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容
(德州学院农学系,山东 德州 253023)
2009年德州某养殖场一栏舍13头仔猪(20~40日龄),突然拉稀,不久其他12圈栏舍的仔猪大部分出现腹泻症状;怀疑是饲料引起消化不良,采用改变饲料,少吃多餐,肌肉注射多西环素等综合疗法,无疗效。又怀疑是病毒性腹泻,对症治疗后,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而越发严重,部分猪粪中混有血液和黏液,并有6头死亡。
发病初期,仅发现少数仔猪腹泻,粪便呈糊状,棕黄色或棕褐色;精神沉郁,食欲略有减少,体温、呼吸均正常。几天后,大部分仔猪排黄白或污黑色黏性糊状稀粪;精神倦怠,有的喜卧,食欲大减,有的仅吃几口,爱喝污水;皮肤苍白,明显贫血。随着病程的发展,有的出现大便失禁,频频排出带血的稀粪、恶臭,并污染猪体的后躯,肛门周边红肿,并有努责现象。
门诊剖检了6头病死猪,病理变化基本相同。尸体消瘦,苍白。主要病变见于小肠、盲肠、结肠,肠黏膜肿胀、充血、出血,表面黏膜呈弥漫性坏死;肠内容物稀薄,混有血液和黏液,呈暗红色;肠壁呈水肿状肥厚,肠系膜水肿或充血。肠系膜淋巴结肿胀。肛门多松弛,其他器官无特征性病变。
(1)以病死猪肝、肾、心血制触片或涂片,革兰染色镜检,没有发现致病菌。(2)采取病猪直肠内容物作抹片,用结晶紫液染色镜检,没有发现密螺旋体。(3)采集病猪新鲜粪便,用饱和盐水漂浮法集虫镜检和刮去病变肠黏膜涂片300倍镜下检查卵囊。结果每批均看到球形和亚球形卵囊,囊壁较薄、光滑、无色,孢子形成后囊壁常皱裂。无胚孔,无极粒,无卵囊余体。孢子囊椭圆形,孢子余体颗粒状,位于孢子囊的一端。在同一视野下,可看到成熟和未成熟的卵囊,成熟卵囊内含2个圆形的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可分化出4个香蕉状子孢子。
此病例被确诊为猪球虫病。立即对猪舍和环境消毒,保持栏舍清洁卫生,供应新鲜饮水,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K的饲料的同时,根据病情不同程度,进行药物治疗。(1)未出现临床症状的仔猪与病猪隔离开。采用球痢停(磺胺氯吡嗪钠)拌饲料喂服预防,200 g配料1000 kg,连用5 d。(2)病情较轻的,每天选用0.04%呋喃唑酮溶液饮水和球痢停治疗,连用7 d,200 g球痢停拌入1000 kg饲料内。(3)病情较严重的仔猪分隔开,每天选用0.04%呋喃唑酮溶液和百球清(甲苯三嗪酮)20 mg/kg体重拌入饲料喂服,连用7 d,还进行交巢穴注射青霉素40 万 IU/头,连用 7 d。
用药3 d后病情基本得到了控制,食欲恢复,粪便变软,未见有血液;用药5 d后基本痊愈;用药7 d后痊愈。20 d后随机抽检15头仔猪的新鲜粪便,用饱和盐水漂浮法集虫镜检,没有发现球虫卵囊、裂殖体和裂殖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