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现代营房建设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2011-02-14 15:54:21沈阳军区卫生技术干部训练中心申海龙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1年19期
关键词:营房营区设施

◎ 沈阳军区卫生技术干部训练中心 申海龙

军队现代营房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建设内容应根据形势、科技的不断发展而相应地调整变化。就目前而言,依据《军队现代营房建设管理办法》应重点关注以下六个方面:

一、可持续性营房建设

一要使用绿色建筑材料。绿色建筑材料对人与环境是无害的,小含有害挥发性气体、化学物质、粉尘、放射性物质;是可以再生的,经加工后可以循环再利用,如木材、钢材等;可就地取材,使用天然材料和本地产品,降低加工与运输的能耗与污染;可回收他用,如拆旧废料中的混凝土、石料等可用于铺设路基、填补坑洞等。二要符合生态节能特性。广泛使用中水处理技术、雨水收集技术和各种高效用水设备,减少用水总量。加强营房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加强营房的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利用植被与地热控制室内温度变化,使用节能的照明与防暑供暖设备。充分利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引入植被调节室内外环境。对于产生的各类垃圾废料按照生态循环和有机分解的原则进行无害化处理。三要具有可持续的使用功能。考虑建筑可能的各种用途,按照利于改变的原则将建筑尽量设计为大开间的框架结构,房间的分隔可按照用户需求随意变更;考虑用户使用感受,室内空问和建筑构造设计必须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符合人的活动规律和视觉感受;在集中控制室内温湿度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实现个人温湿度控制,确保个人舒适度;通过使用吸声材料和隔离设备保证声音的舒适和安全,从而实现高效率的办公和休息。

二、营区设施配套建设

一是基础设施相互间配套。指各类附属设施与新建营房同步配套,保证营房建到哪里,设施就配到哪里,集中布置铺设各类路、网、管、线以及水电暖综合设施。在满足水、电、气、卫等基本使用条件的情况下,还应把环保、绿化、消防等基础配套设施一并规划建设,同时使用,发挥最大效益。二是设施服务功能的配套。不仅要针对保障对象的数量科学判断保障需求的强弱,按质按量满足官兵洗浴、入厕、衣物储藏、晾衣晒被等基本住用需求,还要在拓展营区服务、医疗保健、购物餐饮、娱乐交友、学习阅览、电话通讯、健身上网等方面向官兵提供全方位的保障服务,使营区在舒适度、人性化、齐全性上更进一步。三是设施设备与装备战法的配套。与各类武器装备的储存、保养、维修、升级等相配套,使营区各类军事训练设施相互间配套,在做到规范统一、相互协调的同时,还应使其具备较高的兼容性.能够适应一定范围内作战样式与保障方式的改变,确保营区始终发挥保障战斗力的功效。

三、营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一是自动化的营区管理。运用计算机技术对营区管理档案、营房维修管理、环境管理、绿化管理、住户管理、水电收费管理、信息查询等各项内容实施自动化控制与处理,不仅可以提供数据存储、计算、查询、汇总、输出,还能进行有关方案的优化。二是智能化的营区使用。按照集“计算机、营房、网络”于一体的智能营区理念,对营房通风和温湿度调节系统、给排水系统、电力供应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监控系统、哨兵监视系统、门禁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消防自动化系统、广播系统等进行智能化控制。三是信息化的办公指挥平台。营区是部队屯驻的场所,为部队提供各类住训保障,同时营区又是一个办公指挥平台,已经成为实施信息化战争的重要依托。应当将营区看成一个信息化办公指挥系统的工程载体,通过建立营区局域网实现平时高效快捷的议事办公,使其具备战时以及紧急状态下的应急处理和调度能力。四是建立营区综合信息数据库。对营区的各种资源、设施设备运转情况等信息进行自动采集、动态监测,可随时根据需要,以图像、图表、图形和数据等形式及时提供营区各类基本情况,包括营区地理信息、平面规划、营房结构、管线查询、绿化信息等,并具有相应的检索与分析功能,为营房管理部门的预案制定和调度指挥提供依据。

四、资源能源的合理利用

一是减少不可再生能源资源的消耗。在营区各类设施建设中广泛采用各种具有节能特性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积极使用节水节电设备。建立营区节水灌溉、径流集水、中水回收系统,加大各种水的循环使用,促使营区各种水资源得以有效利用。在照明、温湿度控制、污染处理中使用节能设备,合理减少营区建设对土地、水、电、燃料和各种建筑材料的需求。二是开发和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加快对地热、水动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积极推广此类清洁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增强实用性,以此拓宽资源能源的获取途径,改善资源能源消耗方式。

五、生态环境保护与优化

充分考虑自然条件,有机地结合地理、水文、气候、植物等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以最小化生态破坏的方式从事营区建设活动。注重营区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和生态平衡,运用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原理,搞好营区内减噪、抗污、灭菌、清洁、防灾等,提高营区的自我代谢和自我调节能力。建立完善的污染治理体系,尽量减少营区各类污染物的排放。在处理营区各类污水和固体垃圾时,积极采纳各种新方法、新工艺,如垃圾焚烧供电技术、沼气燃烧技术等,在最大化地实现能源转换的同时,最小限度地影响环境。对于噪声污染、弹药污染、核污染、微波污染各类特殊的军事污染,必须进行严格控制,及时有效地处理,达到国家和军队规定的排放标准。对于湿地、丛林、草地等具有相当生态调节能力的区域,应当重点保护、积极延伸,为整个营区构筑良好的生态格局和绿化系统,使其成为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区域,最大化地实现营区的净化、绿化、美化以及自然化、和谐化和人性化。

六、现代军营文化构建

一要营造文化格调。军营的建设一力而要能体现“军”性,能彰显威严庄重的尚武之情。如军队的大型综合建筑在整体上应体现军队威武雄壮的阳刚之气,各类办公、训练、保障区域设置应保持整齐划一、坐落有序.彰显部队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特性。另一方面还应体现自然优美的休闲文化。通过采取不拘一格的设计手法,在军营中的各类生活区内营造优美自然的生态休闲环境,同时注重与地域文化结合,提升营区的生态文化内涵,起到愉悦心情、陶冶情趣、放松和缓解官兵身心疲惫之目的。二要添置文化设施。在营区总体规划和细节设计上,应着眼于官兵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现实基础,充分考虑官兵的基本生理、心理和生活需求,设置一批符合军营特点的,能够满足官兵平时学习、运动、交友、集会、娱乐、健身等活动的场所和设施,完善营区文化功能.体现营区的文化特性。三要发挥育人功能。将营区作为展示和弘扬我军优良传统的有力平台,通过人物塑像、图文展示等对我军战斗精神的时代内涵加以解读,以此不断强化广大官兵的使命意识、忧患意识和奉献意识。视环保节能意识为为营区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将生态环保节能教育纳入经常性管理教育,树立保护自然、节约资源、绿色消费、健康和谐的生态文明理念,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培育良好的道德风尚和普及各类文化知识,将中华民族五千年传承下来的优良品质、文化精髓、军事思想结合各类科普教育,融入营区小品景观的设置中,达到寓教于乐、活跃思想、丰富知识之目的。四要保护文化遗迹。科学签定营区内存在的各类历史文化遗迹,在进行营区建设以及从事各类军事活动时,尽量避免对营区内已存的历史文化遗迹造成破坏,并积极与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展开合作,通过维护、修复、重建等对其予以保护,使其为军队和国家的文化财富得以传承。

猜你喜欢
营房营区设施
营区聚赌
环球时报(2023-01-03)2023-01-03 16:12:00
民生设施非“摆设”
今日农业(2021年20期)2022-01-12 06:10:18
绿色生态营区建设监督与管理探讨
现代园艺(2021年4期)2021-12-09 10:00:10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基于改进TIFN-TOPSIS的既有营房改造再利用全寿命周期决策方法
武警部队直招卫生士官“营区军事卫生”课程隆重开班
武警医学(2017年7期)2017-07-19 11:46:12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中国公路(2017年5期)2017-06-01 12:10:10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基于审计效能的营房工程审计模式创新重塑
浅谈抓好军队营房建设管理的几点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