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俊峰
江苏响水县水管经济发展思考与对策
陆俊峰
响水县目前共有10个水管单位,管理全县境内136座涵闸、1103座泵站、91km海堤和通榆河河堤。各单位在抓好工程管理的同时,依托水土资源、设备、技术、区位和人才优势,大力发展水管经济。纵观全县水管经济发展,主要呈现五个特点:
响水县水管单位通过水利工程确权定界,取得管理范围内法定管理权。目前全县水管单位有耕地190 hm2、堆堤 580 hm2、水面 170hm2,水土资源丰富。坎响河北套闸充分利用水土资源优势发展经济林木种植业,目前共有银杏、意杨等经济林木29 hm2,年收益近10万元。中山河闸利用丰富的水面资源开发鱼塘35hm2,每年收入可达8万元以上。
响水县水管单位注重充分挖掘水利工程内涵增效益,切实做好过闸费和河道堤防占用费征收工作。运响河闸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大力落实收费责任制,严格杜绝开“人情闸”、放“人情船”,仅2009年过闸费收入就达18万元。南潮河闸在认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层层分解任务,落实考核奖惩措施,切实强化依法征收宣传力度,2009年征收河道堤防占用费达9万元,突破历史记录。
响水县水管单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发挥单位人才、技术优势,在开展技术服务上创造效益。通榆河堤防管理所针对单位设计、勘测人才较多的优势,专门制订奖励方法,对考取造价、建造类专业资质的人员进行高额奖励,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了“春潮工程公司”。该公司抢抓江苏沿海大开发的机遇,竞标承揽了一系列工程项目。黄响河闸利用单位现有的一批工程设备,大胆聘请懂经营、会管理的技术能人创办工程施工公司,承接了多处工程项目。
不少单位领导和职工仍抱着“水管单位应该吃皇粮”的旧思想、老观念,一味地向主管单位和财政部门“等、靠、要”,对发展经济缺乏紧迫感,不愿主动走出门去了解信息、供求和市场,不愿发挥主观能动性上项目,缺乏自加压力、开拓进取的决心和勇气。
不少单位机关、工管部门人数多,经济部门人手少。加上各部门经济工作目标不明确、职责不清晰、责任制不落实,使得水管经济发展缺乏动力和活力,始终处于被动应付状态。
不少单位在分配制度上缺乏激励机制,依然是“平均主义”,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由于分配上的“大锅饭”,职工和各部门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始终调动不起来。许多职工对发展经济工作存有畏难情绪。
纵观响水县水管单位经济项目,目前仍以林木、渔业、房屋、农田等资源类固定资产管理和政策性收费为主,以投入少、风险小、稳定型的管理型项目居多,涉足市场竞争、投入流通领域的经营性企业较少,形式较为单一。
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要切实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仅靠有限的财政拨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一手抓好工程管理、一手抓好水管经济。要放弃“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千方百计谋发展,一心一意上项目,想方设法创效益,努力走出一条“自我生存、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壮大”的发展之路。
要在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改革,推行“小机关、大职能”的机构形式。进一步精减机关人员,加强经济、工管部门人员和力量,根据部门职能明确相应经济目标和任务。同时在单位内部建立起竞争上岗机制、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为水管经济发展注入动力和活力。
响水县水管单位水土资源丰富,是拉动水管经济发展的最大优势,因此要抓好三个重点:
(1)对水土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各单位要以前瞻性的发展眼光,对水土资源进行全面详尽的科学规划,制订出单位中长期发展规划。
(2)培植水土资源规模经济。规模经济能使速度、结构和效益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涉足市场竞争的关键手段。因此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水土资源优势,着力培植规模经济势头,力争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形成富有特色的支柱项目。集约化管理是发展规模经济的前提条件。要加大科技投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管理向集约化管理转变。
(1)优化工程效益管理。对过闸费要“竞标承包、严格管理”,有条件的单位可以通过公开竞标方式,确定承包底价,承包落实到班(组)、个人,杜绝费用流失。水利工程用地是潜在的收益,应依法管好管严,真正做到“确权一片、管住一片、开发一片、受益一片”。
(2)优化政策法规效益管理。对于河道堤防工程占用费要加强宣传,强化经营户“依法征收”的意识。要在认真调查摸底的情况下加大征收力度,确保收全、收足。对于一些“钉子户”要利用法律武器“各个击破”,有理、有利、有节地维护好自身合法权益。
(3)优化固定资产效益管理。对于设备、场地等固定资产,要采用市场经济手法将其推向公开竞争的大市场,谋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对一时不能推向市场的资产,要强化各个管理环节,坚决堵住收费流失的“漏洞”。
要使水管经济发展有所作为,仅仅停留在水土资源、设施、技术开发利用上是不够的,要在资本完成原始积累后,大胆涉足市场竞争,发展自身“拳头”产品,抢占地方经济发展一席之地。为此要不断学习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在思想认识上尽快与市场经济接轨,在管理方法上尽快与市场经济同步。还要立足现有资源,探索特色品牌,适度延伸开发,努力形成自身“拳头”产品。
响水县水管单位大多地处沿海和大河,地广人稀,空气清新,鸟类众多,是人们旅游休闲的好去处。可以结合工程除险加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加强硬件投入,辅之以园林绿化小景,建设休闲度假村,规划建立生态植物园,开发水面游乐项目,以此带动餐饮娱乐、度假观光等第三产业发展。
水利局每年可从水利工程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的水管经济发展基金,用于重点扶持各水管单位发展前景看好的项目。这样既能解决项目缺少投入的难题,又调动了各单位上项目的热情。各单位对于经过缜密论证、效益看好的项目,除了积极争取上面的基金扶持外,还可以采取“单位筹集、社会入股、银行贷款、职工集资”的筹资办法,以解决投入不足的难题。
针对专业人才不足的情况,在充分挖掘内部储备同时,要坚持“请进来”的原则。积极同当地的林业和渔业部门联系,请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到单位讲课或现场实际操作,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帮助单位管理人员提高专业水平。还要坚持“走出去”的原则,选送单位经营骨干学习专业知识,回来后再传授给单位管理人员,从而达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江苏省响水县运响河闸管理所 224600)
(专栏编辑:周 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