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织物袋梯田筑坎技术在陕南秦巴山区的应用

2011-07-26 09:44:14李光录柳诗众邓民兴刘利年周茂玲
中国水土保持 2011年11期
关键词:陕南梯田织物

李光录,柳诗众,邓民兴,刘利年,张 波,高 霞,周茂玲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杨凌712100;2.陕西省水土保持局,陕西西安710004;3.陕西绿为生态科技公司,陕西西安710054;4.洋县水土保持工作站,陕西洋县723300)

坡改梯是陕南秦巴山区一项重要的水土保持措施,也是保证当地群众生活的温饱工程。秦巴山区每年实施坡改梯1.7万~2.0万hm2,其中70%是土坎梯地,这些梯地在蓄水保土和增加粮食产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2]。但是,受土壤黏粒含量高、降雨强度大、土壤遇水膨胀等自然因素以及修筑、开发、利用中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影响,梯田田坎垮塌现象极为严重。调查显示,一般当年修的梯地,在翌年雨季中就有30% ~40%的土坎发生崩塌或滑塌,严重者甚至高达80%[1]。梯田垮坎之严重令人触目惊心!为解决这个问题,陕西省水保局曾多次组织专家调研,并采取了一系列预防梯田垮坎的措施,如建设塑料编织袋坎梯田、石坎梯田、混凝土预制件坎梯田等[3]。但是,由于材料易风化、建设成本过高、石料短缺以及开山取石易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和形成新的安全隐患等,上述措施无法得到大面积普及和推广[4-7]。梯田垮坎已成为陕西南部梯田建设成败的关键性因素,急需开展科技攻关探索新的筑坎技术,加快基本农田建设速度。

为了顺应低碳经济时代的要求,积极探索和改进坡改梯修筑技术,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建设速度,解决陕南地区梯田垮坎问题,经考察论证,将PP织物袋应用于坡改梯筑坎。针对陕南秦巴山区梯田垮坎问题,分析PP织物袋筑坎技术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并对应用效果进行实践论证。

1 试验材料

PP织物袋是由含碳墨和其他抗紫外线(UV)成分与聚丙烯(Polypropylene)复合而成的新型高分子材料经针刺双面熨烫而成的无纺布。土工合成材料试验(经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检验)数据表明,在270 kPa压力下,PP织物袋寿命超过80年,被植被覆盖后寿命可达120年以上。

2 PP织物袋筑坎技术的可行性分析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将低碳、环保材料应用于农业生产,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开发低碳、环保的农业技术。目前在我国,PP织物袋已应用于公路铁路边坡防护、矿山恢复、沙漠治理、湖岸河岸砌护、水库迎水坡防冲等多个领域,但应用于梯田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

PP织物袋筑坎技术的可行性分析。①材料可行性。PP织物袋使用寿命长,具有抗老化、抗紫外线的特点,能透水保土,便于绿化。②经济可行性。采用PP织物袋技术能够降低梯田建设成本。据初步测算,PP织物袋筑坎梯田建设成本为9万元/hm2,较石坎梯田(陕南地区18万~27万元/hm2)降低50%以上,较预制件田坎(陕南地区12万元/hm2)降低25%左右。③施工可行性。PP织物袋筑坎技术施工简单、筑坎速度快,据测算每个劳动力每天可以筑坎30 m。织物袋本身还具有很高的抗压能力,能够满足机械碾压、人员踩踏等施工要求,同时能预防梯田垮坎和石料短缺的问题。④生态、环保可行性。PP织物袋本身无毒、无害,对农作物生产无副作用,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基于上述可行性分析结果,采用PP织物袋筑坎技术能够降低建设成本以及解决梯田垮坎和石料短缺、防止开山取石易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和形成新的安全隐患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 PP织物袋筑坎技术的应用前景

陕南秦巴山区包括汉中、安康、商洛3市及宝鸡市的凤县和太白县,总人口847万人,耕地面积74.46万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4.1%,其中平坝川地14.73万 hm2,占耕地的19.78%;坡耕地59.73万hm2,占耕地的80.22%。区内以山丘地为主,河谷纵横,光、热、水条件优越,土壤适合生物资源的繁育生长,是陕西省主要的农业生产区。但是在坡改梯过程中,由于土坎梯田垮坎严重,加之随着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强,开山取石受到限制,梯田建设一直停滞不前。

目前在秦巴山区,大多数的平坝地已经开发完毕,加之受陡坡耕地退耕等因素影响,人均耕地面积明显减少,仅为0.088 hm2/人,因此建设基本农田、保证群众用粮已成为稳定社会秩序,保证经济发展、社会和谐、退耕还林可持续的头等大事。作为基本农田的主要来源,坡改梯的重要性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在坡改梯任务艰巨的情况下,为保证梯田建设质量,急需探索新的梯田筑坎技术。PP织物袋梯田筑坎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切合了这一发展机遇,具有极大的市场需求和推广潜力。

4 PP织物袋筑坎技术的应用实践

4.1 示范点PP织物袋筑坎措施配置

示范点位于陕西省商州区黑山镇双庙村,设计面积0.95 km2,主要配套措施包括PP织物袋筑坎梯田7.19 hm2,PP织物袋滑坡体植物防护工程0.12 hm2,河道整治500 m,小型蓄水池和沉沙池各4座,截水沟227 m,田间排水渠7 475 m,坡面PP织物袋排水沟155 m,农田道路312 m,坡改经果林2.10 hm2,生态修复16.99 hm2,砼刺铁丝网围栏452 m,封禁标牌2个,基本形成了以PP织物袋为主体的综合配套技术体系。图1为示范点PP织物袋布设效果图。

图1 示范点PP织物袋筑坎技术措施布设效果

4.2 PP织物袋筑坎梯田设计

PP织物袋筑坎梯田设计的基本原则是:①水平梯田布设于25°以下的坡耕地,在土质较好、离村庄近、地块集中、交通较方便的地块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②梯田田坎沿等高线布设,大弯就势,小弯取直,熟土盖面,集中连片,规模治理;③由于梯田地块相对集中,设计时要综合考虑附属建筑物,田间道路顺排洪沟边墙沿梯田田坎进入耕作区,做到地地有沟、沟沟有池、分台拦沉、就地利用,形成田林路渠综合配套技术体系。

根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按10年一遇6 h最大暴雨防御标准设计梯田[8]。梯田断面设计指标与数量为:①5°~10°坡面。PP织物袋梯田筑坎3.09 hm2,坎高1 m,田面宽度12 m,坎长2 575 m,使用织物袋12 786个,坎埂种植黄花菜12 876株(表1和图2A)。②10°~15°坡面。PP织物袋梯田筑坎1.72 hm2,坎高1.2 m,田面宽度10 m,坎长1 720 m,使用织物袋10 320个,坎埂混凝土盖板压顶860 m(隔条压顶),坎埂种植黄花菜8 600株(表1和图2B)。③15°~20°坡面。PP织物袋梯田筑坎1.89 hm2,坎高1.4 m,田面宽度8 m,坎长2 363 m,使用织物袋16 541个,坎埂混凝土盖板压顶788 m(隔两条压顶),坎埂种植黄花菜11 815株(见表1和图2C)。④20°~25°坡面。PP织物袋梯田筑坎0.49 hm2,坎高1.6 m,田面宽度6 m,坎长817 m,使用织物袋6 536个,坎埂种植黄花菜4 085株(见表1和图2D)。

表1 PP织物袋筑坎梯田设计主要参数和指标

图2 PP织物袋筑坎梯田典型设计(单位:mm)

5 结语

作为梯田筑坎的新型材料,经陕西省商州区黑山镇双庙流域的示范论证,PP织物袋用作梯田筑坎的替代材料,具有成本低、使用寿命长、易于施工建设和绿化、不易滑塌等优点。初步试验表明PP织物袋不仅可用于陕南秦巴山区高黏性土壤梯田筑坎,而且可以广泛应用于陕北等梯田建设石料短缺的地区,具有推广价值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1]朱建强.陕南土坎梯地垮坎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水土保持通报,1994,14(3):44-47.

[2]朱建强,李靖.陕南西部土坎梯地建设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1998,18(2):19-24.

[3]朱建强,李靖.陕南膨胀土分布区土坎梯地建设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1998(12):34-35.

[4]郑晓风.秦州区梯田土坎稳定性及保护利用研究[J].甘肃省水利水电技术,2009,45(11):62-63.

[5]李靖,朱建强.陕南坡改梯筑坎膨胀土抗剪强度试验研究[J].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995,1(1):20-25.

[6]朱建强,李靖.陕南坡改梯填筑土的击实特性与抗剪强度试验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0,16(2):36-40.

[7]王相国,王洪刚,王伟.丘陵区梯田优化设计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1,8(3):125-127.

[8]GB/T 16543.1—199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S].

猜你喜欢
陕南梯田织物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纺织品织物折痕回复角的测定》正式发布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山区修梯田》
艺术品鉴(2019年12期)2020-01-18 08:46:52
秀美梯田
乡村地理(2018年2期)2018-09-19 06:43:44
党建地图·陕南
当代陕西(2018年16期)2018-09-13 11:06:54
梯田之恋
民族音乐(2017年4期)2017-09-22 03:02:50
陕南柑橘老果园改造关键技术
浙江柑橘(2016年4期)2016-03-11 20:12:59
从江加榜梯田
乡村地理(2015年3期)2015-11-10 06:32:34
陕南地区高职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出路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