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飞
(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湖北 武昌 430071)
目前,在各类现浇混凝土工程中,广泛应用木胶合板模板、竹胶合板模板、塑料模板和钢模板等[1-4]。其中木胶合板模板和竹胶合板模板的使用最为普遍,这二种模板具有易于在现场加工等优点,但容易被腐蚀,使用寿命不长,资源消耗大。国内使用塑料模板在强度和刚度方面比竹( 木) 模板还低,另外,塑料模板的热胀冷缩系数大。钢模板虽然使用寿命长,但很难满足复杂混凝土构件对模板的要求,且自重较大,使用时占用大量工程机械,施工周期长,施工成本较高。
本课题在建筑结构范围内,研制一种新型免拆卸的水泥复合模板,通过专用设计的多功能钢构件与YJ 型支撑体系固定,当结构混凝土浇筑时起模板作用,同时与结构混凝土形成牢固的咬合连接,待混凝土硬化后,成为结构混凝土永久的保护层,当结构混凝土达到拆模龄期,仅需拆除多功能钢构件,而不需拆除水泥复合模板,所以使用这种混凝土结构新型免拆卸水泥复合模板,既节省了木材和钢材,又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新型免拆卸水泥复合模板已在多项工程实际中得到应用,效果明显。
新型免拆复合模板构造:新型免拆卸模板的主要材料有玻璃网格布、水泥、砂子、增强剂和水,属于水泥基复合材料。图1 为免拆卸水泥复合模板梁侧模及底模的构造图。
新型免拆卸模板的支撑:新型免拆卸模板支撑构件包括横楞模、竖楞模、角钢模、定位板、加强肋、斜撑、拉杆等组成,施工简便,组装牢固,拆除安全,且使用周期长,较原钢模使用周期提高20 倍以上,大大降低工程造价。支模构件采用树脂防锈漆或塑料喷涂技术,按类分颜色,因此组装、拆卸不易混淆,便于堆放、运输、储存。
新型免拆卸模板的物理性能:经江西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检验,免拆卸模板的物理性能如下:抗折强度支距355 mm ≥8.0 MPa;吸水率≤12%;抗冻性强度损失≤20%( 抗冻性试验-15 ℃冻融25 次) 。
通过一根免拆卸模板-结构混凝土梁与一根普通混凝土梁的受弯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研究免拆卸模板-结构混凝土梁的受弯力学性能及其与普通混凝土梁的异同。
图1 混凝土梁免拆卸水泥复合模板的构造图(单位:mm)
试验设计两根矩形截面梁试件,一根为免拆卸模板混凝土梁,一根为用以对比的普通混凝土梁,各梁的设计参数如下:
(1) 试件尺寸及配筋。2 根试验梁采用相同的截面形式及配筋,具体截面尺寸如图2 所示,受拉钢筋采用HRB335 级钢筋,箍筋采用HPB235 钢筋,直径8 mm; ( 2) 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3) 保护层厚度,试验梁保护层厚度为30 mm; (4) L-1 为普通混凝土梁,L-2 为免拆卸水泥复合模板-结构混凝土梁。
图2 试验梁截面尺寸及配筋(单位:mm)
2 根试验梁均采用三分点对称加载方式,中间形成纯弯段。集中力作用点到相邻支座距离为1 300 mm,中间纯弯段长1 300 mm,梁支座段各留出150 mm。试验梁采用液压千斤顶进行加载,千斤顶产生的荷载通过简支分配梁分成对称的两点作用于试验梁上。试验过程中量测跨中不同高度处的混凝土应变、下部受拉钢筋应变、跨中挠度等。竖向油压千斤顶与分配梁之间设置力传感器。跨中及两支座处各设置一个百分表。正式加载前先预压10 kN,使加载系统各部分之间接触良好并检查各仪表是否工作正常。试验严格按照《混凝土结构试验标准》进行[5-7]。具体加载方式如图3 所示。
试验梁的试验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过程[8]:第一阶段为开裂前阶段,此时试件处于弹性阶段,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力、曲率等都随着荷载成比例增大;第二阶段为带裂缝工作阶段,跨中弯矩超过开裂弯矩后,最薄弱截面首先出现肉眼可见裂缝,裂缝细而短,靠近截面下部,与钢筋的轴线垂直相交,随着弯矩的增大,已有裂缝缓慢的增宽,并往上延伸,隔一定间距相继出现新的裂缝,梁呈现出弹塑性特征;第三阶段为钢筋屈服后的阶段,梁呈现出明显的塑性特征。模板与混凝土连结牢固,未有模板脱落现象。
图3 试验梁加载装置及测点位置(单位:mm)
对比表1 中的试验结果,免拆卸模板混凝土梁的开裂荷载(35 kN) 与破坏荷载(164 kN) 均接近于普通混凝土梁的试验结果。表1 中M 为承载力设计值;Mk为使用弯矩;Pk为使用荷载;Pcr为开裂荷载;Pu为破坏荷载。
表1 试验梁的承载力试验结果
(1) 荷载-挠度关系曲线。从图4 可以看出,免拆卸模板-结构混凝土梁与普通混凝土梁的荷载-挠度曲线相似,从开始加载至破坏标志,基本经历以下几个阶段:①未裂阶段:从试验加载开始到第一条裂缝出现前,试验梁全截面工作,基本处于弹性受力阶段,表现在荷载-挠度关系曲线上为跨中挠度随荷载增加保持线性增长,斜率较大。②带裂缝工作阶段:跨中受拉区混凝土出现第一条裂缝后,部分受拉混凝土退出工作,拉力基本上由受拉纵筋承担,试验梁刚度突然降低,表现在荷载-挠度关系曲线出现一个明显转折点,转折后的曲线斜率明显减小,此后,荷载-挠度关系曲线基本保持线性增长。③破坏阶段:裂缝宽度及高度增加,截面刚度急剧降低,试验梁达到破坏标志而宣告破坏。
(2) 使用荷载下挠度限值讨论。试验梁使用阶段的弯矩值MK与使用荷载PK如表1 所示。由《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9-10]:当计算跨度小于7 m 时,受弯构件的最大挠度不应超过其计算跨度的1/200。试验梁的跨度为3.9 m,所以规范允许的最大挠度限值为19.5 mm,考虑短期荷载作用下的挠度折减系数0.6,故挠度限值应为11.7 mm。根据各试验梁的荷载-挠度曲线可知,在使用荷载情况下,L-1、L-2 的挠度分别为6.58 mm,6.51 mm,二者都小于限值11.7 mm。结果表明,在使用荷载下,两根梁均能满足挠度限值的要求。
两根试验梁的荷载-跨中钢筋应变如图5 所示。从图5 可以看出,钢筋应力在混凝土开裂之前,增长缓慢。开裂之后,受拉区的混凝土退出工作,截面的拉应力由钢筋全部承担,钢筋应力的增长明显加快,在荷载-跨中钢筋应变图上表现为曲线出现转折,斜率减小。钢筋达到屈服点后,钢筋应力保持屈服强度不变,而应变急速增加,直至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破坏。由于L-2 的开裂荷载略小于L-1 ,在带裂缝工作阶段,相同的荷载下,L-2 的裂缝更多,受拉区参加工作的混凝土少于L-1,钢筋应变相对大一些。
免拆卸模板-结构混凝土梁在荷载作用下,其裂缝发展过程及裂缝形态和普通混凝土梁相同。当弯矩超过开裂弯矩后,首先在纯弯段出现第一条垂直裂缝,随着荷载的不断加大,垂直裂缝的数量不断增多,裂缝分布较为均匀,宽度不断增大,裂缝继续向上发展,在支座与加载点之间出现弯剪斜裂缝。临近破坏时,裂缝宽度迅速发展,有明显的破坏征兆。由表2 知,试验梁的裂缝间距离散性很大,裂缝最大间距/裂缝最小间距达到2.76,裂缝分布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免拆卸模板-结构混凝土梁的裂缝平均间距略大于普通混凝土梁。
图4 梁荷载-挠度曲线
图5 梁荷载-跨中钢筋应变
表2 裂缝间距表
(1) 免拆卸模板-结构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及受弯性能与普通混凝土梁相似,免拆卸模板-结构混凝土梁的开裂荷载略小于普通混凝土梁。
(2) 免拆卸模板-结构混凝土梁两侧及梁底的免拆卸模板在试验过程中未出现粘结面分离或剥落等粘结不良的现象,模板与结构混凝土粘结牢固。
(3) 使用荷载情况下,研究了免拆卸模板-结构混凝土梁与普通混凝土梁的变形规律,研究成果可为工程应用提供指导。
[1]万里,刘伟庆,方海.新型复合材料模板及其制备工艺[J].新型建筑材料,2008(3) :16-18.
[2]尹伯悦,赖明,曲俊义,等.新型节能建筑免拆卸模板装饰一体化复合墙体施工工艺的研究[J]. 新型建筑材料,2007(4) :41-43.
[3]刘元珍,李珠,苏冬媛.玻化微珠保温板免拆墙模体系模板设计[J].新型建筑材料,2008(4) :59-62.
[4]田磊,易长海,徐卫林,等.剑麻增强再生塑料复合建筑模板的制备[J].新型建筑材料,2007(11) :33-35.
[5]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等.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37-40.
[6]赵顺波,许成祥,周新刚.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7]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152—92 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8]归强.轻骨料混凝土受弯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008.
[9]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010—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0]王新宁.HRB400 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003: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