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养户母猪繁殖力降低的饲养诱因

2011-02-13 03:56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1年3期
关键词:繁殖力养猪户烯酮

高 峰

(河北省玉田县畜牧水产局,玉田 064100)

散养户母猪繁殖力降低的饲养诱因

高 峰

(河北省玉田县畜牧水产局,玉田 064100)

目前,大部分母猪散养户都遇到1个2难的选择:选择饲养土种母猪,易管理、抗病强、易发情、产子多;但所产仔猪生长慢、瘦肉率低、市场价格低。选择饲养良种母猪,所产仔猪生长快、瘦肉率高、市场价格高,但最大的问题是良种母猪饲养管理要求高、不易发情、产子率低、繁殖力低下。母猪繁殖力的高低受遗传因素、疾病、饲养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选择优良的品种、做好疾病防控是关键。饲养管理是所有因素中最容易控制,但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笔者通过分析,找出了散养户繁殖力下降的原因,供养殖户参考。

1 选择种猪不能只注重品种体型

一些养殖户在选择种猪中只注意品种和体型,而忽视了与产子率相关的其他因素,致使其繁殖力低下。(1)看选择种猪的谱系;(2)看乳房,种母猪要有12个或12个以上功能正常、发育完整、沿腹底线均匀分布、间隔适中的乳头;(3)看阴户,阴户过小、过分上翘、两性猪、疝气猪都不宜留作后备母猪;第四是看脖子和乳头,脖子长、乳头长的母猪往往母性好、奶水多。

2 用育肥猪饲料喂后备猪

有些养猪户把后备猪和育肥猪放到一起饲喂,等到育肥猪出栏后才发现,后备猪的体重、月龄早已经达到配种要求,但后备猪却没有发情症状。究其原因是喂了育肥猪饲料,这种情况在农村散养猪户存在的比较多。因为市场上一些育肥猪饲料中含有生长促进剂或药物添加剂,能使肥猪快速的生长,但这样的饲料是不适合饲喂后备猪的。正确的饲喂方法是:小于6月龄的母猪饲料选择中,大猪料1∶1配备青饲料,任其自由采食。6月龄至配种前的母猪选择市面上销售的全价颗粒空怀料,1∶1配备青饲料。此阶段严禁使用对生殖系统有危害的棉籽饼、菜籽饼及霉变饲料,适当限料饲喂,以防止母猪过肥,影响发情、排卵。

3 玉米轻微发霉还饲喂猪

在猪的饲料中提供能量的成分主要是玉米,玉米在猪的整个日粮种的含量大都在40%~70%之间。如果玉米保存不当会发霉,产生毒素,如黄曲霉毒素、新月毒素等,玉米霉烯酮、烟曲霉毒素、新月毒素等。其中对繁殖力影响最大的是玉米赤霉烯酮和新月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会母猪食欲减退、奶水不足、卵巢发育不全、不排卵、阴唇和乳房乳头肿胀、阴道黏膜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等症状,严重时母猪阴道黏膜外翻,返情率升高,也会引起仔猪虚弱、阴唇肿胀、后肢外翻等等,也容易造成生长猪易脱肛等病症。新月毒素群会引起猪的免疫抑制、白细胞减少,引发小猪的早期免疫抑制,临床表现为小猪鼻、唇、口周围皮肤糜烂、出血并结痂,据食、呕吐、失重、剧渴等症状。玉米轻微发霉虽然不影响猪的采食量,但霉素对种猪的繁殖力和仔猪成活率的影响非常大。笔者走访养猪户时见过很多猪出现玉米霉烯酮和新月毒素中毒的现象,但养猪户们却完全没有想到是饲料中玉米发霉引起的,也有一些养殖户还错误地认为玉米轻微发霉是不影响喂猪的。

4 配种后给母猪添加营养已经过晚

后备母猪应适当限制饲养,不使母猪过肥或过瘦(达到美国5级评分标准的2.5~3级,看不到椎骨、肋骨,但可摸到椎骨,摸不到肋骨)。正是由于这种说法一些养猪户存在着配种之前不给母猪添加营养,而在配种之后才开始添加营养的习惯做法。这种做法是完全错误的,母猪配种前后饲喂方式影响母猪的排卵数和早期胚胎的存活率,后备猪配种前优饲比劣饲不仅排卵率高,而且胚胎存活率也高。最理想的饲养模式是在配种前优饲,配种后劣饲,具体做法是在配种前2周开始加料,达到2.0~2.5 kg,饲料营养水平达到组蛋白质16%左右,矿物质、维生素要求充足。,目的是促进发情,增加排卵,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催情;从配种当天开始限制饲喂,目的是防止营养过剩,造成胚胎被母猪本身吸收,限制饲喂到怀孕后2个月左右。

5 种猪单圈饲养,不运动或缺少运动

在一些传统的养猪方式中,种猪大多单圈饲养,其圈舍往往过于狭小,通风不良,运动场很小甚至没有运动场。这种饲养方式容易导致后备母猪因缺乏运动而出现乏情现象,还可能造成怀孕期母猪难产或分娩无力以及产后仔猪体弱等。可见,对于种猪来说,充足的运动是十分必要的。建议养猪户在母猪空怀期或怀孕前期实行大圈饲养,扩大运动场面积,增加光照、运动和通风。

猜你喜欢
繁殖力养猪户烯酮
复合免疫亲和柱净化-UPLC-MS/MS测定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和T-2毒素
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检测结果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影响农村养猪户猪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头足类鞘亚纲繁殖力研究进展
湖南沅水下游繁殖期内繁殖力和卵径的变化研究
基层养猪场户非洲猪瘟防控实用技术
影响农村养猪户猪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通过营养改善母猪繁殖力的要点
玉米赤霉烯酮降解菌的分离及降解特性研究
喹烯酮的食品安全性研究进展