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雨茂治疗脾胃病经验探微

2011-02-13 22:30文颖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1年1期
关键词:行气中焦胃痛

文颖娟

(陕西中医学院,陕西 咸阳 712046)

脾胃病是临床常见且又易发的疾病,因其病因病机相当复杂,许多病证在临床上常因诊断错误而耽搁治疗时机,以致久治不愈,难以根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杜雨茂教授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享誉全国的肾病和奇难疾病专家,从事伤寒教学、临床、科研50余载,学验俱丰,德艺双馨,临证擅长用经方治疗肾脏疾病,并且对一些常见且久治不愈的奇难病,尤其是一些常见且久治不愈的脾胃病,常能依据中医理论之精神另辟蹊径,无施不效。笔者为了继承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通过查阅、研读其论著[1]、医案,并侍诊其左右,受益匪浅。为了使其临床经验造福于更多的疾病患者,兹摘录其医案四则如下,供医者同仁们参考、借鉴与启迪。

1 痞证—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痞证是以脘腹胀满为主症,如果仅仅是脾胃本身疾病,而不兼加它脏病变,常责之于脾不升清、胃不降浊,形成中焦气滞、寒热错杂病症,此病常以脾气虚为本,又以气机阻滞、寒热错杂为急。杜雨茂教授认为此类疾病,临证应根据具体病机特点灵活选方,以四君子汤益气健脾促进脾气升清,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宣畅中焦气机,并可根据气机阻滞情况酌加行气之药如厚朴、枳实、苏梗、莱菔子等。同时他认为痞证虽然是因脾胃升清降浊功能失调所形成,但导致脾胃功能失常的原因除了脾胃本身外,亦可因它脏累及,如肝失郁结,横逆犯胃,也会影响脾胃功能失常,形成痞证,但病本在肝,应调肝理脾,治疗常以四逆散疏肝健脾,以及半夏泻心汤以及诸多行气药如:厚朴、枳实、苏梗等以恢复中焦气机;此外,脾胃功能失常还可因其它器官病变累及,如食道肿瘤突入胃腔内致使脘腹胀满,此类病症,他指出应结合现代诊疗手段以辅助诊断,明确病机,尤其是针对仅仅以脘腹胀满为主症,无其他症状可以参考,而单纯行气消痞难以治愈时,更应结合现代诊疗手段以辅助诊断。

案1:罗某,男,46岁,1998年12月25日初诊。胃脘胀满多年,加重1月。患者胃脘胀满多年,近1个月加重,午后尤甚,曾在当地做B超提示:胆囊炎(胆囊壁毛糙);上消化道钡透提示:胃炎(胃动度慢,胃黏膜结构紊乱,边缘模糊)。伴见夜间口苦,中午时口粘腻,纳量尚可,多纳则胃脘胀加重,胃喜热畏寒,得温则舒,易打嗝,大便成形,小便色黄。舌红苔黄腻厚,脉弦略数有力。杜雨茂教授分析认为此为胃脘痞胀,证属脾虚气滞,中焦寒热错杂,遂确立健脾温胃,理气清热消痞之法,方选四君子汤合半夏泻心汤。因胀满较重,故加大行气之功,加用厚朴、枳实、木香、苏梗、莱菔子以行气通腑,处方:厚朴15g,炒枳实 10g,党参 12g,白术 12g,砂仁 9g,姜半夏 10g,胡连 3g,黄芩 8g,干姜 6g,花槟榔 12g,莱菔子15g,苏梗 10g,广木香 3g,共 14剂,服后胀满缓解,再以四君子汤调中健脾而愈。

案2:李某,男,53岁,工人,1986年3月14日初诊。脘腹胀伴胸部发作性憋闷半年。患者半年前发现脘腹胀满,于1985年9月5日在某医院行纤维胃镜检查,发现食道上段25cm处后壁有一1cm圆形肿块突入腔内,顶较大,底较细,色白而光滑。病理检查:食道小块鳞状上皮伴增生及黏膜下出血,十二指肠小块黏膜组织慢性炎变。当时怀疑食道恶性病变或良性肿物,令做定期检查,以动态观察。患者得知后思想负担较重,自此即感胸部发作性憋闷,时而心情烦躁,坐卧不安。于1986年2月26日又进行了纤维胃镜复查,结果与上次相同,食道病灶无明显发展和增大,诊治医生建议其实施手术治疗,因患者惧怕手术,特求诊于杜雨茂教授。杜雨茂教授察其形体略瘦,面色苍暗,脘腹时胀,胸时憋闷,饮食较平时略减,身困乏力,二便正常,脉缓重按无力,舌红苔黄白相兼厚腻。他结合纤维胃镜检查结果,中西合参,分析认为:此食道肿物系由痰瘀凝结不散而酿成,而胸闷及脘腹胀则是因肝胃气滞而引起的痞证。遂确立理气化痰,活血散瘀之法,兼用软坚散结之散剂以直达病所。方中以二陈汤化痰健脾理气,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并用厚朴、僵蚕、连翘、三七等行气散结活血之药:橘红9g,姜半夏 10g,茯苓 15g,炙甘草 6g,丹参 18g,归尾 10g,赤芍 15g,桂枝 6g,川芎10g,桃仁 10g,三七 3g(冲服),连翘 9g,厚朴 12g,僵蚕9g,水煎服,每日1剂。并用乌梅肉 200g,僵蚕30g共为细末,每日1次,每次3g,开水送服。服药后患者每半月复诊1次,共7次,6次接受前法,汤剂随证略出入,散剂未变。各症续有减轻,三诊时已不乏困,脘腹胀消,食欲增进,七诊时各证均消除,又经胃镜复查,食道肿物消失,脉弦细,面色转常,舌淡红苔白薄,乃停服散剂,汤剂改为六君子汤加浙贝母、香附、当归、黄芪等,以补养气血、调中健脾,善后巩固。1年后随访一切正常。

按:痞证的治疗虽以调理脾胃为核心,然痞证皆因气滞、食积、湿、痰、瘀、毒、热等实邪相干于胃,使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升降失常,清浊壅滞中焦,致使气机不畅、脾胃功能失常。因此,痞证的治疗首先应查找引起脾胃功能失常的原因,谨守病机,各司其属。且痞证既然表现为脘腹胀满,必然也是脾胃功能失常,而此病多为久病所致,故在驱除引起脾胃失常原因治疗再以益气健脾为主以善后,方多选四君子汤。

2 呕吐——调和脏腑,顾护脾胃

呕吐是指胃内容物甚至胆汁、肠液通过食道反流到口腔并吐出的反射性动作。由于食管、胃或肠道呈逆蠕动,并伴有腹肌强力痉挛性收缩,迫使食管或胃内容物从口、鼻腔涌出。杜教授认为,呕吐虽然表现在胃,但直接病机为胃失和降,津液停滞成痰,痰涎阻滞,加重胃气上逆,其治疗大法为和胃降逆,方多选旋覆花、代赭石、半夏、陈皮、茯苓等和胃降逆、行气化痰之药。但有些呕吐症病机不仅仅在胃,而是其他脏腑病变致使胃失和降,故治疗重点应以调理其他脏腑为主,辅以和胃降逆、行气化痰之品。中医强调人体是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脏腑之间在生理上相互辅助,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如因肝气郁结犯胃所引起呕吐,不能单从胃而治,应先调理肝气之后再调理脾胃;心火不潜,母病及子引起胃火旺,胃气上逆出现呕吐;肾水不能上济,胃津不足,胃失和降而见呕吐;肺失宣降则子盗母气,引起胃气上逆而见呕吐等。因此,呕吐的诊治,临证时应分清引起呕吐的原因,审因辨证,并结合具体脏腑病变予以调理。同时他还强调,即使脾胃本身功能失常,也应分清是以胃失和降为主,还是以脾不升清导致胃失和降,前者以和胃降逆为主,而后者则以益气健脾为主,方多选六君子汤调理;或是脾不升清、胃不降浊导致中焦气机阻滞引起呕吐,则应加重行气之品,如丁香、枳壳、莱菔子等;且脾胃功能失常常导致饮食难消形成食积,加重呕吐,故常加用山楂、麦芽等消食之药。但无论是何种原因引起的呕吐,后期总以四君子汤益气健脾为主调理,以顾护脾胃之气。

案3:李某,女,40岁,工人,1970年11月7日初诊。持续性呕吐季节性加剧4年,加重2月。患者呕吐4年余,每至秋冬即加重,三餐后皆倾吐,以致靠输葡萄糖等维系生命;春夏季则减轻,日吐1、2次,量亦少;平时常易嗳气、脘腹胀、食欲不振。曾在某医院诊治,先后做消化道钡餐透视4次,拍片1次,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诊断为“神经性呕吐”,多次治疗,效果不显。自1970年9月份以来,呕吐又加重,食入不久即吐出,日吐数次,所纳物几乎全吐出,每日需输高渗葡萄糖等维系生命,吐前一般无恶心,吐出物多不酸臭,时时嗳气、泛酸,胸胁脘腹满闷不舒,精神不振,四肢酸软无力,语声低微,面色苍黄无华,四肢虚浮,皮肤干燥脱屑,手足皮肤裂纹,小便量少,大便2d~3d 1次,脉细无力,舌质淡,苔白微腻。询其平素性情急躁,病后更感心烦易怒。杜教授分析认为,本病虽为一派脾胃虚衰之象,但病根却是肝气郁结、横犯脾胃,致使气血乏源而见一派气血不足之象,并致胃气上逆形成呕吐。且秋冬季阳气渐衰,加重肝气郁结则呕吐加重;而春夏季阳气渐复,肝气调畅则呕吐减轻。遂确立疏肝和胃、降逆止呕为主,佐以温中暖肝之法:旋覆花9g,代赭石21g,伏龙肝24g(浸泡后取汁煎药),吴茱萸6g,炙甘草4.7g,姜半夏 12g,茯苓 12g,炒黄芩 9g,陈皮 9g,干姜 6g,公丁香1.5g,草寇 9g,白术 9g,6剂,水煎服。服上药后呕吐次数略减少,余无明显变化,脉舌同前,拟守前法,增重理气之品,以疏肝和胃。用原方加苏梗、厚朴9g,增公丁香0.6g,代赭石3g,去炙甘草、伏龙肝。水煎服,连续服15剂,呕吐由减轻渐至停止,精神好转,惟有嗳气、脘腹作胀、食欲不振、疲乏,别无不适。面色略带红色,皮肤不再脱屑,脉细但较前有力,舌淡红苔薄白。治疗以益气健脾、降逆和胃为主:党参 9g,白术 9g,茯苓 12g,炙甘草 3g,陈皮 9g,半夏 12g,代赭石 21g,炒黄芩 9g,干姜 6g,公丁香2g,炒枳壳9g,苏梗 9g,香附 9g,水煎服。此后每周再复诊1次,至1971年1月15日又复诊3次,基本守三诊益气健脾、和胃降逆之方,服药30剂,各症状渐消除,食欲复常,精神振作,肌肤荣润,体重明显增加(由原45kg增至55kg),乃停药上班,随访3次未见再发。

按:呕吐症虽表现在胃,但其病因却相当复杂。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呕吐叙论》早就指出:“呕吐虽本于胃,然所因亦多端,故有寒、热、饮食、血、气之不同,皆使人呕吐。[2]”杨士瀛《仁斋直指方·呕吐》亦强调:“呕吐出于胃气之不和,人所共知也。然有胃寒,有胃热,有痰水,有宿食,有脓血,有气攻,又有所谓风邪入胃。[3]”故针对呕吐一症,虽以和胃降逆、行气化痰止呕为大法,但临证时应仔细分析导致胃失和降的原因,辨清是哪个脏腑发生病变并予以调理,后期再辅以益气健脾之法以顾护脾胃之气,达到标本兼治之目的。因此,呕吐的诊治可概括为审因辨证、调和脏腑、燮理阴阳、顾护脾胃。

3 胃痛——审证求因,对证施治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临床上常见的1个症状。中医所称的胃痛,是指由于脾胃受损、气血不调所引起胃脘部疼痛的病证,其发生的病机可分为实证和虚证两类,实证是指寒凝、气滞、热结、痰湿、瘀血等诸多实邪单独致病或者相兼致病,引起气机阻滞,不通则痛;虚证是指胃腑失于温煦或者濡养,失养则痛。实证所引起的胃痛,临证应根据实邪的不同性质、具体致病特点,仔细辨别疾病的性质,辨证施治。但无论何种实证所引起的胃痛,治疗总以祛除实邪为主,并酌加一定行气之品为其基本原则;虚证所引起的胃痛,治疗则以益胃生津兼清胃热为主。

实邪阻滞引起的胃痛,无论是何种实邪,最终都以中焦气机阻滞为核心,故在选药裁方时都应配伍一定的行气止痛之品,且所选之药应大多归肝经,以舒肝行气止痛。因肝主调畅全身气机,且肝与脾胃同处中焦,肝气郁滞最易乘脾犯胃,加重中焦气机阻滞引起胃痛,故杜教授治疗胃痛时,常以舒肝行气止痛立法,方以四逆散舒肝健脾,并加用诸如降香、木香、元胡、川楝子等行气之品;且中焦气机阻滞,影响津液运行,停而成痰湿,久之郁而成湿热阻滞,进一步阻滞气机,加重胃痛。且此湿热的形成多因于肝失调畅所致,故他也常配伍诸如茵陈、金钱草、黄芩等清热利湿之药。他针对具体的实邪导致的胃痛,提出了不同的治疗方法,诸如实热胶结导致,常以张仲景承气类方为主加减;寒邪凝滞则多以温中散寒止痛为主,方选经方桂枝乌头汤加减;瘀血阻滞较重则以桃红四物汤加减;湿热阻滞,则以经方茵陈蒿汤加减;痰湿阻滞多以二陈汤为基本方化裁。因以上诸邪可单独致病,也可相兼为患,且因病情复杂,故在临床上常出现症状表象与病机不相符合的现象。如案4为寒邪凝滞,却可能误诊为实热胶结,治疗则会迥异,甚至引发变证。因此,杜教授强调针对此类常见而久不愈的病证,临证应详细辨证,认真分析,仔细甄别,辨明病性,准确用药,避免诊治错误,贻误病情。

案4:王某某,女,40岁,农民,1990年1月3日初诊。胃脘疼痛30余年加剧1年。患者自幼即患胃脘疼痛,30余年曾多方求治,时轻时重,终未根治,后突然加剧,发作时如刀割锥刺,难以忍受,痛不欲生,即往某医院求治。经B超、胰胆造影、X片等检查,诊为“先天性肝总管左肝管扩张”,经治乏效。1989年11月在某医院进行“胆囊切除术及胆囊吻合术”,术后疼痛未减,反益增剧,呈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发作时翻滚呼号。迭经更医,竟无寸效。1990年1月2日晚上又发作2次,疼如刀绞,令人窒息。遂于次日求治于杜教授。症见胃脘胀闷疼痛,波及右胁,掣于肩背,伴有口苦,食后呃逆阵作,大便干燥,2d~3d 1次,患者哭诉剧烈发作,冬季较频,经期、劳累、食不易消化食物后易诱发,痛时局部拘挛胀闷并引及少腹,有欲小便感,必登厕解溲,历时约1h~6 h,用“阿托品”后可暂缓解,少时又腹痛如故,现每日皆发,疼痛难忍。舌淡红暗苔薄白腻,脉沉细无力。杜教授分析认为此患者胃痛30余年,近期加剧,术后痛增,且其痛势剧烈,伴见口苦,大便干燥难行,胃脘胀闷,虽颇似热结胃脘,腑气不通之阳明燥结所致,但患者剧烈疼痛却不伴有热感,且冬季易发,舌淡红而暗,苔白不黄,脉沉细无力,当是寒证,此为寒凝胃脘,气机不通,久而不散,气滞血瘀,寒瘀交阻,气机凝滞,不通则痛,故疼痛剧烈而作;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阳虚肾关不固,故疼时小便自遗;寒凝气滞,加之阳虚不温,便行迟滞,故大便结而难行;寒凝胃脘,胃气不降,反逆于上而见呃逆,故将此辨证为寒瘀内凝之胃脘痛,遂确立温中散寒、化瘀止痛之法:桂枝 8g,白芍 15g,炙甘草 5g,附片 8g(先煎),枳实 10g,香附 10g,元胡 10g,丹参 18g,檀香6g,砂仁 8g,川楝子 10g,虎杖 10g,3 剂,水煎服。1990年元月7日复诊:药后胃痛略减,纳食香,矢气频转而便通,余证同前,拟上方加制川乌 4g,细辛3g,虎杖改为12g以增强行气止痛之功,6剂,水煎服。1990年元月14日三诊:药后疼痛发作频率明显降低,程度减轻,可以忍耐,仅前天及昨天发作2次,呃逆未作,仍以上方继服30余剂,疼痛逐渐消失。1990年2月15日患者欣告,疼痛已除。为巩固疗效,再处以温中散寒止痛之法:制川乌6g,附片10g,桑寄生 15g,炙甘草 6g,桂枝 10g,生姜 3 片,白芍 15g,细辛 4g,元胡 10g,台乌 10g,砂仁 8g,降香8g,薏仁 30g,香附 10g,7 剂,1 年后随访痛未发,身体健康。

按: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生活缺乏规律,胃痛成了常见而又难治之病。胃痛的治疗,我国古代虽有“通则不痛”的说法,但绝不限于“通”之一法,故临证时应运用四诊八纲详加审察,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确立恰当的治法,即首先应辨清其疼痛的虚、实、寒、热性质,然后审因辨证,对证施治。

综上可见,以中医整体观念、五脏和合思想为指导,以调和五脏、燮理阴阳、顾护脾胃、标本兼治为原则,以恢复脾气升清与胃气降浊功能为法则,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审因辨证、对证施治,坚持久病久治为杜雨茂教授治疗脾胃病的特色和经验。

[1]杜雨茂.奇难病临证指南[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96.

[2]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152.

[3]盛维忠,王致谱,傅芳,等.仁斋直指方论[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49.

猜你喜欢
行气中焦胃痛
中医学“行气”医术初探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探讨
四逆胃痛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态靶结合辨治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
“怪病不治治中焦”肾阴亏虚也会诱发喉痹、失眠
王作顺主任运用“因时学说”治中焦病经验举隅
腰背痛:揉按委中穴
浅谈藏医盐敷治疗胃痛的护理
针刺足三里加口服良附丸治疗寒邪客胃型胃痛62例
健身气功·六字诀的学与练(明理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