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江
(天津市滨海新区营城镇政府,天津 300480)
梭子蟹标准化养殖技术
张志江
(天津市滨海新区营城镇政府,天津 300480)
梭子蟹俗名白蟹、杉蟹、膏蟹,我国著名的大型海蟹,也是重要出口创汇水产品,经济价值很高。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为名贵海味食品。2010年200亩标准化养殖池,总产梭子蟹30 t,产中国对虾5吨,总产值230万元,亩纯效益5 000元。现将实施的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养殖梭子蟹的池塘面积为10~20×667m2,长方形,池深2.5 m左右,平均水深2 m左右,海区盐度25‰~35‰,pH值7.6~8.7。
3月对蟹池进行消毒杀菌,带水施入生石灰100 kg/667m2。或用漂白粉或二溴海因进行消毒,放苗前半个月池塘进水80~120 cm,然后每亩施生物肥40 kg,3 d后放入生物噬弧菌、牙孢杆菌、硝化细菌等微生态制剂调水,使池水呈黄绿色,透明度30 cm左右,藻相平衡。
4月底~5月初,亩投放规格为1 cm,经检疫,健壮无病的中国对虾苗1万尾。当虾苗长到3 cm时,投放甲宽为3 cm的梭子蟹苗3 500只/亩。投苗前根据池水盐度、温度与育苗场衔接,调整后再购苗放养,防止盐度、温度差别过大,降低成活率。
由于主养梭子蟹,因此不单独对对虾进行投喂。饵料应早晚各投1次,傍晚投饵应多于早上。饵料应投在池塘四周滩面,在群体经常活动的区域内,应适当多投些,但切忌梭子蟹潜伏区。饵料以低质贝类和鲜杂鱼虾为主,日投饵量可按不同季节、水温、发育阶段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养殖前期按应按蟹体重的30%~50%投喂,养殖中期按总体重的10%~15%投喂,养殖后期按总体重的3%~5%投喂。
坚持每天换水,一般日换水量为池水的20%。池塘水色与海水透明度的高低与梭子蟹生长密切相关,生产实践表明,在水清见底的池塘内养蟹,成活率较低;而池塘水呈黄绿色或茶褐色,则蟹生长正常,成活率高。所以对海水透明度大的池塘要适当肥水,使透明度保持在20~30 cm。
检查蟹的捕食,活动及池内残饵情况,及时调整投饵量和换水量。要注意天气变化,做好防洪,防病工作。经常检查闸门、堤坝、拦网等设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在水质交换条件差的池塘,由于残饵和生物排泄物大量积累池底,引起池底老化变质,可使用沸石粉对改良底质有一定作用。每亩用量为100 kg左右,均匀撒入池底。对化解硫化氢、氨等有毒物质有明显作用。
(1)以梭子蟹为主养,搭配虾类。蟹类可以摄食塘中的病虾,死虾,对池塘起净化防病作用,从而减少了虾病暴发。
(2)在蟹池内,搭配中国对虾,在不增加养殖成本的基础上,增加了虾的产量,增加了经济效益。
(3)蟹池内搭配中国对虾,充分利于池塘水体,提高饵料利用率,净化水质,减少蟹、虾病害。
(4)利用低产对虾池养殖梭子蟹是调整养殖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很好途径,适宜大面积推广。
(5)梭子蟹生长速度快,当年最大个体可达500 g左右,其营养价值高,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6)合理投苗,投苗过少,影响产量,投苗过多,养成规格比较小,因此,合理的密度为每亩投甲壳宽3 cm的蟹苗2 000~3 000只。
(7)养殖过程中,应逐渐把公蟹清理出来,从而进一步提高成活率。
(8)10月份直接起捕上市,蟹体品质差,价格低,应集中育肥到春节前后再起捕为好,既提高产品品质,又增加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