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河道工程目标管理实践与思考

2011-02-14 21:13陈少泉
治淮 2011年11期
关键词:涵闸淮河堤防

陈少泉

(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局 蚌埠 233000)

1 基本情况

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系统现设8个河道管理单位,负责安徽省境内淮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河道的管理工作。具体担负淮河干流及主要支流上的堤防、涵闸等工程管理和防汛、维护任务,河道保护以及岸线、河口等的管理。直接管理河道732km(包括淮河干流安徽段及涡河、颍河部分河段),堤防708km(其中1级堤防长592km),沿堤中小型涵闸97座,代管堤防长度121km。

2 河道工程目标管理实践

从2005年开始,国家投入巨资对淮北大堤进行全面加固,至2009年底,加固工程基本完成,并通过淮委组织的竣工验收。为抓住淮北大堤全面加固这一历史机遇,解决历史上遗留的各类违章问题,全面提高管理水平,从工程建设期间开始,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局制订了河道目标管理规划和任务,出台了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和标准,印发了推进水利工程目标管理的意见。推出了“三项制度”(实行工程管理月考核制度,建立和落实工程管理责任制度、工资与工程管理挂钩的分配制度),提出了加强“三个管理”(目标管理、责任管理、精细管理)和构建“三个淮河”(安全淮河、健康淮河、效益淮河)等重大战略目标;加大考核力度,落实奖惩兑现;加强技术管理,印发了《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办法》(试行),对所有中小型涵闸控制运用办法和启闭操作规程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并得到正式批复,做到有据可循,按章操作;积极探索堤防管理新技术、新工艺,先后在堤防管理中研究草茎繁殖技术获得成功,达到了造价低廉、防护固基、美化堤防的效果,并在系统大面积推广应用,对堤防管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淮北大堤加固工程中,各基层河道管理单位提前介入,加强管理,制订并落实各项责任制,分段包干,责任到人,形成人人有目标、人人有任务、人人有利益的工作机制,促使职工观念得到更新,调动了职工工作热情,给河道管理工作带来了勃勃生机。经过3年多不懈努力,职工思想观念得到很大转变,实现了由单纯管理者向既是管理者又是劳动者身份的转变,工程面貌也有了极大改观。目前,在系统8家河道管理单位中,已有3家达省三级以上标准,河道目标管理取得了重大突破。

3 目标管理存在主要问题

根据安徽省水利厅皖水管〔2009〕296号“关于印发《安徽省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及其考核标准的通知”,河道工程管理考核标准共分四大类、三十二项、一百二十七款,内容包括“组织管理、安全管理、运行管理、经济管理”,涵盖了水管单位工作的方方面面,重点是安全管理和运行管理。对照考核标准和办法,结合目前工程管理的实际,仍存在一些问题。

3.1 经费不足,不能满足管理需要

根据财政部、水利部关于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测算,淮管系统年均需要经费约6500万元。而实际上级安排经费在300万元左右,加之各河道管理单位收取的各项费用用于工程维护和管理,实际缺口仍有5200万元左右,两者相差悬殊,造成难以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管养分离。同时,由于经费上的不足,工程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如堤身不规整得不到及时整修,离标准化要求有差距;泥结石道路损毁无经费维护,严重影响防汛和日常管理;护坡塌陷及河岸崩塌不能及时维修等,尤其是对于突发事件更是难以及时处理。此外,基层段所仍有相当一部分管理房屋破旧,设施不配套,离庭院整洁、环境优美的要求相距甚远。

3.2 人员素质不高,职工队伍年龄偏大

年龄偏大、队伍日趋“老龄化”、学历层次低,是制约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这些年来,由于受编制的制约,加之待遇低、条件差,各基层单位新进人员少之又少,已造成人才断层,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此外,由于多种原因,部分基层职工认识存在问题,仍停留在被动、应付式工作上。在涵闸管理上,只看水位,不知流量,对电的知识、机械原理、操作规程不熟悉,对堤防管理知识知之甚少,严重影响了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3.3 违章建筑未拆迁到位

虽然淮北大堤加固中对管理范围内的违章设施进行了大规模征迁,管理面貌得以极大改善,但仍存留一些违章设施。据统计,目前淮北大堤加固范围内仍存留各类杆线1597根,房屋17622平方米,坟墓7065座,此外还有其他一些零星附属物,给日常管理带来严重影响。

3.4 管理科技含量不高

目前,堤防管理仅局限于日常巡查,对堤防隐患不能进行有效观测;对河势变化不能按要求进行观测,不了解其演变规律;建筑物的维护仅限于日常保洁和养护,对存在的问题难以处理;对涵闸管理仅限于正常启闭、日常养护,不能分析流态,更不能根据涵闸现状进行流量计算。

3.5 现代化管理水平落后

管理现代化指标评价体系很多,其中一个重要指标是管理自动化和信息化。目前,各单位均未制订现代化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河道管理单位共有中小型水闸97座,担负着沿线防洪和排涝的任务,除凤台县中型涵闸及部分险点设置有远程监控和自计水位观测外,其他涵闸及险工险点均无监控设施。有些小型涵闸由于地处偏僻,供电都难以保障,遇到集中降雨,往往不能及时开启,造成上游内涝,效益不能正常发挥,时常引发与当地群众的矛盾。河道管理的巡查由于只能靠人工进行,由于战线长,往往顾此失彼,自动化、信息化监控监管水平不高。

3.6 资料记录整理等软件工作欠缺

资料记录整理是目标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考核工作中起着关键作用。针对以前各单位在资料记录上存在不规范、不统一的问题,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局统一印制各项检查记录表格,包括运行、水情、定期检查、日巡查、特别检查、日志、养护修理记录等。虽然情况有所好转,但由于基层职工文化程度不高,各单位培训情况亦有差别,所以工程资料记录水平不一。虽然各类表格的填写内容均作了简单的说明,但部分职工还是不能界定各类表格的填写内容,尤其是检查与养护内容混为一体;检查与防汛值班记录、管理所工作日志与检查养护等内容界定不清。有的存在着应付的态度,书写马虎潦草,内容简单雷同。资料记录不规范、不完整、不真实、各类记录表中相互矛盾等问题仍然存在。

4 建议与对策

4.1 进一步修订完善目标管理规划

河道工程目标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要在前期制订目标规划的基础上,对照考核内容,充实目标管理领导小组成员,进一步明确目标,细化分解任务,责任落实到人,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合作的工作机制。在完成每一阶段的任务后,对照考核标准找差距,拾遗补缺,力争完美。

4.2 积极筹措资金,进一步改善管理条件

随着治淮新三项工程的实施,工程管理迎来新的机遇,特别是淮河管理体制调整已经结束和上收单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完成,为加强管理、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创造了较好的基础条件。一方面要积极争取上级安排资金,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对涉及管理范围内的基本建设项目,要积极介入,争取管理项目的投资,进一步改善管理条件;另一方面,系统规费收入应主要用于工程管理上。

4.3 加强职工培训,提高职工素质

人的因素是决定管理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由于基层管理单位条件较差,很难吸引高素质人才到基层工作,因此提高基层单位职工素质,应重点放在内培上。要采取多种措施,鼓励职工根据工作需要参加各类学历教育,加强职工培训。培训要有实用性和针对性,在目前阶段,重点是要加强电工、闸门运行工的机械知识、防汛抢险和涵闸操作等方面的培训,使广大基层职工熟练掌握和了解业务范围内的知识。

4.4 加强制度建设,促使基层职工履行岗位职责

做好河道管理工作,关键在基层,主要依靠基层段所职工坚持不懈的努力。尤其是每年5月淮河进入汛期,基层段所职工既要防汛,又要做好堤防除杂等日常管理工作,任务繁重。目前,各基层管理单位已全部达到“四有”条件,基层段所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今后仍要采取政策措施,进一步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在“四有”的基础上向“四优”迈进。同时,要进一步加大考核力度和奖惩措施,促使职工做好本职工作。

4.5 进一步强化资料整编工作

资料记录与整理是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对照考核标准,绝大多数内容都需要资料作为支撑。在目前投资渠道相对较窄、难以大规模投入的情况下,管理硬件基本定形,做好软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资料管理应明确专人负责,有条件的单位,应安装相应的专业软件,实现计算机自动检索,对档案资料存在的问题及时梳理完善,确保达到规范要求。

5 结语

通过三年来的目标管理实践,职工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管理水平得以极大提升,各单位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为下一步的创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相信通过全体河道管理人员的不懈努力,一定能实现河道管理单位全面升级达标的任务

猜你喜欢
涵闸淮河堤防
中小型涵闸的安全运行与除险加固
淮河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基于三维数值模拟的堤防抗冲刷及稳定性分析
石料抛填施工工艺在水利堤防施工中的应用
穿堤涵闸渗透变形分析与加固
紧邻堤防深基坑开挖方法研究与应用
刘邓大军:抢渡淮河挺进大别山
淮河防总检查组赴江苏省开展汛前检查
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堤防穿堤涵闸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