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卿
中国人历来讲究酒文化,各种社会应酬都离不开饮酒,因此社会上酗酒的风气越来越浓,但是酒风却不够文明,越来越不正。君不见在酒馆饭店乃至家宴中,劝人喝酒之声不绝于耳。“哥俩好不能少”,“感情浅,舔一舔”,“感情深,一口闷”等等,如此吆五喝六,划拳行令,谁输谁喝,酒场上掐脖子灌酒,不醉不罢休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在不少国人的心目中,似乎酒量越大,一醉方休就越有些英雄气概,不会喝酒的人就是十足的无能之辈。如此这般整日泡在酒场上,以嗜酒为乐,患上酒精依赖症,不仅出尽了洋相,身体也受到很大伤害。难怪人们说某些人“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喝得老婆背靠背”。更有的还酒后驾车,导致发生车祸,害人害己。可以说,这些不文明饮酒、劝酒之举,实在是背离和玷污了我国源远流长的酒文化,是一个应该改掉的社会陋习。
由劝酒想到了劝学。时下,在饭局酒场上热心劝酒的屡见不鲜,而衷心劝人读书学习的却凤毛麟角。我想,如果拿出劝酒的那种精神来劝学,对于改变时下过度酗酒的不良习俗,形成读书学习的社会风气,可能会大有裨益。
荀子写了不少著作,但是最有名气,在民间流传最广的,要数那篇脍炙人口的《劝学篇》,劝导人们看书学习,用知识来完善丰富自己。三国时期吕蒙是一个很能领兵打仗的将领,吴王孙权对他说,你现在身居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不去学习。吕蒙以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孙权说,你说要处理许多事务,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常常读书,自己感到获得了很大的收益。吕蒙于是开始学习。于是后来就有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成语流芳于世。
西方一位哲人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精细,物理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人格。劝学使人增智,是行善之举。
前不久,从报纸上读到一则消息,说的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成立读书研究会,劝告人们亲近书籍远离烟酒,大兴读书学习之风,令人感到欣慰。劝学是积善,有利于人的进步,尤其是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不学习就要落伍掉队。希望劝人读书成为一种新的社会风气,让读书之风吹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时尚。多了一个喜欢读书之人,社会上就多了些文化气息和文化人,当然也就会少了一个酒鬼,少一些酒后驾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