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伪狂犬病防控技术

2011-02-13 03:56:58葛位西张建新邵永超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1年3期
关键词:野毒狂犬病毒狂犬

葛位西 张建新 邵永超

(1.河南省漯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漯河 462300;

2.河南省兽医院,郑州 450008;

3.河南福瑞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郑州 450008)

猪伪狂犬病防控技术

葛位西1张建新2邵永超3

(1.河南省漯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漯河 462300;

2.河南省兽医院,郑州 450008;

3.河南福瑞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郑州 450008)

1 发病情况

由于种猪带毒,我国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危害严重。周绪斌等2008年对于2007年采自11省131个猪场7 445份样品分析,81个主场伪狂犬野毒阳性63.4%,3 670份种猪样品中18.2%为野毒阳性,某些省份的种猪野毒阳性达67.5%,当时河南省9各场的545份样品中,7个场发现野毒阳性占77.8%,阳性样品87份,进展样品总数的16.0%[1]。2009年下半年后,猪伪狂犬病的危害渐趋严重,主要表现为繁殖母猪妊娠期延长(3~5 d),产程拖长或难产,产死胎、弱胎、木乃伊。哺乳仔猪先后表现4个死亡高峰(3日龄以内、15日龄左右、断奶前后、转保育舍后的60~70日龄)。保育猪的、消瘦,以及神经症状,不同种类、不同季节、不同年龄段、不同饲养方式猪均可感染发病,发病率20%~30%,死亡率20%~40%。由于病原的特性,该病在不同年龄段猪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

哺乳仔猪常见被毛粗乱、皮肤颜色灰暗、渐进性消瘦、拉白色稀粪和神经症状。保育猪多在转入保育舍7~15 d内发病;初始拉纯粹消化不良性黄色稀便,伴吻突顶部鲜红,继见稀便颜色暗红或紫红色,5 d后可见明显消瘦,7 d后可见后驱无力走路呈左右摇摆状,步伐踉跄症状非常明显,最终多以抵抗力下降激发猪瘟而死亡;部分病例因继发蓝耳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猪副嗜血杆菌、巴氏杆菌等呼吸道疾病后死亡,也有继发圆环病毒、口蹄疫导致心血管系统障碍而死亡,少数乙型脑炎、支原体混感病例病程更长;解剖检查的死亡病例多数可同时见到猪瘟、蓝耳病、圆环病毒混感病变。40 kg以上育肥猪则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繁殖母猪群单一感染伪狂犬病毒后,很少表现明显的临床异常,仅见食欲下降、采食量、拒绝采食,偶见呕吐。

该病的危害已经引起规模饲养猪场的重视,部分专业户也有了认识。然而由于防控中的若干技术问题解决的不甚妥当,防控效果与人们的期望值相差甚远。

2 鉴别诊断

单一的伪狂犬感染或混合感染中伪狂犬占主导地位病例,最有鉴别意义、也最容易扑捉的是猪的吻突(俗称鼻盘,猪拱嘴)的变化。

(1)猪感染伪狂犬病毒后,虽然不像其他动物那样“奇痒难忍”,但是“发痒”同样存在,尤其是保育阶段的小猪,神经系统感知痛痒功能基本完善,对外部环境的各种刺激较为敏感,感染后发痒不难理解。初次感染的哺乳仔猪或保育猪,由于吻突在圈舍地面或墙壁的频繁磨蹭,吻突上部或顶端的受力部位(多见于吻突的顶端)呈现鲜红色蹭伤(初发小猪)、大面积出血性蹭伤(首次感染感染5 d左右)暗红色淤血斑点(感染2周以上)。

(2)单一感染的育肥猪、繁殖母猪,由于皮肤较厚和敏感性的降低、智商的提高,在圈舍地面、墙壁、钢栏上的频繁磨蹭时力度掌握的较好(解痒不受伤),其吻突的表现不像小猪那样充血、淤血、出血,而是成为较厚的姜黄色老茧。

(3)解剖检查时开脑检查难度较大,肠道的卡他性炎症为大肠杆菌病、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沙门氏菌感染等多种疾病共有的症状,肝脏灰白色坏死同失血性白斑相似,均没有鉴别意义。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病变是淋巴结和胃的病变:

①胃大弯和幽门口可见绿豆至拇指大小的圆形、条状、不规则形状的带血(正在感染期),或不带血(已经耐过)的溃斑。有时甚至形成胃穿孔。溃斑若集中分布在胃内皱褶的顶端,多为前驱期或明显期前半段病例;若分布在胃内皱褶的底部或接近贲门区,多为明显期或转归期病例。

②猪感染伪狂犬病毒后,淋巴结的脂肪浸润非常明显,也是临床常见的猪瘟、蓝耳病、圆环病毒、传染性胸膜肺炎、猪副嗜血杆菌、弓形体、附红细胞体、支原体等所没有的症状,临床鉴别时可资运用。最有意义的是腹股沟淋巴结、髂骨前淋巴结。淋巴结表面、局部、整体的脂肪浸润分别提示感染的不同阶段。当然,混合感染时淋巴结也会伴有充血、出血、淤血、颗粒肿、水肿等其他病变,但只要有伪狂犬参与,淋巴结多少总要表现出脂肪浸润的症状。

3 免疫接种

在对伪狂犬病毒的研究中,人们发现其结构中的gE、gG、gB、gC、gD、 gH、gI、gK、gL、gM和gN等共11种糖蛋白,除了gG分泌到细胞外,其他均定位在核衣壳和囊膜上,gC、gE、gG、gI、gM的缺失不影响病毒在体外的复制。研究还表明gB、gC、gD、gE、gI同病毒的毒力有关,此外TK(胸苷激酶)、PK(蛋白激酶)、RR(核苷酸还原酶)、AN(碱性核苷酸外切酶)、dUTPase(脱氧尿苷三磷酸激酶)等几种酶也同毒力关系密切[1]。因而,科学家发明了结构不完整的基因缺失疫苗(多数为gE缺失,少数为gG,还有gE、gG、gTK 3基因缺失),目的在于既在猪体内产生抗体,有不至于因操作不规范而散毒。早期基因缺失活疫苗应用的优点非常明显,使用安全、抗体产生的快。但是,近2年研究发现,妊娠后期接种伪狂犬基因缺失活疫苗(主要是gE缺失的活疫苗)的许多母猪,所生仔猪在断奶以前(22~30日龄)发病,我们考虑可能是养猪环境受伪狂犬病毒污染严重所致,进而改进免疫程序,在3日龄实施伪狂犬基因缺失活疫苗滴鼻(4 ml稀释液稀释10头份疫苗后4滴/猪,即每鼻孔2滴),发挥gB、gC、gD的免疫诱导作用,在呼吸道形成粘膜保护,取得了明显的临床效果。半年后又发现部分妊娠后期母猪接种疫苗、并在3日龄对仔猪滴过鼻的猪群,断奶后5日左右发病,进而改为母猪妊娠后期免疫(加大剂量至2头份,或免疫两次)、哺乳仔猪3日龄滴鼻、19日龄肌内注射,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在此过程中发现,部分免疫5~8周后的健康仔猪群,ELASA鉴别检测阴性,LAT检测时抗体较低(多为++),少数样本处于有效保护水平(+++)。结合部分猪群在保育后期发病或下保育床后发病的现实,对基因缺失疫苗的产生的抗体的保护力和持续期提出疑问供研究机构参考。

4 选择最佳免疫时机

几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对伪狂犬病的免疫应从种公猪和繁殖母猪群着手。即:种公猪每年至少免疫3次,后备母猪在配种前加强免疫1次,繁殖母猪群在妊娠后期(产前20~40日之间,或妊娠65~95日之间)视危害的严重性免疫1~2次。

滴鼻和肌内注射是提高育肥猪的免疫有效手段,但不能机械照搬。考虑到母源抗体的干扰作用,滴鼻不应早于3日龄。各个规模饲养猪场可根据危害轻重选在3~7日龄间滴鼻。注意,此时免疫只能滴鼻。曾经有的猪场改为肌内注射,也的改为肌内注射+滴鼻,均无临床效果。肌内注射可选在15~21日龄间进行,若10~15日龄间不接种蓝耳疫苗,可在15日龄接种,若接种蓝耳疫苗,则向后顺延1周。我们的做法是12日龄接种沈氏蜂胶蓝耳疫苗1头份,19日龄接种伪狂犬基因缺失苗1头份。

5 消毒剂选择

碘制剂、季铵盐类和酸性消毒剂作用有限。伪狂犬病毒是疱疹病毒科中抵抗力较强的一种病毒,pH4~9环境中保持稳定,5%石碳酸溶液中2 min灭活,0.5%溶液处理后32天仍具有感染性,但在0.5%~1%NaOH液中迅速灭活[3]。病毒特性告诉我们,仅用过氧乙酸、季铵盐类、碘制剂消毒作用有限。因而在临床控制时,应使用1%~1.5%NaOH液喷洒猪舍地面和器械,净化伪狂犬的猪场更应该定期使用NaOH液消毒场地和器械。

6 净化

猪伪狂犬病的净化可以通过对母猪群持续接种基因缺失疫苗来实现,有资料报道,种猪群持续使用基因缺失疫苗1~3年可实现伪狂犬的净化[4],所以一些规模猪场开始了伪狂犬的净化。笔者强调的是净化要因地制宜,有条件的场可以开展。如果猪场处于交通要道附近,或周围猪场和散养农户很多,又不能确保管理措施落实到位,还是按照全部免疫的办法较好,因为该病毒传播能力强,又能够感染牛、羊、犬、猫、鼠、猴,猪群感染的几率大风险高。开展净化猪场应注意做好如下工作:

(1)不从伪狂犬野毒阳性猪场引种。

(2)引种后至少隔离观察2周。并对新引进种猪实施复检,复检(野毒鉴别检测)阴性猪方可混群饲养,阳性猪淘汰。

(3)后备公、母猪配种前应至少接种2次基因缺失活疫苗。

(4)种猪群至少每半年进行1次野毒鉴别检测。

(5)严格执行出入场区消毒制度。

(6)控制猫和犬的活动区域,做好灭鼠工作。治安环境较差地区可以鹅放哨,犬只拴系饲养,只在扑捉罪犯时撒开。

[1] 周绪斌 等.2008年中国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野毒血清流行病学系统检测与分析.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分会第三节猪病防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480~488

[2] 甘孟候,杨汉春.中国猪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3] 田建兴等.猪伪狂犬病的防控策略.河南省第十五届猪病防控高层论坛论文集.73~77

猜你喜欢
野毒狂犬病毒狂犬
被猫狗抓咬后要不要打狂犬疫苗
人人健康(2024年8期)2024-05-09 03:25:12
有效预防狂犬病,正确接种狂犬疫苗
保健医苑(2023年2期)2023-03-15 09:03:16
狂犬疫苗“一针难求”暴露狂犬病防治短板
2012~2017 年我国部分地区规模化猪场PRV 野毒 流行病学调查
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的调查
猪业科学(2018年4期)2018-05-19 02:04:49
Kedrion公司和Kamada公司研发的Kedrab获美国FDA批准上市
龙岩市2011-2015年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血清学调查
武汉科前发布HB2000伪狂犬疫苗
北方牧业(2016年6期)2016-12-17 14:04:49
狂犬病毒河南分离株G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13
一例规模猪场蓝耳病抗体监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