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义
(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北京 101300)
在我国古代传说中,三皇五帝之一的炎帝,既是农业的发明者,又是医药始祖。“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也许正是传统医学与农业之关系的一种启示。哲学家冯友兰在对比古代中国的农民社会与古希腊的商人社会在哲学上的不同时认为,“(中国哲学里道家和儒家)两派思想主张如同两极那样背反,但它们又像同一个轴的两极,两个方面都同样反映了农民的思想。”[1]21-22“农民的眼界不仅制约着中国哲学的内容,
……更重要的是它还制约着中国哲学的方法论。”[1]26-27祖国传统医学是璀璨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方法论与中国传统哲学方法论是根本一致的,也可以说是后者的具体体现。中国传统哲学讲天人合一,传统医学讲天人相应。[2]81李时珍就曾以“参悟天人幽微”[3]85称赞金代名医张元素的医学理论。
每一种哲学,都有永久性的东西。[1]33祖国传统医学是世界医学之林中的一朵奇葩,它对世界医学发展有着很多独特的贡献,其方法论——整体观虽然是衍生于农业时代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把握,却具有永恒的价值。因为人类不管是进入了现代还是后现代,都不可能脱离自然;相反,其生存与发展是越来越与自然息息相关。对此,郝万山教授认为,中医学的研究方法,属于综合性的、整体性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将会对世界未来科学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借鉴。中医学中的许多观点,会为未来生命科学的研究提供许多命题。[2]114
民间传说,三国时期,江西庐山道医董奉,“为人治病,不取钱物,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十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4]213这一“杏林”传说展现了一幅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医生形象,也准确体现了我国古代医生的民间形象。祖国传统医学主要依靠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授的方式发展起来。老百姓的病痛疾患基本上必须依靠民间医生来救治。无论是在民间广泛流传还是在正史中有记载的大量起死回生的名医故事所涉及的绝大多数是民间医生。金元四大家的民间性更集中体现在其医学流派的名称上:河间派(刘完素为代表),丹溪派(朱震亨为代表)和易水派(张元素和李杲为代表),这些名称直接表明了各大名医居住和主要行医的地方,隐隐呈现出一股山川的秀美与江湖的豪气,留给后人以无限遐想。
相反,只有少数官医或御医留下美名于后世。例如,西晋太医令王叔和搜集、编纂《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使后人得以见到已经佚失的医学经典《伤寒杂病论》的基本内容;北宋名医钱乙当过太医丞,撰写了儿科经典《小儿药证直诀》;元代名医窦默,官至太师,著《针经指南》;明代御医杨继洲著《针灸大成》,等等。他们有的是留下了医学著作,有的是在成为官医或御医之前已在民间留下好口碑。只有那些在其生前或身后为人民的生命健康、为医学进步做出贡献的医生才会得到历史的肯定。而许多无论是被迫还是自愿地专门服务于王公贵族、皇亲国戚的医生,即使医术再高明,也都只会湮灭于历史长河之中。
很多古代名医,在成为医生之前,在人生道路上也经历过一番摸索与波折,但一旦他们走上了医学之路,就会以钻研医术、治病救人作为最高人生追求,丝毫不为各种名利诱惑甚至威权相逼所动。①有的是不满官场腐败、昏庸而愤然退出。如医圣张仲景曾经身处官场,但“目睹其腐败,忧心如焚,他痛斥那些‘趋世之士,驰竟博华,不顾根本,忘躯徇物’情景,唾弃之余,自身反省,愤然起,退官隐居,潜心著书!”[5]18医中之圣李时珍曾入楚王府,后进太医院,但是在看到官府无意资助他重修《本草》时,则托故回乡,最终以一己之力历时二十七年[3]33编撰完成了医药巨著《本草纲目》;②有的是婉言谢绝,全身而退。如药王孙思邈面对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授予高官厚禄的征召,[6]以帝王一有需要就能入朝看病为由,[2]132避免被困居于宫廷,得以隐居,为民治病疗伤;清初名医傅山以年老多病为由拒绝朝廷封官,却“避居远村,唯以医术活人,求方者常满,贵贱一视之,从不见有倦容”;[7]339-340③有的被迫逃亡甚至惨遭杀害。如汉代名医韩康在不得以应诏入朝途中觅得机会逃走,隐姓埋名,过上隐居生活;[8]148神医华佗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民间医生,因不愿意被羁留在曹操身边当侍医,而假借妻子生病回家,且置曹操多次征召于不顾,继续为百姓看病,最终为曹操所杀。
在那个没有医学高等学府、科研机构、公共图书馆的年代,古代名医们在刚开始走上医学之路时,除了父辈或师父的传授之外,就是精心研读能够搜罗得到的医学经典著作,但这只是名医成长的基础条件。他们能够成长为其所处时代医学领域的杰出者甚至是医学集大成者,重视并善于吸取民间智慧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他们游医四方,同时也是游学天下。村夫山民、渔翁樵夫、妇孺童叟都可能成为他们虚心请教的对象,一个秘方,一个传说,一句俗语,一首歌谣,都可能成为他们获得新发现的灵感来源。特别是民间秘方,历来为医学大家所高度重视,他们对这些药方细心研究,剔除差误,汲取精髓。例如南宋名医陈自明“遍行东南,所至必尽索方书以观”,[8]42明代名医缪希雍,“生平好游,缁流羽客,樵叟村竖,相与垂盼睐,披肝胆,以故搜罗秘方甚富……”[9]伟大医学家李时珍在给穷苦人治病时,可以不收钱,患者如果向他提供一、二个单方,就认为是最好的报酬。[3]70总之,祖国传统医学是一门理论与经验并重的科学。一个人的经历有限,能获得的直接经验也有限。能否广泛地吸取他人经验,则成为事业成败的关键。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名医成长历程中的一个共同点:哪怕是为一个单方一个药名,都能不拘一格,以能者为师。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都是物质性的存在。其性质处于阴阳转化之中,其运行方式表现为五行相生相克。天地人是一个大的阴阳五行系统,人体是一个小的阴阳五行系统。人体产生疾病可能是直接的内部系统失衡,也可能是因遭失衡的外部系统侵袭导致内部失衡。药物是内部阴阳不够平和的物质,“因为它的偏差,可以纠正我们健康的偏差。”[2]99但是,药物的性质及运行方式不会自然呈现于外表,需要人类用漫长的时间进行艰辛的探索。这一探索过程集中体现在古代名医的药学研究中。
实地考察是古代名医了解药物的基本方法。他们翻山越岭,泛舟湖泽,对寻找到的已知或未知的花、草、鱼、木、虫等,根据地域季节和周围环境进行初步的性质判断,然后再仔细察看、亲口品尝、动手解剖,以获得更深入的认识。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就把亲身实地考察作为确保编写内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的基础性工作,他“数年间外出访药,广泛收集药物学的第一手资料,足迹遍于湖广、江西、安徽、江苏、河南诸省,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去采集药物标本。”[3]236
药王孙思邈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10]22这应该是我们从古代名医的故事中都可以感悟到的相同的人生指导。“救死扶伤,仁爱为怀”应当成为今天每个医学生的人生理想的内核。它既是人生价值的判断标准,也是最根本的医学素养。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这一根本素养,才能持续保持以超越的精神、开阔的视野、敏锐的思维、严谨的态度、坚忍的毅力去进行艰辛的医学探索,才能做到不为个人的一时之成败得失所羁绊,心无旁骛地刻苦钻研、精益求精。
在现代医学发展史上,人们在基层或乡村的生活经验与智慧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①提供疾病防治的基本思路。例如,见录于元代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的我国古代“以毒攻毒”[11]343的思想为人类在抗击病毒性传染病上提供了灵感。德国医生埃米尔·贝林正是在这一思想启发下于1891年发明了针对白喉的血清疗法。[12]②暗示疾病防治的具体方法。例如,英国乡村医生爱德华·詹纳于1798年发明了种牛痘预防天花的方法。他是从一个流传许多世纪的传说中得到的启示:放牛郎和挤牛奶的姑娘从来不得天花。[13]75③指引发现新药物的途径。例如,本土美洲人有关金鸡纳树皮可以治疗疟疾的经验,指引了人们制造了奎宁。[14]163而阿司匹林的产生来源于几百年来人们流传的某些有关植物和树皮(如柳树皮)可以退热止痛的经验。[15]485
今天,大型设备和精密仪器已经成为现代医学的必备条件。研究人员在现代医学研究机构中可以检测出某种疾病,查出某种物质对某种疾病的有效成分,但是,疾病产生的社会原因,以及何种物质会进入研究人员的视野却不是研究机构内部能够单独解决的。面向基层的医学生从现代医学发展史中可以得到启发:基层的医学观察是他们在理想追求上可以做出较大努力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很多现代实验室中,“数以百万计的化合物被合成并检验其药物学和抗微生物的性能。研究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有些是推理,有时更多的是推测或随意的。”[14]177把基层的医学观察与高等研究机构的科研能力有效联系起来,是克服某种程度上存在的这种盲目性的重要途径。
基层卫生服务绝不意味着底层的医学水平。中医学就是基层卫生服务人员可以不断攀登的一座医学高峰。国务院颁布的《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第六条第二款规定,“国家鼓励乡村医生学习中医药基本知识,运用中医药技能防治疾病。”这一规定的原因有:①前提性原因。中医学的发展不排斥仪器设备,但并不以此为必要条件。基层卫生服务人员在硬件设施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刻苦钻研中医学是提高医术的重要途径。②根本性原因。中医学在防治疾病上有着独到有效的作用,古代名医的高超医术是矗立在面向基层医学生的理想追求的前方道路上的目标,而祖国传统医学的“治未病”思想对基层公共卫生事业仍有着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对于面向基层的医学生来说,扁鹊是学习的榜样,而擅长“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16]336的“扁鹊长兄”也许更应该是学习的榜样,虽然他是默默无闻的,却同样功德无量。当然,中医学在客观条件上要求不高,但在主观条件上要求很高。学习中医学是一个艰难攀登的过程,需要学习者有一份热爱,一颗恒心,一股毅力,才能避免急功近利,心浮气躁,浅尝辄止。
[1]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三联书店,2009.
[2] 孙立群,王立群,郝万山,等.千古中医故事[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3] 唐明邦.李时珍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4] [东晋]葛洪.神仙传[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
[5] 郑建明.张仲景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6] 干祖望.孙思邈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7] 罗大伦.古代的中医——七大名医传奇[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8] 葛钧.名医起死回生录[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
[9] [明]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
[10]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药方[M].高文柱,沈澍农校注.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11]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M].王雪玲校点.沈阳:辽宁出版社,1998.
[12] 袁钟.“以毒攻毒”与血清疗法[N].北京:人民日报,2003-06-03.
[13] [英]卡特赖特,[英]比迪斯.疾病改变历史[M].陈仲丹,等,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14] [英]罗伊·波特.剑桥插图医学史[M].张大庆主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
[15] 德博诺.发明的故事[M].蒋太培,译.北京:三联书店,1986.
[16] 黄怀信.鹖冠子汇校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