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河生态清洁型流域建设思路与实践

2011-02-16 08:41王立斌张亚峰陈国光
中国水土保持 2011年11期
关键词:六盘山清流流域

王立斌,张 宁,张亚峰,陈国光

(1.宁夏水利厅水土保持局,宁夏银川750001;2.隆德县水务局,宁夏隆德756300)

宁夏隆德县位于宁夏最南端、六盘山西麓,总面积985 km2,海拔1 720—2 942 m,地貌类型分为土石山区、黄土丘陵区和河谷川道区,年平均降水量为502 mm,水土流失面积733 km2,总人口18.05万人,是全区海拔最高、气温最低、人口密度最大、地貌类型最复杂的县,也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重点县之一。多年来,隆德县始终将治理水土流失作为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大力开展以梯田建设、淤地坝系建设、造林绿化为主的小流域综合治理,使全县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了72%,先后被水利部、财政部命名为“全国梯田建设模范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为探索新形势下的水土保持治理思路与模式,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生态保障,隆德县尝试开展了以清流河流域为试点的生态清洁型流域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1 基本情况

清流河小流域位于隆德县城以东5 km处,地势东高西低,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流域总面积42.9 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40.7 km2。流域内有4个行政村11个自然村,总人口4 051人,其中农业人口3 951人。

在治理思路上,以探索治理模式由生态综合防治型向生态清洁型流域转变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为核心,利用区位优势将流域治理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文化旅游相结合、与水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相结合,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参与、连片开发、整体推进的原则和山下集中发展、山坡集中治理、山上封育涵养的模式,通过整合资金、流转土地、疏浚河道、整治岸坡、配套灌溉系统、绿化美化、园区建设,建成以中药材培育园区、球(宿)根花卉种植园区、六盘山珍稀生态植物引种驯化园区和苗木栽植培育园区四大产业园区为支撑,集旅游观光、科普宣传、试验示范、产业发展、服务城市等功能为一体,具有良好生态功能、示范功能和较强辐射带动作用,山、水、田、林、路、草、村综合治理的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型流域,并为今后生态清洁型流域治理的示范、推广、发展、提升积累经验。

截至目前,流域内共开展新农村建设1处涉及260户,完成了房屋改造和排水系统建设,建成5 000 m2文化广场1处、产业园区4处、休闲亭榭3座,修建基本农田200 hm2,完成河道治理10.6 km、河岸绿化166.7 hm2,造林种草1 133.3 hm2,发展中药材种植100 hm2、苗木产业466.7 hm2,建中小型淤地坝4座,修建小型水保工程95座、固定扬水站2座,铺设低压管道14 km,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20 hm2。项目区治理程度由原来的67%提高到89%,林草覆盖率由33.1%提高到52.4%。

通过生态清洁型流域治理,昔日垃圾满地、污水横流、凌乱不堪的清流河小流域,如今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成为水清岸绿、环境优美、人水和谐、经济发展、群众满意的隆德县城后花园。目前,流域内已经初步形成了遏制水土流失的生态屏障,建立了现代农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体系,初步形成了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局面,初步实现了生态安全、生态清洁及产业发展,出现了“三增三减三改善”的良好格局。“三增”即森林覆盖率从33.1%增加到52.4%,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2 996元增长到3 550元,水源涵养能力从7.5万m3/km2增强到9.5万m3/km2;“三减”是水土流失面积从40.7 km2减少到25.5 km2,土壤侵蚀模数从2 500 t/(km2·a)减少到1 600 t/(km2·a),干旱缺水情况明显减少;“三改善”是项目区生态环境恶化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水环境及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2 主要做法

2.1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针对清流河流域既是六盘山外围涵养区又紧邻县城的位置特点,在总体规划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科学安排各项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按照“山顶—山坡—村庄—农田—河谷”的治理顺序,依次布设“生态修复、综合治理、生态产业、环境保护”四道防线。生态修复区:对流域上游六盘山区实行全面封禁,进行水源涵养,严禁人为开垦、放牧等生产活动,并结合退耕还林建设,补植补造,修复和保护相结合。综合治理区:通过兴修梯田、造林种草、建淤地坝和蓄水池、整治河道、岸坡绿化等措施综合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和群众生产条件。生态产业区:通过配套节水灌溉系统,建设六盘山珍稀生态植物引种驯化园、中药材培育园、球(宿)根花卉种植园、苗木栽植培育园等产业园区,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环境保护区:通过新农村建设、村容整治、道路硬化、改厨改厕、修建垃圾集中处理点等措施改善人居环境,有效减轻面源污染。

2.2 政府主导,部门联动

由政府统一成立生态清洁型流域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水利部门负责流域总体规划设计及水保工程建设,财政部门负责各项目的整合和资金的落实,林业部门负责生态植物园及沟坡造林种草工作,农业部门负责球(宿)根花卉园区的建设指导工作,交通部门负责流域内的道路修建,文化部门负责文化广场建设和宣传引导,城建部门负责新农村建设,科技部门负责中药材引种驯化园建设,土地部门负责流域内土地流转、建设用地征迁,环保部门负责流域内环境整治及保护,群众投工投劳积极参与。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总体规划和任务分工,由水利部门牵头,按照“统一规划设计、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检查验收,分部门实施”的“三统一分”方式,相关部门共同参与、齐心协力,相互兼顾,保质保量,钱往一处投,劲往一处使,全面完成了项目建设任务。

2.3 突出重点,确保效益

在治理过程中,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为核心,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实现流域清洁、安全、发展、和谐为目标,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地确定治理路线、布置工程,使各项治理措施发挥综合效益,并成为生态清洁型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支点和纽带,促进流域由单一生态保护向生态经济型和生态清洁型转化。重点做好了“五个结合”:

一是和产业开发相结合。通过土地承包和流转等形式,发展集约化生态产业。利用淤地坝和集水池内的水源,在台塬地带配套高效节水微灌设施,喷、滴、渗灌节水措施相配套,大力发展药材、花卉、育苗产业,使其成为农民致富的“助推剂”。同时,建成的花卉、苗木产业园区优先使用流转土地的农民工,使他们既增加了收入,又通过在园区打工学习了新知识、新技术,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0年,有500多人常年在园区打工,人均年收入达到1.2万元以上,产业园区成为家门口的“钱袋子”。

二是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通过新农村建设、文化广场建设,美化环境、硬化道路、解决给排水、建设垃圾集中处理点,改善了清流河流域内群众的居住条件,水、电、路、网全通,村容整洁,一些群众在路边发展农家乐或利用门前的小塘坝、小涝池发展垂钓园,增加了收入。

三是和文化旅游、科普培训相结合。充分利用清流河流域地处六盘山和红军长征纪念馆周边的地理优势,依托六盘山区山水风景资源丰富、自然历史文化突出、民风民俗淳朴的特点,并和流域内建成的花卉、中药材、苗木产业园区及河岸绿化、水利水保工程结合起来,为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和红色文化旅游、普及科普知识、群众休闲度假提供场所。

四是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相结合。清流河流域位于六盘山西麓,流域内的黄家峡等3座水库是县城的主要水源地,三里店水库是下游渝河流域3 300多hm2农田的灌溉水源。在流域治理中,始终把治理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结合起来。在县城水源水库的上游,通过封育、补植补造、荒山绿化,有效保护、涵养水源;在塬、台地的产业园区,建设小型水保工程,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节约用水,发展绿色无污染产业,减少水污染;对新农村排水,建设专用管道进入城市管网系统处理后再进入水库。通过上游涵养、中游节约、下游处理,使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得到保障。

五是治理投入和市场相结合。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通过招商引资,推行了合股经营、能人带动、部门扶持、项目整合示范等经营模式,建立了水土保持绿色产业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资经营机制。引进了两家企业投资500万元建设花卉和苗木培育园区,参与流域开发治理的个体户有30多人,投资近千万元。

清流河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着规模小、产业化水平较低、建设标准不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差等不足,今后应认真学习,虚心借鉴,总结经验,继续探索生态清洁型流域治理和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以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维持生态清洁,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的和谐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六盘山清流流域
压油沟小流域
玉溪 滇中的清流如玉
沙颍河流域管理
青山湖生态清洁小流域
萧娴《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中国村落》找寻那股最原始的清流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清流绝壁(书法对联)
国民党军在红军长征后对清流的“清剿”
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