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质全 西安理工大学高等技术学院
浅析新时期高校毕业大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田质全 西安理工大学高等技术学院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变化,社会上的就业单位对毕业生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录用选择权和毕业生的择业自主权也不断扩大,因此,培养社会能力强的高素质毕业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迫切要求,也是毕业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作为培养知识型和管理型人才的高校,如何转变教育思路,让学生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对往届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现依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馈情况,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浅析一下新时期毕业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能力;素质;价值;毕业生;人才
学校对学生进行了全面的素质教育、德育教育。最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具备正确的政治方向,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和顽强的拼搏精神。高校为社会培养了高素质人才,这也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同时,更直接关系到毕业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也只有正确地树立自己的价值观,才能适应于社会,创造出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
1、大学生要有自己正确的政治方向
大学生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也是用人单位考察选择使用人才的首要标准,在以往的毕业的大学生中,在学校中接受了各种锻炼和考验的学生党员,用人单位欢迎的程度很高,除了综合素质较高之外,普遍认为这部分学生有觉悟,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和道德素质,有明确的政治方向,用人单位在使用过程中比较放心,敢于压担子和重点培养。
2、大学生要有责任感和拼搏精神
大学生在把自己的学业完成的同时,要努力做好自己的学校工作和社会工作,这一部分包括在学校社团工作的同学,又有在社会上做兼职的同学。任何一个用人单位都不会接收一个每天想着跳槽的学生。刚毕业的大学生一般都会在工作的第一线,工作环境相当辛苦,只有立足实际,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事业才能成功。有些大学生刚就业一段时间,还不熟悉工作的环境,在工作上不能积极主动的去完成交给的工作,本身要求过高,甚至于发牢骚抵制单位安排的工作,怕吃苦而遭到用人单位的辞退。
3、大学生要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
在高校中对一些不遵守校纪校规,对自己要求不严格的学生,另外在工作中自由散漫的学生用人单位不欢迎的。有些大学生已经和用人单位签约,但由于毕业生在离校前受到学校的纪律处分,或者因为推荐资料虚假不真实而被用人单位终止合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法律的健全,企业内部也在不断完善自己的规章制度,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是用人单位首先定位的基础。
1、毕业大学生必须要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学好、学精,这也是企业选拔人才的最主要的依据之一,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在工作中才能胜任,才能完成单位交给的各项任务。此外,还要有相关专业知识以外的知识,新时期用人单位需要一个高效率精干多能的高素质工作队,在本专业知识领域要精通,还要懂得相关学科经营管理,因此,在校大学生应多辅修一、二个专业或者取得双学历,将来在就业竞争中取得一定优势。
2、计算机和英语水平也是用人单位选择毕业生所考虑的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对外交往越来越多,生产技术办公自动化程度逐渐提高,计算机和英语已成为各种人才必备的应用工具,用人单位也需要适应能力比较强的毕业生尽快投入到工作当中去。
3、将所学专业知识尽快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企业创造效益是企业所期盼的,也是用人单位选择毕业生重要依据。专业知识的取得固然重要,但它只是形成能力的基础,最重要的是运用这些知识,通过个人的工作平台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最为重要的体现。
4、大学生一旦进入到工作身份状态,在工作范围内要有竞争和创新意识,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一步步更新观念,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率等,这些都是要靠有创新意识的工作人员去完成。固守成规,一成不变的工作状态只能停滞不前,所以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大胆的改革和创新是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也是各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志。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今天用人单位需要大量的新型人才,这些新型人才具有新时期社会时代特征,中国的改革开放给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市场经济的建立给社会带来了高效开放的特征,人与人之间、群体和群体之间、人与物之间互动情况逐渐加多加快,空间事物范围加大,社会活动能力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日趋明显,随着现代经营管理模式的确定,企业为了更好地利用人才创造更大的价值,就充分挖掘个人的潜力,需要有一批管理人才,这些人才应具备以下几种能力:
1、组织管理能力
作为一名初步掌握专业技术知识的毕业大学生,如果再具备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会更有利于自身的社会发展。况且,现代的科技发展整体性和综合性比较强。使得科学技术人员面对大系统的规划和科研时,都必须借助各学科的综合性完成。这就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证明用人单位在选人的时候,会考虑很多因素。毕业生是不是党员,是不是优秀学生干部。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参加各种活动,具有一种合作团队精神,注重培养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
2、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环节,也是顺利开展教学、科研、管理和技术的最基本能力。部分学生在招聘时,常遭到用人单位的冷落,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不善于推销自己,不能够把自己的优点用简短的文字和语言表达出来,用人单位不明白学生所说的事情,这样,用人单位是不会考虑这部分学生的。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越来越多的注意自身的形象,包括企业形象,一个不能把自己表达不清楚的人,企业和用人单位是不会考虑录用的。
3、适应能力
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高速的进步,人生也会在这种发展变化中不断变换角色,包括工作性质,工作单位,工作地域等的变化。如果及时有效的适应这种变换,迅速地进入角色中去,那样的话就不容易被社会所淘汰,相反,大学生不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就容易被社会遗忘和淘汰,个人在工作中就会不顺利,就不能成为一个强者。
毕业大学生要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是他们能从容的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社会竞争和复杂人际关系带来的工作压力,还有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压力,家庭压力等。只有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的大学生才能适应社会、适应工作。
1、大学生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人在社会的大舞台上拼搏,在学习中和工作中,需要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取得成功也需要得到别人的理解与肯定,在现实社会中虽然有岗位分工的不同,但离不开周围人协调配合,这些,就需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来保障,才能把工作做得很优秀很成功。
2、大学生要客观的评价自己
如今的市场经济发展迅速,还在一定程度上继续朝好的方向发展,这样就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人的思想观念和自我意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自我设计自我实现的欲望强烈,在成才过程中,不仅意识到社会、学校和个人对个体成长的影响作用。更注重个人自我奋斗的价值,因此,能否客观的评价自我的便显得尤为重要。若是对自己没有一个自我定位和清醒认识的话,过分强调外部原因,将会丧失主动性,使自己失去前进的原动力,如果再目空一切唯我独尊,自己将会失去机遇或者发展的外部条件。有的毕业生不能客观评价自己,或者表现为不屑一顾,这个单位不行那个单位也不好,还有表现出唯唯诺诺,不敢去尝试,坐失良机,这些都是值得反思的问题。
3、毕业生要具备一定承受挫折的能力
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大学生在人生道路上经受挫折是正常的,尤其是处在市场经济多元化的今天,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学籍管理、毕业生择业制度等都会触动各方面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学生会产生主观认识和客观现实相违背脱节现象,竞争机制引入学籍管理使少数学生被淘汰,“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使素质低的学生落选等等,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挫折感,另一方面大学生走向社会后企业处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也面临成功和失败的考验,这个时候所经历的风险比任何时候都大,单位一项改革措施的实施,一个工艺流程改进,一个新产品的开发,会给企业带来利润和效益,也可能出现失败和挫折,对此,大学生应当注意,学会正确地对待挫折,要敢于面对失败,勇于承担风险,对待挫折要采取积极态度,善于从中吸取教训,不断的激发自己百折不挠的意志,改进方法提高自身能力努力争取成功。
综合上述培养和提高新时期毕业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既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高校根本任务的需要,也是适应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更是新观念。加强素质教育,优化教育目标,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新时期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高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参考资料
[1] 孙志芳,栾利杰主编.大学生学. 黄河出版社.1990年6月
[2] 问清松,等主编.高校学生班集体建设指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5月
[3] 黄惟珩,姚越编著.大学生德育教程.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
[4] 吕树庭.体育学会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 侯光文.教育评价概论.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10.3969/j.issn.1001-8972.2011.09.166
田质全,陕西西安人,职务:副主任,1981年8月6日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