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红 赵富春
腾飞的数字化输油站
——管道储运公司东营站“三基”管理信息化建设纪实
□孙建红 赵富春
一座不足百人的管道储运公司潍坊输油处东营站,研发出独具特色的“三基”工作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三基”工作信息化,吸引了众多关注者。该站一年就接待来访单位78个,到站参观学习交流的人数千余人,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这套系统框架结构符合‘三基’工作管理要求,与基层站队管理紧密结合,实用性很强,值得推广。”胜利油田一位参观者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点多线长是管道企业的特点。作为非常分散的基层单位,如何实施基层站队自主管理,不断提升综合管理水平是东营站领导班子一直在考虑的问题。尤其是作为一座建站30多年的输油站库,近年来,经过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整治,站容站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踏入公司“三基”工作标杆站队行列成为全站员工的共同梦想。但大家总觉得和现代化管理方式要求相比,焕然一新的输油站好像还缺少点什么。
2008年6月,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孟军到东营站调研“三基”工作情况。座谈会上,员工反映了“三基”工作标准、考核细则太多,收集填写基础资料占去很多时间和精力,很多检查项目出现了技术人员和岗位人员交叉管理,一些可以在网上学习的资料必须打印出来学习,既浪费了时间又浪费了纸张等情况。孟军听后,提议东营站以现有的软硬件条件为基础,尝试将生产线上的“三基”工作管理与信息技术结合,实现“三基”工作由传统管理方式向现代化管理模式的转变。孟军的提议让东营站找到了前进的方向。从此,东营站建设“三基”工作管理信息化模式启动。
2008年7月,东营站开始筹备建设输油站“三基”工作管理信息系统。对于从未涉猎系统开发的他们来说确实是个难题,但是不肯服输的他们下定决心,说什么也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合理搭配系统框架成为设计的难点,他们通过对公司“三基”工作内容中425条考核细则进行全面分解后发现,有些内容需要输油站管理层收集整理,有些内容需要班组管理层负责,还有一些内容出现了管理层与班组层交叉管理的现象。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将系统划分为管理层与班组层两级管理模式,二者之间为纵向结构。在管理层、班组层面上再根据‘三基’工作标准,搭建横向结构,满足基层管理需要。”该站主管“三基”系统开发的从技术岗位走上党支部副书记岗位的刘笑寒深有感触地说。
两级框架建成后,接下来是设置栏目。作为企业的最基层班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为了丰富栏目种类,他们多次召开项目协调会、碰头会,确定栏目。“我们这套系统不单单是按‘三基’标准、考核细则进行设置的,还结合了我们站队管理的实际,增设了相应的栏目,突出自己的特色管理。”东营站站长苏中刚这样说。
病毒威胁成为系统正常运行的第二个拦路虎。2009年3月,一直试运行比较顺利的系统突然发生了变故。由于员工使用U盘上传资料时传染了病毒,导致整个系统崩溃,之前测试3个月的原始数据全部丢失。“真是教训深刻啊!”忽视网络安全带来的横祸让参与开发的该站技术员张大鹏懊悔不已。
针对这个问题,该站在服务器及班组“三基”管理计算机上分别安装了正版防病毒软件,定期升级,并重点在5个运行班组的计算机上安装了硬盘写入卡,为系统构筑了双重保护。
如今,东营站已经将运行稳定的“三基”工作管理信息系统链接入公司局域网,员工只要轻点鼠标,不仅能了解本站的工作信息,还可以通过网络访问到公司、其他输油处。不仅如此,该站还充分利用系统平台,将站队重大决策、考勤奖金、量化考核、收支明细、降本增效等内容及时公布,增加了管理透明度。该系统运行以来,该站取消各种记录近200类、2500多本;停止下发各类纸质文件、通知、学习资料5000余份;节约办公费用近5万元。
开放的班组管理系统,为各班组打开了全方位展示管理成果的窗口。“班组信息资源实现了共享,班组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比学赶帮超的劲头更足了。”东营站站控班班长胡红玲说。
该站还通过各种劳动竞赛,营造了班组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互相竞争、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我们把各岗位技能学习的相关教程、考卷都发布到网站,供员工在线学习。站里组织的技术考试分数也及时公布在网络上,督促员工不断自我加压,提高操作技能。同时,在系统中还实现了岗位练兵网络答题,HSE知识在线学习,满足了员工随时随地进行技能学习的要求。”刘笑寒自豪地告诉记者。
先进的日常培训手段丰富了基本功训练内容,该站涌现出了集团公司闵恩泽青年科技人才吕高稳、集团公司安全卫士赵树清、集团公司综合计量技术比武铜牌获得者房艳茹、公司劳动模范苏中刚、创新能手尤廷强、青年知识分子张大鹏等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