实际、科学规划、统筹管理,具有强大的可操作性。因此规划对未来工作的指导作用逐渐显现,甚至有的单位或部门做了硬性规定,规划中未涉及的内容,原则上在以后的建设中不予审批,这就从另一方面促进规划制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形成良性循环。因此,我们认为,适时制定交通信息化规划用以指导具体的信息化工作极其必要。另外,规划制定后实施过程中,要有相应的信息化管理制度来辅助和规范信息化建设、应用及管理等工作。如吉林省省交通运输厅先后出台了“交通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机关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办法”、“访问互联网管理规定”、“网络管理规定”及“网站信息报送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将信息化工作用制度的形式进行约束,保障信息化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

第三,建立机构,落实人员

信息化工作同其他工作一样,需要有部门或人员来管理。前面已经介绍了目前省内交通系统各单位信息化机构人员的现状,这是阻碍交通信息化发展的一大瓶颈。个别单位因资金和人力相对充足,且因为业务需要,成立了专门的信息处(科),但大多单位没有专门的信息化管理部门,有的单位指定部门(大多为办公室)兼管,专人专职负责;有的单位指定部门兼管,指定人员兼职负责;还有个别单位无指定部门及指定人员管理。上述问题的出现无非两个原因:一是各单位尤其是地区以下交通主管部门人员编制少,每个人均身兼数职,甚至一些交通主要业务都为兼职,因此无法保障专职信息化管理人员;第二是有些单位办公经费极其紧张,正常的职工工资勉强保证,每年的办公经费少得可怜,县级年人均仅仅300到500元,根本谈不上信息化建设。基于以上现状,我们建议:一,各单位克服眼前的困难,具备大局观念,首先保证有人专职或兼职来管理信息化工作,在此基础上,争取建立兼职甚至专职机构。二,从办公经费和人员编制上彻底解决存在的问题,这需要领导协调,涉及体制上的问题,时间会长些。三,在经费和人员有限的情况下,可采取灵活多样的用人模式解决燃眉之急,如聘用编外人员或与公司合作互利等形式。

第四,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通过多年的信息化工作和几次系统的规划调研,我们感觉到目前信息技术人员仍十分缺乏。尽管当前计算机知识已经在学校中普及,信息网络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项工作当中,尤其互联网的应用更是极大地带动了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和上个世纪相比已有质的飞跃,但真正能够承担起交通信息化建设重担的还是凤毛麟角。我们这里说的信息化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打打字,上上网,拆开机器,安装下系统等等这么简单,而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去规划、建设信息化。例如,怎样去实现网络无纸化办公,手头的业务怎样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去实现,如何实现局域内资源共享,如何实现业务网上审批更好的服务公众等等。鉴于此,要想解决信息化领域中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除了前面讲到的从编制上解决人员缺乏的问题外,更重要更有效的渠道是内部信息技术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信息化水平。因此我们建议采用如下方式提高信息化素质:一是由上级单位主管信息化部门牵头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系统内人员集中培训,培训要有针对性,主要是时下急需的技术或急需解决的问题,聘请掌握新技术新理念的专家教师讲授,对学员的信息技术水平提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二是各单位可自行安排本单位内部的信息技术培训,可采用聘请教师或上级主管部门专家到现场授课的方式,理论联系实际,边学边操作,更宜理解,而且节省培训经费;三是号召职工从书籍或网络中学习新的信息技术,这是一项最方便、最快捷、最经济的培训方式,而且更容易接受。但缺点就是没有针对性,这就需要各单位加以正确的引导,如不定期安排一个题目或任务等等。

总的说来,交通信息化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既艰巨又复杂,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任务。因此,在单位的信息化组织机构和人才建设中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参考笔者的上述建议,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解决信息化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1]吉林省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

[2]吉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纲要

[3]中国交通信息化年度发展报告

[4]吉林省交通信息化发展的25年

10.3969/j.issn.1001-8972.2011.08.202

猜你喜欢
吉林省交通规划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繁忙的交通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小小交通劝导员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
吉林省再生资源市场大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