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颖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
《黄帝内经素问》两遗篇,指《素问·刺法论》与《素问·本病论》,以下简称“两遗篇”。两遗篇重点阐述了五运六气的变化可使气候、物候出现异常改变,同时也能致使人体发生疾病甚至疫疠的道理,指出了多种防治疫疠的方法,其疫疠观及防治方法对现今防治温疫具有重要价值与启示。
古代发生疫疠有自然气候异常变化所致的自然灾害,也有因为战乱、社会局势不稳定等。但是,现今时代我们国家没有战乱,国泰民安,人们安居乐业,温疫类传染病仍时有发生,这无疑与气候异常和生态环境变化紧密相关。
《黄帝内经》指出了自然界气候有五运六气变化的规律,即在1个甲子周60年的运与气变化中,气候时令有至而未至、未至而至的太过不及规律,以及相互胜负规律,从而导致自然界气候出现异常,致使某气被郁不能正常发挥政令,或某气太过非其时而有其气,从而致使人体发生相应疾病,如果这一特定时段的异常气候正适合按五行分类的某种温疫类邪气得以繁殖与传播,于是便会发生温疫类疾病。
《内经素问》两遗篇明确指出,客气司天在泉不迁正、不退位,四间气升降失常以及司天在泉上下错位造成的刚柔失守等情况,能够导致气候发生异常变化甚至剧烈变化,容易导致疾病甚至瘟疫。如《素问·本病》指出:“厥阴不退位,大风早至,时雨不降湿令不化,民病温疫”、“少阴不退位,即温生春冬虫早至,草木发生,民病膈热咽干,血溢惊骇,小便赤涩丹瘤疹疮疡留毒”、“太阴不退位,而取寒暑不时,埃昏布作,湿令不去,民病四肢少力,食饮不下,泄注淋满,足胫寒,阴痿闭塞失溺小便数”等,从经文中可知,非其时而有其气,尤其气温过高或过低、光照少、气压低、降雨量少、潮湿闷热等气候环境是温疫类病毒细菌繁殖与传播的最佳条件。因此,凡逢此种异常气候出现之时,应给予高度重视,此时及时地进行疾病预防与治疗显得更加重要。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重视日地月运行、气候、物候三者发生连带变化的系统性与相关性,认为五运六气变化直接关系到动植物生长与自然生态环境。《内经素问》两遗篇也描述了各年份运与气时常所致的“清生风少,肃杀于春,露霜复降,草木乃萎”,“太阴不迁正,即云雨失令,万物枯焦,当生不发”(《素问·本病》)等气候、物候表现,认为天德下流,地气上交,天地之气正常升降,始有万物正常生化;同时也指出了天之气候异常越严重,地之物候异常也随之更加严重;反之,地之物候异常现象表现严重,也会影响于天之气候,促使气候更加异常,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使生态环境更加恶劣,直接影响到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人体作为自然生态的一分子,也会受到直接影响。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地球生态系统不仅与岩石圈的深层、大气圈的高层紧密相连,也与之外的天文宇宙系统息息相关,但对于某一特定的国家和地区来说,自然变异对人类社会影响和破坏的程度,既取决于各种自然系统变异的性质和强度,也取决于人类系统内部的条件和变动情况;既是自然变异过程和社会变动过程彼此之间共同作用的产物,也是该地区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对自然变异承受能力的综合反映。
地球生态系统进化到今天已经遭到污染,这就提示人类不仅要从大自然中摄取能量和物质,而且为了地球生态及地球上各种生命现象的完好生存,更应该保护地球生态系统,要从爱护大自然所有生物包括人类的角度来保护生态,各种行为都要有利于万物共生,促进万物协调进化,这也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一再强调的天德与人伦,有学者将其称为“人文生态学”。其实,早在数千年前,《黄帝内经》尤其五运六气理论就提出了自然环境生态平衡的“天人相应”大生态观,并认为大生态平衡与天德、地气、人伦直接相关,因此当今时代教育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内经素问》两遗篇提出了气候异常之后的2至3年易化木火土金水五疫的理论,应予以重视。现仅就历史上发生的几次疫疠并分析其与前2或3年气候异常的关系,来反思2至3年易化疫疠理论的重要性。
李杲创立脾胃学说的背景是金元之交的大疫,此次疫疠发于壬辰年,按时间推算是1232年,向前推3年即1229己丑年,瘟疫造成的人员严重死亡情况在《内外伤辨惑论》中有较详细的描述。按《素问·本病论》“甲己失守,后三年化成土疫”理论,若1229年运气失常,至1232年应发“土疫”。据《内外伤辨惑论》,李杲见到的疫病是与脾胃相关的疫病,与通常火热疫不同,故李杲未用通常治疗火热疫之法,而用补中益气汤和升阳散火汤甘温除热。
再如据吴有性《温疫论》记载,崇祯辛巳正值疫气流行,疫情严重,“阖门传染。《吴江县志》上说:“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仅免;一门数十口,无一口仅存。”崇祯辛巳是1641年,往前推3年是1638戊寅年。据清·马印麟《五运六气瘟疫发源》记载,崇祯十二年戊寅,“天运失时,其年大旱”。运气学理论认为“戊癸化火”,戊年刚柔失守,3年后易化成“火疫”。吴有性当时所见的疫病,“间有进黄连而得效者”,提示疫病性质偏于火热,故吴氏随用大黄等苦寒攻下之品来治疫。
又如杨栗山也是经历了乾隆九年甲子发生的疫疠。据杨氏其后撰写的《伤寒温疫条辨》记载:“乾隆九年甲子,寒水大运,证多阴寒,治多温补。自兹已后,而阳火之证渐渐多矣。”乾隆九年指1744年,向前推3年是1741辛酉年。《素问·本病论》记载若该年“水运太虚,反受土胜……丙辛失守其会后三年化成水疫”。丙辛主化寒水,证多属于阴寒,故杨栗山治疫运用了温补法。
再分析2003年的SARS。2003年为癸未年,岁运火运不及,岁气太阴湿土,二之气“其病温疠大行,远近咸若”。推至前 3年,2000年为庚辰年。《素问·刺法》指出,庚辰刚柔失守,三年变疠,名曰金疠,速至壬午,徐至癸未。意为如果疫疠来得快的话,在第二年的五之气(秋分至小雪)时发生疫疠,慢的话,在第三年的二之气(春分至小满)时发生疫疠。有学者专门对2000~2003年广州、北京、安徽等地的实际气候情况及与2003年SARS发病情况进行了相关性研究,认为与五运六气理论基本相符。
《素问·刺法论》强调指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认为人体是否发生疫疠与人体正气强弱相关。人体正气充足,具有抵御邪气的能力,能够防止疫疠之邪的侵入。这一观点也是《黄帝内经》预防医学思想的重要观点之一。提示平素要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对病邪的抵抗能力,在疫疠之邪到来之前或之际,更要坚信并运用“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思想来预防及治疗疫疠。
从古代医家,尤其明清医家对疫疠的预防与治疗的思想及所用方药来看,他们已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我们通过对10余部明清时期温疫著作及防治温疫方药规律研究中也发现,明清温病学家一致认为人体正气是发病的决定性因素,扶正与祛邪并重是防治疫疠的重要方法,这些思想在明清时期温疫著作的组方用药中均有所体现。
《素问》两遗篇还指出了多种避其毒气、扶助正气的预防方法,如宁神定志、心态平和、五志七情切勿太过等精神情志调摄方法,起居有常勿远行劳倦、清谈饮食、忌食生冷等饮食生活起居调整方法,以及配以适当的经脉针刺、丹药预防、药浴泄汗法及吐法预防疫疠等,这些方法既有外防又有内调,诸多方法配合以使脏腑精气充实,人体正气充足能够预防疫疠。
《素问·刺法》指出了在容易发生疫疠的年份,于五疫未发之时,要加强预防与脏腑功能的调理,并指出了五疫之至的具体预防调理方法,即根据不同的岁运(太过之岁)针刺五脏经脉及调理五志。
如甲年,岁运为土运太过,因脾土太过易伤肾水,故当先补肾腧穴,隔3 d再针刺足太阴经所注太白穴,针刺之后不能夜行及远行,7 d之内务须洁净,精神保持清净,素食斋戒,目的是使疫疠邪气不能乘虚而入;原有肾病之人,可在寅时面向南方排除杂念,屏住气息,伸颈用力咽气,连续做7次,之后再把舌下津液慢慢咽下。再如壬年,岁运为木运太过,当先补脾腧穴,隔3 d再刺肝经之所出大敦穴,之后保持精神宁静,不要醉酒高歌,以免耗散正气;不要过饱、久坐,勿食生冷,饮食宜甘淡,切忌过酸,可以保持脾气充实,气机调畅。
通过经文可知,在五疫来临之际,虽然自我调理预防的方法各岁略有不同,但在针刺调理上有一定规律与原则。首先,重视充实本脏所胜之脏,针刺所胜之脏在膀胱经上的腧穴,之后再调理本脏,针刺本脏的五输穴。其原则是注重预防,切断五脏传变途径;精神情志调理上,要特别强调均心态平和,五志七情切勿太过,以免耗伤脏气及所主之神气;饮食调理上,提出清谈饮食、忌食生冷,以保持脾胃气机升降如常,化生水谷精微之气,充实脏腑精气,使人体正气充实,疫邪无可乘之机。
小金丹方出自《素问·刺法论》:“小金丹方,辰砂二两,水磨雄黄一两,叶子雌黄一两,紫金半两……和气咽之,服十粒,无疫干也。”经文指出了小金丹方的炼制方法及服法。观方中,辰砂味甘性微寒,入心经,清热镇惊安神;雄黄辛苦温入心肝胃经,具有解毒杀虫之功效;雌黄辛平,有毒,入肝经,具有燥湿杀虫、豁痰定喘解毒的作用;金箔性味辛平,入心肝经,具有镇心安神的作用。在古代,此4味中药是避瘟防疫常用之药。
运用意念振奋阳气预防疫疠之法,也出自《素问·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气出于脑,即不干邪……然后可入于疫室。”文中的气出于脑即指意念引导阳气运行。认为避免疫疠相互传染,一要使人体正气充足,二要避免疫毒,同时还可以运用意念振奋阳气的方法来预防疫疠,即医生在进入病区之前,要先振作精神、振奋阳气,运用意念依次想象心中如日,肝心脾肺肾五脏之气在体内依次升降运行,再想脾土之气化作万物留于中央,再想天空阳光充沛,沐浴周身有了五脏之气及自然阳气保护身体后,即可进入疫疠病室。
药浴泄汗法及吐法预防疫疠,出自《素问·刺法论》,即在雨水节之日起,用药汤沐浴3次,每次沐浴时都要使身体出汗。吐法预防疫疠的方法是在春分节之日,太阳尚未升出地平线之时,用吐法能够预防疫疠。明代医家马莳解释说,用远志去心以水煎之,日未出之时饮2杯,吐之不疫。
灵活多样的预防方法提示我们,人体自身具有一定的抗病能力,对于疾病及病邪如果能正确地运用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中药及针刺等方法,就能够调动和激发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因此,一方面要加强中医药预防疾病的宣传与科普化的工作,让百姓大众深刻认识到体质强弱对预防疫疠的重要性,正确指导百姓科学预防疫疠;另一方面,广大中医工作者要掌握基本的预防方法与救疗措施,并要深入研究疫疠的发生与传播、治疗与防护,总结前人经验,创新防治方法。
总之,气候异变、生态环境异常、人体正气不足与疫疠发生关系密切,重温中医经典,对于现今防治温疫定能带给我们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1]夏明方.旱魃为虐[J].光明日报,2010.12
[2]宋正海,高建国.中国古代自然灾异动态分析[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3]孟庆云.论《内经》运气学说对中医理论的贡献及其局限性[J].河南中医,1981.5.
[4]孟庆云.五运六气:中国古代灾害预测学[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
[5]孟庆云.《内经》的时空观[J].湖北中医杂志,1983.3.
[6]顾植山.疫病钩沉[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
[7]苏颖.中医运气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8]苏颖.长春地区气候特征及常见流行病发病的四时规律[M].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3.4.
[9]苏颖.清代四部温病著作防治温疫方药规律研究[M].辽宁中医杂志,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