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杰
(青海省水土保持局,青海西宁810001)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为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的一个山间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因有丰富的水土资源特别是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素有“聚宝盆“之称。该区2005年被国家正式批准为全国第一批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的产业园区和“十一五”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循环经济试验园区。盆地自然条件非常严酷,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形势日益严峻。
柴达木盆地是一构造陷落盆地,从盆地四周边缘到盆地中心依次为高山、戈壁、固定半固定沙丘和风蚀丘陵、细土平原带、沼泽、盐沼、湖泊等地貌类型,盆地外缘北侧祁连山海拔一般在4000 m以上,南侧昆仑山脉的祁曼塔格山和布尔汗布达山海拔多在4500~5000 m,西北部的阿尔金山山岭海拔在4000 m左右,是柴达木盆地与塔里木盆地之间的天然分界。盆地底部海拔为2700—3200 m,最低处在察尔汗地区;盆地北侧连续分布着赛什腾山、绿梁山、锡铁山和沙克利山等小型山丘,这些小型山丘将盆地北部分割成一连串的小型山间盆地;盆地南部为山前洪积平原,有一条东西漫长的戈壁带,其上有大面积沙丘分布;盆地西部风力强劲,形成以剥蚀作用占优势的丘陵区,雅丹地貌分布很广;盆地中部和南部为湖积冲积平原,多盐湖和盐水沼泽。
柴达木盆地沙漠、戈壁、荒漠、冻土面积大,是风力侵蚀、冻融侵蚀的结果。目前盆地内沙化土地达949.5万hm2,占青海省沙化土地总面积的75.6%。盆地东北部和南部边缘山地分布着冰川和冻土,在高寒的气候条件下,易发生冻融侵蚀。
柴达木盆地具典型的高寒干燥大陆性气候特征,气候寒冷、干旱,风力强劲,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是造成区内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因素。
盆地四周为高寒山地,地势高峻,海拔在3500—6860 m之间,年均气温在0℃以下的时间长达6个月以上,且昼夜温差大,冰川、冻土分布广,冻融侵蚀严重,冻融侵蚀面积占区内水土流失面积的36.85%。
盆地年均降水总量为323.54亿m3,年均径流深为115.4 mm,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部降水多为100~300 mm,西北部降水量仅25 mm左右;降雨相对集中,年降水量的70%~80%集中于5—9月,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易造成水力侵蚀。盆地内年均水面蒸发量为1600 mm左右。
盆地全年8级以上的大风有18~137天,平均风速一般在3~4 m/s,加上区内大面积的沙漠、戈壁、荒漠和风蚀残丘(雅丹地貌),风力侵蚀极其严重,风蚀面积占区内水土流失面积的62.25%。
柴达木盆地水系为内陆河水系,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湖泊水和冰川融雪水,年水资源总量为46.18亿m3,占全省年水资源总量的7.33%,是青海省最干旱、水资源量最少的地区。盆地内地表水资源的分布具有从四周山区向盆地中心和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特点,而山区径流又通过河川流入盆地,成为盆地地下水资源的主要补给来源。在全区约30条常年有水的主要河流中,年径流量超过1亿m3的仅有那棱格勒河、格尔木河、香日德河、哈尔腾河、巴音河、诺木洪河、察汗乌苏河、鱼卡河和塔塔棱河等9条,其年径流总量为33.87亿m3,占全区水资源总量的73.34%。同时,在这些河流的河源区大多有冰川和天然湖泊,下游有广阔的赋水性良好的冲积洪积扇,为水资源的赋存和调节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这些地区开发利用水资源,发展绿洲农业,建设中小城镇和经济区,具有良好的物质基础和一定的资源潜力。
柴达木盆地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的不均匀性,使其在开发利用上受到工程技术和经济条件的限制,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13.2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区内各地区间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供需平衡余缺状况也相差悬殊,很不平衡。随着柴达木地区经济的开发和人口的增长,工业、城镇生活、农牧区人畜饮用及生态环境保护需要耗用大量的水资源,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将日益突出,水资源问题将成为开发柴达木盆地的最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柴达木盆地气候极为干旱,生物作用非常微弱,土壤基质形成的胶膜比较原始,漠境气候与含盐母质是盆地土壤形成的主导因素。盆地主要土壤类型有棕钙土、灰棕漠土、新积土、草甸土和盐土:棕钙土分布于盆地东部即脱土山到怀头他拉一线以东的山间盆地、洪积扇、河流两岸阶地;灰棕漠土分布于盆地西部的脱土山到怀头他拉一线以西的山前洪积扇、山前坡积裙、风蚀残丘和洪积扇中上部,直至盆地西缘海拔3600 m以下的广大地区;新积土分布于那棱格勒河、巴音河、香日德河等河流的下游或出山口地段的河漫滩;草甸土主要分布在盆地各河沿岸低洼地段、河漫滩、泉水溢出地段及湖滨洼地、低平积水地等;盐土广泛分布于盆地内。
柴达木盆地土壤剖面分化弱,土层薄,多砾石沙壤土,粗骨性强,保水性能差,土壤盐渍化严重,抗蚀性较差。此外,气候干旱、暴雨集中、植被稀疏,加上长期以来人类乱垦滥伐等破坏,极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盆地的植被属荒漠半荒漠植被,植物群落结构简单,组成种类少,植被覆盖度很低,一般在25%左右,低者不足10%,流动沙丘的植被覆盖度常在1%以下。在有植被的地区,荒漠植被占植被总面积的63%左右,大面积分布于察汗乌苏盆地、德令哈盆地、大小柴旦盆地、马海盆地、阿尔金山东南和昆仑山北坡的戈壁砾石带内。另外在盆地各山体下部多发育有荒漠化草原,植被群落主要为旱生丛状禾草及常混生的超旱生小灌木。草甸植被主要分布于山间小盆地的低洼地带和河滩湖滨溢水滩地,草层较密集,是盆地的主要牧场。
受不合理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影响,盆地内原生植被资源破坏严重,乱砍滥伐森林、盲目开荒、过度樵采、过度放牧,破坏了大面积的林地和优良草场,使生态环境遭受到了极大的破坏。虽经多年造林种草,但由于盆地自然条件严酷及后期管护不力,加上部分资源开发、修路及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破坏地表植被等原因,植被覆盖度并未得到明显提高。盆地沙区植被在20世纪50年代尚有170.67万hm2,由于大面积采伐、垦荒,目前仅剩48万hm2,70%的沙生植被遭到破坏。区内草场大部分存在超载放牧现象,致使原有的天然草地大面积退化,退化草场面积约占草地总面积1/3,这就进一步加剧了草场的沙化和水土流失。
在全国土壤侵蚀类型区划中,柴达木盆地属“三北戈壁沙漠及沙地风沙区”,主要的侵蚀类型为风力侵蚀,在强暴雨作用下会产生一定的水力侵蚀,但侵蚀强度不大。风力侵蚀在全区均有分布;冻融侵蚀主要分布在盆地的东北部和南部边缘高山地带;水力侵蚀主要分布在盆地的东部,集中分布在德令哈市、乌兰县、天峻县等地。
据2000年遥感普查,柴达木盆地水土流失面积18.12万km2,占土地总面积25.60 万 km2的70.78%,其中:风力侵蚀面积11.28万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62.25%;冻融侵蚀6.68万 km2,占 36.87%;水力侵蚀 0.16 万 km2,占 0.88%。各侵蚀类型按侵蚀强度划分为轻度、中度、强烈、极强烈、剧烈5个等级,其中轻度 8.42 万 km2、中度 4.62 万 km2、强烈 1.87 万 km2、极强烈2.85万km2、剧烈0.36万km2,分别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 46.47%、25.50% 、10.32%、15.73%、2.0%。
随着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建设,各种开发建设项目逐渐增多,致使土地资源不断遭受破坏,水土流失的发展趋势依然十分严峻,如不采取措施进行防治,生态环境将会进一步恶化。为了尽快扭转盆地的生态危机,保护现有的自然植被,促进生态向良性循环转化,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为人们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使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
全面规划是柴达木盆地水土保持工作实现科学发展的前提。水土保持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规划应坚持统筹协调的原则,充分考虑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在系统分析评价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划分水土流失类型区的基础上,制定水土保持目标和确定措施布局,最大限度地提高水土流失防治水平和综合效益。
根据青海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生态立省”、“东治西防”水土保持发展方略及《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要求,柴达木盆地水土保持总体布局应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在盆地范围内大面积开展以预防保护为重点、封育治理为主的生态自我修复;在盆地绿洲区要按照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水权制度建设,配套节水灌溉设施,做好城镇周边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水源地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围绕重要城镇香日德、沙珠玉、诺木洪、格尔木、德令哈等沙漠绿洲、交通干线、绿洲农业区,大力开展造林种草,搞好防风固沙林建设;要加大预防监督管理力度,把开发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的落实作为控制人为水土流失的重点,在资源赋存丰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走出一条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的路子;建立监测网络,实时监测水土流失动态和水土保持治理效果。通过建立以上有针对性的水土保持防护体系,有效地保护水土资源,控制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重点预防保护区。该区戈壁、沙漠、荒漠广布,人烟稀少,植被以荒漠植被为主,覆盖稀疏。在该区域应首先保护好现有森林、草原植被,防止乱伐、乱挖、滥垦;实行封山育林,依法保护天然植被,保护、抚育、更新天然次生林并加强水源涵养林建设;严格制止毁林毁草、乱砍滥伐、过牧和陡坡开荒行为,及时查处毁林事件,防止产生新的水土流失;设置隔离带和标志牌,签订管护责任合同,制定规章制度和乡规民约,管理与维护好已有的水土保持设施,使之充分发挥效益。
(2)绿洲农业区。该区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的绿洲细土地带,一般位于山麓洪积扇下部和湖积平原交接处。区内的治理应在做好预防监督工作的同时,结合水权制度建设做好城镇周边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发展特色绿洲农业。对城镇周边要加强现有植被的保护和管理,以小流域为单元,建立水保造林、渠系配套、围栏封禁、河流护岸墙、谷坊、沟头防护等综合防护措施体系。根据盆地循环经济发展的布局和要求,建立以格尔木、诺木洪、都兰、乌兰、德令哈、马海为支点的绿洲农业框架,科学、合理地利用水、土、光、热资源发展绿洲农业。在绿洲农业内部,优化农林牧生产结构,在保证口粮田的基础上,加大林草措施比例,加强人工灌溉林草建设,建成乔灌草、带网片相结合的绿色屏障,有效地防治和逆转盆地沙化趋势,使盆地生态得到根本改善。具体的做法是:建设骨干水利工程,配套渠系灌溉设施,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建立农田防护林网,采取植物固沙、沙障固沙、引水拉沙,大力发展造林种草,改良风沙农田,种植耐盐植物如草木樨和喜盐植物如甜菜等,以达到土壤脱盐、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的目的。发展特色生态产业,大力种植枸杞、马铃薯等特色经济作物,建立种、育、加工基地,同时扩大饲草饲料种植面积,坚持走牛羊育肥舍饲圈养的路子。
(3)工业集中区。柴达木盆地资源丰富,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生态一旦遭破坏修复时间很长甚至难以修复。随着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建设,各种开发建设项目逐渐增多,修建铁路、公路、水利水电工程等人为活动频繁,势必会对生态环境带来影响,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根据柴达木盆地经济循环试验区总体规划要求,在资源开发的同时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力度,抓住审批、收费、监督检查三个环节,全面落实水土保持“三权一案三同时”制度,最大限度地控制人为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要遵循“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生态恢复再建设的资金来源,一是生态建设单位的直接资金投入,二是对造成的生态破坏进行经济补偿的资金投入。建立柴达木盆地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意义,就在于支持资源的合理开发、保护和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以及促进经济转型,解决利益分配等问题,同时维护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的公平,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保证综合治理效果,治理中要科学配置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保土耕作措施。根据柴达木盆地水保生态建设的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地选择布设各类拦蓄保土工程、沟(渠)防护工程及其他配套工程;对于已开发的绿洲农业区,针对用地结构不合理、近一半弃耕和撂荒、集约耕种水平较低的现状,建设高标准的基本农田;加强林草植被建设,配套完善排灌设施,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草)”原则,做到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充分发挥当地土生优势种群作用,大力发展水保林、防风固沙林和牧草。在此基础上,发展枸杞、马铃薯种植和加工这一特色产业,进一步优化区域经济结构,使特色经济作物产业成为柴达木盆地发展特色农业的新亮点。
在水保生态建设中,要特别注重新科技的推广与应用。在盆地严重缺水的干旱沙区,要积极推广封沙育林(草)、沙生灌木乡土树种育苗造林、节水灌溉、杨树深栽等抗旱造林技术,以快速恢复沙区植被,提高沙区生态功能。实践证明,采用滴灌技术植树造林,其用水量仅为大水漫灌用水量的1/10,节水效果非常明显,而且树木的成活率非常高,隔年成活率在85%以上,宜大力推广应用。要推广人工草方格沙障固定流动沙地技术,待改变风蚀下垫面后,再采用带土坨植苗造林技术固定流动沙地。要推广径流抗旱造林整地、容器育苗造林、生态经济型树种繁育等技术,利用沙区广袤的土地和优良的光热资源,特别是柴达木盆地丰富的野生枸杞资源,努力建设好枸杞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